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上海学区房带头挤泡沫,有房源挂牌单价直降8万】
上海自公布二手房核验价与“三价就低”的新政之后,二手房成交速冻,成交价格下跌路径逐渐清晰。
然而,房东降价意愿与客户预期仍处于博弈过程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多家中介门店了解到,目前安居客、房天下等平台挂出的价格,并非实际成交价;而贝壳找房APP上已经看不到大部分学区房房源挂牌信息。
上海二手房挤泡沫,集中于市中心学区房、浦东新区陆家嘴板块。浦东陆家嘴的“老破小”学区房梅园小区,最高挂牌价达到了21万元/平方米,最近挂牌价大部分变成12万元、13万元/平方米左右,单价直降8万。以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测算,总价主动降了800万。也有消费者反映,实际上买不到与挂牌价同样价格的房子,成交价格高于挂牌价。
深度|上海学区房带头挤泡沫,有房源挂牌单价直降8万 - 21财经
#上海加码楼市调控#刚刚,上海又祭出楼市调控大招! 1、限价:在房价地价联动的基础上,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实行限价竞价。2、限售:优先购买的新房,网签满5年后方可转让。大招一出,顿时让炒房客闻风丧胆,草木皆兵。随着一线城市的调控措施升级,房价猛涨的势头有望得到遏制。大家可以大胆预测一下,下一个升级调控的城市会是哪儿?#楼市爆料#
只要是市场经济就有资本,就有利润,有利润就会有人去做。
房屋中介的名词,其次包括了很多,一手代理自媒体,比如我关注过的上海自媒体,真叫卢俊,以个人流量带动粉丝卖一手。二手房屋中介(也代理一手),比如我,这样,链家,中原,太平洋这样的线下中介,包括之前的爱屋吉屋,搜房线上中介等。兼职一二手带看和成交的自媒体,比如之前曝光的深房理,最近看过一次的鹤岗小莫,主要是卖课程,有房东是粉丝就开始帮忙卖房,成交了拿点好处费之类。
其实就关于上面所讲,曝光的多是线下中介门店的操作问题,但深房理曝光了,就代表了后面无数个类似深房理的故事(蟑螂理论)。光明之下还有更多黑暗。
个人是认为,任何行业只要没有制约,最后的结果都会很疯狂。而房屋是涉及大量利益的金融产物,虽然名义上属于民生使用品,奈何无高昂交易成本和持有成本的金融产品(大量资本,人,兴奋的进入,从业,获利,),在没有制约和政府控制的情况下就会有这样情况发生。如同贪污腐败会在权利中产生。但有谁敢说,取消权利,取消政府?人本贪婪。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无辜。
让法律指定规则,才是王道。如同让权利进入法治的牢笼。
1楼:反对装电梯,不需要、没商量!专家提出“双赢”解决方案#买房者说#
小小的电梯,承载了道德、经济利益等权利博弈,安装电梯事宜看似简单容易,实则牵扯着复杂的利益分配问题。直白点说,老楼加装电梯最大的阻力在1楼。
1楼:坚决反对装电梯,不需要、没商量!
但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深深知道,1楼反对安装电梯其实完全是出于对自我的保护。1楼反对安装电梯其实是有充足的三大理由:
其一、1楼对电梯没有需求;
其二、安装电梯对于1楼住户不仅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的,相反还会给1楼住户带来负面影响。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影响是,加装电梯可能会遮挡采光、影响通风、制造噪音;
其三、老房子安装电梯,原有的各楼层价值体系会被打乱,未加装电梯之前,1楼较为吃香,且市场定价也高于顶楼,但安装电梯后,1楼的弊端会更明显,这不仅会降低1楼的居住舒适度,更会导致1楼贬值。
此外,安装电梯后需要定期维护保养,还会涉及用电消耗,维保费用和电费一年也不少,按照要求,这些费用1楼都需要分摊,对于1楼而言终究是付得不开心。
但是,未来老房子加装电梯是大势所趋,更是国家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所以纵使1楼不同意,很多城市也在积极推动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具体而言有三大措施:
其一、越来越多的城市,更改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法律依据,即取消了“一票否决制”。
其二、为了鼓励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早日加装电梯,去年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联合教育部、工信部、财政部、住建部、商务部、文旅部等13个部委,出台了《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在住房等方面,明确提出“加快落实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个人支付部分的政策”;
其三、研究制定了两种可行性且相对较为合理的电梯安装方案。第一个是“按楼层高低设系数分摊费用”方案,费用分摊的比例永远是:受益越多,出的金额越多。电费和电梯维护费用同样是按此比例出资。这种出资分摊方式,在已加装电梯的调研案例中占比达到69.12%。以上海某小区为例,各楼层出资的比例分别是:一楼不出资,二楼6%,三楼12%,四楼20%,五楼28%,六楼36%。这种方案虽然公平合理,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高楼层的出资比例较高,以加装一部造价为70万的电梯计算,6楼需要出资25万,假设补贴是一半,那也要出资多达12.5万;
第二个是“公交电梯”方案。
简单来说就是,电梯的安装和维护都是由第三方电梯公司承担,安装免费,维护费用照常收取,采取和公交车一样的“刷卡乘车”的模式。以杭州为例,上下楼乘坐电梯1元/次。电梯公司的盈利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居民乘坐电梯的刷卡付费,二是电梯内外轿厢的广告投放收益。这种方案下,各楼层的居民都不需要承担安装电梯的巨额费用,毫无疑问这大大降低了居民的压力。
专家提出“双赢”方案后,1楼同意,6楼反对
不得不说,上述两种方案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第一种方案,经济条件差的高楼层住户很难承担较高的资金分摊,这很容易导致加装电梯事宜无法正常推进。而以上两种方案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是:都没有考虑到对低楼层的影响补偿。
基于上述两种方案,专家提出了“双赢”方案:公交电梯+高对低补偿方案。简单来说就是,加装电梯依然按照现有的公交电梯模式进行,不同的是,新方案新增了高楼层对低楼层的补偿方案——如果加装电梯对1楼和2楼采光、通风、噪音等影响非常严重,必须要考虑给予被影响的业主进行补偿。专家给出的补偿建议是:6楼对1楼补偿5万,5楼对2楼补偿2万。这个补偿资金数额只占到第一种方案分摊出资比例的40%-60%。可以理解为帮助高楼层住户节省了近一半的支出。
平心而论,专家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是现阶段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双赢”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加装电梯的高楼层出资问题,也最大程度补偿了低楼层的损失,可以做到让楼上楼下都满意。按理说这种方案应该是皆大欢喜的,但这个方案提出后,1楼虽然同意了,但6楼又反对了。6楼业主认为,自己的房子究竟会不会升值,现在还很难说。自己的房子没升值,现在就必须对1楼补偿5万元,这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这完全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根本不具备科学性,所以自己很难接受。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一旦现在的1、2楼房主把房子卖掉了,那么未来新购房的业主,会不会提出同样的“补偿”要求呢?
老楼加装电梯,虽然当前推行的阻力很大,但上至国家,下至居民自己,都在费尽脑汁寻求双赢解决方案。归根结底是因为,老房子加装电梯是关乎亿万民众的惠民工程,更是国家鼓励的重点工程。但加装电梯一事毕竟牵扯到楼上楼下的经济利益,而且有利有弊,所以注定了不可能一帆风顺。#买房#
干啥都怕遇到奇葩#户型#
买房也不例外,遇上奇葩户型
真的令人哭笑不得,那滋味谁买谁知道
这不,最近奇葩户型又被广大网友“喷了”
也是搞不懂,设计这些户型时都是咋想的
来吧!憋住别笑!奇葩户型大赏正式开始!#买房#
挂牌80万元,当天85万元就成交了,整个小区再也找不出第二套这样的房子。薄如刀片的房型、卧室位于过道,就在马桶对面,外加24年房龄和多层的一楼,作为二手房的缺陷一个不落,但这一次,这套上海虹口花苑的奇葩房屋却异常抢手,挂牌当天就成交了。(图一)徐汇中凯城市之光,403㎡的5房5卫2厅,总价5500万,单价13w+,403㎡的超大豪宅,厨房居然只有6.7㎡!(图二)浦东陆家嘴的世茂滨江花园,283㎡的4房,挂牌总价4600w,东南西北都不透风(图三);还没开盘的海泰北外滩,据说1500㎡户型长这样…这…在家迷路大概不是凡尔赛了(图四)…
7月下旬,国务院和住建部接连喊话楼市,要求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全面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给地方政府释放出明确的政策收紧信号,果不其然,多地快马加鞭地升级了当地的楼市政策,政策的强制性可以扼杀房价上涨势头,抑制楼市不合理需求的释放,但也有很多专家说,楼市调控升级导致刚需被误伤,今年准备买房的刚需家庭,可能会因此面临四大新难题,但事实真像专家所言吗?我们逐一来分析:
第一,房贷利率上调
由于房地产行业金融政策收紧,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额度吃紧,进入下半年以来,多地多家银行曝出房贷利率上调的消息,据了解,杭州招商银行决定从8月上调房贷利率,调整后首套房执行利率为6.25%,二套房执行利率为6.37%;上海首套房贷利率将从之前的4.65%调整至5%,二套房贷利率从5.25%上调至5.7%,还有一些城市首套房贷款利率已经破6,购买首套房的是真正的刚需,首套房房贷利率不断提高,意味着买房成本增加,看上去刚需确实是被误伤了,但房贷利率上调的最终目标是抑制楼市需求,当房地产交易市场回归冷静之后,开发商就该坐不住了,为了尽快卖房回款,就会让利给购房者,届时房价将被迫降温。
第二,丧失购房资格
8月2日晚,广州黄埔区住建局发布《关于取消人才住房政策的通知》,想利用引进人才的方式为楼市找接盘的后路被堵死。随后,8月5日晚,北京住建局发布公告,要求原家庭在离异前拥有住房套数不符合限购政策的,自离异之日3年内,任何一方不得在本市购房。随着多地限购条件升级,很多人将丧失买房资格,如果没有“房票”,再有钱也买不到房子。尤其是封堵“假离婚”这一行为,虽然本意是防止有人通过假离婚来获得购房资格,扰乱房地产市场的秩序,但确实也会误伤一部分刚需,会让很多真正离异的人,在三年内无法购买自己的住房,不过正是因为如此,一定程度上也能挽救我国日益攀升的离婚率。
第三,房屋质量下滑
各地楼市调控升级后,短期内大概率会出现“量价齐跌”的现象,开发商前期投入的资金无法按照预期回笼,资金周转变难,可能会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一方面企业会选择降薪裁员,另一方面可能能会缩短工资,压缩盖房子的成本,导致期房出现质量问题,最后受伤的还是买房的刚需。但其实,住建部等八部门已经提前做出了预警,要求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违法违规开工建设;未按施工图设计文件开发建设;未按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如期交付;房屋渗漏、开裂、空鼓等质量问题,有住建部为房屋质量“兜底”,开发商也不敢胡作非为。
第四,房子烂尾风险增加
今年房企面临多重高压,国家限制房企融资规模,为个人住房贷款设限,购房者对房价预期下滑,多数房企又面临着高额负债。资不抵债下,部分房企进入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如今泰禾集团已经倒下,红星地产的股权也打包卖给了远洋地产,还有很多房企在死扛,万一撑不住破产了,最倒霉的还是买了期房的业主。但其实经过去年的疫情,地方政府已对楼盘烂尾加强了预警,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多个城市加强了预售资金监管力度,要求购房者的首付款不直接打到开发商账户,而是打到建委给的资金监管账户,这种情况下,就算开发商破产了,监管账户的资金还能用于工程建设,一定程度可以降低烂尾概率,但也不能保障一定不会烂尾。#广州房产##广州楼市#
湛江房价降了?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70城房价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呈略降态势,同比涨幅持续回落。
36城新房房价环比下跌,较8月增加16个城市,其中湛江9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出现小幅下降,而去年的这个时候,湛江的房价环比是上涨2.5%,看来湛江房价真的降了一点。(环比:连续两个月)
52城二手房房价下跌,较8月增加18个城市。其中牡丹江跌幅最大,为0.8%。仅17城二手房房价上涨。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全部下跌,上海年内首次出现下跌,跌幅为0.4%。这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网友们,你们会选择近期买房吗?(来源:湛江头条、房天下湛江站)#湛江头条#
2022年8月23日地产行业大事件汇总
1、8月23日龙湖集团公告,将于8月25日发行2022年第一期中票,规模为15亿元,这是中债信用增进公司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直接担保方式增信的首单民营房企债券。
2、8月23日消息,富力地产所有存续公司债券将从8月24日起停牌,因重大事项存在不确定性。
3、8月23日,资本市场消息称,世茂集团已于8月19日将一份境外债务初步重组方案给到了债权人小组的财务顾问。
4、8月23日,万科A公告,将于9月6日进行万物云股份保证配额记录。倘万物云成功上市,将以优先发售方式,向万科合资格H股股东提供不超过10%的万物云股份作为保证配额。
5、8月23日,阳光城召开第十一届董事局第一次会议,选举林腾蛟为公司第十一届董事局主席,聘任徐国宏为公司执行总裁,聘任吴建斌、陈霓、江河、李晓冬为公司执行副总裁,聘任陈霓为公司财务总监,聘任陶红亮为公司董秘。
6、8月23日,信达地产公告,全资子公司安徽信达房地产拟以约1.57亿元的价格,收购融创鑫恒投资集团持有的合肥融创政新置业50%股权及对应债权。
7、8月23日市场消息,融创中国执行总裁、融创华南集团执行总裁余英已退休离任。余英于2019年1月加入融创,协助广深区域总裁黄书平分管投资发展和城市更新业务板块。
8、8月23日,蓝光发展公告称,控股股东蓝光集团持有的公司1.55亿股股份网拍已结束,总成交价2.18亿元。完成过户登记后,蓝光集团公司持股占比变为29.21%。
9、8月23日,华润深国投信托转让东莞市和惠投资有限公司50%股权,保利湾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接盘。
10、8月22日晚,雅居乐公告,已累计回购近4000万美元将于8月31日到期的美元优先票据。8月以来,雅居乐已连续两次发布偿债公告,累计偿还超16亿元债务。
11、融信中国料上半年净亏损43亿至48亿元;“20禹洲01债券”展期方案获得通过,展期1年;华发集团拟发行5.01亿资产支持票据,其中优先级5亿元。
12、8月23日,4位地产高管被查,分别为华润置地前董事长唐勇、厦门建发城服董事长施震、建发房地产集团董事长庄跃凯、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副总刘晖。
13、8月22日市场消息,上海爱家集团原执行总裁段静出任东原集团副总裁,负责地产运营管理。段静为同济大学管理学硕士,曾任职绿地、景瑞、正荣等,于2020年加入爱家。
14、8月23日,贝壳公布二季度财务业绩,截至6月末,净收入138亿元,同比-43%,经调整后二季度净亏损6.19亿元;门店数量约4.3万家,同比-19%;经纪人约41.5万名,同比-24.4%。
15、8月23日,中指控股宣布,房天下拟以每A类普通股0.84美元的收购价格进行私有化交易,此次收购价格较中指控股的ADS于2022年8月22日的收盘价溢价20%。
16、海口昔日第一高楼——明光国际大厦1~5层房产,将于下月中旬在网上公开拍卖,标的起拍价超3亿元。
17、南宁市日前宣布,已设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为原则的平稳房地产基金。该基金首期规模30亿元,由南宁轨道地产集团、南宁交通投资集团、南宁威宁房地产公司、江苏言睿产业投资基金作为管理人,聚焦于住房类房地产问题项目,已对部分项目进行调研。
18、8月23日,据贵阳市住建局发布,对房开企业情况、背景等相关材料进行收集、整理、筛选,确定首期房开企业“白名单”共计29家。
19、8月23日,江西省房协官微消息,九江市出台人才安家费发放办法,其中A类(国际级顶尖人才)100万元,B类(国家级杰出人才)80万元,各类人才均有不同数额的补贴。
20、8月23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稳经济一揽子实施方案发布,共30条措施,其中明确加快出台支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发展元宇宙等下一代互联网新业态等。
#疫情#【4月17日新增确诊2742例 4月17日新增本土无症状20639例】#31省昨增本土“2723+20639”例##上海昨增本土“3200+19872”例#
临近2022年春节,国内部分地区再遭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河南、辽宁、浙江、安徽等多地再次倡导“就地过年”,国内生产、消费两端也将再次受此政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