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北仑区10大楼盘售价情况:
1.黄山豪庭,31337元/㎡,环比增长3.39%。
2.东海明园,31054元/㎡,环比下降0.67%。
3.环球•东方港城,29385元/㎡,环比下降0.48%。
4.农房•领御,28682元/㎡,环比增长5.42%。
5.四季桂花园,27951元/㎡,环比增长2.37%。
6.花样年花郡,27944元/㎡,环比增长0.87%。
7.里仁花园,27099元/㎡,环比下降6.92%。
8.世茂世界湾花园,27016元/㎡,环比下降2.98%。
9.ART蓝山,26710元/㎡,环比下降0.24%。
10.隆顺家园,24694元/㎡,环比下降0.26%。
北仑区近一个月房价均价18821元/㎡,在宁波市排名第5,同比增长22.18%,环比增长3.8%。同比和环比双增长,显示该区域楼市表现被市场认可。
在10个楼盘中,有6个楼盘环比下降,市场对该区域高端楼盘的接受度相对一般,消费能力并非十分强劲。
对于北仑区楼价表现,你怎么看?
#宁波头条#
又到桂花飘香时
来上海这些年,最让我有感触是上海的秋。虽然现在同事们老是谈到四季已经不分明啊没有春秋季节啊等等,但我相信上海的秋天还是有的。桂花飘香的时候,说明秋来了,香气袭人的那一刻,说明秋在驻足。
家住离市区较远的地方,虽然偏,但适合居住,小区的绿化还不错,东、南、西三个门口都种了桂花树,有时候生活忙忙碌碌,真的不知道四季的更替,尤其在疫情被关了3个月的时光,仿佛自己身在云端,不知人间肉味。这段时间,早早起来,打开窗子,桂花的香味伴随着晨光飘了进来,这是我熟悉的味道,金桂开花了,我情不自禁喊道。
轻轻地去开门出去,楼下就有桂花树,开着淡化色的碎花,像温柔的少女,散发出来的诱人的芳香,真的像是李清照写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但我更喜欢南门口的金桂,树很直,叶子茂盛,开满了金黄色的花,花黄里泛着红,这大概为什么叫做金桂的原因吧。它的香气是逼人的,感觉很猛,那香气想穿透人的骨髓,浸入你的身体一般,居然还有这么香的桂花。
用手捡起飘落的花瓣,看着这小小的花朵,想起了在山东开展先进性教育时的一段时光。那时,上级安排去村里开展帮扶工作,因此结识了帮扶村的支书,50多岁,留着寸头,说话声音嗓门特大,像个大喇叭,可能这就是北方人吧。书记姓李,我直呼李书记。因为有一个月都要往村里跑,所以和李书记及他的“两委”们都很熟了,这个村是有名的桂花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桂花,这个也是他们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听李书记说,村里种桂花已经好多年了,因此,村民也比较有经验、有技术,桂花树苗成活后,长个一年就可以卖到外地,很多树卖给了上海,尤其金桂很好卖。书记和我说说话时,带着自豪的眼神,是啊,毕竟老百姓有收入,能带着百姓致富的,这就是好的带路人。帮扶工作扫尾的时候,李书记把我带到村里的大片桂花园子里,好多好多桂花树。当我发出啧啧赞叹声时,李书记又是满脸的幸福的样子。临走,书记牵着我的手,说,“Z同志,不能帮扶结束了,人就不来了。我这边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随时过来看我们的桂花园。”我答应着,书记临走给了我用大塑料袋装的桂花,说,我自家的,拿回家泡水喝,好得很。拎着桂花,感觉情意满满,真的是帮扶帮出来了浓浓情意,像桂花般的香和甜。
时间一晃,10年就过去了,我也来到上海工作,但李书记村里的那片桂花林时刻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每当上海金桂飘香的季节,我都会想起桂花村。
宅居往事 48之2
一一私家“木奴"院
#分享你最喜欢的照片#
#原创# #夏日大作战#
明塘
后来移居到新院里,父亲更喜欢植树了。那一株香飘十里人家的大桂花树丶四棵顶天立地的银杏树,也都是父亲当年的杰作。
东院成片的桂花树,虽然是后来栽植的,却更见父亲的一片苦心。
那时父亲已查出晚期肺瘤,经过治疗就回乡下疗养。第二年春节,他要我一起到柳林大山里去表干爷家,弄了几十棵小的桂花树苗,他坚持要在新院东头的空地里栽上这些。他喘着气丶拄着拐杖指挥,非要我拉上直线丶用白灰做上标记不可。随后他打电话吆喝几个亲戚朋友来帮忙挖窝。那天正是雨过天晴,好不热闹。到中午时分,就把这几十棵桂花树苗四四正正规规矩矩地全植下去。
这些树后来都成活了。现在已长成桂树林,一年四季碧绿碧绿的。一到金秋便蜂飞蝶舞,满园飘香。这儿倒成了小巧别致的“桂花园”,可谓一个真正的"私家木奴"院了("木奴",典故。泛指果树和经济林。)!所以,后来我有时候创作,想起这园子,也便引用“木奴"的谐音“墨奴”为笔名(或署名"墨奴斋“),以寄心中的念想!
桂树成林,郁郁葱葱,渐而成了"墨奴斋“一景。每每回到乡下,我总会早早爬起,跑到园子里聆听、拍照。动听的鸟鸣,绚丽的彩霞,桂树的倩影,让人遐想,真有百草书屋的那般趣味。只是,一想起往昔栽树的那情景,心头很快一沉。不见栽树的老人身影,空留一片追忆和缅怀一一令人无比哀惋!
想起那一个冬天里——也就是在种下这片桂花林以后的第二年的冬月(诊疗出院时医生说再不用治了估计最多半年寿命。可父亲一直乐观,回乡下食疗和中医调理,带瘤生存三年多,一直并未扩散,只是因癌瘤长期压迫肺中央动脉血管而导致器官衰竭才离去)父亲恋恋不舍地闭上了眼晴,从此他再也见不着亲手育成的满园绿色了!
忽然,我发现:人世间很多的良善丶正义与美德的精神传承,往往就在无形的生活之中。很多内在的文化和品质,就像基因注入人的血脉和生活之中一样,它是无言的潜移默化的自然传承。是无需要言语,也无需要树碑立传和歌功颂德的。这也许才是人们常感到神秘而津津乐道的灵魂吧!
父亲一一像世世代代千千万万个平凡的父亲一样,他是人世间最普普通通丶最默默无闻丶任劳任怨丶甘愿付出丶顶立门户的爷们。他走了,也正如他的来,一身轻风,无声无息…
父亲走了,我盘点所知晓的父亲的一生,他除了给我们留下对他高大丶正直丶脾气刚烈的记忆和辛酸过往的印象之外,父亲就是为我们留下这一片“绿色”——这与土地血脉相连的根;留下了这个“老屋”,也承载着我们兄弟姊妹和我们后人永远也难以割舍的情怀!
临终时,他的思维依然是非常清晰的,他依恋难舍,闭不上眼睛,抽着长气地难受。我猜度父亲主要是放不下我的心,他也许担心我的性子太烈,会走上与不公道体制相对抗的路。当我承诺为他守灵一年。以后,一定会善待人生丶会对家人对家族负责的。那一瞬间,我清楚地看到了父亲的眼角滚出几滴眼泪,随之父亲永远闭上了那双明辨是非的眼睛。
后来,当我再次回乡,走进那一片桂花园一一那青翠欲滴的绿叶,那沁人心肺的香味,那蜂飞蝶舞的欢乐,让我彻悟一一父亲在病重期间,坚持要种下的树——就是要我们铭记这片土地丶这片土地的真情!
父亲想为我们留下的不只是树,而是更珍贵的精神遗产——
这一片四季常绿的桂树,不就是一片"绿魂"吗?
这一片金秋飘香的桂树林,不就是一片“秋魂"吗?
这“绿魂"丶“秋魂"不就是“大地之魂"吗?
也正是这“绿魂"丶“秋魂"丶"大地之魂“”,才使得我们永远难以忘怀,永远铭记的故土乡情丶源源不断的乡思…
这片热爱绿色丶热爱土地一一至死也要传承的种树精神,不就是一种最朴素最真实的家国情怀吗?这种面对死神而无惧,依然热爱植树丶热爱绿色丶热爱自然丶乐观豁达的情怀,不就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最普通的最根本的最值得敬仰的信念吗?
这不正是一个民族得以繁衍不息的永恒的精神力量吗?
这不也正是千千万万普通生命的脉管里所流动的国魂吗?
“护自然”之魂丶爱"绿魂"之魂,不正是“人类之魂”吗?
芸芸众生,
正气传承。
生生不息,
绿魂永恒!
阳光世界,姿态万千。
经过大半天的角逐,太阳终于驱散了阴影,也叫停了湿面作秀的雨。
直到傍晚时候,太阳还是坚持笑到了最后!
万丈霞光,让世界变得无比风流!
二O二O年三月十二号
(宅居第48天/农历二月十九)
于江城武汉
2022.8.16重修
(宅居随笔共108篇,待续)
第三站: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是集科研、科普、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该园占地面积2864亩,园内建设了千姿牡丹园、野趣水景园、木兰琼花园、万柳园、绚秋园、岩石园、百草园、梅园、竹园、海棠园、桂花园、芳香园等17个专类园区。
全园植物种类达2000多种,大多是适宜洛阳气候条件的温热带植物。乔木、灌木、花、草合理搭配,形成南北园艺交汇、自然与规则共融、中外园林荟萃的大型植物园。
园中央有一占地12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湖岸叠石奇特,湖中有8个小岛遥相呼应,碧波荡漾,美不胜收。湖面上水鸟纷飞,水中野鸭游来游去,引人驻足观望。
植物园四季花开:
春季牡丹花开动京城,
夏季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季菊花绕舍似陶家,
冬季梅花凌寒独自开。
欢迎您到隋唐遗址植物园!
2022年3月4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日。民间习俗,过完今天,“年”才算真正的结束了。
今天休息,早阵雨停止后,天阴凉爽,决定去国家4A级景区“上海植物园”观光!
上午9点多钟,我乘坐地铁10号线到“交通大学”,换乘11地铁到“龙跃路”下,4号口出,再换乘“56路区间车”,10点多钟,就抵达了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997号,走进了“上海植物园”2号门。
以珍稀濒危植物为特色、以植物引种驯化和展示、园艺研究及科普教育为主的“上海植物园”,是国内最大的市立综合性植物园,面积约80余公顷。园内栽培植物3000余种,景点有:植物进化区、环保植物区和绿化示范区。其中“植物进化区”包括松柏园、木兰园、牡丹园、杜鹃园、蔷薇园、槭树园、桂花园和竹园、盆景园、草药园、展览温室、兰室、等15个专类园和一个“黄道婆庙游览区”。
穿过一串彩色圆形铁环,我来到“上海植物园”的地标石头高处,再登上“观景台”,环望四周美景。
一株红色樱花树正在盛开。两位老人,一个在拉京胡,一个在唱字正腔圆的京剧。草地上,两对新人正忙着拍摄婚纱照。漫步“荷花池”木栈道上,池中水静无声,不见亭亭玉立的荷花。
雨后空气异常清新怡人,走过长廊,一老者吹奏萨克斯的动听乐曲,还在身后缭绕。
路边,郁金香竞相绽放,两只小猫悠闲的躺在旁边,“叽叽喳喳……”,树林中,鸟儿在不停的鸣叫。
走过“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花桥,我来到“草药园”前,却是大门紧闭。原来,这里主要供专业人士参观,其他游客仅可在周三预约参观,限制名额只有100人。在翠竹青青的“草药园”园外走一圈后,我来到了“热带植物馆”门前,门口郁金香让银爱怜不已,里面却不免费参观!原来,“热带植物馆”和“四季花卉展览温室”、盆景园、兰室等专类园,均要买票才能进去参观。
“盆景园”的外观黑瓦白墙,徽派建筑风格,典雅秀丽。“锦绣河山”盆景大气壮观。
“植物大楼”里的科普展览,温馨浪漫。坐在大厅里的小凳子上,我津津有味的观看“上海植物园”和“辰山植物园”的简介发展视频。参观了各种植物标本。
在这里,我得知,现在动植物灭绝的速度,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前的1000倍!甚至超出了地质历史时期前5次生物大灭绝!地球生物多样性已经陷入“绝境”!自1753年“现代分类学之父”Carl Linnaeus对植物进行分类以来,大约有571种植物已经灭绝,是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两倍。更加令人震惊的是,自1900年以来,平均每年有3种植物消失,这比大自然优胜劣汰的速度高出至少500倍!这将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危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真知灼见,字字珠玑,震耳发聩!
飘过冷清的“蕨类园”,来到“牡丹园”。这里,现在没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开,只有牡丹仙子孤独的身影站立在花园中,等待她孩子的来临。
但是,“牡丹园”外,游船码头池水岸边,几株“河津樱”樱花树正在傲然怒放!游人纷纷拍照留影!
潺潺流水,一处喷泉,老者垂钓,聚精会神。“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雕塑栩栩如生。
“儿童游乐园”大门紧锁。对面的“梅花园”里,却是各色梅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梅花的香气让银陶醉不已。我流连忘返不忍离去。
“杜鹃园”山上,幽静安宁,虽不见满山杜鹃花开,却有白鸟争鸣和阵阵乐声悠扬。
“木兰园”含苞待放,“松柏园”幽深路长。
路过“兰室”,我最后走到了“黄母祠”。今天终于开放了!我第一次走进这里/
这个“黄母祠”,是为纪念宋末元初著名的“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黄道婆(原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市)而修建的。她对促进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她去世后,不少地方均立祠奉祀。她的祠庙因故屡建屡毁,直到今天,才得以安定。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她的丰功伟绩!
15点左右,我开始原路返程。
5个小时、15000多步旅途,很疲乏,但是,非常开森!
这次去“上海植物园”有点遗憾的是,园内有相当区域封闭了,正在紧锣密鼓的维修改建,为今年“2022上海花展(国际)”做准备。这个“花展”将于2022年4月1日—5月6日开展。到时候我一定再去“打卡”!朋友,您去吗?[偷笑][偷笑][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