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戚金兴(戚金兴百科)

戚金兴,男,1962年3月出生。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董事长;未来5-10年将迎来“最好时期”。滨江将继续推进实施“1+5”发展战略,即在房地产主业做精、做优、做强的同时,有序推进服务、租赁、酒店、养老和产业投资五大业务板块。

滨江集团介绍

成立日期1996-08-22

注册币种人民币

法人代表戚金兴

公司电话

经营状态持续经营

是否上市公司是

工商注册号91330000719577660B

公司人数--

经营期限1996-08-22至(今)

注销/吊销日期--

公司简称滨江集团

公司网址滨江集团

注册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庆春东路38号

公司介绍公司前身是杭州滨江房产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11月26日,经滨江集团股东会决议,同意将滨江集团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即以截至2006年10月31日...查看

经营范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

智能点评

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截止 2021 三季报,总资产为 1988.37 亿,资产负债率 84.44 %;总资产周转率 0.13次 ,应收帐款周转率 45.03% ,存货周转率 0.15 次。根据2021年 EBIT规模,公司年度可产生现金流能力为 0 亿 ,流动比率 1.38 和速动比率 0.13 ;截止2021-09-30 ,授信额度合计797.11亿人民币,已使用额度331.87亿人民币,未使用465.24亿人民币。

主营收入行业产品地区2021-06-30

更多

分类名称

营业收入 (亿元)

百分比 (%)

去年同期 (亿元)

同比增长率 (%)

房地产业193.100099.64102.710088.00酒店业(行业)0.70000.360.00000.00

【又一个千亿房企,暴雷了】

作者:云潭

来源:市值观察

转自:德林社

原标题:掌舵人丨一代地王,爬进ICU

曾经豪掷百亿拿地,如今1.88亿都还不起。曾经风光无限,独占鳌头,当下却令投资者在风中凌乱。

融信创始人欧宗洪是千亿房企掌舵者,是斜刺里杀出的地产黑马,同时也是中国单价“地王”制造者。如今,却成为房企“暴雷”名单中的一员。

融信迅速崛起和赫然坠落,因“地王”起,也因“地王”衰。这位莆田商人,在房地产浪潮的沉浮起落中,谱写出一部“地王血泪史”。

1、专拿“地王”

作为闽系房企的佼佼者,融信堪称“地王收割机”。

2016年8月17日,备受瞩目的上海静安区中兴社区地块竞标开拍,由于地处核心位置,周边配套优越,这地块吸引了万科、仁恒等“十八路诸侯”竞相角逐。

经过多达400轮的竞价后,融信依旧敢于出价,最终以110.1亿元击败各路豪强,顺利拿下这块土地,其至今仍保持着10.03万元/平米的中国单价“地王”纪录。更令人震惊的是,其自持部分楼面价更是达到14万元/㎡以上。

坐镇后方的欧宗洪,带领融信一战成名,声名鹊起,而110亿的总价,几乎是其2016全年销售额的一半。此后,融信马力全开,2017年一年,又拿下78块土地,耗资近400亿。

其实,在刚刚进入房地产江湖时,欧宗洪就是个爱好大场面的人物。2007年,他以15.5亿元总价、9953元/平米的楼面价斩获当时的福州单价“地王”。要知道,当年福州商品房成交均价才6802元/㎡。

靠“地王”名气刷声量,展示实力秀肌肉,欧宗洪一番操作下来,融信“地王收割机”的名号不胫而走。

伴随着疯狂拿地,其销售额也迅速攀升,从2015年的100亿出头跃升到了2018年的1218亿,成为新晋“千亿黑马”。

2021年,土地“两集中”政策开始实行,恰逢疫情后地产销售回暖之际,欧宗洪再次开始他的豪赌之旅。

在杭州首次土地集中出让中,融信联合滨江拿下7宗地块(3宗单独获取、4宗联合获取,后期主要由滨江操盘),总面积30.74万平方米,花费228.53亿元,拿地金额和地块规模均位居开发商首位。

一时间,杀疯了的融信颇有“地王”再来的豪气,爱场面的欧宗洪高调宣传,烘托气氛。据说当时拿到一块地,企划部门就写一封信,大肆传播。但在一心一意、梅开二度、三生有幸、志在四方4封信之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高调拿地,实则是在刀尖儿上跳舞。土拍过后,有投资者向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提问:“净利润能有几个点?”戚金兴十分坦率:“要努力做到1%-2%的净利润水平。”

一时间,这番言语在地产圈炸开了锅。其实,他在2020年底就公开表示:“滨江集团利润5%已经算高了,其他兄弟单位可能还达不到这个数字 。”

滨江集团是杭州地产一哥,况且要努力才能做到1%-2%的净利率。而按照融信获取的土地金额和面积计算,其楼面价高达7.4万/平米,加上规划、设计、建设、拆迁等等成本,售价至少要10万-12万才能盈亏打平。

考虑到当前杭州新房平均价格为4万/平米,融信这些地块后期的开发无疑将遭受高成本钳制。

纵观欧宗洪的地产发家史,他2000年从莆田起步,到福州拿“地王”崭露头角,再到征战上海滩,击败各路豪强,创造中国“地王”纪录,一路在地产最后的黄金期急速飞驰。

但这些高价拿下的地块,也给融信埋下了祸患,最终将反噬自身。

2、商海渡劫

“我的人生经历中,失败是最宝贵的经验。只有失败的时候,才会去想自己为什么会失败,会想怎样从失败中总结经验,重新站起来。”

欧宗洪喜欢把自己比作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人。这或许与他年少家贫,历经诸多磨难有关,亦或者是他对地产周期的某种隐喻,他相信即便经历过历史上多次调控后,大笔押注地产依然可以高歌猛进。

潮起时用力过猛,而潮落时却不知收敛,闽系商人的激情和勇气,带领他们登上巅峰,如今却又坠入深海。

欧宗洪第一次拿下“地王”后,2007年9月,楼市调控政策来袭,令福州楼市成交量“腰斩”。欧宗洪不得不以损失7000万元定金的方式,将地块退回,以挽回损失。

一切皆周期,但欧宗洪似乎不信邪。2016年拿下的中国“地王”项目,后期因资金短缺,悄悄将其转让给万科操盘……

3、跌落神坛

曾经一口气百亿拿地,如今连不到2亿元的利息都还不起。以前挥金如土般的豪气消弭殆尽,空留股债双杀的惨淡。

……

全文:网页链接

【思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转发的目的为传递信息,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并已明确注明作者和文章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转发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将立即删除!

【项目利润仅1%也做,房企在打什么算盘?】 “努力做到1%—2%的净利润水平”。在滨江集团近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当被问到近期在杭新获项目的利润表现几何时,“杭州一哥”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给出了上述回答。房地产项目只能争取1%的利润?到底是房企水平差?还是老板装?房地产行业事情到底如何?房企又是如何考虑的?

1、招拍挂地块的利润预期,真就只有1%—2%。房地产行业早就过了黄金期,普遍高利润已经是快10年前的事情了,随着土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城市每块优质宅地都会经历残酷的竞争,房企的预期利润是一降再降。10年前预期利润6%就有房企愿意做,现在预期3%,1%的项目也会有房企愿意做。这种情况源自于土地拍卖制度,如果某个企业守着6%的利润预期,很可能地块就会被一些预期利润更低的房企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抢走了,于是设定6%利润预期的企业可能就会长期拿不到项目,最终只能在多次拿不到项目后,痛下决心降低利润预期去高价拿地,但一家房企的动作也会相应引发其他竞争对手的反应,于是地越拍越高,项目预期利润越来越低,低到直至接近“白干”。

2、项目利润低,是房企快速扩张的代价。过去几年,大批房企信奉高周转快速扩张模式,为求规模扩大,项目预期盈利第一点的都做。之所以高周转被多数房企选择为企业发展战略,我认为基于四点原因:1、通过规模快速扩张,在资本市场讲一讲高增长的故事,好让企业在香港上市(涉房企业今年已经停止A股上市,多数只能选香港)、融资,实现高估值;2、迷信当时房地产领域流行的“大而不倒”“小而没”的理念,认为规模大优势大,规模小注定被淘汰。其实这里也没有什么严禁的逻辑,当时在业内也只是一种口口相传的“共识”而已。但就是因为当时信奉的企业多了,于是就每家都在不顾利润地冲规模。3、销售额规模冲“千亿”,企业做大了,高管的虚荣心得到巨大满足,这个没有客观的统计,但就我亲眼所见,所感,就是重要的心理因素。4、碧桂园模式的成功示范效应。碧桂园是我国房地产业内第一家成功实现高周转,高增长的房企。其几年时间调到全国销售额第一位,数千亿的销售额的确震撼了不少人,也由此产生了众多的信众。

3、亏损项目也很多企业愿意做。为理想?为公益?都不是。求个广告效应而已。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大城市相对核心位置,最关键一点就是项目要足够小,总投入不大,亏也亏得有限。这时候房企就会拼了命把项目档次堆高,树立一个企业高端项目的标杆。一则让合作伙伴来参观,显示下自己多NB;二则相当于在大城市相对核心位置树立一个广告牌,增加企业的曝光率。

4、真正的利润,只能堵地价的上涨。尽管很多大城市项目在拿地时利润预期只有1%—2%,但事实上很多楼盘最终还是赚了不少钱。而最终赚的这个钱其实并不是房企整个开发过程的辛苦钱,而是地价上涨了所带来的土地溢价收益。比方说广州当年的几个“地王”项目,地价都4、5万一平,按当年的市场行情,开发肯定是亏的。但最近一年楼市急剧升温,项目售价一下子又6、7万每平攀升到10万附近,利润一下子就出来了。这可能是项目的运气好,熬到了一轮楼市大行情,也可能是决策者有眼光,相信大城市房价所谓的“永远”上涨逻辑。

我上面所说的也不是所有房企的情况,只代表一部分,尤其是那些高周转型的企业。至于部分以利润到导向的房企,其利润率还是保持得不错的,还有部分央企国企,他们项目利润的一部分则是来源于财务成本,毕竟他们的融资成本比民企低近一半,所以他们赚的其实是银行的钱。

滨江董事长戚金兴说,融资成本低,要努力把利润做到1-2%。换句话说,这几块地有可能是会赔钱的,赔钱也要做,房企的逻辑是什么。

他讲话喜欢打比方。“做企业就像养孩子。首先希望他是健康的,然后希望他能力强,最后希望他长得帅。企业的健康是品质,能力是规模,长得帅是业绩。”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具像化,这是一门硬功夫。我问他,你是即兴的还是事先想好的。他说,很多时候是即兴的。

他对数字很敏感。自己的企业管理费率多少,全行业平均是多少;同行业负债最高的是哪些企业,表内是多少,表外又是多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说,房地产这个行业,接下来是抢食的年代。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做好了准备。

自1999年到现在,他把企业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是行业的黄金时代,但我们没有做好准备,忙着打基础。第二个十年是行业的白银时代,我们还是在织网。2019年,我们开始爆发了。”进入黄铜时代,全行业平均利润降低,抓的都是小鱼小虾,但他坚信,这是真正属于他们的机会。

2019年,销售过千亿元。2020年,销售达1363亿元,同比增长21.7%。“十四五期间,我们的目标是2000亿元,我们已经有了三个绝对优势,三个相对优势。”他信心满满。

他很“保守“。迄今为止,他的活动范围仅限浙江、江苏、广东、上海三省一市。他很“开放”。他把日本、美国走过的路研究得很透彻。

他脚踏实地,坚持做好品牌,做出好口碑。他仰望星空,他去大凉山建了25所幼儿园。“国家指向哪里,企业要奔向哪里”。他把政策吃的很透。“房地产金融的三条红线来的很及时,最近新增的二条红线也是好事”。

他一直不肯接受我的采访。他说,这个行业,还是少说多做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客户眼睛雪亮,他们最终都是用脚来投票的。

他叫戚金兴,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董事长。

在房地产公司做新业务太惨了,钱没赚到,还活活断送了自己的职场生涯。

2018年被地产的高工资吸引,放弃了工作了多年,已经做到部门副职,每年工资稳步上涨的老东家,进入地产公司做产业的新业务。发现进入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深坑,现在想爬都爬不出来了,可以预见自己的职业生涯即将完蛋了。

近几年传统地产板块盈利能力持续走低,没有土地房企就得死,但很多高价买到的地一开发就意味着亏损。最近,“杭州一哥”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都说:“努力做到1%~2%的净利润水平”。可想而知这个行业有多艰难。

再艰难都得找出路,很多开发商想到了产业勾地,纷纷成立产城部门,挖专业的人才做这块业务。招过来之后希望能够立刻出成绩。我们这批人来了之后,发现地产公司的领导把这个事情想的太简单,以为随手就能找到一个大企业,通过绑定企业把住宅用地从政府手上勾到。

其实,实际操作工程中有很多难点,政府喜欢的企业基本都是龙头企业、高科技企业,企业只要足够好,政府早就盯上了,也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它们愿意来跟地产公司合作,一定是想赚取更多的收益。所以要价就会很高,把风险控制得最低,前期基本都不投入还要各种好处,这些成本最终都转嫁到地产公司手里,就算账算得过来,住宅的地价降低部分也被吞噬完了,相当于为产业方做了嫁衣裳。

这其中还有很多只是来骗钱的,打着某某集团国内代理商、某某协会联盟、某某大企业的亲戚朋友的幌子,来捞一笔中间费用的。就算把地拿下来,产业物业落在自己手里就是个烫手山芋,根本卖不出去或者租出去,也不知道怎么运营,导致总体指标下滑,项目破发成为常态。

地产公司老板的耐心是有限的,不能快速出成绩就直接砍掉产城部门。产业的工作还没进入状态就被裁掉了。就算不裁掉,一般把产城部门并到投资部门去,到了新的部门你的价值体现不出来,就会遭受各种排挤,呆不下去自动离职。

到了新的公司,尝试做产业创新业务,就是想办法把商业物业去化。其实大家有很多好创意,市场前景也好,可实践性也强。跟领导汇报要做,领导只关心能不能立马赚钱,最好一到两年就回本,还大赚一笔。真正做过产业的人都知道,根本不可能。

我们做的是产业运营,它是看长期,投资回收期比较长,不像卖房子,快速销售完一次性回款。但地产领导都是地产深耕多少年的人,习惯了快速回收资金的模式。根本没耐心去等一个产业慢慢成长起来,产业干到半路,等不到出成绩就被砍了。因为地产公司发现不管怎么折腾,赚钱最快的还是卖房子,其他都太慢了,也都是小钱。

如果你在地产行业想通过产业做出成绩太难了,除非你遇到一个懂产业的领导,不然就是白搭。而且产业运营和地产销售完全是两种模式,想融合是很难的。况且国内超过90%的房企根本不是诚心做产业,只是想通过它拿住宅用地,把产业想得极其简单,在他们眼里都是一买一卖的事情,这种思路不可能做得好。

地产这几年的工资也停滞不前了,还不如找一个前景好的工作,虽然起步工资会低,但每年会稳步上升,过几年不一定比地产公司差。如果不是传统地产板块的,建议要慎重,来了之后想换行业都难了,干个几年没出成绩,对你长远发展很不利,甚至断送职业生涯。

#房产# #职场干货# #职场#

地产夜行侠——今日速览——#房企动态#

 

1、【恒隆地产】2020年净亏损25.71亿港元,实现营业收入89.73亿港元,期内溢利64.81亿港元。

2、【恒隆集团】2020年净亏损15.41亿港元,实现营业收入95.26亿港元,营业溢利68.80亿港元。

3、【张江高科】预计2020年归属股东净利润16.78亿元-18.60亿元,同比增长188%到219%。

4、【滨江集团】公告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戚金兴先生于2021年1月27日、28日通过二级市场合计增持公司股票22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7%。值得注意的是,戚金兴曾于2021年1月25日、26日通过二级市场合计增持公司股票209.76万股。

5、【城建发展】公告称,因退休原因,汤舒畅先生不再担任公司监事、监事会主席。同时选举杨玉喜先生为公司第七届监事会主席。

6、【中国奥园】公告称,委任陈志斌为公司执行董事,该任命于1月27日起生效。加入集团前,陈志斌服务于花样年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担任财务部总经理。

7、【金融街】拟15.75亿元出售德胜公司100%股权及债权。据悉,德胜国际中心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83号,总建筑面积约22.95万平,公司持有运营德胜国际中心部分面积约3.8万平(业态包含写字楼、商业、地下零散配套服务用房和车位)。

最近网上又有很多人说潘石屹跑了,很多人都没说到点子上。潘石屹卖SOHO,虽然是从2014年开始的,但是2017年以前卖的基本上都是上海的物业。比如2014年卖给携程的凌空SOHO、2015年卖给郭广昌的上海外滩、2017年卖掉的虹口SOHO和剩余的凌空SOHO物业。

坚定地看好北京是潘石屹商业生涯最重要的一件事。

但是逃跑艺术,才是潘石屹的财富密码。潘石屹最重要的一次逃跑是在海南。那是万通六君子崛起的年代。万通六君子中,潘石屹最先认识的是易小迪。

1987年,潘石屹下海来到广东,两年后跟着一位老板到海南开砖厂。当时易小迪带人到潘石屹的砖厂检查工作,结果连一顿饭都没蹭上。

易小迪所在的单位是海南体改所,1988年,冯仑奉命到海南组建海南体改所,招了易小迪和王启富,易小迪是人大的研究生,当时还没毕业,王启富是一家国营房地产公司的办公室主任。

当时那家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叫王功权,王功权吉大毕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省里头,他是在南下下海的火车上认识了刘军,两个人一见如故,约定好谁先找到赚钱机会,就要互相照应。

潘石屹、易小迪、冯仑、王启富、王功权、刘军六个人就是后来的万通六君子。

海南体改所仅仅坚持了一年就解散了。

后来易小迪在海南做起了印刷生意,去潘石屹的砖厂拉单子,两个人成了好朋友。而冯仑带着王功权、刘军、王启富投奔了牟其中的南德公司,待了一年,冯仑做到了牟其中的第一副手。1991年,冯仑从南德辞职又回到了海南,四个人加上易小迪、潘石屹成立了万通的前身“农高投”。

南方谈话之后,海南地皮率先迎来了一波暴涨。

在1991年6月,海口房产售价是每平方米1200元左右。六个人凭借着对政策的敏锐度,高息借贷1000多万炒地皮。到了1992年6月,海南房产售价已经涨到了每平方米3500元。炒卖地皮成为了最快的暴富手段。到了下半年海南房价涨到了3500元~5000元/平方米,农高投凭借炒地皮挣到了第一个1000万。1992年年底,潘石屹从海口规划局得知,海口本地人口不到30万,而人均住房报建面积却高达50平方米。

不久后六个人就从海南楼市撤退,到北京成立了万通,成功逃跑。

这年,海口市地价从1993年最高点680万元/亩一路狂泻,三年后跌至约100万元/亩,跌幅达85%,基本上回落到1991年的水平。

在海南之后去北京生根,是潘石屹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决定了他的命运。

1995年万通分家,六个人平分了万通65%的股份。

冯仑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是这么说的:最后潘石屹给公司发了律师函,称不同意就起诉。分家后潘石屹拿走了北京的那块地,建了现代SOHO城,奠定了SOHO的根基。

潘石屹第二次撤回北京是在2012年。

2012年底上海办公楼的租金上涨了17%,而同期北京的办公楼租金上涨了74%。历来搞房地产的,考虑租金收入属于不务正业。如果靠租金收回房价成本,大概需要51年。但是潘石屹看重租金,属于没有办法。

早在2010年起,北京市出台若干政策,禁止商业散售,并逐渐加码。潘石屹拿手的商业散售走不通了。于是2012年8月,潘石屹宣布SOHO中国从“开发—销售”向“开发—持有”模式转型,以获得长期物业增值,当起了包租公。而租金涨幅更高的北京,自然成了潘石屹的老窝。

2013年潘石屹开始卖出上海的物业,同年一口气在北京拿了七块地。

但是北京办公楼的租金并没有如想象中一飞冲天。2012年北京的办公楼租金涨幅为74%,而2013年涨幅却只有10%。北京的办公楼租金涨不动了。2019年11月28日潘石屹说了这么一句话:中国租金回报率低得我都不好意思说。话语之中透露着他对租金回报的失望。

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潘石屹当地产商最成功的一点是,不借钱。

去年地产行业多了三条红线: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上限为70%,净负债与股本之比的上限为100%,现金与短期债务比的上限为1。但是SOHO的净负债率长期保持在20%以下,账上永远保持着100亿现金。也正因为如此,潘石屹实际上是中国最有钱的地产商之一。

谈起房地产行业,大家总有一个误解,就是钱都是被地产商赚走了。总以为房子盖起来就能挣钱,其实不然。今年5月,杭州进行了集中土拍,滨江集团拿了5块土地。股民问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这次能赚多少利润。他回复了这么一段话:在滨江团队精干高效管理下,公司融资能力强,融资成本低,品牌影响大,在这样的状况下,努力做到1%—2%的净利润水平。

地产商赚钱不是比谁规模大,而是比谁最能捂。潘石屹不着急卖,旗下的项目基本都拿了十年以上,租金没收多少,还是靠土地增值赚钱。

潘石屹2014年说过,他一直坚信的商业趋势有三个,一个是芯片的摩尔定律,一个是通货膨胀,另外一个是城市化进程。

上海的人口拐点出现在2015年,北京的人口拐点出现在2017年,这些都是朴素的商业智慧。

龙湖回应集中供地拿地原则:坚持10%以上利润!

6月16日下午,龙湖集团召开一年一度的周年股东大会,由于疫情管控的原因,董事会主席吴亚军、首席执行官邵明晓、首席财务官赵轶、执行董事王光建均在北京通过视讯连线方式参会,并由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志安在香港会议现场担任会议主持。

现场提问不多,但关于集中供地这个热门话题,投资者们仍尤为关注,特别是在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说出“努力做到1%-2%的净利润水平”之后,他们也不免担忧龙湖在拿地方面的利润管控。

因此在提问环节上,投资者头一个问题就是,龙湖对集中供地所拿地块是否有预判利润率?

对此,首席执行官邵明晓语气轻快地道:“双集中供地的情况非常好,我们在其中获得了14个项目,而且利润率均处于10%以上。”

“当然我们也参与了很多土拍,同时会坚持拿地原则,即保持毛利率达25%左右的底线,净利润率10%以上。”很显然,一向注意管控成本与杠杆的龙湖集团,并没有在首轮集中供地中过于紧张以至牺牲利润率。

今年1-5月期间,龙湖集团共获得38幅土地。其中,在集中供地的土拍上获得14幅地。而就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这14幅地中,位于热点城市的地块溢价依然较高,个别甚至需要自持部分面积,而在“非热点”城市则溢价低甚至底价拿地。

其入场集中供地的第一个城市是重庆,在这个发迹地,龙湖于4月28日-4月29日两天时间,共斥资96.64亿元拍得5宗地,除了与颐天康养合作拿下的蔡家板块189.21亩地是底价成交外,九龙坡区大杨石组团W分区W23-7/04、W28-7-1/05地块溢价率为18.4%,其余3宗地溢价率则介乎40.8%-53.7%。

这个准一线城市,彼时两天出让的46宗地块共揽金635亿元,平均溢价率就达到43%。

另一溢价较高的地块,就位于让房企利润率仅1-2%的杭州。龙湖5月初以52.53亿元竞得江干区的杭州市数字商贸城单元JG1801-R21/B-01地块、JG1801-R21/B-02地块、JG1801-R21/B-03地块、JG1801-B1/B2-05地块,楼面价14776元/平方米,溢价率29.93%,自持19%。

虽然无锡、福州所拿地块也触及了上限价,但总金额都只有数亿元,对于龙湖来说影响并不大,而在青岛、厦门、长沙的4幅地块则是以底价成交。

吴亚军在本次股东会未有发言,但是在今年3月份的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她对于公司在集中供地的表现也有过预测:“集中供地方面,公司经过研判,认为大体对龙湖是利好,总体上公司财务比较稳健,资金面也比较健康。而供地模式肯定会对运营带来新的变化,但公司这几年一直在强化能力杠杆,一直在降低财务杠杆,从拿地到策划,到方案,到开工、建设、交付乃至客户服务,一系列全链条的能力都在持续优化。”

事实上,龙湖集团一直强调审慎自律的拿地纪律,邵明晓也曾表示,龙湖集团会按照既定节奏、在预定城市、拿价格合理的土地,并一直按照全年净负债率的控制来倒算拿地金额,会控制全年整体负债率在50%-60%之间。

7月28日(周三)午间A股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汇总如下:

利好公告:

1、容百科技:预计2021-01-01到2021-06-30业绩:净利润30000.00万元至34000.00万元,增长幅度为452.67%至526.36%,上年同期业绩:净利润5428.2万元。

2、江淮汽车:预计2021-01-01到2021-06-30业绩:净利润48000万元左右,上年同期业绩:净利润-14744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8元。

3、四川金顶:预计2021-01-01到2021-06-30业绩:净利润4300万元至5200万元,增长幅度为60%至92%,上年同期业绩:净利润2697.6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773元。

4、泉峰汽车:预计2021-01-01到2021-06-30业绩:净利润7623万元至8050万元,增长幅度为256%至276%,上年同期业绩:净利润2139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1069元。

5、万通发展:半年度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变化4822.64%。

6、*ST丰华:股东谢显增持8.01万股,增持股占流通股比例0.04%。股东舟山市益鑫财务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增持265.03万股,增持股占流通股比例1.41%。股东董优群增持263.75万股,增持股占流通股比例1.41%。

7、滨江集团:股东戚金兴增持263.7万股,增持股占流通股比例0.1%。

8、国瓷材料:半年度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变化52.68%。

利空公告:

1、江特电机:宜春市袁州区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计划减持3412.65万股,占比为2.0%。

2、华自科技:股东苗洪雷减持11.29万股,减持占流通股比例0.05%。

3、高新兴:股东刘双广减持1458.32万股,减持占流通股比例1.0%。

4、中矿资源:中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减持371.23万股,占比为1.15%。

5、雪迪龙:股东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减持218.03万股,减持占流通股比例0.66%。

6、协鑫集成:股东嘉兴嘉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减持4153.3万股,减持占流通股比例0.71%。

7、中国海防: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减持1067.6万股,占比为1.5%。

8、江苏北人:股东上海涌控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减持28.05万股,减持占流通股比例0.34%。

9、科达制造:股东梁桐灿本次质押1500.0万股,占其所持股比例为3.63%,累计质押比例为14.09%。

10、*ST聚龙: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行以第三方涉及诉讼,事项为聚龙金融诉浙商银行沈阳分行合同纠纷。

11、海量数据:半年度净利润847.46万元,同比变化-25.83%。

12、卓易信息:股东华软创业投资宜兴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减持30.4万股,减持占流通股比例0.72%。

午盘回顾:

截至午盘,上证指数跌0.59%,报3361.08点,深证成指跌0.33%,报14047.46点,创业板指涨0.85%,报3260.43点。

  

三大指数早盘下探回升,创业板指一度涨超2%,银行、三胎概念相对活跃,CRO概念涨幅居前,鸿蒙概念、碳中和板块走弱,国防军工大幅回调,两市近3500家个股下跌,炸板率低,亏钱效应明显。

  

盘面上看:

1、盐湖提锂板块开盘走弱,西藏矿业跌近8%,西藏珠峰、西藏城投、东华科技跟跌;

2、白酒概念持续低迷,水井坊再度跌停,广誉远、盘江股份、山西汾酒跟跌;

3、银行板块持续拉升,瑞丰银行涨超9%,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跟涨;

4、三胎概念拉升回暖,读客文化、高乐股份等涨停,戴维医疗、澳洋健康、贝因美跟涨。

游资观点:

对极端行业政策的担忧导致内外部投资者负面情绪共振,A股前期已处于市场流动性紧平衡状态,这放大了短期情绪面的冲击。但是,极端政策落地可能性低,市场流动性负反馈的可能性小,而国内基本面稳步向好的趋势不变,且宏观流动性依然宽松,预计内外投资者恐慌情绪宣泄过后,A股将迎来下半年最佳买点。#股票##A股##微头条名师团##我要上微头条#@A股游资大作手

周一晚间股市个股重磅消息一:

一、利好消息:

1.三一重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政府补助11.3亿元

 

2.凯中精密:预计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6.6亿元 创单季度历史最高 公司订单大幅增加

 

3.中牧股份:兰州生物药厂新厂区获得《兽药生产许可证》和《兽药GMP证书》

 

4、*ST海陆:签订1亿元日常经营合同

 

5.美联新材:拟在华东地区设立子公司 投资动力锂电池湿法隔膜产业化建设项目

 

6.光威复材:2020年度净利6.4亿元 同比增长22.95%

 

7.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增持251万股公司股份

 

8.应流股份:子公司拟出资4800万元参与设立安徽应流尚云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9.吉宏股份:持股25万股以上股东可获赠飞天茅台1瓶

 

10.金诚信:全资子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11.永辉超市:累计回购2.5亿股公司股份 共计支付18.7亿元

 

12.浪莎股份:所属公司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13.九强生物:获得3项专利证书

 

14.海波重科:与安徽路桥签署8625万元合同

 

15.汉缆股份:目前公司海缆订单饱满 而且正在扩大产能

 

二、利空消息:

1.旗天科技:上海圳远拟减持不超2.56%公司股份

 

2.龙星化工:股东俞菊美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3.太极实业:大基金减持1.17%公司股份

 

4.千禾味业:董事、副总裁刘德华累计减持30万股公司股份

 

仅消息面进行解读。不作为买卖依据,不构成买卖建议。

7月28日晚间上市公司重大事公告

一:重大利好公告

1:伟思医疗半年度净利润6918.16万元,同比变化28.99%。

2:容百科技:预计2021-01-01到2021-06-30业绩:净利润30000.00万元至34000.00万元,增长幅度为452.67%至526.36%,上年同期业绩:净利润5428.2万元;

3: 泉峰汽车:预计2021-01-01到2021-06-30业绩:净利润7623万元至8050万元,增长幅度为256%至276%,上年同期业绩:净利润2139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1069元;

 4:巨星农牧半年度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变化1503.87%。

5:  集友股份半年度净利润5233.76万元,同比变化98.88%。

6:大业股份半年度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变化221.63%。

7: 上工申贝半年度净利润8046.96万元,同比变化292.87%。

8:和邦生物半年度净利润9.14亿元,同比变化1930.72%。

  9: 四川金顶:预计2021-01-01到2021-06-30业绩:净利润4300万元至5200万元,增长幅度为60%至92%,上年同期业绩:净利润2697.6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773元;

10:通用电梯半年度净利润1957.4万元,同比变化20.82%。

 11:晨化股份:拟以0元收购共青城华拓至盈伍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2.5%基金份额。 12:华贸物流:拟以5.05亿元收购杭州佳成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70%股权。

 13:滨江集团股东戚金兴增持253.27万股,增持股占流通股比例0.09%。

 二:重大利空公告

1:国发股份股东广西国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本次质押1282.0万股,占其所持股比例为46.91%,累计质押比例为28.56%。

 2:长园集团:长园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尹智勇,史忻以被告涉及诉讼,事项为70名投资者诉本公司等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

3:科达制造股东梁桐灿本次质押1500.0万股,占其所持股比例为3.63%,累计质押比例为14.09%。

4: 国机汽车:北京信威亚辰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信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第三方涉及诉讼,事项为汇益融资诉信威亚辰等合同纠纷。

5:大恒科技: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以第三方涉及诉讼,事项为苹果电脑诉中国大恒协议纠纷。

6:  弘业股份:江苏弘业永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南京易嘉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第三方涉及诉讼,事项为郭娟等诉弘业永为等合同纠纷。

7:   华能国际半年度净利润42.82亿元,同比变化-25.3%。

8:  海晨股份:江苏海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被申请方涉及诉讼,事项为全球物流诉本公司运输纠纷。

9: 英搏尔股东珠海领先互联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减持75.6万股,减持占流通股比例1.73%。  

10:科美诊断: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被告涉及诉讼,事项为成都爱兴诉本公司等商业诋毁纠纷。  

11:德马科技股东北京基石创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北京基石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减持90.0万股,减持占流通股比例2.19%。  

12:中曼石油:预计2021-01-01到2021-06-30业绩:净利润1750万元至2250万元,上年同期业绩:净利润-12456.2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31元;  

13:思维列控股东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减持112.9万股,减持占流通股比例0.5%。  

14:美凯龙股东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次质押1431.84万股,占其所持股比例为0.52%,累计质押比例为30.17%。

三:收盘总结  

A股三大指数今日走势分化,沪指收盘下跌0.58%,收报3361.59点;深证成指下跌0.05%,收报14086.42点;创业板指上涨1.61%,收报3284.92点。两市成交额达到1.27万亿元,行业板块呈现普跌态势,仅医疗、酿酒、银行板块上涨。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80.53亿元。

#财经##股票##A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74969/
1
上一篇阳光花园(阳光花园属于哪个社区)
下一篇 建院附中(建院附中薛)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