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坐标成都!链家网/贝壳网上的成交数据已被“悄然”下线。[what]
这意味着什么?
很多网友反映今天早上还好好的,但是中午过后再去查看,成交板块就没有了。
不仅二手房首页没有了成交板块,就连小区主页也没有了成交记录,只剩下在售二手房和租房板块。
不过还好的是,在售二手房是有价格的,各小区的参考均价也都还有。
链家入驻成都这几年,迅速斩获了主导市场,链家的成交记录由于其真实性、准确性,一直被购房者乃至整个行业所关注。
如今成交板块悄然下架,普通购房者怎么参考以往的成交数据?房东又怎么设置心理价位?无疑是首先要面临的难题。
PS:这和深圳的小区指导价带来的,链家网价格数据清空有关系吗?#成都头条##成都爆料##成都身边事##数见成渝#
因为成都二手房指导价,链家线上,下架的房源现在又重新恢复上线了。
不过价格都是以二手房指导价的价格标注。
从来不炒股也不妄加评论!!
索问思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各地挂牌卖房者激增。看看数据。链家网显示,成都、南京、苏州、广州、西安、合肥的二手房挂牌量为18.19万套、14.94万套、14.40万套、12.64万套、11.23万套、10.45万套。杭州二手商品房挂牌量已突破20万套,二手住宅挂牌套数达到10万-12万套。其实实际的挂牌价格,跟中介标注的价格,差很多。很多人以为自己的房子在中介看有500万,实际成交时,可能只有400万。
链家真是房子涨价的推动力,这次成都出限价,他们做个两个表面的事情
1,对外宣传:房子还会涨价,只是说客户首付变相的提高了
2,指导价出来,贝壳网上单价高于指导价的都下架了,房子还在卖的,只有我们内网系统能看见了。
希望政府加强监管,希望房子价格真的降下来,减少社会的躺平现象
就在刚刚链家成都所有成交记录消失了,不管是豪宅还是刚需房,有知道内情的吗
国家应该整治链家和贝壳网,利用信息不透明,抬高成都房价,这个住房不炒不相符。
老百姓早晚被房价打死
成都的二手房,好卖的是少数,不好卖的是多数。
刚刚看了一下,成都挂出来的二手房已经突破15万套了(数据:链家)。
二手房挂出来得越多,二手房分化就越明显。
成都好卖的二手房,预计在二手房总量占比最多就20%,在涨的也是这些好卖的二手房小区,因为绝大多数二手房购房者都盯着这一小部分二手房。
剩下的二手房,大部分小区成交极少,很多小区连带看都没几个。
#成都买房#现在成都二手房,别说买家难买,卖家也很难卖,倒不是双方达不成共识,而是买家的爹妈从中阻挠。
今天和一个链家店长聊,说很多房东都是85-90后,而买家大多是95-00后,年龄相差不大,相互沟通后也十分爽快。
但坏就坏在这些95后打电话问爸妈的时候,就被搅黄了——“我爸妈觉得不好...”
95后的爸妈那一代,总是最挑剔的。
嫌弃楼层高了——看下去好吓人;嫌弃楼层矮了——没人买低楼层的;楼层居中的——还是嫌弃楼对楼,视野不好。
觉得顶楼一定就是漏水+暴晒;低楼层一定就是蛇虫鼠蚁,返潮返水,噪音大;中间楼层也要嫌弃一下楼上踢踢踏踏,以后邻里矛盾,要搞个镇楼神器。
一会儿又说装修难看,质量不好;一会儿又说朝北采光差,朝西当西晒。
...
林林种种,但凡能挑出来一丁点儿毛病,这些95后爸妈都要无限放大。
如果一切都很完美,又要开始骂单价为啥这么高,税费谁来出,中介费不打折?
总之,倒不像是犹豫不决,而是刻意在阻挠成交。
95后的乖宝宝们,哪有什么话语权,首付都是爹妈给的,哪怕再有主见,再有紧迫性,也只能说一句:“我爸妈不让买...”
就这样,85后被气得不行,95后又无能为力,谈崩了一个又一个。
但要是换做新房,再差的楼层,再差的朝向,在大家无脑入的时候,这些爹妈又慌不择路——“买!买!买!再不买没机会了...”
每天都在找房,成都真的太大了,找房太累了,每天都在链家上看二手房,想要置换一个三环边的房子,卖掉现在五环路的房子,可现实确实房子难卖,房子难买,难道成都二手房真的是有价无市?不想折腾了,自己找罪受,心好累,放弃了。
紧急‖成都疾控紧急提醒:因疫情防控排查需要,请与以下时间和空间有重叠人员请立即报备,涉及成都宽窄巷子地铁口店、德仁堂、建设银行、红星桥地铁站、锦江区链家地产等……
#成都头条# #成都疫情# #成都疫情最新情况#
我就是成都链家的,领导些全在喊我们给业主说涨价,然后逼定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