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书生,到厦门办事,在旅店住下。一夜,有位风姿绰约的姑娘来找书生,说道:“我是狐狸,但不会害你的。”书生心中喜欢,深信不疑。
这个书生名叫万福,博兴县人,自幼读书,却一直没有取得秀才,但家中薄有资财。在乡下有一种陋俗,大多上报富户去充当里正一职。恰巧万福被选上。
因为里正这一差事并不好干,宽厚老实的人往往因此倾家荡产,所以万福吓得逃到厦门,租住在旅店中。
狐女嘱咐万福,不能与客人同住,便每天都来,与万福同床共枕。从此,万福所有的日常开销都由狐女提供。
不久,有两三个朋友前来拜访万福,连住几夜都不肯离去。万福厌烦他们,却不好意思赶他们走,不得已,就把实情告知朋友。
朋友们一听,都说愿意一睹仙容,万福便告知狐女。狐女对客人说:“为何要见我?我也与人一样啊。”声音婉转动听,仿佛就在眼前,但环顾四周,却什么也见不到。
有一个叫孙得言的客人,坚持请狐女现身,说:“听到你声音娇滴滴的,真让人魂魄飞扬,何必吝啬你的花颜月貌,白白地使人相思呢。”
狐女笑着说:“倘若我说不呢?”孙得言说:“既然你不出来相见,那我们便留下过夜,看你们两个怎么欢好。”
狐女笑着说:“留下也无妨,倘若小有冒犯,希望不要在意。”众人怕狐女恶作剧,于是全部散去。然而每隔几日必来一次,与狐女互相笑骂。
狐女十分诙谐,每一句话,都能让朋友们为之倾倒,幽默得引人发笑,大家都称呼狐女为“狐娘子”。
一天,万福置办酒席,宴请好友。他坐在主人的位置上,孙得言与两位客人分别坐在左右,上座留给狐女。狐女推辞不会饮酒,但大家请她坐下交谈,她便答应下来。
酒过数巡,朋友们都劝狐女喝上一杯,狐女说:“我不会喝酒。但愿意讲一则故事,为诸位饮酒助兴。”
大家都说:“如果骂人,那就要罚酒。”狐女说:“我骂狐狸如何?”众人说可以,于是全都侧耳倾听。
狐狸讲:从前,有位大臣,头戴狐腋毛皮帽,出使红毛国,去面见国王。国王见到大臣,大为惊奇,便问:“你的帽子是什么皮毛?”大臣说是狐狸腋毛。
国王说:“这东西我从来没有见过。‘狐’字是怎么写的呢?”大臣一边用手指比划,一边说道:“右边是一大瓜,左边是一小犬。”众人哄堂大笑,坐在狐女左边的孙得言脸红耳赤。
另外两位客人是陈氏兄弟,一位叫陈所见,一位叫陈所闻,他们见孙得言处境尴尬,便说:“公狐狸哪里去了,让母狐狸这般恶语伤人!”
狐女笑着说:“刚刚这则故事还没有讲完,就被一阵犬吠打断,请让我讲完。”
于是狐女继续讲:国王见到大臣骑着骡子,十分惊奇。大臣便告诉国王,说:“骡子是马生的。”国王仍然很惊奇。
大臣说:“马生骡子,是‘臣(陈)所见’;骡子生驹驹,是‘臣(陈)所闻。”众人听完又是一阵大笑。
众人知道逗不过狐女,于是约定:谁要是再开玩笑,就罚谁请客。很快,大家喝得酒兴大起,孙得言对万福说:“我出上联,请你对出下联。”万福说:“上联怎讲?”
孙得言说:“妓者出门访情人,来时‘万福’,去时‘万福’。”万福想了半天也对不出来。狐女笑着说:“我有下联了。”众人都想听。
狐女说:“龙王下诏求直谏,鳖也‘得言’,龟也‘得言’。”满座无不笑得前仰后合。孙得言不满地说:“刚才约好不开玩笑,你怎能犯规呢!”
狐女笑着说:“过错在我。但不这样做,就对不出工整的对子了。明日我来宴请诸位。”众人又说笑一阵,这才散席。狐女的诙谐,那是说也说不完的。
数月后,万福带着狐女返回老家。刚到博兴县地界,狐女说:“我有一门远亲在此居住,许久未通来往,不能不去看望。我带你一同前去,住上一晚,明早出发正好。”万福答应下来。
大约走了二里路,看见一座庄园,万福以前经过此地,并不记得还有这个地方。狐女前去敲门,有个老仆应声出来开门。一进门,只见楼阁重叠,像是世家大族一般。
万福进屋见到主人,主人是一位老汉与一位老妇人,他们作揖请万福坐下,宴席丰盛,以女婿之礼来款待万福。
次日天亮,狐女对万福说:“我突然与你回家,恐怕骇人听闻。你最好先回去,我随后再过去。”万福觉得有道理,于是回到家中,预先向家人说明。
不久,狐女来到万家。她与万福说说笑笑,家人都能听到,然而看不见本人。一年后,万福又去厦门办事,狐女也跟着一起。忽然来了几个人,狐女与他们交谈,寒暄备至。
于是狐女对万福说:“我本是陕西人,与你有前世的姻缘,所以跟了你这些日子。如今我的兄弟来了,我要跟他们回去,不能再终身侍奉你了。”万福恳切挽留,也没能留住狐女。
此故事改编自《聊斋志异》。故事中万福的朋友们遭到狐女戏谑,那是因为孙得言先是用言语撩拨狐女,也算是自取其辱了。
但话又说回来,他们相互调侃,也是建立在友情的基础之上,却能够看出狐女句句绝地反击时的伶牙俐齿。大家如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