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散记:芙蓉嶂里做翻译
花都芙蓉嶂,是我翻译生涯非常难忘的地方,以后很多年,美丽的芙蓉嶂常进入我梦里,那段岁月常引以为荣,鼓励我前行。
那年,我二十九岁,因为养家糊口,常活跃在广州的翻译市场上,小到几十字的产品说明书,大到几十万字的技术方案,只要给翻译费我都承接,至于口语翻译,我更是来者不拒。陪团一个下午,会开心拿着二百元回家,用来贴补家用!如果接一个大活,翻译上一个星期,可能客户还会给点奖金,那就会有这个厚厚的信封!每次拿回家里,总是特别兴奋,甚至,为了信封里的钱是整数,我宁可饿着肚子,也不舍得去酒店吃饭。
去花都芙蓉嶂做陪同接待口语翻译六天,算一个不大不小的活,但却让我异常兴奋和荣耀。记得是广州日报翻译中心通知我,希望我帮助进行俄语口语翻译,翻译任务是为国际象棋性别大战的两位选手,中国国际象棋女子冠军谢军和俄罗斯的国际象棋冠军卡尔波夫做翻译。
会议接待就在花都芙蓉嶂美丽的广州日报记者俱乐部。2000年四月5日,我开始来到会议酒店。自己毕业七年,那天是我一生好几个第一次,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明星,第一次为广州最高领导翻译,第一次吃到豪华的宴会,也第一次被众多记者包围,上电视,报纸。那天,我把登有照片的广州日报寄给家乡的爸妈,还打电话给家乡的亲属,让他们守住中央五台看我的翻译。
那七天,我一直兴奋着,自己过着明星一般的生活。出发时,有警车开路,吃饭时可以随意喝各种高级饮料,还有服务员要签名,也经常被记者堵住,接受采访。虽然自己只是一个陪角,一个翻译,可是荣耀光环真像魔法,后来很长时间,我就像莫泊桑小说项链的女主角,时常陶醉在那虚荣甜蜜的回忆。
赛后记者招待会,全国和地方各大媒采访谢军和卡尔波夫,原本安排是英语进行专业翻译,中国棋院派有一位三十来岁的技术翻译,可是专业记者提问技术性太强,一开始在闪光灯和记者步步紧逼提问中,那个年轻英语翻译招架不住,她大段大段听不懂,翻译出来句子没有逻辑,用词不对,甚至答非所问,急需发稿的记者,这时着急了,开始是质问,然后就大喊换翻译,会场一度混乱,那个女翻译极其尴尬,脸红红,眼泪已经在打转了。
这时,年轻的我胆子很大,我悄悄的和主办方负责人谈,我说俄罗斯卡尔波夫讲的我都可以听懂,让我来试试。主办方也没有办法,于是换我上来,由于我高中起学过国际象棋,还拿过市里比赛的名次,所以技术术语对我很熟悉。几天陪同俄罗斯卡而波夫,我和他广泛交流,他的家庭,爱好,事业我都有些了解,特别是队俄罗斯我有些很丰富知识,所以上场来,我非常从容,开始认真准确翻译记者提问,渐渐的掌声刺激我,问题我不断的深入,翻译时我加入自己感情因素,每每都是精彩的问答,原本技术性的发布会,后来慢慢演变成了中俄文化体育交流。时间也不断延长,我翻译也开始抑扬顿挫,我逻辑清晰,声音洪亮,大段问答时语速有时加快,那时我突然找到了感觉,就是我后来常讲的,谈判场就是我,我就是谈判场,我也能把握会场情绪,让闪光灯像冠军聚焦。
记者招待会圆满成功,它也成为国际象棋性别大战的一个亮点,宴会时主办方也把我介绍给时任广州市委副书记的朱小丹,就是现在的广东省省长,他也高度评价我的翻译,给了我很多鼓励。第二天广州日报头版就是朱小丹接见俄罗斯卡尔波夫照片,我在中间显眼位置。
那天的广州日报是我翻译生涯转变得一个见证,虽然没有署我的名字,可是头版头条和领导的大幅照片却让我激动很久,我特意让岳母买光了附近几个报摊的广州日报,六十多的岳母抱着一大摞新鲜的广州日报,还故意经过菜市场,给一起买菜的大妈展示这是我家的女婿。那时,我们一家住在寒酸破败的单身宿舍中,可那晚,我清晰记得宿舍的灯光最亮。
据说,单位的人事处长和很多领导都看到了广州日报的照片和新闻报道出现我的名字,他们都惊呼,这不是我们单位的郭翻译吗,也有人质疑我在国营单位外出翻译赚外快的合法性,可当时的何所长帮了我,他总说,年轻时出去锻炼下是好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所长得心胸是让人尊敬的。
2014年初,我在广州开发区宣传部和当年的一个记者不期而遇,我们一起谈到十四年的合作,很是感慨。这些年,经历的人和事多了起来,再也没有当年那样动心的翻译了,花都芙蓉芙蓉嶂也几乎埋没在我的记忆记忆,今天有人发来芙蓉嶂得照片,就给了我新年第一天一段美好的回忆!
【亲子游优选】住房车、露营帐篷、丛林攀岩、彩虹滑轨、篝火派对,广州郊区有个一价全包的好去处[爱慕]
亲子游,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玩得高兴,可以让他们爬上爬下、左钻右穿,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发现一个个未知的小秘密。
还有什么比房车、帐篷更让孩子们惊喜不已的呢?
就在广州郊区,离广州车程一小时的地方,有这样一处亲子游的好去处,这里有超大的草坪,可以让孩子奔跑;远处是水库,可以徒步;还有彩虹滑道、超级蹦蹦云、超级网红秋千、儿童乐园、丛林穿越网、无动力山道滑车等好玩的项目。
这里开业还不到2年,一切设施都很新,平日里500+就可以住一晚房车,同时包含2大1小的早餐、晚餐、园内游乐项目单次套票1套(可以玩多个项目1次或无限次),实在是亲子游的好去处!
[微风]花都北迹露营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芙蓉嶂桃花湖畔(芙滨路116号)
交通:从广州市区自驾车,约一小时可到达。#广东周边游##广州周边游##亲子游##广州城事##露营##房车##桃花湖##广州##花都#
峻秀毓英话遗珠 ——记西头村邱氏宗祠
邱氏宗祠位于狮岭镇的西北部西头村,西头有15个自然村,属邱姓的分别是西一和西二。邱氏宗祠在西二村,该村坐落于广花平原台地带,地势平坦,坐东向西。距镇政府不到三公里,相邻的自然村有大巷庄和龙眼角庄等。邱氏宗祠始建于1866年建,1926年重修。
1912年,民国参议院议员丘逢甲认为,丘姓在西周早期就已出现,比孔丘的生活年代早了三四百年,没有先人避讳后人的道理,呼吁邱姓族人恢复丘姓。而全国大多数邱姓因不知情,或因涉及法律户籍等诸多问题,并未改回。所以,今天的丘姓与邱姓同祖同宗、息息相通。
西头村的邱氏也跟中国所有的邱氏一样,历经波折。西头村在近代可谓是多灾多难,民国四年(1915年),乙卯大水灾爆发,西头大片良田、房屋被洪水淹没或冲毁,村民颗粒无收、无家可归。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四月,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西头多处地点,群众死伤100余人,十余座房屋被炸毁。同年及1941、1942、1946年,西头村地区发生四次虫、旱灾,水稻大面积绝收,村民只能寻找野菜、山果、竹籽充饥。
20世纪50年代末,西向庄被划分为西一队、西二队两个生产队,西一村、西二村的名字由此而来并沿用至今,而村子的本名西向庄,则逐渐被人遗忘。目前西一、西二两个自然村(经济社)的户籍人口约有800余人,其中邱姓村民人数最多,大概有600余人,自一世祖邱康养至今,已繁衍至二十代。邱氏后裔除居西一、西二村外,军田、芙蓉嶂、花山紫西、赤坭锦山都有邱氏后人居住。清明节拜山时,花都邱氏康养房各地的男丁加起来有1000多人。
每逢节日、喜庆日或重大民间活动,西头村邱姓村民会依奉旧制,带备香烛元宝和酒肉果品等祭品,到邱氏宗祠虔诚地烧香点烛、拜祭先祖。除村民祭祖外,该祠还作为村民喜庆宴席的场所。此外,西一、西二村的邱姓各家各户都设有神阁、神台、神位,在节日、喜庆日和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时,都不忘给列祖列宗上香点烛供奉。
2008年5月,邱氏宗祠被公布为广州市花都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西一、西二两村的邱姓村民还编制有《冯村邱氏族谱》一本,这本族谱极其详细地介绍了邱姓的由来、西头邱姓几千年来的具体迁徙过程、西头邱姓的世系,更难能可贵的是,该谱内还有多张详尽的大幅族谱图,西头邱姓村民的辈分、关系一目了然。
镇龙祖庙与石姑爷传说
村内流传有石姑爷的故事,村正对面有三座小山丘,名叫石头岭。传说很久以前有位仙人为把美好时光带给民间,经常云游四海。一天仙人来到丫髻山地界时,见一块巨石滚下来,先滚到西头村石头岭,后又滚到分水口,一路石叠石,仙人一路追踪,石头上留下一串串脚印。从此之后,冯村地带风调雨顺,村民过上美好生活。后人为感谢仙人,把他"踏"过的大石称为"石姑爷",并前往拜祭。1963年新修水利时,这些石头被炸毁修山塘,现仅存上岗岭上的"神仙脚印石"。
据村民们回忆,除邱氏宗祠外,西二村南面还曾建有一座庙宇——镇龙祖庙。关于镇龙祖庙的选址,村内有一段传说。传说西头各家族相继建好宗祠后,又想在村内择一吉地建座庙宇,借此祈福消灾,让大家平平安安过日子。但村民一时间无法选定合适的庙址,正在犹豫之时,发生了一件奇事。冯村市头一屠户某日㓥猪,猪已被宰杀,正要开膛破肚时,猪突然复活站起,它走出猪肉铺,直到龟岗(今西二村)才停下倒地再次死去。村民见状,个个目瞪口呆,大为吃惊。围观的人群中不知谁说了句:“此乃天下之大奇焉,龟岗峻秀毓英灵矣!”众人听后,觉得有道理,认为龟岗这地方是建庙宇的灵地,便于道光十年(1830年)在此建起“镇龙祖庙”。
镇龙祖庙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深两进,青砖墙绿色琉璃瓦。山门石额阴刻“镇龙祖庙”,两侧花岗岩石柱阴刻“龙脊镇威通气脉,龟岗俊秀毓美灵”对联。正面东西两方各设有石狮,龙口两颗珠子能活动,用手拨弄时会发出“咯咯”的响声,正脊有陶瓷工艺品,门顶及正面檐下有各种壁画。中间有一天井,天井置有一个生铁大香炉。第二进是神厅,正中设有三米高的神像,中间是北帝,左边是医宁(即专管治病的神),手中拿一粒丹珠,右边是观音,手里托着一个净瓶。左边放置一个大鼓和一个表面刻有“风调雨顺”的大铁钟。龙脊有灰塑人物、花草、葫芦八宝等。庙的前方为一百多平方米的空地,为每年游神和乡里大型活动的集中地点。
游神,是东南沿海地区普遍盛行的传统文化,在珠三角被称作菩萨行乡,是指在新年期间或其它喜庆节日里,又或诸神圣诞的这一天,人们到神庙里将行身神像请进神轿里,然后抬出庙宇游境,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的行为,此举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每年游神之日便是村中最热闹之时。每年过年过节、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都有很多村民进庙上香点烛拜神,香烟缭绕、钟鼓齐鸣、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