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只住不炒,租售同权 ,长租公寓是种趋势,不仅仅只是广州才有,抓住第一波红利,首付几万就可以在广州核心区域轻松上车[机智][机智]
自2014年增城并入广州,这六七年是整个广州卖地卖房最嗨的区域,随着入住率提高,幼儿园,小学,中学的配套问题就特别凸显,尤其是今后这三年,这个矛盾会激化,卖地卖的一时爽,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却迟迟不能到位,政府不能做一锤子买卖吧,上个月的大国璟学区房事件都直接上央视了,这个月幼儿园小学连最普通的公立学位人户一致都满足不了,更不谈积分入学,户口不在房产在的,连摇号的机会都没有,也别谈什么租售同权了。未来两三年广州的学龄人员从目前的13w激增20w,还不算正在入户或准备入户的,作为刚需买房聚集地,不知道增城市政府及教育部门还有各个街道镇都准备好了吗?卖地卖房一时爽,后续问题教育部门首当其冲……
上海深圳都开始严厉调控,对结婚离婚的时间做出明确规定,问题来了,北京、广州会不会也出台调控政策。我的判断是暂时不会,北京刚反弹,广州房价本来不高。今年就调控而言,除了极个别城市,绝大多数城市不会出台更严格的调控措施。【上海连夜出台房产新政限制离婚,治理高房价最好还是租售同权 - 今日头条】光远看经济的视频
光远看经济#广州头条#有套房子120万,我感觉只值100万,因为去年才60万
我是在一张微信截图上看到这句话:有套房子120万,我感觉只值100万,去年的时候才60万。这是一位刚需买房的,手里攥着钱,不知道该不该出手买下一套价值120万的房子。他向别人咨询,有没有可能年底这套房子回调到100万,到底现在要不要买。
亲爱的读者们,当你们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会有怎样的感想。如果是换做几年前,可能会有无数的人认为,120万的房子降价到100万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当时大家都在期待一场轰轰烈烈的“崩盘”。然而时间到今天,相信大部分人已经不这样想了,因为大家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熟了,以前说过一个人变成熟最大的表现就是“不再幻想了”。
今天,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当年那些刚需,是怎样一步步错过买房好时机的。有这样一群刚需购房者,他们手里有钱,已经拿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但是却想把这笔钱焐热点,再热点,以至于终于下定决心要买自己看上的那套房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三房变两房,全款变首付的故事很多,仔细分析一下他们当时的情形,大概有这几种。
1、
自身的认知“缺陷”。
认知——是个好东西,它是一个人,个人发展以及判断社会的重要工具。或者说如果一个人,能有正确的客观的认知,决定了这个人的思维,也决定了他做出的决定。很多刚需购房者,就是吃了“认知”有误的亏。他们喜欢用自己的微观感受,来挑战国家宏观策略。比如有人说,我们城市工资这么低,才3000块钱,房租也便宜,只有1500,但是房价这么高一万多,这肯定是不合理的,所以房价迟早会降的。
反过来说,与其说是认知的偏差倒不如说,这些人正经历走向成熟的过程。好多刚需买房的时候都经历过,拎起锤子想下手的时候,犹豫了,错过了,涨价了……到第二年的时候就聪明了,或者说已经成熟了不再幻想了,先买了再说吧,等到下定决心买了以后,发现这是一个多么伟大英明的决策啊,辛亏没有继续犹豫,因为房价又涨了……倒吸一口冷气,然后推心置腹的告诉身边的人,身边那些认知还没有被“矫正”的亲戚朋友,要买就趁早,早买早好。
2、
偏听“迷信”别人意见。
买房的确算是一个人生大事,尤其是一些刚需,第一次买房,简直要跟“第一次结婚”一样慎重。所以大部分人会征求别人的意见,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征求父母意见。二征求亲戚朋友意见。三采纳一些微信大V的意见,甚至有些是付费的。总起来说,三种都不太靠谱。
第一,虽然你第一次买房, 但是你父母也是第一次买房,所以给不了太多建设性意见。
第二,亲戚朋友的意见,对你来说只有一个实际意义,就是你告诉你的亲戚朋友你要买房了,除了可以向他们炫耀一下,你要变成有房一族了,而且可以变相的通知他们,以后别想问你借任何钱!其他的没有任何效果。而且尤其一些自己还住城中村的朋友,你指望他给你什么靠谱建议吗,大概率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提供给你,亲戚朋友也不过都本着“反正都是你消费”的态度,象征性的说那么几句无关痛痒的话。
第三,如果说父母跟亲戚朋友都帮不上忙,那么就只能听“专家”的了。有一些大号特别受关注,浏览量特别高,看起来显得很有“水平”的样子……
所以很多关注了这类大号的人,受那高浏览量,以及点赞的数量所吸引,在这些文章中筛选到很多的“认同感”,自觉站队,把自己划分到认为房价迟早会下跌的那类人队伍里。就这样一天天在那些微信推文里,错过买房的好时机。
3、
对国家政策的“依赖”。
如果说有些微信大号,看多了是不对的,那么有些朋友喜欢看“新闻联播”,这总该没错吧。本来就是刚需了,手里攥着钱,却还希望国家政策出现“神逆转”。今天财政部长说房产税要出了,本来想下手买房的,心想还是等等吧,房产税出来可能房价就会下跌了,这一等就是10年。明天住建部长又说房子要改革了,估计楼市又要变天了,再等等。等着等着等出个“租售同权”,这下估计没跑了,房价肯定要降了。其实对于刚需购房,这些国家政策,跟你都没有一毛钱关系。
对这些官方说法不完全明白,却又喜欢从中获取信息,很多人都有这种习惯。记得我们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小马过河》,当一头小马走到河边,向不同的人询问河水的深度,得到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老牛说非常浅,你下去吧安全的,松鼠说非常深,别下去会淹死你。就如同很多人在房价……
最后,想说的是“房价崩盘论”已经逐渐的离我们远去,现在还在鼓吹房价迟早崩盘的专家,已经没有人相信了。对于刚需购房,已经都在“快马加鞭”了,买房要趁早也已经是一种共识。要说的是,在未来,或许在房产市场上,买房本身的资金不是最主要的问题,而是否具备买房资格会成为很关键的因素。第一套房子如果选择的不合适,在后期置换或者改善的时候就会付出更高的成本。所以刚需购房,不仅仅要把握好时机,同时还要记住,要利用好这珍贵的购房资格,要安排好这非常紧缺的“房票”。
#广州头条#一线楼市成交锐减,刚需都跑到哪里了?
楼市的成交数据牵动者每一个人,不管刚需还是投资。随着八月成交数据出炉,一线城市成交数据让人大跌眼镜。
八月上海楼市二手房量价齐跌,成交量环比下降24%,同比下降40%;成交均价38206元/平,环比下降8%,同比下降5%。
八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连续第5个月下跌,仅成交2043套,环比下跌20.1%,同比下跌81.96%。去年同期,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为11322套,今年八月的成交套数创近10年来同期最低水平。
八月北京二手房住宅成交量为15942套,环比下滑10.7%,同比基本持平。
八月广州一手房成交7000套,为近15个月来最低水平,环比下降5.80%,同比下降28.97%。
上面数据还是中国四个一线城市的成交数据,如果拿出二线三线那就更加惨烈。
除非出现大的政策调整,否则成交数据相信下跌趋势还会继续延续。
那么,买房人都去了哪里,如果说新房基本是以投资客为主,那么二手房基本以刚需客为主,按理说刚需买房是平均分布的,缘何也出现了持续减少的情况。尤其在房价平稳的情况下,刚需难道突然消失了吗?
那么,到底刚需去了哪里,前面我的文章已经反复强调,随着租售同权政策的不断落地,租房尤其是长租房的需求会彻底爆发,长租需求取代买房需求最终让买房跟租房的租金回报率达到4%左右,跟银行理财基本相同。
很显然,刚需并没有消失,而是从买房转移到了长租。
来看看下面这些原来准备买房的需求现在都在如何解决居住的需求:
1.0元置业平台群友田老师求购北京回龙观区域两居室或者三居室,10-15年居住权,可以一次性支付,要求离地铁近,可以在住建委备案登记。欢迎有符合条件的房源的着急用钱的业主,可以进行匹配,一次拿到十几年的租金,期间不影响产权卖出。具体价格面议。
2.0元置业平台群友孙老师求购北京大兴区黄村镇四号线地铁附近小两居,15年左右居住权,要求环境好,可一次性付清。可以在住建委备案登记。欢迎有符合条件的房源的着急用钱的业主,可以进行匹配,一次拿到十几年的租金,期间不影响产权卖出。具体价格面议。
3.0元置业平台群友李老师求购北京海淀区永泰园新地标小区十年居住权,户型为四居室,可以一次性支付。欢迎有符合条件的房源的着急用钱的业主,可以进行匹配,一次拿到十几年的租金,期间不影响产权卖出。具体价格面议。
上面的业主,原来都是准备买所有权,而现在都是一次买进十年到十五年的使用权,原因就是十年到十五年的居住需求就是真实的刚需。并且在住建委做租赁备案,相当有了国家背书。
可以肯定,只要房价保持平稳,那么会有越来越多的长租需求代替买房需求,这就是房住不炒定位下的租售并举国家战略的必然趋势。
11月30日涨停追踪分析
连板强度
九板: 特一药业(16天9板)
七板: 通润装备(11天7板),中国科传,安奈儿(9天7板)
五板: 中交地产,中国武夷,同兴环保
四板: 毅昌科技(8天4板),南国置业
三板: 中华企业,深振业A,峨眉山A
二板: 光大嘉宝,泰瑞机器,扬子新材(3天2板),宁波联合,徐家汇,城建发展,京能置业
涨停板梳理
特一药业:幽门螺杆菌概念+医美概念+新冠治疗
通润装备:证金持股+乡村振兴+农机
中国科传:国企改革+在线教育+文化传媒
安奈儿:网络直播+服装家纺
中交地产:国企改革+央企国企改革+中字头股票
中国武夷:物业管理+土地流转+装配式建筑
同兴环保:钠离子电池+碳中和+送转填权
毅昌科技:摘帽+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概念
南国置业:物业管理+特色小镇+租售同权
中华企业:土地流转+上海国企改革+国企改革
深振业A:物业管理+深圳国企改革+证金持股
峨眉山A:在线旅游+景点及旅游+国企改革
光大嘉宝:物业管理+国企改革+小金属概念
泰瑞机器:乡村振兴+新能源汽车+三季报预增
扬子新材:养老概念+雄安新区+新材料概念
宁波联合:物业管理+在线旅游+小金属概念
徐家汇:上海国企改革+新零售+证金持股
城建发展:国企改革+雄安新区+北交所概念
京能置业:国企改革
皖天然气:燃气水务+国企改革+天然气
经纬纺机:信托概念+国企改革+央企国企改革
信隆健康:养老概念+体育产业+医疗器械概念
佛燃能源:燃气水务+国企改革+天然气
世茂股份:物业管理+参股券商
一汽解放:汽车整车+国企改革+新能源汽车
美利云:国企改革+央企国企改革+云计算
诚意药业:新冠治疗+医疗器械概念
湖南发展:供销社+养老概念+国企改革
浙江世宝:无人驾驶+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
波导股份:卫星导航+芯片概念+壳资源
蓝帆医疗:医疗器械概念+三季报预增+口罩
特力A:物业管理+深圳国企改革+粤港澳大湾区
同达创业:国企改革+央企国企改革+贸易
雪龙集团:汽车零部件+乡村振兴+新能源汽车
亚星客车:汽车整车+国企改革+新能源汽车
广百股份:新零售+粤港澳大湾区+网络直播
南京公用:物业管理+燃气水务+国企改革
天鹅股份:供销社+乡村振兴+农机
天桥起重:体育产业+国企改革+一带一路
安凯客车:汽车整车+无人驾驶+华为汽车
中农联合:供销社+乡村振兴+中俄贸易概念
广州酒家:预制菜+国企改革
福星股份:装配式建筑+新型城镇化
长安汽车:汽车整车+网约车+证金持股
佛慈制药:新冠治疗+国企改革+消毒剂
东风汽车:汽车整车+室外经济+网约车
中油资本:信托概念+国企改革+央企国企改革
捷荣技术:智能穿戴+虚拟现实+消费电子概念
敦煌种业:供销社+转基因+玉米
#每日养基##理财投资##股票#
[心]6月29日,北向资金净卖出16.8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0.00亿元,深股通净卖出16.83亿元。
盘面上,三大指数午后集体走低。房地产开发、新型城镇化、医美概念等板块上涨,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等板块下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3162亿元。(数据来源:南方基金)
[比心]行业板块
行业方面,表现较好的板块有房地产服务、房地产开发、建筑装饰、银行等;表现一般的板块有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电力设备等。
概念方面,表现较好的板块有租售同权、物业管理、毛发医疗、REITs概念(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表现一般的板块有一体化压铸、华为汽车、HJT电池(异质结电池)、汽车热管理等。
[比心]消息面
1.中共中央: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超过18%。
2.上海市政府发布《聚焦临港核心区打造上海“全球动力之城”实施方案》。
3.广州市财政局:2022年已安排新增债券144.38亿元,全力满足南沙区重大建设项目年内可支出资金的需求。
[比心]市场观点
1.银河证券:支持消费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推动车市持续复苏,看好汽车行业。
2.国信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风电轴承降本突围,看好风电行业。
3.平安证券:新冠防控隔离政策调整,看好餐饮行业。
(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逃离北上广深是一种趋势吧
就拿深圳来说,在深圳80%的人都是居住在城中村
没有太多的宜居感,根据贝壳的数据大概有1500万人在城中村居住,主要是深圳房价虚高,就连很多大企业也在逃离
承载了大量买不起房的年轻人。没有城中村,很难留在北上广深,这是一个过渡,但也可能是结束。买不起房,最终还是要离开。不过一线城市永远有新鲜血液涌入。
虽然现在也有租售同权,但还是要看位置,很多地方都要学区房才能上学啊,苦了家长跟孩子
一个城市不能真正留住人,觉得是挺可怕,也挺悲哀的事情。
其实在广州生活了五年,也马上要离开了
一线城市就业环境可以,就像我老家的朋友过来,说很不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节奏很快,除了工作上的,其实大家感受到的快,只是因为大多数都是赶在路上,早上赶路,晚上赶路,吃饭时间也赶
后面二三线城市都开始发展起来了,大迁徙应该也会放缓,很多人也会更多考虑二三线城市了,因为现在很多二三线城市都在放开的吸引留住人才
如果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去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