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山高水远藏名士;气宇昂轩竹內聲下联:青花郎瓷牡丹江,七彩五宾馆仕陶
曼雨成烟上联:山高水远藏名士;下联:图片鸣谢好友
周易取名 虎宝宝取名:潇洒俊逸,才能卓著的男孩名字
【庭轩】
——庭指院子,古有过庭之训的典故,出自《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指父亲的教诲。轩为气宇轩昂,风度翩翩者也。用于名字中寓意有教养知礼数,气宇轩昂,当世之豪杰,开启民智、造福一方,开创惊世之伟业!
【锐博】
——锐的本意是指锋利、锐利,引申为勇往无前、锐不可当的意思,博,广大,昊远也。《说文》曰:“博,大通也。”这两个字的组合既有进取精神,又善于自身修养,力求渊博,浩渺无极;该名寄予了父母对孩子聪明健康,一生富贵尊荣,品高识博的良好祝愿 。
【皓宁】
——皓宁一名,指皓首穷经,福寿康宁。皓如发,钻其学,学而不厌,方能博学宏才。其名带宁为福,即“福寿康宁,子孙彬彬然”,提取为名福愿加身,体现父母望其成材,一生顺遂,安平乐和的期愿。望其勤学的同时,也盼其康宁,寓意深厚。
【彦泽】
——彦字指贤士,所指为美善通圣者,明达之士。泽为水,以水为恩,深仁厚泽,是为大善。彦泽一名,彦为美德,泽为恩德,展现出了名士大儒特有的美善厚泽之德,是君子必备的品质德行,为名则赋予其大儒之德,有博大胸襟,其精神品质令人称叹。
明扬
诗词出处:''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全唐诗夏夜叹》
点评:这首诗描写的是窗下纳凉的情景。这两句描写了夜色下的昆虫振翅飞翔,联想到生命之体无论大小,都该有获得快乐的权利,体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明扬”选自于句中,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名字,一方面寓意着孩子拥有仁厚宽和的善心,带给周围的亲朋好友欢乐;一方面寓意着孩子才华过人,能出人头地。
宸昭
诗词出处:''圣祚山河固,宸章日月昭。''——《全唐诗奉和麟德殿宴百僚应制》
点评:“宸昭”选自于句中,展现了国泰民安的盛世图景。“宸昭”适合作为男孩名字,具有明朗、正直的气质。“宸”字比喻庇荫,用作人名寓意身份尊贵、处世大气,受到他人的尊重;“昭”字指光明美好,用作人名指光明磊落、风度翩翩。
浩昆
诗词出处:''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楚辞九歌》
点评:“浩昆”选自楚辞,意思是登上河源昆仑向四处眺望,心绪随着浩荡的黄河飞扬。“浩昆”写的是黄河浩荡、昆仑高耸,作为宝宝的名字,可以理解为勇闯天下的气魄、实现理想的雄心。“浩昆”符合男孩气质,寓意宝宝胸怀坦荡、意气风发,在不断地雕琢之中,能够成长为昆山之玉。
【云龙】
出处: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离骚-楚辞 “云”指天空中的云多,洁白而又柔软,引申为丰富、繁盛,有腾云驾雾之气势。“龙”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神物,比喻非凡杰出的人物。“云龙”有英雄豪杰如龙乘云上天,大有作为,因此适合作为男孩名字,寓意着男孩飞龙乘云、成就非凡。
【滔远】
出处: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七谏-楚辞 “滔”指大水奔流,有弥漫盛大之意,江河滔滔、气势庞大,“远”指距离远,引申为远大。“滔远”意为远处波浪滔天,用作宝宝名字寓意着宝宝滔滔气概,志向高远,锦绣前程。
【至明】
出处:朝发兮葱岭,夕至兮明光-九怀-楚辞 “至”本义为到达,引申为极、最,“明”指光明,由“日”、“月”两部分结合而成,日光明亮耀眼,月光皎洁温柔,所以“明”既代表了希望与朝气,又代表了美好与纯洁。“至明”作为宝宝的名字,寓意着宝宝至诚高节、聪明睿智。
【卓浩】
出处:处卓卓而日远兮,志浩荡而伤怀-哀时命-楚辞 “处卓卓”意为身处高空,“志浩荡”意为心情激荡,因此“卓”的意思为超然独立、高明不凡,“浩”的意思为浩荡激越。“卓浩”气概不凡,适合作为男孩名字,寓意着宝宝高才卓识、浩气凛然。
【云丰】
出处: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九章-楚辞 “云”指天空中的云彩、浮云,也代指天空,有广大辽阔之意,“丰”盛也,有光大、丰满的意思。“云丰”本指盛而多的云彩,作为孩子的名字寓意着宝宝有风云之志、丰表不凡 。
【君诚】
出处: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九章-楚辞 “君”指才德兼备的人,称为君子,“诚”指真诚,诚实,是为美德,“诚”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君诚”可以理解为道德修养极高的君子,适合作为宝宝的名字,寓意着宝宝谦谦君子、至诚高节。
【思宸】
思:意为怀念、考虑、想念。也有思齐、思路、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等意思。用作人名意指思维广阔、聪明睿智之义;
宸:指屋檐,深邃的房屋,比喻庇荫;也指帝王的住所,宫殿,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用作人名意指尊贵、德高望重、严于律己之义。
#“蟹”逅昆曲,巴城有“戏”!#600多年前,元末名士顾阿瑛先生在绰墩山以南修建了昆山历史上上最显赫、最宏伟的私家园林“玉山佳处”,初名“小桃源”。顾阿瑛在此广邀文人墨客,形成了元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人雅集活动“玉山雅集”,与“西园雅集”、“兰亭雅集”并列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大雅集。
烟雨江南,玉山佳处,绝美意境,雅性如昨,轩舍连阡陌,今世小桃源。
小桃源位于绰墩山南、马鞍山路北,总用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担纲设计,通过对玉山雅集诗词的解读与提炼,因势造物,就景还原,结合不同建筑及周围景观的特点,不破坏园中草木水势,不改变地形地貌,以雅集中诗词意境,传承和解析今人对古哲的解读与向往,再现玉山二十四胜境之寒翠所、拜石坛、来龟轩、可诗斋、听雪斋、钓月轩、芝云堂、秋华亭八景的风韵和雅境。
小桃源,偏安一隅,无争无咎。看似出世,却又扎根时光。千年的农耕文明、百年的盛世雅音就在这里。小桃源,如桃花源般美好,却不为避世。时光延续,丝竹轻弹,等你行走于此,许你免于喧嚣,静心感悟岁月淬炼下的精彩与平常。
杨文大家好,我今天聊聊南翔古镇,我和我家先生早上用过早餐的时候乘上公交换乘地铁11号线到达南翔站,也可以坐公交到达这里,我和我家先生是步行过去,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古镇之境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南翔古镇中有不少可以打卡游玩的景点,而且还都是比较值得前去观看的,推荐大家可以到檀园、南翔历史文化陈列馆、云翔寺等地方玩一玩,快来看看还有哪些更多景点吧!
1、简介
嘉定区南翔镇,总面积约33平方公里,现常住人口23万。因建白鹤南翔寺而成镇,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一直以来,南翔经济繁荣,商贾林立,素有“银南翔”的称号;南翔历史上园林众多,有“小小南翔赛苏城”的美誉。
2、檀园
檀园位于老街混堂弄之中,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篆刻家、“嘉定四先生”之一李流芳的私家园林,为毁于明清易代之际。于公元2011年恢复性重建。园内保留有宝尊堂、山雨楼、次醉厅和芙蓉沜等景点。
地址:南翔镇混堂弄5号
开放时间:9:00-17:00
3、南翔历史文化陈列馆
南翔历史文化陈列馆由一组仿古建筑组成,展出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设有序厅、历史沿革、重大事件、文物胜迹、街市老店、名人望族和特产习俗七部分,展示南翔的历史人文与民俗风情。
地址:南翔镇解放街260号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4、云翔寺
云翔寺始建于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初名为“白鹤南翔寺”。唐开成(836-840)年间,唐文宗李昂赐额“南翔寺”。南宋端平(1234-1236)年间,宋理宗赵昀命丞相郑清之再次题匾赐额。公元1700年,康熙赐额“云翔寺”,故易名为云翔寺。
地址:南翔镇人民街100号
开放时间:8:00-16:00
5、陈君起纪念馆
陈君起是嘉定第一位中共党员,也是嘉定第一位革命先烈。为了永远纪念她,家乡人民为她树碑立传,展馆以一幅幅老照片串起了陈君起跌宕起伏的一生。
地址:南翔镇生产街255号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6、南翔小笼馒头文化体验馆
该馆设有四大主题展示区与一个互动体验区。作为南翔小笼的传习基地,强调严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使参观体验更为贴合全年龄观众的参观需求;真正地让这门非遗文化亲近百姓、广为流传。小笼包都是鲜肉,很新鲜的肉做的,我和我家先生在这里也吃了!他在古镇的老街最西头!百年老店!
地址:南翔镇生产街135号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7、“德园轩”张安朴美术工作室
陈列着张安朴先生近年来以钢笔水彩样式为故乡嘉定创作的 50 余件作品,既能令人看到古镇南翔的风韵、秋霞圃的优雅、汇龙潭的深沉,也饱含先生对嘉定的深情。
地址:南翔镇生产街253号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8、槎溪书场
其前身为民国初的南苑书场,演出苏州评弹。新书场环境古朴典雅、设施先进、服务周到、极富艺术气息,被誉为沪上一流的书场。
地址:南翔镇解放街258号
开放时间:9:00-15:00
9、南翔动漫主题文创店
为更好地帮助南翔动漫企业的宣传和推广,南翔老街与环球ACG产业基地共同打造了“南翔动漫主题文创店”,作为南翔动漫企业的IP文创产品展示的重要舞台。
地址:南翔镇解放街206号
开放时间:8:30-17:00
10、名士居·我嘉书房
店内展示各类书籍、精美文创、茶饮、点心,还有不定期举办的小微展览、文化讲堂、体验制作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庭院内还有一处城市公共图书馆“我嘉书房”,共有藏书约5000册。
地址:南翔镇共和街28号
开放时间:前厅 9:30-19:00
我嘉书房 9:30-11:30,13:00-17:00
11、古猗园
初建于明嘉靖初期,经清代、民国时期的修缮,特别是南翔解放后,几经扩建,面积已扩至 9.2 公顷,是上海五大园林之一。园内保存的唐代经幢、宋代普同塔、南厅、微音阁等文物、历史遗迹,弥足珍贵,引人探古问胜。
地址:南翔镇沪宜公路218号
明朝“圣人”王阳明,书法、治国两不误,徐渭赞不绝口,某名人:明代没有名士!
高晓松曾在一期《晓松奇谈》节目中说明朝是一个“三无”的朝代,即“无名君、无名士、无名将”。这样的言论在当时就引发广泛的批评,很多人都举例来推翻这一言论,其中最常被提及的,就是有“圣人”之称的王阳明。
王阳明作为实现了儒家“立言、立德、立行”的完人,他在书法上的成就被其人格掩盖了,徐渭说:“古人论右军以书掩其人,新建先生乃不然,以人掩其书,观其墨迹,非不翩翩然凤翥而龙蟠也,使其人少亚于书,则书已传矣。”
能博得书画行家徐渭这么高的评价,与王羲之相对比,王阳明的书法必然不俗!“凤翥龙蟠”是王阳明书法的整体气势。《何陋轩记》王阳明草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完成于正德三年(1508年)前后,当时王阳明被贬贵州,创立“龙岗书院”,并建“何陋轩”。在这里,他写下《何陋轩记》聊以自表。
《何陋轩记》是王阳明将心学融入书法的作品,“心即理也”,王阳明在此卷中充分发扬自己的主观性。作品中有法度但丝毫不被拘束。他的书法直追晋人风骨。
据记载,王阳明最初学习王羲之的《圣教序》,并能甚得右军之法,同时又不为一家所囿,偶参时人笔意。《何陋轩记》既能免除习气,又包含王阳明对当时书法中积极元素的吸纳,所以“重雅而摒俗”。
《何陋轩记》全卷一气呵成,气质自然活泼。开篇“何”字稚拙高古,如刻凿一般。紧接着“陋轩”二字飘逸灵动,如游丝一般,还充满绘画的美感。整篇都是这样粗细安排合理、虚实搭配妥帖,如同展开的有节奏的乐章。
有些字“子”“居”“世”“明”“高”横折转折处故意圆润处理,增加了线条的流畅性和秀润。横竖撇则重笔饱满,兼顾了圆润与刚健的经营安排。刚健者如“龙蟠”,秀润者如“凤翥”。出神入化的水准,即使以书法也可名垂千古了!
《何陋轩记》作为王阳明存世极少的草书作品,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经典作品的美能超越语言、民族的隔阂,日本九洲大学教授冈田武彦在观赏后称赞此帖“骨挺神骏,笔势飘逸,流畅清丽,有弘毅骏拔飘逸之气象”。
《何陋轩记》完成时,王阳明正处于人生低谷期,进谏忠言却被梃杖贬官。但他仍泰然自若,写下此文,颇有一种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豪气。
《何陋轩记》不论是书法造诣还是圣人格调,都是书法史上少有的,“三不朽”之人王阳明的草书,注定要流芳千古!
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将王阳明的《何陋轩记》进行了超高清的1:1复刻,极度清晰地复原出与原本每个字毫无差别的版本。今天特向大家推荐!
王阳明草书《何陋轩记》高清原大复制品毛笔书法练字帖长卷
胡公寿,九幅。
初名远,号瘦鹤、小樵,别号横云山民,以字行,诗、书、画皆能,擅山水、花卉,“飞丹阁”重要人物。
胡师萃古今诸家之妙,海派自成一家,江、浙名士无不倾服,其书法出入于平原、北海间,独具体势,诗宗少陵,清健遵练,其山水运笔浑厚,墨气淋漓,得董源、米芾神韵; 其花木竹石,取径石田、白阳,而遒劲过之,尤喜画梅,墨彩焕发,有诸多作品传世。
第八幅1859年作《兰石图》,十年前起拍价过万元,题识:香祖风流增画品,美人心事在离骚。宝斋一兄大人正之,己未五月,华亭明远公寿甫。边跋:胡公寿画,吾髫龄时见于家中纱窗棂上,临其大略,家人深喜,誉为有为。长而习画,师告我法乎上,如是胡画,不甚重视也。中年后探求任伯年之画略广思。伯年师萧山二任外,其犀利活泼法自横云,公寿用笔灵动,海派之祭酒也。伯年素赝服,即法书亦类之,早岁即命馆曰倚鹤轩,乃胡公以寄鹤为轩也。此四小画屏作于咸丰九年,精神采焕,集张孟皋、吴让之诸家大成。吾以为好右不能专尚姓氏,当以何处可法为贵。今咸谓伯年可法,而伯年以横云为可法,吾于横云亦当可法也。故以十金得归,悬请斋次,尚不改卅年前纱格窗上风韵也。一百零二年后后辛丑之春朝,云间程潼十发率记海上步鲸楼之灯下。钤印略。大家可以参考看看。
万里依孤剑,千峰寄一家。
读《儒林外史》很多遍,这两天忽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作者对人物的称呼竟是不同的,前后有别,“前疏后亲”。
比如开场的历史人物王冕,以及随后薛家集上的几位读书人,作者对他们都是直呼其名,周进、梅玖、荀玫以及王惠,无一例外。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知道周进字“蒉轩”,梅玖字“三相”,荀玫和王惠的字是什么,作者没有交代。后来周进去广东当学道,录取了穷困潦倒的范进——范进也是名,我们始终也不知道范进“字”什么。这几位除了梅玖之外,王冕是名士,其余人都是做了大官的,但作者依旧用名字称呼他们。
范进中举后,乡绅张静斋来拜访他,从这时候开始,作者的对人物的称呼变了,改称他们的“字”了。张静斋名张师陆,字静斋。随后登场的士绅人物,除了一个权勿用是名之外,作者开始都用“字”、“号”或者“身份”来称呼他们了。比如严监生、严贡生、娄三娄四公子,蘧公孙、马二先生等等,这些是用身份称呼的,比如杨执中、匡超人、杜少卿、迟衡山、王玉辉等绝大多数读书人,用的都是他们的字。这些人大都是中下层的读书人,
我们知道,古人的姓名很繁琐,有点身份和体面的人大都有名有字,有的还有号。那个时代的习惯,熟人之间,来往应酬是不称名,而互相称呼对方的“字”。
前面那些人,作者和他们是有距离的、没交情的,写他们的故事,真的就是一部“外史”,他们都是“历史人物”,自然对他们直呼其名;
而那些江南文人,一言一行都那么真切,一茶一饭都无比生动,他们是作者熟悉的、亲近的,甚至有着或深或浅的交情,于是,写他们时,未加思索就称呼他们的字了,欣赏也罢,讽刺也好,都娓娓道来,不遮不掩,饶有趣味……#儒林外史#
〖常州与常熟,傻傻分不清~那些名人故居还在否〗
江浙地区中,常州与常熟,一直都在我最感兴趣的地方之列。因为明清以来,这两地名人实在太多了,避无可避。不说其他了,单我心目中的明清诗文四大家,钱谦益张惠言黄景仁,其三都是“常产”,剩下一个张岱老师算绍兴人。
可说来搞笑,因为是地理盲,很长一直时间包括现在,我都常常把这两地搞混,有特别标注“武进”的才勉强分的开来。过去看江藩梁启超钱穆他们的相关议论,涉及这两地的名人与籍贯,被我搞混成一团浆糊。这里面的原因,除了脑子笨、学艺不精之外,当与我只是纸上卧游,双脚从来没到过最有关。今年若得空闲,确实得准备去看看了。
常州与常熟,现在区域划分,更有名的是似乎是常熟。但我个人更想多转的是常州。常熟固然山明水秀,可我关注的只是一个虞山,而且无非是到钱柳遗冢那晃一晃,常州盘算要去的地方则太多了。再简单地说,常州我所感兴趣的名人故居遗址太多了。我听说江苏流传这么一句话,苏州以市肆胜,无锡以山水胜,镇江以碑林胜,扬州以园亭胜,而常州则以名人故居胜。在我这外地人看来,这话没毛病。而且我始终想不通:常熟早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凭啥常州就长期是省级,直到2015年才得以“升级”?
我所知道的常州,不说大家熟知的前后北岸与青果巷两区,名人故居鳞次栉比,散落在长桥临流、大街小巷上的名士故宅遗迹,那也是星罗棋布春光皆馥。这其中,就有很多我关心的,想专程走一走的。“滕花虽枯,旧馆犹存;八桂堂虽损,天香楼犹在”,这是常州本地人士的傲娇。一贯附庸风雅如我,这些地不去晃荡一下,怕日后实在不够资本吹牛。
但常州我毕竟从没去过,甚至也无缘认识一位常州人士,平日阅读偶得的一些信息,或许早就过时了。更别说,这些年国内的城市建设一日之里,推土机所到之处尽成废墟,钢铁水泥从来懒得认识“文化”,可想而知有多少“故居”早就荡然无存了。谁建大宅荫子孙,门庭几番易主人,江南每一户破落了的旧宅,总都有说不尽的悲欢离合,乃至王谢故事。
比如,我最记念的马山埠神仙观弄“两当轩”,是清代诗坛第一天才黄景仁的住宅,无疑是常州文化的一面招牌,可据说前些年也给整没了。看网上图片,“新修复”的两当轩,足足有七层楼高,好一派富丽堂皇之状,真让人哭笑不得。若是不晓得前因后果的来访者,估计会怀疑黄大诗人精神分裂吧:有钱成这样,还镇日哭穷,不是有病吗?每个城市的仿古,都不断地制造这类“冤假错案”。常州毁两当轩,是对不起大家的地方,正如李白不专属于四川。
所以,在此列出一份“我想去的常州名人故居名单及原地址”,敢请头条里的常州本地朋友看一看,便时讨几句“赐告”:这些房子如今是否还在,有什么“新门道”(比如前述“两当轩”就已非原宅原地,我所知洪亮吉故居也是移动过位置),又该怎么去方便啊?如果故居已毁,能找到的大概遗址也行。感谢感谢!
1,苏东坡终老之地:原常州前北岸89号、73号;2,赵翼故居:原前北岸1号;3,孙星衍故居:原常州双桂坊59号; 4,洪亮吉故居:原东狮子巷20号;5,庄存与故居:原马山埠现常州卫校内;6,恽南田故居:原湖塘镇马航上店村;7,杨伦故居:原局前街中断北侧现局前街派出所内;8,唐荆川故居:原青果巷之内;9,管邵宁故居:原前北岸27号; 10,赵怀玉故居:原后北岸4—8号;11,戈裕良故居:武进区洛阳镇戈家旦村;12,吴稚晖故居:武进区雪堰桥镇四房里弄15号对面;13,李伯元故居:青果巷257号;14,庄蕴宽故居:庄家场2号、舜宜巷23号;15,吕思勉故居:十子街8-12号,暂列15处。
其余,还有什么盛宣怀故居、冯煦故居、屠寄故居、蒋维乔故居、刘国钧故居、赵元任故居、恽代英故居、瞿秋白故居、张太雷故居、史良故居、李公仆故居、高晓声故居等等,不是我感兴趣的,蒲伏其间也没啥意思,更看不出啥门道,也就留待日后计划了。常州名人故址,真周密看是看不完的,单单把龚自珍那份《常州高材篇》对着转一遍,不得走断腿?
天下之邑,一彼一此,何“常”之有?只是说,王谢堂前燕早已飞尽,如今倘能幸存门阙旧址,虽飞檐一角、破土败坟,看一眼也是好的。谁让咱这躺平主义者,就这么无聊呢?
李因,九幅系列2。
女,字今生,号是庵,又号龛山逸史,擅山水、花鸟,亦工诗,著有《竹笑轩吟草》等,诗笔清奇,有中唐遗韵。
李姐姐早年嗜书爱画,无奈家贫连纸都买不起啊买不起,一度无奈堕风尘,成为江浙名妓,名妓名妓,后遇名士葛征奇而从良,只因葛师看到其“一枝留待晚春开”之句,真是人间离合,后恩爱随夫走天涯,边走边读书且笔勤不断,诗画大进,落笔潇洒,生动自我,毫无女子纤弱之气,追求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常自比王维,看到晚明的战乱,曾慷慨写到“徒怀报国惭彤管,洒血征袍羡木兰”。
小池春涨漾新萍,世间有百媚千红。
学习分享
崇兰玉章【学生】 06:58:28
2022年9月1日 练习
出句:十步溪前鹅自踞(三少)
出句:老道养鹅童洗墨(三少)
出句:山水前身皆古朴(三少)
崇兰玉章【学生】 06:59:41
2022年9月1日
《对联话》楹联精选五百副之(371-380)
371(作者:俞樾)
自题联
合名臣名士为我筑楼,不待五百年后,斯楼传矣;
傍山北山南循地选胜,适在六一泉侧,其胜如何。
372(作者:华艺珊)
梅园
历长广溪曲曲清流,一水回环,入室又通香雪海;
与东西山遥遥相对,片帆时渡,满船合载洞庭春。
373(作者:孟心史)
常州图书馆
庋藏不富已连甍,公有胜私储,还借何烦一瓻酒;
方策犹存知望郡,新钞完旧帙,流传敢负百年心。
374(作者:佚名)
灵泽夫人庙
思归思归,空自思归,我将奈何,蜀道可怜天子;
独活独活,义难独活,人谁不死,吴江留得灵仙。
375(作者:樊樊山)
寿其公子五十生日联
我亦痴翁,愿再抚汝五十年,寿汝乎,抑自寿也;
身临大邑,岂独有民十万户,保民者,则天保之。
376(作者:佚名)
汉昭烈帝陵
一抔土尚岿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斜日,令人想汉代官仪。
377(作者:佚名)
金鸡古刹
两山横界东西,是桃源路去来,问道向此间指引;
一水劈开南北,到洞庭湖会合,溯源在这里分明。
378(作者:佚名)
余杭某氏堂联
无狂放气,无遭学气,无名士风流气,方称儒者;
有诵读声,有纺织声,有小儿啼笑声,才算人家。
379(作者:俞荫甫)
九曲桥亭
记故乡亦有仙潭,看一样湖光,添得石桥长九曲;
至此地宜邀明月,问谁家秋思,吹残玉笛到三更。
380(作者:张文襄)
黄鹤楼
江汉美中兴,愿诸君努力匡时,莫但赏楼头风月;
輶轩访文献,记早岁放怀游览,曾饱看春暮烟花。
苍梧子衿 07:35:44
9月1日
元宇宙七言楹联三百副
(精选版本)
原创 联圣三少 联圣三少
(181—190)
181、
不知篱外蝴蝶老;只枕身边唐宋香。
182、
梦里新秋晴日少;人间别绪小诗多。
183、
石上青苔珠露小;人间微雨鬓丝柔。
184、
东风依旧小眉样;微雨何妨白袷衣。
185、
最怕双亲容易老;长于永夜坐深蓝。
186、
一片竹林风乐府;前身月色酒诗经。
187、
草生露碧春屐上;雨散花红双鬓边。
188、
板凳春秋磨破裤;书包番薯透出香。
189、
落日孤怀山远抱;游鱼倦目水轻揉。
190、
瓶汲溪水许些碧;心记春秋一果香。
#对联# #对联欣赏# #清味楹联# #我在头条品唐诗#
黄梁一梦:110年前的那场上巳雅集
一大早就收到许礼平先生转来的宏文《 梁啟超萬生園雅集的人和詩 》。
一九一三年癸丑,是书圣王義之永和集雅后第二十六癸丑,梁启超在北京万生园招聚修褉,赴会者多达四十多人。由参会名单来看,真可谓名士云集,大家诗酒唱和,兴尽而归。梁公对这次雅集也非常满意,他认为:"蘭亭以後,此為第一佳話矣。"
在参会人员中,有两个人的名字比较醒目:
一:黄濬,1891生,福建闽侯人,号秋岳,京师大学堂卒业。著有《花随人圣庵摭忆》。一九三七年八月,黄濬、黄晟父子因投靠日本充当汉奸罪行被枪决。
二:梁鸿志,(1882年—1946),福建长乐人。为人狂傲,曾以东坡自许。抗战伊始,梁鸿志就投靠日本,沦为汉奸,被日伪任命为伪中华民国行政院长。抗战胜利后,梁鸿志以汉奸罪被逮捕枪决。
梁公一生爱国家爱民族,如知"黄梁"日后行径,不知将作何感想!
(下图选自香港翰墨轩)
同声一哭
【李斗】珍珠娘是个妓女的花名。她本姓朱,十二岁便以唱歌出名,成了吴家的养女。陪酒卖笑的生活,使她年纪轻轻就染上了肺病,但她仍不能不用心打扮,勉力应酬。每次梳头,头发就像霜叶经风,纷纷下落,这时她总忍不住伤心。
珍珠娘的客人中有一个同情她的人——诗人黄仲则。仲则见到我,总用怜惜的口吻谈起珍珠娘,谈起她的病和愁,谈时他常常忍不住伤心流泪。
珍珠娘死时才三十八岁。几年以后,仲则为谋事远走山西,死在绛州,死时也才三十八岁。
【钟叔河】黄仲则生前穷困潦倒,身后却名满天下。我少年时把《两当轩集》常放在枕边,“独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尤喜吟诵。郁达夫写黄仲则的那篇《采石矶》,更是我爱读的小说。黄仲则和珍珠娘有这么一段感情,却是看《扬州画舫录》后才知道的。
从《画舫录》看,珍珠娘年纪比黄仲则要大好几岁,且患肺病,“每一椫杓,落发如风前秋柳”,又病又老(旧时妓女年过三十即“老”了)。黄仲则为少年名士,虽然无官位、无钱财,在诗酒场中还是人人为之侧目的,却每天陪着她梳头,对朋友谈起她时还“声泪齐下”。我想联系他和她的肯定不全是性,而是人间自有的真情,真值得同声一哭。
珍珠娘 李斗
珍珠娘姓朱氏.年十二工歌.继为乐工吴泗英女.染肺疾.每一椫杓.落发如风前秋柳.揽镜意慵.辄低亚自怜.阳湖黄仲则.见余每述此境.声泪齐下.美人色衰.名士穷途.煮字绣文.同声一哭.后以疾殒.年三十有八.数年后仲则客死绛州.年亦三十有八.
○本文录自《扬州画舫录》卷九。
○椫杓,疑当作“椫栉”。椫是一种白色的木,椫栉是用白木做的梳子,引申为用梳子梳头发。
○阳湖,旧县名,属江苏,后并入武进县(今武进区)。
○黄仲则,名景仁,清武进人,以诗著名。
○绛州,今山西新绛。
端砚:藏观江编
一方:项奎〈1623---1702〉明天啟三年生,殁于于康熙42年。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庠生,善工诗、山水画,藏瑞气祥云,端砚,高34厘米,宽29厘米,厚3.5厘米,重1750克,细腻如婴儿肤,温软嫩滑,多颗天然石眼,大至2厘米以上,中黄碧绿,晕数层,瞳园正,形如鸲眼,细腻嫩滑,致密坚实,为砚中稀有珍品。
二、三方:名人署款对砚,清乾隆砚高22厘米,宽14厘米,厚2厘米,名人署款石质细腻娇嫩,雕工十分精细,盘龙云绕,文化气息浓厚,高贵,具珍贵的历史价值显现!
四方:钱华江苏常熟人,1450年官至浙江都司,多才多艺,善书法、诗词等文人雅事,晚年自号避庵砚署不需何焯吹长笛附钱华方章,砚背紫阳山人之砚。
五方:同治元年端砚,砚细腻方正,雕刻有清莲、古松环绕四周,砚背署文同治元年四字篆刻,配有紫檀砚盒,精细大方,实用寓意深远。
六方:歙砚,高26厘米,宽16厘米,厚5.5厘米,重5500克。历代文人对歙砚极尽赞美之词。石质坚韧,润密,纹美如肌,滑不拒墨。涤之立净,贮水不耗,遇寒不冻,呵气研墨,化墨如油,不伤笔毫。此砚十分厚重,刻工简练、老旧,砚底款“通神”大字,留有汪士慎,浅刻方章一枚。
七、八方砚:清松花江御砚,“居竹轩”铭道光十一年,叶林昌款刻。另一方:“竹苑轩”江山含墨,美人如水,热血英豪,四海臣服文。
葉昌林系1831年举人,山东聊城名士。松花石质坚细,温润如玉,其石色绿,深绿、淡绿、青绿之分。亦有棕色、紫色或绿色相间,石中有如刷丝状,文静雅洁,十分可爱。系清代皇家宠物,由官方开采,将砚石运至北京故宫造办处,指定宫内雕刻成砚,供皇室专用,其石质雕刻集成砚檀中一支奇葩。仅供大家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