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古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什么意思?孔子为何把女人当成小人
- 2、古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1、古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什么意思?孔子为何把女人当成小人
现实中常有这样一幕:男生和女生吵架,然后男孩子往往比较吃亏,吵不过女生,那这个时候,男孩子就会无奈地说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把女人和小人划上等号,女生听了,当然更加生气,因为不管哪个女孩子听了这句话,都会很生气。
因为一旦说出这句话,那就已经不是在吵架了,而是在侮辱、是在歧视对方的性别了,女生当然会很生气。而男生往往会理直气壮地说:”这可不是我说的,这可是孔老夫子说的!”
孔子
这句孔子的名言,在如今有一个普及甚广的含义,用来贬低女子的形象,将女子与小人类别,说她们都是“难养”的人。
那么,作为一个万人敬仰的圣人,孔老夫子真的有这样说过吗?孔子说的这句话真的就是用来贬低女子的吗?你还别说,孔子还真就说过这么一句话,这句话就记载在论语的第十七章。原话是怎么说的呢?
论语
子曰:唯女人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听上去的意思,是说这个女人呀,和小人一样,都很难相处,你亲近她吧,她就会无礼,你疏远她吧,她又会心生怨气。这意思听着,就像是把女人当成小人一样难听,那么孔子为何把女人当成小人呢?难道女人真的和小人一样这么难相处吗?
如果孔夫子在世,他一定会说:我可没这个意思!孔子说这个话的时候,这段话,是用来劝诫君主的。
孔子剧照形象
因为古代君主的身边,往往会有很多宠妾(有人认为此话是对卫灵公所说,孔子在见过卫灵公与其宠妾南子之后,有感而发),那么这些受宠的女子,就会恃宠而骄,甚至干扰朝政,经常耍一点小性子,让这个君王神魂颠倒,像灌了迷魂汤一样,君王往往就因为沉迷酒色而变成了昏君。
所以孔子所说的女子,并不是指全天下的女人,而是特指君王身边那些受宠的女子,君王一旦过于和他们亲近,她们就和小人一样没有分寸,恃宠而骄,但是你如果疏远她们,她们又会心生怨恨,折腾出各种幺蛾子。
君王宠妾
小人也是如此,所以君王身边的宠妾和小人一样都不是好人,孔子提醒君主说,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能够驾驭这两种人,不要让自己被他们给操控。
那么特别要注意的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的这个“唯”字,并不是唯一的唯,而是和“之乎者也”一样,是个没有任何意义的语气助词,因为使用的习惯和古今差别,经常被现代人当成了“唯一”“唯独”的意思。
孔子与南子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里的“女”字是一个通假字,也就是三点水的这个“汝”字,也就是“你”的意思;“子”,就是子女,那么“唯女(汝)子与小人难养也”,就是说:你的子女,如果和小人混到一起,就会很难教养,你如果亲近他,他就会骑到你的头上没有分寸,你给他点脸色教育他,他又会怀恨报复。
那么这两种解释呢,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在这句话里面,对女人其实是没有任何偏见的。
孔子传道
因为他的本意,并不是针对全天下的女子而言。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更何况他的母亲也是女子,所以孔子也绝对不会随便就把全天下的女子都给否定,这句话当然也没有任何要贬低女子的意思,所以,这是一句被误解被谣传的名言。
因此,当一个男人和女人吵架的时候,如果用这句话来骂对方,那就只能体现这个男人的无知了。
2、古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一代圣人孔子,曾经抱怨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让很多人感到诧异,孔子怎么跟人过不去?
这里有什么故事吗?
当然,有故事!
不过,在分享故事前,我们先科普一下,孔子口中的小人,是什么意思?
翻开《大学》,我们会理解,儒学对君子和小人的界定。
孔子认为,众生平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小人"是指"未修身"的人。
"君子"一开始也是"小人"。通过学习,奋斗,修身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境界。
孔子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是小人,君子都是从小人而来的,没有天生的。
可见,孔子心中的小人,无关道德,只是没有通过奋斗,实现人生事业理想的人。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所有文化的开源者,在为人处世的心态上都有自己的标准。
在《道德经》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说明了这个问题,见贤思齐,但绝不会指责和批评不贤德的人。因为,古人认为衡量一个的成就,关键看内在的修养。
曾国藩就曾经感慨,自己的修养不足,被琐事干扰了心智。曾国藩可是开创了湘军集团的大佬。
可见,孔子口中的"小人",不是指坏人,而是指向思想行为不能突破"得失"的人。情绪被成功与失败左右。
好了,书归正传。
我们从《史记》取证!
孔子口中的女人,还真不是别人,而是他的妻子!
孔子的长相,高大威猛,跟帅气无关。从容貌上看,没有什么女人缘。孔子的母亲是外室,父亲死后,就被当家大妇驱逐了!因此,孔子的起点非常低,孔子甚至给人做过孝子。孔子甚至在晚年,依然感慨,自己的不容易。
可见,孔子的妻子,不会是高门大户的女子。
孔子为了自己的事业,颠沛流离,四处碰壁。
生活不稳定,甚至可以说是落魄,《史记·孔子世家》有过这样的描写“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显然,孔子不是经常能够拿回家,足够的钱。
由于,常年在外,推广自己的学说,自然缺乏对妻子的陪伴。
因此,孔子和妻子的感情不是很好。
历史是这样记载的!
“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丌官氏。”这是一场交易性很强的跨国婚姻,后来离婚了!
《礼记·檀弓》提到过这样的故事: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
我解读一下这段故事,孔子的儿子孔鲤,在母亲死去的周年痛哭。孔子觉得孔鲤很过分,显然这对夫妇的感情非常差!
妻子觉得,孔子四处求官,推广思想,是不切实际,不好好过日子,不是一个好丈夫。
孔子觉得,妻子小家子气,没有贵妇的气度,不支持丈夫的事业,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
可见,两个人根本不搭!两个人的三观不合!
原因很简单,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王族,孔子是贵族血统。妻子是普通的女人,但是两个人三观不合。作为没落贵族的孔子,不得不娶一个平民女子。
只能说,这是命运弄人!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是分明。
孔子留下了对婚姻的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可见,在婚姻中,三观相配,有多么重要!“十载名兼利,人皆与命争。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夜雨滴乡思,秋风从别情。都门五十里,驰马逐鸡声。”
爱情和婚姻的烦恼,一代圣人孔子也逃不离!
本文关键词: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由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相对的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整句话,俗话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怎么怼。这就是关于《古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什么意思》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