房价能上涨多少,二十年前的人们没经历过谁也预测不到。
路过华高一家中介门前,看到挂牌价78平435万,单价5.6万。不禁想起01年在这边看房,那时初到上海,工作在高桥。同事推荐到这里租房便宜,租的三房毛坯550元。
华高新村位于中外环之间,当初是动迁房,市里淮海路,人民广场附近的,八佰伴东昌路很多居民分到这里的房子。
很多人拿到房子嫌弃这里偏僻,不愿过来住,空置在这里。因为租住在这里,下班之余有时间看周围的房子。看过几套01年同小区买下一套房,84平16万。那时很多在上海做生意或者打工的都买了房子。因为买房政策很优惠,十万元送蓝印户口,还有退税。05年因为置换55万卖掉。那时觉得房价翻三倍多,已经很高。
随着城市发展,人口越来越多。超市,地铁,医院的相继引入。特别是地铁12线开通,金京路站点给华高新村的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居住在这里,无论工作在外高桥或者金桥交通都很方便。
上海对老旧小区投入大量资金改造,从绿化,外立面,地面污水管都进行全方位改造。小区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居住舒适度大大提高,自然房价也水涨船高,二十年间涨了近三十倍。
并不是这里有多特殊,这里其实是千万个上海小区的一个缩影。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上海一直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打工,创业,实现梦想。
三次经济危机中他涅槃重生,亚洲危机赚10亿,非典危机赚百亿,2008年金融危机赚千亿。如今他坐拥十万亿矿产,年收益达6919亿!
他就是正威集团创始人王文银。
王文银出生在贫苦家庭。他上5年级时作文获奖,就想穿着新衣服去领奖。
他与家人商量好久,家人才为他做了一件新衣服,为了省下一尺二寸的布钱,四个衣兜只有兜盖,没有真兜。
那一刻,他开始意识到财富的重要性。从此,他在干农活之余,更加努力学习,为走出大山做准备。
1989年,王文银考上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他顺利地被分配到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
王文银每月工资400多元,在那个年代,这个数目相当于整个上海平均工资的2倍。
只是,王文银不想过这种安逸的生活,他在等待一个机会。
1993年,深圳被设为经济特区,王文银觉得,机会来了。
于是,他辞去“金饭碗”,怀揣着梦想和400元钱,只身去了深圳。
然而,奔波数日后他才发现,这里根本就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
眼看带来的钱花得差不多了,怎么办?难道就这样放弃吗?绝不!
当他兜里仅剩10元钱时,他藏起了自己的大学文凭,拿着高中文凭找了一份体力活。
他在工地上搬砖、和泥、拉车,什么脏活累活都干。
一天下来,全身哪儿都疼,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可收入很少,那点工资连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租房子了,他只能住在水泥管里。
不过,这些都没有让他退缩,他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同时,他也在努力寻找出路。
后来,王文银找到一份电缆厂仓库管理员的工作,没想到,这竟让他的人生一路开挂。
仓库里有上千种电缆,由于他非常用心,仅用一个星期,就能随口说出任意一款插头、电缆的编号。无论主管问他哪款,他都知道。
由此,他深受主管的器重,开始得到提拔。一年之内,他连升七级,从仓库小管理员一路升到部门总经理助理,年薪可达百万。
事业如鱼得水,却并没有让他停下前进的脚步。不久,在周围人的一片羡慕声中,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王文银此时的梦想是自己当老板,不想当打工人。他想拥有大量的启动资金,于是,他再次辞职了。
这次他入职一家日本公司,做了一个20亿的大单,提成足足有2000多万元。拿着这些钱,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1995年,王文银基于自己在工厂的经验,选择了他熟悉的电源线行业,并且注册携威实业有限公司。
尽管有2000万元启动资金,但他依旧每天天没亮就开着货车从供应商那里拉货,再送到客户手中,一边送货一边学习和思考公司的未来发展。
正是由于他不断学习,才让他练就了超出别人的判断力,也才让他在三次危机中涅槃重生。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很多企业都受到影响,厂房租金也大幅下降,很多厂家的生产设备也卖不出。
王文银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说服厂家,用最低的价格,分期付款从他们那里收购了一百多台电缆生产设备。
从此,他的公司变成了全深圳规模最大的生产电缆的厂家。
两年后,王文银将公司定位调整为电缆厂、加工厂和塑胶厂,更名为“正威国际集团”,赚了10个亿。
非典疫情期间,很多人都陆续撤出实体领域,产品和原料价格都在下降。王文银趁机又买下几座国内外的铜钨矿山。
不久之后,铜钨矿山的价值飞速上涨,正威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利益,高达百亿。
王文银总是能以低投入高回报,快速将公司做大。
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风暴爆发,王文银又在铜价最低时,购入几十万吨的铜原料。风暴过后,他以高价卖出,赚取的利润达千亿。
从2013年到2018年,正威集团从世界500强的第387位攀升到第111位,成为世界500强榜上提升最快的企业之一。
去年,正威国际集团年入达6919亿元,居中国民营企业50强第4名。
今天的成绩,是过去的思想和行为的结果;未来的成绩,一定是今天的思想和行为的结果。
王文银每次涅槃重生,靠的绝不是幸运,也不仅仅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多的还是靠他孜孜不倦的学习力。
其实不止他,李嘉诚、王建林等成功人士,都是把学习作为生活习惯的人。这个习惯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不是吗?
作者:铭慧
编辑:剩草
#头条中国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