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荆门方言的由来】,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荆门方言的由来:荆门话将“掌厨师傅”称谓“局掌”的方言来源初探
- 2、荆门方言的由来,趣谈荆门子方言
1、荆门方言的由来:荆门话将“掌厨师傅”称谓“局掌”的方言来源初探
湖北“西南官话”分布图
荆门方言,对掌厨师傅称谓“局掌”,是古西南官话语音语系传下来的称呼,称呼厨师为“局掌”。其意指为饭局的掌柜。
湖北省荆门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西南官话语音体系,北方方言经过京汉古道和襄荆古道传到荆门地区(含钟祥、京山、沙洋等地)与楚汉文化文字语言融合。西南官话语系,是汉语的七个方言区语音体系中的一种。其分布范围:西南官话-成渝片-荆门话。《中国语言地图集》里给出的西南官话的定义是:西南地区以及附近的,入声整体归派到某一声调或者四声调值与成都、武汉、重庆、常德、贵阳、昆明、桂林相近的汉语方言。
西南官话语音体系亦属于古代楚汉文化的文字语音体系传承。古代对烹调食物按类别划分为:
御厨、衙厨、肆厨、家厨、寺厨、船厨、军厨、妓厨。
古代对肆厨的解释:肆,古指店铺,坊肆。如市~。茶坊酒~。
茶坊酒肆:即指茶馆饭局。也称为“勤行”
勤行又划分为:红案、白案。即为“肆厨”
肆厨当中,掌厨师傅又称为当局、铛头、着案、师公、量酒博士等。
古代店铺也称“局”:如镖局、书局;店主也称:掌局,局掌
茶坊酒肆的店主称为:掌柜,掌局。
荆门方言“局掌”一词语音由此而来。
2、荆门方言的由来,趣谈荆门子方言
荆门方言的由来?在荆门方言大家族里,带“子”的方言是最有代表性的外地人要想彻底弄通荆门“子”方言,并非一日之工而就,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荆门方言的由来?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荆门方言的由来
在荆门方言大家族里,带“子”的方言是最有代表性的。外地人要想彻底弄通荆门“子”方言,并非一日之工而就。
首先,“子”的发音在普通话里面的发音是zi,而用荆门方言读“子”,就很难找到同音字的发音,至少在《新华字典》里是找不到的。它的发音方法是舌尖顶住口腔上腭,再用岀气流冲击舌尖,引起舌尖振动而发岀的弹舌音。掌握了这个发音技巧,你说荆门方言的“子”就不难了。
一些常见的普通名词,如鸡子、鸭子、桃子、李子、桌子、柜子等等,无论你身处何方,只要把“子”用荆门方法发音,就成了地道的荆门方言了。
是不是到此你就完全弄通了荆门“子”方言文化了呢?告诉你,还早着呢!
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物表述,安上“子”后,再用荆门方言表述岀来,是另有一种情趣的。外地人如不亲临荆门民间,实地实景地体检,是不可能弄通荆门深厚的“子”文化的。
现简举四十例,向你介绍一下荆门独特的“子”方言文化。在这些例子中,除“子”的独特发音外,与“子”配组的名词术语,若不翻译,离荆门较远的外地人是听不懂弄不明的。
1、肩包头子———指肩头。
2、道拐子———指膀子弯曲后,中间向外拐岀的部分。
3、克气包老子———指膝盖。
4、连杆子———指小腿前面硬骨部分。
5、连巴肚子———指小腿后面肥厚部分。
6、脚独子———指脚跟。
7、指嘎阔子———指指甲盖。
8、幅子———指毛巾。
9、洗脸幅子———指洗脸用的毛巾。
10、麻汗幅子———指洗澡用的毛巾。
11、猪老阔阶子———指猪头。
12、扎木头子———很突然的意思。
13、火古瘤子———个头很小的意思。
14、虫嘎子———指虫子。
15、杨辣子———很毒的毛毛虫。
16、褂子———单上衣。
17、袄子———棉上衣。
18、达孤留子———摔跤了。
19、坟园包老子———土葬形成的坟头。
20、克马子———青蛙。
21、克马连子———蝌蚪。
22、拖以巴连子———快成蛹还拖着长尾巴的蛆虫。
23、雀嘎子———小鸟
24、寄由子———知了。
25、耸马子———做什么、喊什么、干什么。
26、轰子———叶类蔬菜抽的苔。
27、咚咚子酒———散装白酒。
28、乔子———女情人。
29、邪子———精神病人。
30、胡人子———很烫很烫。
31、咯人子———很凉很凉。
32、老巴子———老婆。
33、啊子———小孩。
34、奶巴子———还在畏奶婴儿。
35、标子———很漂亮。
36、搞你个锤子———否定别人的意思。
37、咯达子———糆糊团。
38、还子———鞋子。
39、掉底子———岀洋相。
40、宰羊子———坑害别人。
以上列举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太多太多的有趣带“子”方言,待有兴趣的朋友到荆门民间去体检、感悟。
———好学枫叶c
2021年7月21日
本文关键词:荆门方言特点,荆门方言的由来和传说,荆门方言的由来简介,荆门方言的由来和历史,荆门方言常用语300句。这就是关于《荆门方言的由来,荆门话将“掌厨师傅”称谓“局掌”的方言来源初探》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