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枢,江南贡院;秦淮画舫,金陵梦幻
点评电视剧《天下长河》服饰报道,刊发金陵晚报11月30日09版。古代服饰繁多而复杂,场合不同,活动不同,身份不同,穿戴都有差别。
金陵古都天下颂,闹市净土供仇敌。夏日祭奠真可悲,满城从此无男儿!
《天下无贼》
自在的柑橘恕我眼拙,只认出了刘天王!其他的看着好眼熟啊,就是一下子想不起是谁了!

【昆明有哪些“墓景房”】
墓地和骨灰堂是楼盘的不利因素,比如大理中梁壹号院旁边曾经在建祖灵庙,业主多次维权后解决。又比如昆明东白沙河片区的大华天下,有些房间窗外看得到金陵公墓;再比如昆明阳光城文澜东方,小区附近有墓园;还有昆明滇池半山据说周围也有墓地。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很多原先的墓地被开发成了楼盘,这也是墓景房越来越多的原因。购房者要避开墓景房需要事先做足功课,特别是购买城市新区的楼房,更加要小心为上。
购房前多实地跑跑,多查阅资料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钱寸步难行!有钱就是走遍天下
经济日报《经济日报》官方账号
扩大消费需重点把握几个问题
惊呆!南京主城这4家豪宅,房价竟然逆市上涨
河西降、江核降,去年大热的板块,今年二手房都撑不住了。
但你发现吗,主城一些小区的房价正逆势增长,成交价频频创新高,一批有钱人开始回归主城。
1、金陵雅颂居:主城秦淮,高品质精装房,大光路小学+南京一中学区。最新成交一套面积约260㎡四房,总价2000万,单价超7.66万/㎡,创小区新高。
2、中航金城1号:主城秦淮高品质住宅,瑞金路小学+南京一中学区。最新成交一套面积约185㎡四房,总价1498万,单价超8.1万/㎡,创下小区新高。
3、金鼎湾今朝天下:新街口品质住宅,拉小+29中顶级双学区。5月成交一套面积约210㎡四房,单价超10万/㎡,在市场下行的情况,依然坚挺。
4、金基尚书里:主城秦淮,科技住宅,大光路小学+南京一中学区。最新成交一套面积约141㎡三房,总价1045万,单价7377元/㎡,这也是小区首次成交总价超千万。

好多人不愿意承认,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南京的教育发展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二十九中和十三中这样的中学推动的,我们好多学生都切切实实享受到他们推动后所产生的红利,无论我们是南师附中的学生,还是金陵中学的学生,还是中华中学的学生,甚或是一中的学生。
如今我们南京的教育已经在江苏数二数三了,你再回头看看五年前,十年前,我们南京的教育可能连扬州都不如,你说这一切的进步是因为什么呢?
五年前,那几个名校的校长都是安于现状的,他们校长都是来自一家的,在私下里都是约定好的,大家不争不抢,南师附中招最好的,金中招第二批次的,一中中华招第三批次的,安心“素质教育”,他们配合非常默契。
随着二十九中和十三中的异军突起,那些名校开始坐不住了,也不能那么默契了,他们之间也开始竞争了。学生必须要出成绩啊,不出成绩怎么招好学生呢,没有好学生怎么素质教育呢,他们必须潜心教学了,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由了,这些对后来的学生都是利好。

他们开始用县中模式黑化这些中学,其实县中模式应该是个褒义词,到他们那儿变成贬义词了,把这些中学的学生描绘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所不用其极,目的就是为了招到好生源,如果素质教育这么好使,你还那么在乎生源干嘛呢?说白了,好生源就是这些所谓素质教育的遮羞布!好生源是你们不负责任的遮羞布!
现在好了,大家都开始县中模式了,那你说县中模式是不是褒义词呢?县中模式关键是老师的责任心,这个你有吗?如果没有,任何模式都不行,只会邯郸学步!#南京# #南京头条# #高中# #高考#
天下竟然有这等荒唐事。
王仪律江西上饶,女儿高考落榜,父亲请游走的和尚为女儿做法事提高成绩。和尚将女孩带到房间,将女孩的眼睛蒙上后,脱光女孩的衣服帮她“撒净水”可以提高复读成绩,触碰女孩的隐私部位后逃离现场。父亲立即报警,不久和尚陈某被抓获。据查陈某是没有资质的野和尚。(来源江西政法)



刘禹锡的【乌衣巷】写的极好,特别是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道尽人世沧桑,回味无穷。
但是,刘禹锡其实没去过金陵(今南京) 没去过乌衣巷。
还有我们都熟悉的范仲淹【岳阳楼记】,那一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何等高洁豪情。
但是,其实范仲淹也没去过岳阳,没登过【岳阳楼】。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他们亲历了,还能写下这千古流芳的名句不?
我看悬。
在文学创造中,想象力和亲身经历,哪个更重要?
定都,毫无疑问就定在金陵。这在天王看来,是天经地义之事,东王、北王也拥护。天王没有料到,临在武昌出兵时,翼王却对此发表了不同看法。翼王认为应改变永安既定方针,北进河南,再渡黄河直捣幽燕。尤其是部将罗大纲,反对定都金陵最为激烈。天王记得,罗大纲当面对他说过:“翼王北进中州之策为上策。上策若不行,可用中策,即先定南方九省,然后分三路出师:一出湘楚,一出汉中,一出淮扬,三路会合,共猎燕都。定都金陵,诚为下策。天下未定,欲安居金陵,岂能长久!”——《曾国藩》

国家公祭日
12/13 • 300000
——为南京大屠杀默哀
神州陆沉魔出枷,
鸠占鹊巢侵中华;
群狼环伺兽行野,
生灵涂炭金陵煞。
倭夷自古放逐客,
世代觊觎炎黄家;
利刃辉光斩寇首,
祀戎公祭慰天下。
#起底南京玄奘寺供奉的日本战犯#
南京大屠杀
六朝繁华聚金陵,物华天宝天下名
国贫兵弱遭犬欺,百姓生活难安宁
东瀛兵临石头城,三十万民遭屠刑
惨案已去八十载,至今不敢到南京
朱元璋不自信的对刘伯温说:“我能攻下金陵已是侥幸,哪敢奢望夺取天下啊!”
刘伯温笑道:“如今天下大乱,朝廷腐败,各方势力割据,大王坐拥金陵,只要亲贤爱能、赏罚分明、相机而动,就可以扫平天下,建立帝业啊!″

原来,朱元璋虽然攻下六朝古都金陵,但从没想过能夺取天下。因为当时西有徐寿辉,东有张士诚,北有小明王,且元朝廷也并未消亡。这些势力都要比朱元璋强。
朱元璋连保全自己都不敢想,那敢奢望夺取天下啊!
可是谋士刘伯温帮朱元璋认真的分柝了局势。
刘伯温说:“元朝廷已经没落,北方小明王义军太过招遥,被元军牵制,两败俱伤。能争天下的,只有陈友谅和张士诚。但张士诚亳无进取,不足为虑。
朱元璋听后深表赞同。脱口道:“那就只剩陈友谅了吧!"
刘伯温点头道:″不错,能与大王争天下的只有陈友谅,陈友谅虽然势力强盛,但为人骄傲。大王只要全力对付陈友谅,打败他,扫平天下不足虑也。
朱元璋点头称是,立即重新布署兵力,首先对付陈友谅,最终在鄱阳湖取得胜利,用不了几年,就扫平了天下。

有人说:“有刘伯温这样博学多识的谋士,朱元璋真幸运。就是听了刘伯温的建议,朱元璋才取得了关键胜利。
其实,朱元璋能虚吸取意见,也是他成功之处,不然,有十个刘伯温也无用啊!
一个躺在他省怀里的省会[灵光一闪],三面与外省相邻,地处本省“边陲”的省城。
六朝古都南京,古称金陵、建康。
江苏省会,地处江苏西南角,北西南三面临安徽省,只有东面与本省镇江市接壤。
南京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小时候课本都有学过[灵光一闪],可惜没有亲眼见过[捂脸]。
南京还有著名的玄武湖,秦淮河,夫子庙,江南风名扬天下[赞]。
南京还是著名的内河港口城市,亿吨大港[赞],通江达海,数万吨巨轮直达[赞]。

南京还是科研教育强市,有众多著名高校、科研机构,高等教育科研实力位居中国第三[赞][赞][赞]。
#南京头条#
#南京玄奘寺供奉日本战犯?官方回应#昨晚南京玄奘寺曝出供奉有日本战犯的灵位,一直以为是假消息,半夜时分南京宗教局给予证实并表态彻查到底,这让人心稍安!田中军吉、谷寿夫、松井石根、野田毅,四个战犯,竟然供奉玄奘寺多年,实在是匪夷所思,这个寺庙的主持、操办供奉事宜的和尚、署名供奉者“吴啊萍”、以及管理部门的负责人,都当彻查,彻底查清背景和龙来去脉!
田中军吉,南京大屠杀刽子手,时任日军第6师团第45联队上尉连长。
屠杀我军民超过三百人,1947年12月18日,南京战犯军事法庭对战犯田中军吉依法判处死刑。1948年1月28日正午12时,田中军吉被绑赴南京雨花台执行枪决

谷寿夫,南京大屠杀主犯之,第六师团中将师团长,乙级战犯;
1947年4月26日在南京雨花台被依法枪决,行刑时聚集的群众连绵数里,斥责怒骂声不绝。
松井石根,1937年任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南京大屠杀主犯。
甲级战犯,1948年11月12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为甲级战犯判处绞刑,12月23日零时在东京巢鸭监狱伏法。
野田毅,侵华日军第十六师团第九联队第三大队少尉副官;臭名昭著的“百人斩”比赛的刽子手之一。1948年1月28日,野田毅及向井敏明二人被押往雨花台刑场执行枪决。
有军事历史专家给我留言说:“这个寺是不是就是日本所谓的‘天禧寺’?记得当年日本侵略军以所谓修建神社为理由在寺内掘出太平天国时期便失踪的玄奘顶骨,妄图据为己有...”
说来话长,玄奘法师圆寂于唐玉华寺,归葬白鹿原,后改葬“大唐护国兴教寺”,唐末天下大乱,寺僧遂护携灵骨至长安终南山紫阁寺安葬。赵宋端拱元年(988年),金陵(今南京)天禧寺(今大报恩寺)住持可政朝山来此,在废寺危塔中发现法师顶骨,遂亲自千里背负,迎归金陵天禧寺供奉。根据《日军在南京挖到玄奘头骨,砸碎部分运回当祖宗供奉,至今没有归还》文章的记叙,1942年11月,侵华日军高森隆介部队在南京中华门外的天禧寺旧址的山丘上平整土地,准备在这里修建“稻荷神社”。日军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石函,清理掉石函上的泥土,两侧的文章被解读后,震惊了整个南京城。石函一则写着:“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玄奘顶骨早因黄巢发塔今长干寺演化大师可政于长安传得于此葬之”;另一侧写着:“玄奘法师顶骨塔初在天禧寺之东冈明洪武十九年迁于寺之南冈三塔之上”。日本人很清楚唐僧的头骨意味着什么,他们希望偷偷运回国供奉。

回顾以上历史,天禧寺、玄奘寺正是八十年来,日本人觊觎的“圣地”和“圣杯”,如今发生这样的事,很难说没有内在联系!这个历史性的说法也是线索之一,南京真应该全方位清查!2011年,江宁区供奉秦桧座像,岳飞后裔联合会找到我,线上线下抗议终一撤了之。十年后,先是发生“夏日祭”动漫展事端,有市民和网友提出批评却被讥为过度敏感,今天从九华山公园供奉事件看来,其实是这是有关部门和部分“友好人士”的迟钝,这才导致会发生这样的事件!非常担心有监守自盗,南京,这一次重点当查“内部人”,绝不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南京通报供奉战犯事件 多人被处理#
金陵广图,十朝旧都。眙始天终,润西滁东。星分牛女,地接太平。虎踞龙盘,凤翔鸾伴。天下文枢,世间史都。衘横山射东庐,拥长江揽五湖。吴头楚尾,诚乃兵家必备;山川灵秀,实为诸侯所求。勾践破吴,倚秦淮筑越城;德舆称帝,扎建邺立国都。繁烟盛景,闹巷劬城。华光流彩,云霞绯暮。百家罗绮,千户列珠。高阁临江,居山崖寄桀骜;珠帘卷云,佩琼玉竞奢豪。游龙戏凤,逸少之墨迹;金玉木石,梦阮之书稿。介甫三任知府,薄暮律废;鹏举四刅金兵,伟人罪未。尽天下人杰之俊彦,谓华夏文明之正朔。毓秀钟灵,天工神造。恰临宝地,当作丽文。

适值荔月,季夏时节。十里秦淮,三渠荷花。细柳垂芽,朱桥遮舫。乌衣巷道,丹花杨桃。红栋雕梁,飞甍碧瓦。极尽回廊之曲折,盈括桂棹之艳华。草木郁茂,树冥冥而苍袅;风雨凄厉,水猋猋而青淼。遊牛首烟岚,赏钟阜晴云;登无想胜境,观石臼霁湖。滨江迤逦,两岸陡崖险洞;临矶巍峨,一桥金乌长虹。
日薄西山,月浮东湾。渔樵疲归,高歌江渚;暮鸦群飞,长鸣天舟。凭栏久望,花灯明灭徘徊夜;驾舟独泊,桨橹浮沉澜翻声。商贾云集,迁客低吟。妆楼玉簪,金钗宝钿。摧眉嘘叹,旖旎之锦绣琅玕;俯首捧袂,典雅之笙歌锣鼓。
遥想昔年,惊叹沧桑。前有三国,东吴赖江险固;后有四朝,南梁引夷僧观。奈何兵燹之灾,怎若帝王之莽。旌旗蔽日,盾戟盖地。烽烟四起,羽檄频传。天子纵情声色,冠缨犹钟酒食。庶地危危,庙堂岌岌。鸿图华构,终成烟尘瓦砾;阆苑琼楼,炬作残垣断壁。白丁踣尸三界,提携饿殍遍野。黔首疾苦,九州悽怆。繁华岂在乎?蕃昌岂在乎?嗟夫!前朝不畏后猖蹶,后代不念前浴血。祸殃四海,蓁布八方。亡国有恨,暮望旧阁败阙;商女无知,犹唱庭花玉树。幕府紫金并马飞,秦淮长江齐北追。

腊月十三,民国廿六。倭寇侵华,古都沦丧。雕鹗跋扈,掳掠烧杀皆所为;鼠狼贪窃,搜抢奸奴空余悲。妇孺惊惧,尸首枕藉。文明罹难,泥沙流散。贫弱披见,祖辈蒙羞。殷忧启圣,八载抗战铭血泪;多难兴邦,百年改革振中华。望今朝神州,目韶光奇景。
於戏!胜地时载兴衰史,宝都常承枯荣命。吾辈学子,当以矢志铭心;渠伊先辈,皆为举世思哀。盛之极时,众阿谀取利;衰之微时,众蔽履回避。居高不傲,居低不恼。攀峰然落,稳而冲刺;宅谷不升,沉而爆发。物恒有运,人合难改;国恒有命,君勉难续。宇宙有律,其名为道;乑会有律,其名为德。道德同用,宇宙乑会同类;大小互含,宇宙人躯同构。人生于世,何曾顺遂?盖众生皆苦耳!某,七尺侠客,一介劳者。卖命于国,薄利可获;委身于上,无途可望。图金陵胜貌,归于毫端;为踌躇壮志,宗于锦绢。幸甚至哉,无以言表,涕泗流涟。

#金陵# #文言文#
文游天下(499)
西安钟楼
文/石岩磊
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朝后,考虑到金陵偏于东南一隅,不利于统治全国,便产生迁都的意向,古都西安即列入候选名单之中,他还派太子朱标前去考察。朱标绘制了详细的西安城区图,并进言道:“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移都西安便提上议事日程,并启动了前期准备工作,其中就包括在市中心兴建颇具皇家气派的钟楼。
1384年,西安钟楼落成,可天有不测风云,朱标不久即英年早逝,朱元璋悲痛不已,迁都之事遂告搁浅,而历经600多年的风风雨雨,其却成了我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但它也经历过一次大的变故。明朝后期,随着西安如摊大饼般不断扩张,城市渐渐地向东发展,钟楼逐步偏离了核心位置,晨钟暮鼓的报时功能受到影响。1582年,西安钟楼向东整体迁移1000米,再次回归城市的中心部位,随之而来的则是引出了一段离奇故事。

钟楼上起初悬挂的是铜质的“景云钟”,它铸造于唐睿宗时期,其高2米,直径达1.5米,重量更是超过万斤,撞击它即会发出洪亮浑厚的声响,有“天下第一名钟”之称。然而景云钟在随钟楼一起搬迁至新址后就罢工了,人们再也无法敲响它,只得重新铸造了一口铁钟取而代之。景云钟几经辗转,最终落户西安碑林博物馆,被列为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可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1964年日本举办世界名钟展览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率团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在西安回民街专业搬运队的帮助下,将古钟抬离地面10多公分,然而用木槌撞击,景云钟竟然又奇迹般地再次发声。录制的音频和视频被送去参赛,一举夺得第二名的佳绩,并被推选为世界名钟,而每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跨年钟声即来源于此。
1997年,西安市文物局仿造了一尊景云钟,大小、尺寸和音色同原件基本相同,并将其悬挂于钟楼基座的西北角,而原有的铁钟退役后被搬至底层供游人参观。2020年1月1日,仿制的景云钟开始每天报时,分别在9点、11点、13点鸣响24声,悠扬的钟声给西安再添古韵,人们匆忙的脚步似乎在和着此起彼伏的音律起舞,呆板的生活瞬间变得富有情趣,钢筋水泥铸就的高楼大厦也随之添了一抹淡淡的诗意。

登上钟楼的二层,人们沿回廊巡视一周,即可俯瞰车水马龙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举目远眺还能望见巍峨的古城墙,以及长乐门、永宁门、安定门和安远门的高大门楼。置身宽阔街衢的十字路口,你会犹如徘徊于历史的交汇点,触手可及的是百年陈迹,目之所及的是摩天大厦,遥远与眼前,真切同虚幻,便交织为含羞的朝霞,混杂为带露的晨钟,刹那间的过电震颤,即化作心底永恒的胶片,记录着亘古的时光,印刻着一时的感触,于是,西安钟楼遂化作了古城的logo。
2022.9.14
《红楼梦》是康熙大学士纳兰明珠家真实发生的事,宝玉即明珠次子揆叙,早逝的贾珠即纳兰性德(16)秦可卿用的那副樯木棺材板,板的原主人义忠亲王老千岁,其实就是王夫人的父亲,金陵王。
四大家族的王家,就是历史上的爱新觉罗家,王夫人和凤姐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姑娘。

“王”是一个象形字,本义是天子、君主。“王”字的甲骨文为斧钺之形,斧钺是礼器,象征王之权威。《释名》:“王,天子也。”《正韵》:“主也,天下归往谓之王。”《说文》:“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封建王朝哪一家适用这个姓?非皇帝家不可。
书中皇帝也姓王,和王家是本家。
书中出现了两个亲王,一个忠顺亲王,一个义忠亲王,一字之差,对比意味明显。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就是忠,忠顺二字的意思显而易见,忠于和顺从于皇帝。义忠亲王却义字当头,“义”字的本义是“己之威仪也”,就是自己比忠于皇帝更重要,这是忠于自己不忠于皇帝的了。
书中和义忠亲王有直接关系的,就是那副被秦可卿用了的“樯木”棺材板了。“樯木”棺材板出在“潢海铁网山上”,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薛蟠的父亲带来京城。义忠亲王后来“坏了事”,没要,剩下在了薛家的店铺里。

有研究者因为秦可卿用了万年不坏的樯木棺材板,而推测秦可卿是什么高端神秘身份,秦可卿身份写的明明白白,为什么用这么高端的“樯木”棺材板,也写的明明白白,因为剩下了没人要,贾珍奢侈铺张给可卿用了。贾政还说殓以上等杉木就行,那才是匹配秦可卿身份的。
作者用“樯木”棺材板暗示的不是秦可卿的身份,而是一带而过的义忠亲王。
义忠亲王坏了什么事?
“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潢海”二字就已经把老千岁坏的事暗示出来了。“潢海”不是地名,是典故,谓谋反。明刘基《感兴》诗之一:“谁言潢海操兵衅,却产宫庭制礼时。”成语“潢池弄兵”即指谋反。义忠亲王谋反,既坏了事,不用说,失败了。
然后,并无“樯木”这种树木,“樯”是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帆船或帆。《埤苍》:“樯,杋柱也。”义忠亲王显然是个和帆船、也就是江河湖海打交道的人。

“铁网山”也非山名,“铁网”即铁丝编成的网,是古代渔人用以搜取珊瑚的。唐李商隐《碧城》诗之三:“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铁网珊瑚”被比喻为搜罗珍奇。所谓“铁网山”,也就是铁网累积成山或巨大如山了。因为珊瑚是热带亚热带海生物,“铁网山”等于锁定了“樯木”的所在区域是东南海域。义忠亲王是一位掌管东南海域的王爷。
这就和凤姐的爷爷金陵王、也称江南王联系上了。凤姐怎么说的?“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王家的谚俗口碑:“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龙王的白玉床,自然是龙床,龙床只有皇帝才能用,金陵王身为臣子,怎么能有龙床呢?是想篡位当皇帝了。
义忠亲王就是金陵王,王夫人的父亲,凤姐的爷爷。

义忠亲王即历史上的英亲王阿济格,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作者纳兰揆叙的外公。因为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
王家的谚俗口碑或者还藏了作者的一点戏谑:义忠亲王的铁网山有多厉害呢?东海龙宫的白玉龙床都被他网了去,可怜的龙王只好来请他还床。
附:《红楼梦》故事概述
《红楼梦》是康熙大学士纳兰明珠家真实发生的事,明珠次子纳兰揆叙的自传。之所以写成神仙故事,因为书中的癞头和尚,就是出家的顺治皇帝,一个不能写的爱新觉罗皇家人物。
《红楼梦》固然庞大复杂,读者更多是被书中“神仙”一叶障目。只要明白“神仙”只是表达手段,和花鸟虫鱼没区别,读懂《红楼梦》就不是难事。
顺治和尚之所以做媒金玉良姻,因为宝钗(耿氏)是他的外孙女,爱上了揆叙。宝钗是公主之女,薛姨妈只是“妈妈”,书中隐写的金萱即宝钗生母公主。

揆叙有深爱的恋人(黛玉),所以坚拒耿氏。三百年前的明珠府邸,围绕皇和尚做媒的金玉良姻,大小各色人等齐参与,历经三年,最终以耿氏(宝钗)嫁入明府、揆叙恋人自杀身亡结束。详情见《纳兰揆叙与红楼梦》。
纳兰性德的情事和七日不汗而死也在书中写出,非常隐晦,伦理悲剧,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大概能想到她是谁了吧?
科普一下璎珞。璎珞是佛器,和木鱼禅杖一样的佛门之物,黄金珠宝打造而成,贵重,非普通和尚能有。宝钗宝玉凤姐的璎珞都来自癞头和尚。癞头和尚如此巨富,皆因他是皇帝和尚。
揆叙十九岁开始写回忆录,三十岁完成。授业老师唐孙华看后写道:“终望桓谭异代知”,期待改朝换代后的无神论者看懂。书稿后来落入曹雪芹手中,十年编撰,就是今天的八十回《红楼梦》。
北京为什么比南京更适合作为国家的首都? 明代丘浚说:“文皇帝迁都金台, 天下万世之大势也。盖天下财赋出于东南, 而金陵为其会; 戎马盛于西北,而金台为其枢。并建两京, 所以宅中图治, 足食足兵,据形势之要, 而为四方之极者也。用东南之财赋, 统西北之戎马, 无敌于天下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