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二胎家庭,之前在陶然亭附近购买了一套70平米90年代的小三居,老大2023年即将就读于陶然亭小学,老二马上2岁。由于考虑到学区房面积较小不能长期居住(还有住家阿姨或老人一起),所以目前纠结在陶然亭附近再购买一套还是租房住,预算1500左右(全款)。
我们购房目标是:一套正规南北三居室,最好人车分流有孩子活动空间,理想是陶然北岸,但是观察几个月了没有合适的房源出来,不想住老破小。附近其他小区:中信城似乎够不到,清芷园好像总体评价不太好、房屋隔音差(有些注重隔音)?目前总体情况就是房源很少,没有理想的。现在距离上小学1年时间,该考虑住房问题了。所以目前在犹豫两个方案:1.降低环境或距离要求,买一套不是很理想的三居室住;2.先在附近租房住,等待有理想的房源后再买(等待的后果可能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房源,还有房价继续涨)。从实际居住和资产保值角度,想请教章哥您的意见如何?
回答:
1.预算1500,不上不下的价位。在东西城一般建议是要么就买占坑儿的,觉得行情不对就出手。要么就买总价较高的,像中信城那样儿的越高倒溢价越低,不依赖于学区也能保值。1500肯定不低,但也谈不上多高,中等吧。2025年之后是进入低谷期,这个价位的应该受影响不太大,但也大概率占不到什么便宜。
2.如果是纯粹考虑保值那就是换租了,买在朝阳区租金高升值好的板块,然后换租到西城,这样能占学区房30%左右的便宜,1500万的也在20%以上。但这劣势就是很多年住不上自己的房子,别扭。要不就继续找合适的,越是居住体验好的才越保值呢。还真不好推荐,一瓶和朱雀门什么的都不怎么出房,也都太贵。清芷园中等,不是太好选户型,保值也就中等了。再等等找找看吧,就算明年是最高峰期,大概率也要上涨也是年底了。
仅供参考。
如有问题,请点击头像,加关注后“私信”即可。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些强盗在劫掠、烧杀之,开始了在京城寻欢作乐。
这天,几个德国士兵闯到了石头胡同,见一座房子建筑别致,就强行推开房门,看能不能遇到美女,借机消遣一番。
刚一进门,德国鬼子就大为惊讶——因为他们发现,这家的女主人不但长得漂亮,而且主动用德语跟他们打招呼。
这就奇怪了,在遥远的中国,居然还有人会说德语,况且还是一位漂亮的女人!
士兵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接下来,一个德国兵指着她家的墙上哇啦哇啦大叫,大家随他的手所指望去,只见墙上竟然有德国皇后的照片,照片上皇后身边的女人,正是他们身边这个人!
这下,面对这个妩媚的女人,这些人谁也不敢动歪心思了,在征得她同意之后,将她带到了八国联军的的临时统帅部。
当时的联军统帅,恰好也是德国人,名叫瓦德西。当士兵将这个女人带到他面前时,他比那些士兵更加吃惊——因为他们之前在德国曾经见过面,彼此都有印象。
于是,他惊喜地叫道:“洪夫人,是你吗?”
这个女人点点头,大大方方地伸出手来:“你好,瓦德西将军。”
接下来,瓦德西倾倒于这个女人的妩媚风情,还是将她了留下来。女人在答应他之前,提出来两个要求:
一,停止杀戮百姓;
其二,不得破坏文化古城。:
为了赢得美人芳心,更何况瓦德西已欲火难耐,就毫不含糊地答应了她。
于是,这个女人凭一己之力,让古城全城百姓少受许多损失。为此,百姓送她一个“护国娘娘”称呼。
这个女人是谁,她怎么会认识德国人呢?
她就是民国时期名噪一时的“赛金花”!
说起她的人生经历,可谓是既丰富又曲折。她出生于1870年,初名为赵彩云,由于家庭贫困,12岁时被卖到苏州“花船”上为妓。不过,她只是卖笑不卖身的“清倌人”。
到了十四五岁,她丽质天成,举手投足间,绝无妖冶浮浪之举,明艳照人,色艺双绝的她,成了苏州城词条“第一花船名媛”。
1887年(光绪十三年),适逢前科状元洪钧回乡守孝,对彩云一见倾心,遂纳为妾。洪时年48岁,傅彩云年仅15岁。这
是一次华丽的转身,从一位优伶成为一名“状元夫人”,可以说是乌鸦变凤凰。
不久,洪钧奉旨为驻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荷兰四国公使。依照惯例,公使应携夫人同行,可洪的原配夫人怕适应不了洋人的各种习惯,就诰命服饰交给彩云,命她陪同洪钧出洋。
在烟花之地呆了三四年,彩云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当然很会适应各种环境,所以在欧洲社交场合游刃有余。她受到过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奥古斯塔·维多利亚的接见,并留影纪念。
她频繁参加各种活动,也认识了不少德国人,其中就包括前文所说的瓦德西。
可这样惬意的生活只过了三年,期间还生下一个女儿。1890年,丈夫任职期满,受命回国。又过了三年,洪钧不幸患病离世。
这一年,彩云才刚满二十岁,她的人生轨迹就此又转了回来!
丈夫去世于北京,理应归祖坟安葬。傅彩云在送洪氏棺柩南返苏州途中,考虑到回洪家没有出路,就在半路上潜逃至上海,重操旧业,改名“曹梦兰”。
不久后,赛金花北上天津,在滨江北道的旧“金花”妓院原址租房,装修一新之后,挂牌“赛金花书寓”。由于她“前状元夫人”、公使夫人的身份,加上妩媚多姿的身材,很快红极一时。
从此她改名赛金花,响遍京津两地。
义和团在天津活动时,她搬到了北京,常着男装在街上骑马,身后常有多人围观。更打破常规的是,她一介女流,竟与京城名儒、巨商卢玉舫结拜。由于排行老二,因而人称“赛二爷”。
三十岁的赛金花,比起年轻时似乎更成熟丰腴,惹得京城阔少及达官贵人的疯狂追捧。其中不乏朝中一、二品大员,比如户部尚书杨立山、浙江巡抚德晓峰等人。他们出手阔绰,常常一掷千金。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因为她之前与联军统帅瓦德西有过接触,便趁机劝阻瓦德西不要滥杀无辜,保护北京市民,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她了解到是因驻华公使克林德被清军枪杀,才引起这场战争时,又苦苦劝说克林德遗孀,以修建克林德碑牌坊的方式来了结克林德被害一事。
于是,京城人对赛金花多有感激,称之为“议和人臣赛二爷”。
联军走后,赛金花又操起旧业,生意依旧兴隆。可没想到,她手下一个叫凤灵的幼妓有天自杀了,赛金花为此被关入牢中。
被释放出来后,她在北京呆不住了,就带着老母重回上海,挂牌“京都赛寓”,再度开始她的妓女生涯。
其后,她又两度嫁人。先是嫁给了铁路稽查曹瑞忠,可惜只生活了一年继夫就死去。
第二次成为寡妇后,赛金花又一次重回妓馆。几年后,高官魏斯炅看中了她,开始了她的第三次婚姻。
也许是命中克夫——1918年赛金花与魏斯炅结婚后,她改名魏赵灵飞,三年后魏斯炅因病去世。
赛金花第三次成为寡妇。从此以后,她再未嫁人。
1936年,66岁的赛金花在贫困潦倒中去世。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将她安葬在陶然亭旁,并立碑为记。据说,墓碑是齐白石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