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操著名的三句诗】,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曹操著名的三句诗:曹操最著名的三首诗文,说透了为人处世之道
- 2、曹操著名的三句诗,曹操最著名诗句
1、曹操著名的三句诗:曹操最著名的三首诗文,说透了为人处世之道
提到三国时期的英雄,曹操不得不提。
曹操的身份很多,比如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许劭在见过曹操本人后,评价道:“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听后“大悦而去。”
不管他是不是奸雄,但不可否认的是,曹操文采泱泱,武略滔滔,足智多谋,在战乱纷飞的三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他性格极其复杂,既胸怀睥睨天下的气度与自信,又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透过曹操的三首诗文,我们可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也学习他的为人处世之道。
1
宽容大气,唯才所宜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
“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
袁绍与曹操曾经一起讨论时局。袁绍的打算是,“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
曹操则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这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曹操奉行终生的策略:把人才看作政治斗争中最根本的要素。
曹操为网罗人才,于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二年,三次发布求贤令,求贤若渴的心态跃然纸上。
不管以前是敌方阵营的,还是败军中归降的,只要有高人来归,曹操就情不自禁,喜形于色。
29岁的荀彧离开袁绍,去投奔曹操,曹操喜出望外,在与荀彧经过深入的交谈之后立即认定,这位比自己小八岁的人必定可以帮助自己平定天下。
曹操兴奋地当着荀彧的面说:“先生就是我曹操的张良呀!”
张绣于建安二年降于曹操,后又反悔复叛,一度把曹军打得大败,曹操本人也为流矢所中,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死于此役。
但到了建安四年,为袁绍卖命的张绣却在官渡大战前夕,复弃绍而降操。
曹操不仅没有杀害张绣,像没事人一样,不计前嫌,反而还给张绣加官进爵,封为列侯。
用人重大局、讲团结,对稳定军心、巩固内部队的作用不言而喻。
曹操大败袁绍后,在营帐中发现许多书信,其中有一些是曹操的部下写给袁绍的。
有下属建议,把这些人找出来,统统杀了。
曹操却命令将书信全部烧掉,还说,“袁绍实力之强,当时我都不能自保,何况别人呢?”
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各因其器,不念旧恶的用人观,充分反映了曹操非凡的政治家气度和宽容大气的胸怀。
一个人,气量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
2
雄心壮志,永不言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被曹操击败后,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
52岁时,曹操采用了郭嘉的意见,率师北征,讨伐乌桓。
在抵达今天津蓟县后,古道因大雨泛滥而被毁,曹操断然改道,带兵翻山越岭,开山路五百里,出庐龙塞,直指柳城,斩杀了乌桓王蹋顿,降服军民二十余万人,大获全胜。
然而仅仅1年后,曹操兵败赤壁,孙刘双方势力迅速扩大,天下三分已成雏型,一统天下的理想破灭。
但,雄心壮志的人,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输一时,没什么了不起,只要还有斗志,就还能东山再起。
因为处于北方,所以,除了蜀吴这两个老对手,曹操还面临着匈奴、乌桓、鲜卑、羌等游牧民族的入侵。
赤壁之战8年后,曹操扣押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将其终身软禁,并把匈奴拆分为五部分,派汉人官员前去监督。
秦皇汉武的宿敌匈奴,在整个曹魏时期,都没有再次作乱。
平定匈奴后不久,乌桓再次反叛。曹操无惧多线作战,派儿子曹彰再次北征。此役将乌桓彻底打散,鲜卑首领轲比能摄于曹家军威,率数万人马请求臣服。曹操彻底平息了北方之忧。
56岁,西征马超、韩遂,平关中;60岁,收服张鲁,征汉中;65岁,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
努力不论早晚,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开始;努力不按年龄,哪个岁数都可以出发。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句话:“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不怕输的人,迟早会赢。
3
只争朝夕,当机立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短歌行》
建安五年,曹操45岁时,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决战。
当时曹操所占的大河以南地区,地盘既小,又是四战之地,残破不堪,总共只有三万多兵力,去掉一些病号伤员,总共能打仗厮杀的也不过两万左右。
而袁绍有冀、并、幽、青四州之地,有军队数十万人,后方稳固,兵精粮足,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志在一举消灭曹操。
不仅兵力悬殊,曹操军的粮草人员士气都远远落后于袁绍。
但曹操则说:“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在曹操眼中,袁绍为人虽有智谋,但是优柔寡断,每逢大事,犹豫不决;袁绍谋士虽多,土地虽广,但是却毫无主见,所以在官渡一战中曹操认为自己必胜。
果然,袁绍本应靠人数优势来一举获得胜利,却因为自己的懦弱不敢主动出击,给曹操大军时间浇筑工事形成对峙。
许攸建议袁绍派兵从侧后方突袭曹操大本营许昌,袁绍一直犹豫不决,不敢尝试,失去了击败曹操最好的机会。
最后曹操合计歼敌7万余人,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也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韩非子·亡征》中有云:“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行事迟疑而无法成事,性格懦弱而没什么决断,不能决断怎么样做才好,怎么样不好,是要败亡的。
《鬼谷子》中也讲到:“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基。”
当机立断,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素质。而优柔寡断,乃行事第一大忌讳。
机会犹如划过天际的流星,往往是稍纵即逝,能否抓住,往往就在一念之间的取舍上。
越是危急的时候,越考验决断的能力。
需要去完成事情,就当机立断,选准了方向,就只管上路,勇往直前,不要回头。
来源:京博国学
2、曹操著名的三句诗,曹操最著名诗句
说到三国的大英雄,第一位首推曹操,虽然曹操被我们称为“奸雄”,但是他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军事才能,政治眼光上都是其他军阀比不了的。另外他的文学造诣更是点睛之笔,诗词歌赋慷慨悲凉,大气磅礴,豁达通脱,极为本色,在在中国无数的皇帝的中,如果能真的称之为诗人,曹操必须算作一个。虽然曹操不是皇帝,但他比胜似皇帝。在他的儿子曹丕称皇帝之后,他将父亲曹操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的为人暂且不论,但是他最经典的三句诗一直影响这着世代代的中国人,有一句成了酒鬼的口头禅,还有一句成了无数人的座右铭。
第一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句话常常挂在酒鬼嘴边,成为了酒鬼的口头禅。这第一句话的意思相对其他古文较白话了一些,一看就能明白大概意思,那就是到底有什么东西可以消除我的忧愁啊,只有美酒才可以。这句诗句出自曹操的《短歌行》,其实很多人喝酒并不是为了解忧,人生哪有那么多不愉快的事情,当几个好朋友聚在一起的时候,酒上桌自然会贪多几杯,加上人际交往,礼尚往来,最终一醉方休,因此这句诗也就自然而然成了酒鬼常放在嘴边的话了。
第二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大概意思是虽然年龄转瞬即逝,人到老年,但是仍有伟大的志向,也就是所谓的人老心不老。这句诗句出自曹操的《龟虽寿》,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中国人会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来时刻激励自己。这句话的典故是这样的,当时的曹操已经50岁的高龄,可是刘备仍然是一个强大的队友,占据一方势力,曹操虽然人老了,可是祖国统一的大业这个志向他还是没有忘记,便写下此千古名句以此来抒发自己当时的情感。
第三句是“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句诗句的意思通俗来讲就是喝美酒就要唱歌来表达喜悦,毕竟人生匆匆而逝,时间是不等人的。这句话也是出自曹操的《短歌行》。你以为曹操这是在奉劝世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赶紧享受生活吗。不,不是这样的,相反,曹操这是在感叹时间的转瞬即逝,感叹时间走得太仓促,他感叹自己人到老年却没有更长的时间来完成祖国的统一,他这一句话并不是消极的,而是在激励自己,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干出一番事业。
曹操是三国里很多人最崇拜的人。看过曹操的诗就知道,奸雄是对他的偏见了,只有有英雄气概的人才能说出这种话,周公吐脯,天下归心!为何曹操用计就是奸诈,而诸葛孔明用计就是足智多谋,这是千年来的偏见。更别说曹操在各方面都有造诣,虽然很多事情都在历史滚滚长河中慢慢消逝,但是唯独能够感觉到他就是一个复杂的人,并且有极大的人格魅力。
本文关键词:曹操的三首诗歌代表作品,曹操的三首诗,曹操的三句名言名句,曹操著名的三句诗是什么,曹操著名的三句诗有哪些。这就是关于《曹操著名的三句诗,曹操最著名的三首诗文》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