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万元买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路30号院一区1-15号-1至2层房产,这是不是捡漏了?
近日,北京市 昌平区人民法院依法对拍卖标的:北京市昌平区南口路30号院一区1-15号-1至2层房产进行拍卖。
共吸引了9人报名,132人设置提醒,7816人围观。
该标的物保证金900000元,起拍价8700000元,评估价12421214元,加价幅度5000元,经过655次出价,最终以 13,010,000元成交。
拍品介绍
拍卖标的:北京市昌平区南口路30号院一区1-15号-1至2层房产;房屋所有权人:北京某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不动产权证书号:X京房权证昌其字第355677号,建筑面积:404.63平方米,规划用途:住宅,房屋性质:商品房,房屋总层数为3层,所在层数为-1至2层,房屋结构:钢混结构。
权利限制情况:查封:被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查封;抵押:未抵押。
特别提醒:标的物以实物现状为准,本院不承担本标的瑕疵保证。有意者请亲自实地看样,未看样的竞买人视为对本标的实物现状的确认,责任自负。
特别提示:竞拍人为自然人的,竞拍人家庭或个人应符合限购政策,并在竞拍前向房屋所在地房屋管理部门核实后参与竞拍,对于不符合限购政策仍参与竞拍的,人民法院将不予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相应法律后果自行承担。
竞买人须在竞买前向当地房管部门详细咨询房产过户(包括成本价出售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自住型商品房、共有产权房、保障性住房、商办类房产)的相关法律政策,以相关主管部门最后核定为准,相关风险由买受人负担。拍卖成交后,如拍卖标的属政策性房屋需补缴的土地出让金或者综合土地价款的,须由买受人先行垫付,然后本院自拍卖款中返还支付给买受人。
本次拍卖标的的朝向、户型等信息为根据法院调查、咨询物业或其他业主而设定的结果,仅供参考,实际状况以看样和交付为准,竞买人出价竞拍时亦应以实际看样为依据。
特别提示:标的物出租情况不明,本院已将报告出租情况和主张承租权的《执行通知书》张贴于标的物,告知承租人提交书面材料向本院主张权利。自通知之日起至发布拍卖公告,本院无法与被执行人取得联系,也未收到承租人或者实际占有人向本院主张权利,故租赁情况和实际占用情况尚无法确认。本次拍卖公告发布的关于标的物的租赁情况,不具有确认租赁合同和租赁权是否有效的保证效力,亦不保证实际有无租赁。拍卖成交后,法院可协助买受人办理过户,但买受人可能存在延迟、占用、使用、收益的风险。如因该标的物的租赁情况发生争议的,当事人、案外人或者买受人等利益相关主体可以通过执行异议或者案外人异议等法律规定的救济途径解决,异议、复议审查期间或者案外人异议之诉审理期间,法院无法为买受人办理交付,需等待审查或者审理结果,再行决定是否交付以及何时交付。请买受人考虑相关风险理性参拍。
本次拍卖的标的物存在难以腾退风险因素,拍卖成交后,法院可协助买受人办理过户,但买受人可能存在延迟占有、使用、收益的风险。请买受人考虑相关风险,理性参拍。
标的物在网上显示信息不全面,需实地查看。你觉得这个价格购买此套房产贵不贵?如果你参与竞拍,你认为这个价格合理吗?#房产# #房价#
司法拍卖失败!北京市昌平区一处房产,203万流拍!
拍卖标的: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新西广街3号楼5层4单元414号房地产。
评估价:288.9401万元,起拍价:203万元,保证金:21万元,增价幅度:0.5万元。
建筑面积为59.15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住宅。房屋总层数5层,所在层数为第5层,房屋结构为混合结构。
根据相关资料,该拍卖标的已设定登记抵押。
该房产评估价288万万元,起拍价203万元,为什么会无人参拍呢?
欢迎各位网友在底部留言说说个人观点!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法拍房信息的朋友,可以关注上方红色字体,每天更新最新法拍房消息[机智]
#北京头条##白家疃怡贤王祠# 为文化旅游景点。
白家疃村是温泉地区见于历史记载较早的村子。从京城翻过红山口去往温泉、南口、北安河、妙峰山,白家疃是必经之地。白家疃村沿三柱香、黄道岭、半天云岭北麓东西延伸,村落狭而长,三里长街从村中而过,街两边布满商铺小店,往来行人不绝,是当地一个交通和商业的中心。
据传说,白家疃原名白纸滩。多年以前,村子里有一个世代以剪纸谋生的艺人名叫张忠,手艺精巧,远近闻名,因而村名叫作白纸疃,时间久了就被叫成白家疃。另一种说法是,早期这里的人们以制做盔甲为生,将制作出的盔甲摆出来供人观赏选用,又叫作摆甲疃。至于从什么年代改为现在的名字,还无有考证。但我们从明代文献的记载中已见到有白家疃的记载。
白家疃村三里长街西段路南,有一处很大的广场。广场北端是一座面向南面的大戏台,而广场南面是一座皇家古建筑,这就是北京郊区少见的皇亲祠堂——怡贤王祠。祠堂里供奉的是清康熙玄烨第十三子允祥。怡贤王祠坐南朝北,由山门、前殿、正殿和戏台组成。山门面阔1间,进深1间,歇山调大脊,饰吻兽、灰色筒瓦、垂兽和五小兽,砖石仿木结构,拱券门额上有“贤王祠”三字。两旁原有小侧门各一,硬山调大脊,灰色筒瓦。1993年政府对山门进行保护性修复,未恢复两侧小门。前殿面阔3间,进深1间大式做法,单层硬山,灰色筒瓦,长方形、六抹门窗,有旋子彩画。东西配殿各3 间, 大式做法,单层硬山,垂兽、五小兽、排山滴水,因严重漏雨,有倒塌的危险,于1982年6月拆除。正殿面阔3间,进深2间,灰色筒脊,硬山调大脊,吻兽,排山滴水。前出轩,悬山卷棚3间,旋子彩画,柱型圆型,柱础古镜,轩前有月台。东西耳房各1间,大式做法,单层硬山,灰色筒瓦。由于年久失修,房屋下沉,墙体裂缝,因怕倒塌伤害学生,即用钢丝网罩起来,政府筹措资金,于2001年对正殿进行落架大修。贤王祠中轴线上有炉座一个,左中两侧为石碑。前殿北西侧立有石碑,而今3块石碑移在贤王祠西墙。其中有《敕赐白家疃贤王祠祭田碑记》,螭首、方座,现立于白家疃小学西墙处。另一块为残碑,无碑首和碑座,碑中记载白家疃、太舟坞、杨家庄、石窝村、埠头村、屯佃、亮甲店、羊坊村的旗民数量。还有一块碑卧地。
允祥俗称“十三爷”。生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十月,病逝于雍正八年(1730年),享年45岁。允祥的生母章佳氏深得康熙皇帝宠爱,康熙对允祥也同样宠爱有加。13岁时,允祥第一次离开京城,随父亲拜谒祖陵。此后,康熙帝经常带他四处巡游。康熙一生六次南巡,允祥随行次数最多。这充分说明,允祥的青少年时代,曾深得父皇的喜爱。自始至终追随拥护雍正皇帝的允祥,在施行新政、举贤荐能、严饬家教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了卓而不凡的能力,在雍正初年巩固政权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有很好的再现。
雍正初年,允祥曾奉旨到北京西郊白家疃一带兴修水利,解除水患。后来,他“尝因田猎,往来于此”。允祥喜欢这里的风土民情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因此决定在此修建自己的别苑,作为憩息之所。不想允祥因病早逝,此处还没有建造完成允祥死后,白家疃乡民张明等感念允祥的恩德,申请建祠纪念。雍正下旨拨款,将允祥别苑改建祠堂,于雍正十年(1723年)六月建成,名贤王祠。乾隆十九年(1754年),外埠四个贤王祠,奉旨改作关帝庙,唯一保存下来的只有北京白家疃贤王祠。解放初期,香山静宜友学曾迁在此处,后改为白家疃小学。
怡贤王祠对面是一座大戏台。戏台高三米,座北朝南,硬山筒瓦,排山滴水。面阔3间,进深2间,屋顶形式勾连搭,脊形箍头,灰色筒瓦,柱形方型,旋子彩画。戏台与山门遥遥相对,呈凸字形,照房面阔3间,前出抱厦为台,曾是村民的娱乐场所,每年都在这里唱戏。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在这里拍摄电影《红旗谱》,朱大贵卖鸟等几场戏都在此处拍摄。大戏台上演着古装戏剧,戏台前的广场被布置成旧时集市,各种农村日用商品、小吃琳琅满目。南端借用贤王祠山门之景,布置成热闹的鸟市,各色卖鸟买鸟的人来来往往。街上有军伐大兵游荡。那一天来看热闹的四方百姓有上万人。
1 9 8 5年,白家疃怡贤王祠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戏台于2004年由区政府出资进行修葺,彩画一新。
白家疃村靠山有山,靠水有水,村南是连片的果园,有樱桃、杏、桃、李子、葡萄、苹果等。原先的山坡勾地现在已修建了一片片别墅小区;村北京密引水渠由西向东缓缓流过。原先大片的种植水稻和蔬菜之地,现在正按照新的规划进行新农村建设工程。
#新疆头条##阿克苏头条#虽然阿拉尔市区及其周边团场的二手房市场一直稳中有升,但在去年下半年疫情影响下还是有一些降价趋势,但是疫情过后,阿拉尔市区及其周边团场的二手房价格又开始回暖一路攀升! 尤其在2021年春节前后,二手房更是紧销。例如临近阿拉尔市的南口镇一套8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老二楼(简装修)起价25万左右,同样面积的廉租房四楼价格也在20万以上,至于阿拉尔市学区二手房的楼市更是嚣张,能够在市场竞争之中青云直上,一路疯涨! 这都源于近年来阿拉尔市经济大发展带来的红利。
#厦门头条#近日,厦门市发布了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的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公示。
房屋征收范围涉及的这些地方要说再见了!很多厦门人都很熟悉,分别是:千佛山医院儿童保健中心、浅深(经十路店)、山大路南口国美电器。
当年也是国美最早的一批员工,在北京培养的第一批员工,回来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国美电器的开元店,也就是这家店,这家店是国美进入山东的第一家店,所以名字也叫,开元!
要拆迁啦,很多曾经年轻时奋斗的故事都在这里,那个时候厦门的商业很不发达,也仅仅有三联,华联,人民商场,大观园几家商场竞争。
国内的家电大鳄还没有进驻厦门。正好赶上手机刚刚起步,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融入了人们的视野啊。好多人为了开业抢一个特价机彻夜排队,这样的光景一去不复返啦。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加班儿。要求也比较多,开始更加多为自己打算,但是那个年代我们员工都比较傻,为了创国美大业。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去奋斗。
那时候在一楼管理手机我们招聘通讯部卖手机的小姑娘都是非常漂亮,年轻,他们的收入也是普遍比较高的。
不像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干服务行业了。现在店里边儿大部分是大姐姐辈中年女性,时光一去不复返,已经20年了,这一切也将随着拆迁。只能封印在记忆中了。
经常乘坐948路公交车在这经过,无缝隙紧挨公路的黑龙关村,只能看到露出地面的满是灰尘,一溜黑黢黢的半截房屋。生不出再多看一眼的欲望,哪些路过舍近求远去水峪村、南窖村游玩的人,大约是和我一样的心态。黑龙关村难道仅仅是由于唐代就开始建村的悠久历史而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的吗?
爬山路过,从南侧进村,先看到了一座大寺,钟楼高耸,从挂着登记文物的牌子上知道,这是位于村南口的黑龙关玄帝庙(图1)。村口牌坊上面有双龙戏珠的装饰,左侧挂着中国传统村落的牌子(图2)。进了村,先看到这个从前人们在此休闲娱乐的大月台(图3),又见了曾经被政府征用过的李家大院(图4),这边有昔日经营结婚器具用品的茂士勇大院(图5),那边还有一个叫着怪名“门楼跟”的大院(6),此外还有燕家院、北福田兴院等等。这些都有一个特点:“破旧”,进了院落,更是如此(图7),不过也说明,这不是重新翻盖的样子货。村北古槐树下还有一座七圣神祠(图8),曾用来寄托村人对故人、故土的思念。穿过村庄回头望去,小村就坐落山间水边(图9),这不是挺适合郊游的地方吗,访古之余,可在河边嬉水,还可以爬爬山。这的最高山的名字挺有趣,叫烟囱尖,海拔550米。从村里的海拔150米到登顶累计爬升只有400米,路还算好走。只要你没有什么忌讳,“爬烟囱尖”!
#抚顺头条#【“我为群众办实事”南口前司法所保地方稳定化解一起多年积怨】今年,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南口前司法所化解了一起由镇政府交办的当事人多次上访到镇政府,并积怨长达8年的宅基地纠纷。
2013年8月16日洪灾过后,张某的父亲(现已经去世)在南口前镇老机械厂院内有房屋一座被那年的洪水冲坏,水灾过后,因交界与马某家发生纠纷,张某提出土地使用权确权申请。2013年9月25日,南口前镇人民政府做出关于张某与马某土地使用权纠纷处理决定书,证明了张某的父亲在此处有房屋,在确定四至交界的时候,马某家人进行阻拦,现场人员当日就没能确定四至交界,双方当事人的纠纷也一直拖延至今。
南口前司法所工作人员接到镇政府给付的工作任务后,首先分别找到两家当事人了解情况,然后到土地纠纷现场,丈量土地面积,与台账对比帮助划分边界,最后又把两家人聚到一起,进行调解。
通过司法所三次调解,使得双方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达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两家人自愿达成协议:1.乙方马家一次性补偿甲方张某房屋补偿款现金人民币伍万元,并于签订协议当日将钱交到张某手中。2、甲方张某收到补偿款后,应将此处房屋及四至都交给马家所有并使用,今后不能干涉马家在此纠纷处的房屋翻建及其他经营活动。
协议达成之日,双方当事人共同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并按手印,一起历时长达将近八年且矛盾极易激化的案件被司法干警成功化解。
你知道什么是学区吗?
咱听政府的话,口罩护命,宅家护国,很少上街。那天下午出门坐公交车走了八里地,来到北京通州区新仓路去交取暖费。
转过街角就是新仓路南口,抬眼一望吓了一跳:不算宽大的街道人山车海,水泻不通,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啥情况啊这是?
原来是后南仓小学放学,家长们来接孩子,而且由此往北不到300米还有一个官园小学,这盛况算得上是京城一景。
这块弹丸之地是古代通州城的新城区,也有百年岁月了,最突出特征就是学校扎堆。
掰着指头算算,后南仓小学、官园小学、中山街小学、北苑小学、通州第四中学、首师大附中(原通州师范学校)、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原通州卫生学校)、北京光学仪器厂技校,甚至通州区教委和区属幼儿园也在这里,不远处还有两座百年老校潞河中学和贡院小学。
现在,一个学校就能形成学区,房屋价值高企,而通州这个地方绝对是个巨大的学区。
为缓解中小学门口接送学生造成的道路拥堵,区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增加或扩大临时停车区域等。
顺便说说,通州区成为北京的城市副中心以后,首都的优质教育资源纷纷扩散到这里。通州不只是学区,而是学城。
京西古道十里八桥之福龙桥
这老桥就是福龙桥,也有叫福隆桥的,据说这村边上就是福龙山,故取其名。此桥从上面看,除了中间微拱,其他地方很是平坦。但您走到中间,俯身向下则山谷颇深。
此桥也算这十里八桥里比较大的了,但依旧是单拱石桥。横跨在北港沟之上,桥高10米,宽5.6米,长35米,券洞高9米,宽10米。
从下面的北港沟北行有寺庙群,菩萨殿、龙王庙、娘娘庙等。接着向北可以到最高点清水尖,顺山脊还可以到髽鬏(zhuā jiū)山。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
说起髽鬏山就一定要说髽鬏山战役,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卫立煌部爱国军人驰援汤恩伯南口战役的路上,在这里与日寇进行了一场惨烈的争夺战。至今还经常有人来此凭吊。
福龙桥桥面比较平,比较宽,桥两侧隔不多远还放一块石头,以防有车冲撞桥的护墙。桥面均为大青石板铺墁,所以这里的村子就叫板桥村,以桥为界,还分为东、西板桥村。
这桥的东头北侧墙角,曾经嵌有石碑,碑额有“吉星高照”四字,碑身有“泰山石敢当’”五字,可惜不知被何人盗走了。
过桥就是西板桥村,桥头有碑龛,里面有两座石碑,其中一座已经倒在地上。地上的石碑字迹磨损严重,碑首的雕刻道还精美,而且不像一般碑首两侧雕刻对称。左侧湖水中长出意味清廉的荷花,还有意味多子多孙的茨菰。而在右侧雕刻了山石中长寿的灵芝纹。最上面则是意味有福的蝙蝠云纹。
幸有前人记录碑文,碑额“百代留芳”。碑身大意是,大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板桥村有两孔煤窑,因为过去开采毁坏了村舍,早就被封禁了。但这煤窑山主石崇道和他的子侄仗着有四张旧合同,想要重新开采。这四张合同保存在禅房村张福元家。村民石得印领着众人找到张福元,诉说开窑损坏民宅。张福元通情达理,并将合同送归板桥村所有,以绝后患。村民将这件事诉讼到顺天府宛平县左堂,要求官府出个正式文告。官府认为这煤窑确实有碍房屋安全,必须封闭。如再有不法之徒,想私采此矿,可以直接到官府告他,并在此示谕。
旁边另一块石碑,字迹要清楚的多。碑额“万古遗风”,碑文大意是:“西板桥村民韩宏良等控告刘继兴等私开封禁煤窑,致使庙宇、房舍、墙垣等损坏。经官府查验后,确认无误。在惩罚刘继兴等人的同时出示这份告示,此地以后永远不能再私开煤窑,如若有违必将严惩不贷。并将此事刻在石碑上,以警后人。大清道光十五年。
从两块石碑上可以看出,这村子自古就开采煤矿为生。但也不能私自胡乱开采。一是要有采煤的合同执照,二是不能在村子下面开采,以免危害民房建筑。看来那时的煤矿管理还是挺到位的。
《我来成都四十周年点滴2:川大穷学生》
1982年,刚刚到川大一个学期后,我慢慢发现,实际上名气很大的成都,爷爷口口声声说的刘备称帝地方,舅舅五十年代进公安部培训班的地方,中学班主任及军工厂同事口中骄傲得不得了的家乡,其市容市貌却非常普通!不像我在遵义想象中的大城市,完全是一个超级大县城而已!街道破旧,房屋低矮,川大到盐市口必经之路东大街,仅仅是一个小街道,人流混合自行车流,公交车,电车,熙熙攘攘,春熙路南口,也没有修建一环路。只是,成都是大平原,比我熟悉的遵义贵阳都是半山半城,确实不同。另外一个,就是从川大附近的九眼桥,到西郊通惠门,开行了带辫子的无轨电车,却是贵阳遵义没有的。
我是一个穷学生,虽然23岁来成都读川大前,已经经历了知青和军工厂无线电调试工,我们班上大多数同学比我小五六岁,应届生为主,同学们经济条件比我好!那个电车进城,四分钱一坐,我都紧张,恨不能走路来回,尤其是我为了节约钱,大学四年,从1982年起,我上课之余,高年级老乡介绍我参加了成都市电影公司的业余影评活动,每周看两部新电影不要钱,处处节约钱是我一门心思,并没有别的安排和想法,记得曾经约过同学去春熙路新闻电影院看免费电影,电影院女经理姓杜,个子矮,但是比同样个子的其他人似乎更加热情友好。经常去成都市中心后子门,即伟人挥手后面的成都市电影公司观摩新片,在女主编黄兰芬的《电影评论》上发表影评,无形中为后来创作电视剧《真话俱乐部》打了基础。
我经常是下午五点钟离开学校,晚上十点钟回九眼桥望江楼边的川大四舍,四分钱的无轨电车,就这么个普通的娱乐精神活动,也引发无休无止的后患,所谓“龃龉“,猜测,窝里斗,轻轻松松就文过饰非了!
〔每日手拍〕老北京城的筋骨血脉一一走街串巷话胡同(五十五)
青竹巷
(编前语)难得在疫情期间到海口度假二十来日,饱览了海南风光,饱餐了海鲜美食,可谓满足了口舌,调理了身心,不虚此行。但回过头来想,那只是咱们的一时之欢,生活过日子还得回到脚踏实地的自个儿的家。在北京呆贯了,天时地利人和,比什么都重要。就说这北京的胡同吧,甭管外人怎么说它的不是,咱们老北京人就是对它偏爱,因为如果真的没了胡同,那也就不叫北京了。所以近一时段没有逛胡同,还真的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逛胡同,拍胡同,写胡同,已成为我现今生活的一部分,它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我,是我不舍的话题。
回到京城,先收收心,把先前拍摄的一些胡同文图整理一下。大的胡同过去说得多点儿,今儿就从一些小巷说起。这些小巷,名头不大,大部分不足百米,有的甚至一二十米,只住二三户人家,但它起的作用却有承接转合大街或大胡同的作用,它们是老北京城筋骨血脉中的毛细血管,从而使老北京城畅通起来。此期就先来说说大栅栏街区里的青竹巷)
青竹巷,位于大栅栏街区,介于两条有名的胡同之间,南部接大栅栏西街,北口在杨梅竹斜街,南北走向,长度不足百米,最窄处只容二三人侧身而过。过去叫扁担胡同,昔日老北京叫扁担的街巷有许多条,为避免重名,1965年给改为了现今的名,青竹巷。为什么叫扁担胡同,后来又称青竹巷了?大多的解释是一条窄巷两头各担着一条大街,小巷就像是一支扁担,还是挺形象的;扁担大多是青竹制作,由扁担到青竹,倒也贴切。
在这条巷子里只有不多的院门,大部分是巷子两侧房屋的山墙及院墙,准确地说就像一条过道,巷口南端还有一条岔道,通向抬头巷。在可数的街门里,4号院过去是真武庙旧址,但现在看上去已全无踪迹可寻,有的文图上介绍说,前几年还能在院门上方见到刻有“真武庙”的字样。但当我逛到这里时,觉得它的门楼像个新翻新的,就没大注意,也没有见到门牌号,门板上只有用粉笔写的“青竹巷4号”字样(图10),走进院落,私搭乱建,空间狭小,无处落脚,稍许能从屋顶上见到一点老砖老瓦而已(图11-12)。相对于4号院,门牌为2号的院落就规整的多,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随墙门,但透过打开的小门,院内却另是一番天地,宽大的院落,齐整的老建筑(图13,借着房主人打开小院门的瞬间拍了一张),原来这只是侧门,正门应该是设在杨梅竹斜街上,是座大开间的两层楼,是临街的铺面房,像刚整修过,但还没开张。
青竹巷虽不起眼,但它曲径通幽,在热闹的两条大街中间,独享着它的清幽。
图1 青竹巷南口
图5 从南向北看青竹巷北口
图9 图左门楼为4号院院门
冯家沟伏击战
1937年7月七七事变后,平、津相继沦陷。8月下旬,日军东条察哈尔兵团占领南口——张家口这一地区,打开了入晋门户。9月中旬,日军东条察哈尔兵团自突破平绥线上的南口、张家口防线后又于9月13日分别进占大同及蔚县。随后,连陷与广灵县毗邻的天镇、阳高等县。同时,日军板垣第五师团取道怀来——宣化分两路攻击:一路由怀安、阳原进击;一路经蔚县向前推进由日军酒井旅团向广灵进攻。日军先派飞机在广灵上空盘旋侦察,并投放炸弹数枚轰炸城关平民百姓死伤多人,炸毁房屋八十多间,洗马庄、西河乡等村也遭日机轰炸,霎时广灵进入战争状态。1937年9月13日,日军一部从阳原县南下进攻广灵途中,在广灵城西30里北山隘口的——火烧岭的中国爱国守军(晋绥军)奋勇还击,阻击日军五、六天。后日军不得不取道大肚山偷袭火烧岭后侵入南村,从将官庄村经邵家庄村直扑灵丘。14日拂晓,日军坂垣师团从蔚县进攻广灵。国民党方面,晋绥军七十三师刘奉滨部在广灵布防,到处挖战壕、修工事、摆出了迎战姿态,但当日军锋芒一至,未经大战即撤退至灵丘县。同时,9月14日,国民党政府广灵县县长牛兴田及政府官员弃城逃走,日军占领广灵县城。
为了抗击日军的入侵,1937年9月,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战。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开始后,为了密切配合友军袭击日军, 10月1日,一一五师一部在广灵城南一带伏击敌人,歼敌八十余人,击毁汽车一百多辆。10月6日,扬成武独立团乘胜收复广灵,旋即又被日占。10月10日,扬成武独立团接到一一五师转来的朱(德)、彭(德怀)电令:“向敌后挺进,以北岳恒山为中心,放手发动群众,开创根据地。”扬成武独立团即派出小部队四处侦察,后一一五师独立团决定在广灵县冯家沟袭击日军。
冯家沟是广灵、灵丘之间,灵广公路上的一个村子,村中间利用沟道干河床修了一条公路,路宽按原来老路基十到八米,公路两旁是悬崖峭壁,高山巨石。公路边上南边有个小山包形成一个垭口,恰好居高临下利于卡住公路,这样的地形利于伏击。并且距日军占领广灵城二十里,对灵丘城的日军来说更远——六十里,不利于日军救援。且这里是日寇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的必经之路。
10月11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扬成武独立团冒雨从涞源县一天一夜急行军200多里,第二天天亮前在距冯家沟一、二里的南阁崖村集合待命。12日早五点,八路军扬成武独立团就到达了拟定的冯家沟伏击阵地。当时一连二连在公路两边的山上埋伏,三连埋伏在“口袋”底村东右侧山地垭口处,四连占领路旁的山坡。上午太阳升的老高时,接到侦察员、观察员的信号后远远望见日军先头是20多辆摩托车,紧跟两个便衣侦探(汉奸),后为20余骑骑兵,其后是坂垣师团第二运输大队,有120多辆满载作战物资的大马车,每辆由三、四头骡马拉着,最后是30余骑后卫。前边20辆日军的摩托车快接近伏击圈时,突然转头进入冯家沟村,紧跟的两个便衣也骑车入村,接着20余骑日军骑兵挑着日本旗刚到垭口也便折进冯家沟村,仅留一骑用望远镜向路两侧山坡侦察,不一会开道日军又从村里转出来走上公路,紧跟后面的是坂垣师团第二运输大队有120辆胶轮大车,其后是30多骑押车后卫。这些日军一齐向八路军伏击圈靠近,等日军完全陷入一一五师扬成武独立团伏击圈子时,埋伏在口袋底的三连首先开火,三挺机枪及手榴弹等一齐射向日军,封住敌人的前路,防止其夺路逃窜。另外,三连一部协同二连、一连迅速切断敌人的退路,敌兵仍企图利用车辆作防御工事顽抗,独立团战士迅速冲下公路与日军展开肉搏战,30多分钟即结束战斗。
八路军扬成武独立团缴获大车120辆,骡马300余匹,步枪70余箱、子弹40余箱,罐头、饼干等食品2200余箱,以及一批皮背包,黄色军毯,黄色军大衣,军衣等军用品甚多,击毙伤日军100多人,俘虏运输队员70余名,伪军30余名投降,只有个别骑兵漏网。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后,日军疯狂南侵,九月二十四日占领保定。继之,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在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的指挥下,由保定出发,向正定进犯。
十月五日中央军五架飞机轰炸新乐铁桥企图阻击未成,日军主力十四师团及第六师团之一部侵入正定境内。十月六日,日军攻下了正定城北十公里处的新安火车站等地。
中央军转师岸下村(正定城北五公里)、牛家庄(城东北六公里)、小临济(城东三公里)、朱河村(城东四公里)一线抵抗。下午,岸下、永安等地失守。夜间,驻正定北关的中央军化装为便衣队,袭击侵入岸下一带的日军,毁炮两门,炸死日军多人。
十月七日凌晨一时许,日军步兵一千多人攻击中央军阵地。十时,防线被突破。接着,日军用三十余门大炮,猛轰正定县城,城头顿成一片火山烟海。两千多名日军发起攻城,中央军商震部三十二军虽奋力阻击,终因伤亡惨重败退。十月八日清晨,正定失守。
日军占领正定县城的同时,兵分三路,在城内及近郊十三个村(街)对无辜百姓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凶残大屠杀。一路在城北近郊的岸下、永安、北关三个村;一路在城内的北门里、焦家角(现名胜利街)、小十字街(现名大众街) 府墙东街(现名解放街) 东门里、南仓街(现名四合街)及城东北近郊的西上泽等七个村(街);另一路在城东近郊的朱河、三里屯、小临济等三个村。
几天时间,残杀了无辜百姓一千五百零六人,重伤一百零三人,烧毁房屋一百零六间,抢走牲畜八十多头。这是日本法西斯暴徒欠下正定人民的一笔血债。
十月六日夜,日军因遭中央军夜袭,十月八日清晨,便将岸包围,闯入村中搜人抓人,用绳子将村民捆绑成串,分别拉到村外,用枪击、刀砍、火烧、刺刀挑等残忍手段进行屠杀。
两日内,这个二百五十余户的村庄,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的就有三百六十五人,有五十五户被杀绝。在村北口张居亭家坟地里,日军用机枪-次就打死了一百五十五人,在于黑仁家白菜地里,杀死了二十六人,在村北口一个院子里,杀死了二十三人。
在村南口张洛台家房后,用刺刀挑死了二十八人。日军凶恶之极,边搜边杀,在张花子家地窨子里发现三个避难的村民,当场杀死后,又用木棒把死者的头间砸碎;在张轱轮家发现二人,便用火活活烧死。
日军在残杀无辜的同时,还到处糟害妇女,有二十八名妇女不甘受辱,抱六名幼儿跳入徐二改家的水井殉节。后经打捞救活十人,二十四人 含恨死去。日军的猖狂屠杀使街头巷尾尸体横陈,惨不忍睹。
日军的血腥暴行,激起了村民的强烈反抗。村民黄骡驹,手持
徐二改家水井,(井台是后来修的)
菜刀。在家门口同上来的日军搏斗,劈死一敌,重伤一敌,终因寡不敌众,最后被日军打死。
村民张丙辰,手持出粪权迎击闯入他家的两名日军,杈死一敌,权伤一敌,待他越墙逃脱之际,中敌弹身亡。
四十多岁的时洛全,当日军闯入他家行凶时,他抄起铡草的大侧刀,将一日军劈死,后被几个日军追到屋里惨杀。
村民张秋,被日军追赶,他拚力跑回家中,拿出砍刀,在院子里与追敌搏斗,先砍死一个,退至二门,日军一拥而上,他又砍死个,转身上房,又用标枪刺死一个,日军追到房上,张秋攀到树上,因再无退路,被日军开枪打死。
有两个日军窜到杨金姐家里,他们看见了杨金姐和儿媳马风菊,兽性发作,把枪支和东洋刀扔在外屋,把马风菊推进里屋企图强奸。杨金姐听到儿媳的惨叫,拿起敌人扔在外屋的东洋刀闯进里屋,趁其不备,猛地一刀将一日军砍死。另一被吓惊的日军企图逃窜,被婆媳俩死死扭住,杨金姐一面咬牙切齿地骂着:
“王八崽子,老娘跟你们拼了!”一面手起刀落,将这个日军也杀死了。婆媳俩急忙将日军的尸体、枪支、洋刀、钢盔扔进猪圈埋好,上面覆盖一层树叶,然后离开脱险。
冯家沟伏击战
1937年7月七七事变后,平、津相继沦陷。1937年8月下旬,日军东条察哈尔兵团占领南口——张家口这一地区,打开了入晋门户。
9月中旬,日军东条察哈尔兵团自突破平绥线上的南口、张家口防线后又于9月13日分别进占大同及蔚县。随后,连陷与广灵县毗邻的天镇、阳高等县。同时,日军板垣第五师团取道怀来——宣化分两路攻击:一路由怀安、阳原进击;一路经蔚县向前推进由日军酒井旅团向广灵进攻。日军先派飞机在广灵上空盘旋侦察,并投放炸弹数枚轰炸城关平民百姓死伤多人,炸毁房屋八十多间,洗马庄、西河乡等村也遭日机轰炸,霎时广灵进入战争状态。1937年9月13日,日军一部从阳原县南下进攻广灵途中,在广灵城西30里北山隘口的——火烧岭的中国爱国守军(晋绥军)奋勇还击,阻击日军五、六天。后日军不得不取道大肚山偷袭火烧岭后侵入南村,从将官庄村经邵家庄村直扑灵丘。14日拂晓,日军坂垣师团从蔚县进攻广灵。国民党方面,晋绥军七十三师刘奉滨部在广灵布防,到处挖战壕、修工事、摆出了迎战姿态,但当日军锋芒一至,未经大战即撤退至灵丘县。同时,9月14日,国民党政府广灵县县长牛兴田及政府官员弃城逃走,日军占领广灵县城。
为了抗击日军的入侵,1937年9月,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战。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开始后,为了密切配合友军袭击日军, 10月1日,一一五师一部在广灵城南一带伏击敌人,歼敌八十余人,击毁汽车一百多辆。10月6日,扬成武独立团乘胜收复广灵,旋即又被日占。10月10日,扬成武独立团接到一一五师转来的朱(德)、彭(德怀)电令:“向敌后挺进,以北岳恒山为中心,放手发动群众,开创根据地。”扬成武独立团即派出小部队四处侦察,后一一五师独立团决定在广灵县冯家沟袭击日军。
冯家沟是广灵、灵丘之间,灵广公路上的一个村子,村中间利用沟道干河床修了一条公路,路宽按原来老路基十到八米,公路两旁是悬崖峭壁,高山巨石。公路边上南边有个小山包形成一个垭口,恰好居高临下利于卡住公路,这样的地形利于伏击。并且距日军占领广灵城二十里,对灵丘城的日军来说更远——六十里,不利于日军救援。且这里是日寇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的必经之路。在摸清了日军运输部队的行动规律后决定:“准备进击敌人的第一营一连和二连,埋伏在冯家沟西南的山地里,三连埋伏在村东右侧山地等日军进入伏击圈后切断其去路防止日军夺路而逃。同时分兵一个排埋伏在公路一旁的草丛中和谷草堆后。另外,杨成武团长又派出侦察哨在山头上了望警戒。”
10月11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扬成武独立团冒雨从涞源县一天一夜急行军200多里,第二天天亮前在距冯家沟一、二里的南阁崖村集合待命。12日早五点,八路军扬成武独立团就到达了拟定的冯家沟伏击阵地。当时一连二连在公路两边的山上埋伏,三连埋伏在“口袋”底村东右侧山地垭口处,四连占领路旁的山坡。上午太阳升的老高时,接到侦察员、观察员的信号后远远望见日军先头是20多辆摩托车,紧跟两个便衣侦探(汉奸),后为20余骑骑兵,其后是坂垣师团第二运输大队,有120多辆满载作战物资的大马车,每辆由三、四头骡马拉着,最后是30余骑后卫。前边20辆日军的摩托车快接近伏击圈时,突然转头进入冯家沟村,紧跟的两个便衣也骑车入村,接着20余骑日军骑兵挑着日本旗刚到垭口也便折进冯家沟村,仅留一骑用望远镜向路两侧山坡侦察,不一会开道日军又从村里转出来走上公路,紧跟后面的是坂垣师团第二运输大队有120辆胶轮大车,其后是30多骑押车后卫。这些日军一齐向八路军伏击圈靠近,等日军完全陷入一一五师扬成武独立团伏击圈子时,埋伏在口袋底的三连首先开火,三挺机枪及手榴弹等一齐射向日军,封住敌人的前路,防止其夺路逃窜。另外,三连一部协同二连、一连迅速切断敌人的退路,敌兵仍企图利用车辆作防御工事顽抗,独立团战士迅速冲下公路与日军展开肉搏战,30多分钟即结束战斗。
独立团缴获大车120辆,骡马300余匹,步枪70余箱、子弹40余箱,罐头、饼干等食品2200余箱,以及一批皮背包,黄色军毯,黄色军大衣,军衣等军用品甚多,击毙伤日军100多人,俘虏运输队员70余名,伪军30余名投降,只有个别骑兵漏网。
读书186——《中国建筑艺术》(1)
人类生活离不开各种建筑,如居住的房子,行走的道路等。所谓建筑是指人工建成的资产,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供人类居住、生活、学习等社会活动所使用的房屋建筑,另一类是公路、桥梁、港口、机场、围墙、大坝、水井、水塔等具有特定用途的构筑物。
我国是最早进行人工建筑的国家之一,有超过7000年的历史。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大约公元前5000-3300年大型木构榫卯房屋遗迹,陕西西安半坡村考古发现公元前4800-4300年木构架房屋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公元前1900-1500年商代早期宫殿遗址,这是中国最早的宫殿遗址;河南安阳出土公元前14—11世纪殷墟都城和宫殿遗址;前11世纪,周文王兴建洛邑(洛阳);前7世纪,春秋时期楚国始建长城;秦朝修长城、建阿房宫、建始皇陵;西汉建新都长安城、修未央宫和汉长城;隋挖大运河;唐建大明宫;元建大都;明建故宫;清建圆明园等等。
建筑有大有小,大到一座城池,如北京城,从里到外有宫城、皇城、外城、护城河等,城门众多,“内九外七皇城四”,城门外面还有瓮城。小的建筑则比比皆是,一间屋子、一口水井自然不大,过去常见路边一些小庙,两米见方上下,高不过人,有些前面插着几炷香、放着几块干饽饽,可知还有香火供奉,这类小庙以土地庙居多。
如今我们常说的建筑大多是指房屋建筑,包括古代建筑如长城、城池、皇宫、王府、衙署、四合院、亭阁、牌楼、寺观等,现代建筑如50年代末的北京“十大建筑”、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中国尊”、上海浦东建筑群等。而诸如现代高速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立交桥及厂房、矿山、仓库等大型建筑则被列入基建范畴,成为设施的一部分。
建筑是一项艺术。尤其中国古代建筑更是建筑中的一朵奇葩。
我国现今最大的古代建筑是万里长城。长城始建于西周时期,止建于明末,历时长达2000年之多。《封神演义》中有个“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说的是西周后期天灾不断、社会动荡,但末代国君周幽王骄奢淫逸、不思救亡。他为博得宠妃褒姒一笑而在烽燧燃放烟火,各地将士前来勤王方知是假。褒姒见到将士受到愚弄而笑,诸侯反复受到戏弄不再相信幽王,西周灭亡。这个故事说明西周都城镐京周边已经建起了烽燧。烽燧也叫烽火台,后来修建长城时每隔一段距离必建一座烽火台用来传递军情。西周时的烽燧或可就是长城的雏形。秦朝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大将蒙恬将秦、赵、燕等诸侯的长城重新修建并连在一起,建成万里秦长城,孟姜女哭长城就是一个反映秦修长城的传说。汉武帝时,汉朝在秦长城以外修建了全长2万里的外长城,并建塞外列城,开发西部和屯田。今甘肃河西走廊、内蒙等地还可见汉长城遗址。汉朝以后再次大规模修建长城已是明朝。
目前保存较好的是明长城。明长城东起辽宁丹东虎山,西到甘肃嘉峪关,全长8000多公里。明长城主要依据秦长城的走向和遗址重建和新建,有些重要的地方在长城以里又建了多道内长城,如北京、河北、山西一线的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等外三关和倒马关、紫荆关、居庸关等内三关,都是建在内长城上的城关。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在以冷兵器为主的战争中,长城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还以长城城关来说,很多城关不是一道简单的大门,而是一座关城,至少两道大门,城门上建有城楼,大门外建有瓮城,有些瓮城城墙上建有箭楼,关城上和两边还有敌楼,烽燧等。甘肃嘉峪关正门瓮城外还加建了一道罗城,三道大门守护着西北嘉峪关的大门。京城的居庸关构建更为复杂,关沟之中最为险要之地建居庸关,关沟南头建南口关,北边建八达岭,整条关沟由三关共同防守,八达岭下边还有一个岔道城作为“前哨”。居庸关设有南北两座关门,外置瓮城。关城下面山沟中设置水关。北关门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在城楼和箭楼上方修建一道人字形城墙,提高了关城的防卫能力。居庸关周边建有多道城墙,设置了多个关口和水关。此举使得居庸关一带成为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提高了整个居庸关的防护能力。金山岭长城也有自己的建筑特色,戚继光修建金山岭长城时在主城墙外侧修建了三叉墙,形成长城的支墙,如有外敌进攻,支墙上的守军可以在敌军侧翼实施攻击。城墙敌楼下面修建障墙,阻挡攻上城墙的敌人进攻敌楼。城墙下面设置挡马墙,防止敌方战马快速攻到城下。这些措施起到了有效防御敌人进攻的作用。
(未完,待续)
翼云湖
翼云湖,因西侧有枣庄市最高峰翼云山而得名,因位于徐庄镇石嘴子村,又称石嘴子水库。
翼云湖属于淮河流域南四湖东地区十字河上游北支流上。总流域面积49.5平方公里,其中环湖面积20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2617万立方米。1970年11月动工修建,移民搬迁400多人涉及16个自然村,搬迁到东北合当时的山亭公社,现在山亭新城双山后村等都是那是迁来的。当时抽调10个公社8万多劳动力进行会战。历时8年于1979年6月开始蓄水运行。1991年3月,水库建成迷宫堰式溢洪道,宽56米,堰顶高程208米,堰底高程204米。该工程获得山东省科学进步一等奖,当时被誉为亚洲第一堰。翼云湖周边群山环绕,森林覆盖率达80%一时,水质优良,是山亭城区供水的水资源保护地。
翼云湖周边山头林立,峰峦叠嶂,青石山,页岩山,沙石山相间,处处有泉、山山有洞。滴水泉、龙须泉、黑老泉、龙眼泉、蜜蜂泉、月亮泉、首乌泉等等70多个泉,泉泉都有故事。泉水四季不断,矿物质丰富,可直接饮用。孙武洞、情人洞、蝙蝠洞、石虎洞、象牙洞、天师洞、牛鼻洞等,洞洞有传说。洞内钟乳石像人、像物、像鸟、像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翼云湖附近有丰富的历史人文遗存。有张锦湖故居旧址、家族墓地。张锦湖祖籍时徐庄镇张山湾村,少年家贫,后因生活所迫,出走上海,为青帮创始人之一,成为青帮元奎,是蒋介石,黄金荣,杜月笙,韩复磲等人之师,国民党陆军上将,加杰威将军衔,1911年与孙中山先生共商建国大计。
张锦湖祖宅位于张山湾自然村东部偏北,该故居为两房一院,主房座北朝南,东西长6米,南北宽5.5米,房顶和东墙因年久失修已不存在,主房门宽1.4米、高1.9米。配房在主房南侧,东西宽5.5米、南北长6米,房顶门窗都已缺失。房屋为石板木结构,现已无人居住。
张锦湖祖坟,张山湾村东500米翼云湖中,是张锦湖为张氏家族所修建,墓地东西长40米、南北宽30米,水库放水后,墓地才露出原貌,墓地上现存民国时期碑刻3通,石柱2条,碑刻为记事碑,高2.1米、宽1米,在碑四周雕刻“八仙”、刀工精美,配有“双龙”碑帽,现石碑具记录翔实,在对研究张氏家族发展以当时当地的人文历史其有较高价值。原碑刻因战乱,动乱遭到不同程度破坏。2008年,山亭区文化局文物部门对碑刻群作了专项调查,并进行了登记、测量、定位,建立了档案。2010年6月,翼云湖因除险加固放水后,山亭区文化部门现场现场参观考察了此墓群,发现张锦湖在其父辈及祖父辈石碑刻上曾先后用过“张景湖,张井湖等”名字。2010年7月山亭区政府将该遗址公布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
另外,该处有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炮台、炮楼、山寨等历史遗迹;黄莲寺遗址、大华寺遗址、炳王城遗址、七仙池、狐仙窝、蛟龙碑等,典故传说不胜枚举,至今仍在村民中间流传着孟子、华佗、程咬金、樊梨花、朱元璋等不少的历史名人故事
在翼云湖东侧黄山南山腰处有一处寺庙,称为黄山寺。建于清光绪年间,寺院建筑严谨,分东西两个院落,共有庙房30余间。当时东院大殿内塑有神象数尊,香火不断。西院为和尚住所,寺庙兴盛时期和尚达40余人。庙周围山林约3000余亩,其中土地200余亩属庙地。黄山寺今存残碑记载“概闻通都大邑,固存庙宇,而遐荒僻垠亦可安神”。该寺不仅院内终年有龙泉流水潺潺,处在群山环抱之中。漫山遍野,树木葱茏,鸟语花香,曲径通幽,堪称仙境。黄山寺毁于“文革”期间,后再该处改建为学校,现已撤除。庙前有白杨树一棵,高约数十米,“文革”期间连同神佛塑像、房屋庙院被毁。
翼云湖东侧鹰山北面,半山掩映处有一山洞,沿羊肠小道弯曲攀行600米就到此洞口,此洞因常年居住蝙蝠而得名蝙蝠洞。人能自由行进百多米,据考察,现在的尽头是由自然塌方造成,“当地有洞北口点火,南口冒烟”之说。洞极深,洞的宽度不一,宽处达十几米,窄处五、六米。洞高不等,高达十七、八米,低处有四、五米。洞有顶部形状似轿顶,如同人工雕凿,花纹清晰,引人入胜。两侧层层叠叠深浅不一,刻画着水的撞击纹道。洞底部或平如球场,或凸凹无规则。在洞口远眺观景,奇形悬崖,潺潺流水,翼云湖岸,杨柳依依,林海果园,一望无边,别有情趣。
翼云湖西岸滨水区,轻盈流畅、碧波荡漾,以集装箱打造高端休闲旅游度文化主题酒店“翼云湖柜族部落”,随山形而巧设,就地势而安排,或隐于高粱菜架丛中,或凌驾于溪流之上,呈现“一箱一特色,一箱一世界,一箱一故事”的特色。春有百亩油菜花摇曳,夏有向日葵花伫立,秋有葡萄园采摘徜徉,东有波光潋滟垂钓。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舒适的自然气候,令人流连忘返(单立华)
一般民众不知道,学姐是个什么水平,很多人一看什么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的牌子,哇噻,膝盖不由自主地就软了。我做专题研究将近20年,对学姐简直太了解了,我对学姐的每一根毛都了解——学姐的毛其实不多,水平嘛就是那个克莱登大学的水平。但是我以我神圣的脚趾头保证,不是每一个克莱登大学的毕业生都像方鸿渐辣么有趣。
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段子,展现一下学姐的真实水平。江宁织造曹頫被暴怒的雍正下令抄家后,曹寅遗孀带着几个家人滚回了北平城,住在曹寅当年买的老宅。学姐发现,这所房子在“崇文门外大街蒜市口地方”,房间数是“十七间半”——学姐很兴奋,于是就出发去寻找“曹雪芹故居”。
学姐的寻找,叫“按图索骥”。《乾隆京城全图》是于乾隆朝1750年绘制完成的北京城区地图,这是一部按照1:650比例尺绘制的相当精准的巨幅实测图,举凡宫殿苑囿、王府寺庙和街衢民宅,都是依照实在的建筑状况据实测绘而成。它所反映的北京城面貌,其时间上限不早于乾隆十年,下限则不迟于乾隆十五年。
学姐就是对着《乾隆京城全图》去找“崇文门外大街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
本来嘛,这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没有任何困难嘛,《乾隆京城全图》是实测图嘛,找出“崇文门外大街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理论上没有任何困难嘛。
大家想不到学姐是个什么水平吧,找了几十年,居然就找不出来,居然找错了!为什么找错了?因为学姐根本就没弄清楚《乾隆京城全图》的绘制方法!然后学姐居然搞不清楚“蒜市口地方”到底有多大!
首先,《乾隆京城全图》的绘制方法是,“院子的大门入口的画法有别于内部建筑立面,故可一目了然,易于识别”,“又有运用双重线勾勒的墙壁的界限”。这就是说,不同的住宅和院落,是用“双重线勾勒的墙壁”来划界的。
其次,“蒜市口地方”到底有多大呢,这也不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可是学姐居然拿民国时期的地图标记来找蒜市口,指认蒜市口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街道,路北西起崇文门外大街南端东侧,东至抽分厂南口,路南西起磁器口北口,东至石板胡同北口,长约二百米”。
于是,学姐就指认“曹雪芹故居”就在蒜市口16号大院(图六标黄处)!这里后改为广渠门内大街207号,现已完全拆除。
额滴个婶呐,学姐你瞎了——这个蒜市口16号大院明明白白是拼凑了两套不同的房呐,怎么能算做一套房呢。
然后呢,我检索了一下《四库全书》,在《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发现了关于蒜市口的信息——
南城粜米官房二所,一设崇文门外蒜市口香串胡同内指挥管理;一设广渠门内栏杆市街副指挥管理。
看到了吗,“香串胡同”也属于“蒜市口地方”,显然“蒜市口地方”比民国时期要大得多。
查《乾隆京城全图》(图四),蒜市口街路北、崇文门外大街西侧(也在白衣庵、关帝庙和泰山行宫之西),正好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胡同名“香串儿胡同”;这条胡同在民国《最新北平全市详图》上名“香串胡同”,西邻高家营北巷、高家营、高家营南巷和东营。
学姐用缩小了范围的蒜市口来检索“曹雪芹故居”,自然锁定在蒜市口街路北的“东三院”;在计算《乾隆京城全图》上这个东三院的房屋间数时,又犯了更严重的错误,竟然把别院的房屋也计算进来了。
我在蒜市口街路北、崇文门外大街西侧、香串儿胡同两边找呀找呀找呀找,十七间半呀十七间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就在蒜市口街西街路北、香串儿胡同西侧、大慈庵东侧紧邻,恰好有一处房屋数共计十八间的三进院落!
南临蒜市口街西街是五间房(包括大门,大门开在最东头的房间),前院北屋是五间房,中院北屋也是五间房,屋后院子空阔,有水井(在《京城全图》上是一个小黑点),后院北屋是三间房。整个院落东西北三面有大院墙(图上双重线勾勒)与邻院相隔。
如果把有大门的临街东屋算做半间,这个院子就是“蒜市口地方”唯一的“十七间半”!这就是真正的曹頫故居(图七、八、九)!
在我之前,从来没有人认识到,《石头记》中的甄士隐也是以小说作者曹頫为原型的;我认为,甄士隐就是老年曹頫的形象——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狭窄,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种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物。
看看,甄士隐住在“葫芦庙”旁,每日观花种竹。曹頫住在大慈庵旁,不也是这样吗?从地图上看,大慈庵不正是地方狭窄,像个葫芦吗?
曹頫故居究竟在今天京城的什么地方?感谢美国谷歌,感谢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感谢西方神马集团给我的三亿美金经费,我用谷歌地图精确定位了曹頫故居在京城的确切位置——崇文门外大街南端西侧地铁5号线磁器口站A出口。
2013年年底,我站在5号线磁器口站A出口,徘徊良久,深深感到学姐的几根毛已经被我拔得精光,很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