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近两三年房价将维持高位盘整(房价涨幅总体继续回落)

今年,上半年房价上涨,三季度盘整,下半年转跌。

这一年度价格走势形态,很像2018年。

但2022年,估计不会像2019年!

彻底凉凉了,千万不要再买房了,成交量再次下降11%,全线下跌的节奏。

本来以为楼市会年底翘尾成交量怎么也得暴利拉升一把,那么这样的话,明年的房价才有可能暴跌拉升。

但没想到楼市持续盘整期过后,11月重点城市的新股全家面积,仍然环比下降了11%,这也太糟糕了吧。

你知道他今年各个月份的成交量和去年对比的是在暴跌,每个月都是如此一线城市的跌幅基本上维持在33%二线城市的跌幅维持在60%左右,最高的跌幅已经达到了71%。

而现在从今年的成交面积来看,和上个月相比,仍然下跌了11%,那么和去年同期对比岂不是又暴跌了不少?

不过好在2022年11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已经达到了16,190元,价格方面还算比较平稳的。

希望最后一个月成交量赶紧跳涨,这样的话明年的房价才能够翻倍,我们也好趁机变现赚钱。@重庆地产视野 #重庆头条#

【2022年楼市展望(五)房价走势】上半年低位盘整,下半年有上升空间,幅度和当年收入接近。

在预测房价走势之前,首先需要强调一下,我国一二线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口持续流入,住房用地偏少是大趋势,慢变量。这将是一二线城市未来10—20年楼市的基础背景。而各种类型的调控政策只能产生阶段性的影响,时而利好,时而利空。只要大的基本面不发生改变,楼市的基本发展趋势是可以预测的。未来的大趋势还像过去10几年一样,在一条上行通道当中运行,阶段性上下震动而已。

近年国内通胀率在2%左右,GDP增速在6%上下,居民收入增速和GDP增速相仿,以上都是房价上涨比例基础参考指标。在市场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全国房价上涨速度和收入相仿,楼市大年涨得多,楼市小年滞涨。明年情况应属于稍偏好的年份。

从宏观上看,一二线城市对住房需求长期旺盛,再加上这里“保温”政策,明年房价表现肯定不会差,至少已经见底,将彻底告别了房价持续下行的短周期趋势。明年房价走势有望随着成交量的逐步放大而逐渐显现出强势。一线城市在2022年一季度就会感受到部分楼盘优惠力度减少。随着二季度成交量继续上升,三、四季度开始价格或开始有所表现。而三四线城市情况可能仍然不太乐观,人口流出,需求放缓仍是基本面。

在我写完这批预测后,看到了社科院对2022年房价的预测,大致为:预计如果没有重大政策调整,国内楼市明年会由降温转向走势分化、部分地方回暖,主要是一、二线城市,因為人口持续流入带动需求,估计全年楼价波动幅度为-3%—3%之间。大概就是三四线城市会继续跌3%,而一二线城市大概涨3%。和我的预测比较接近。

#展望2022房产行业新常态#

百城房价连续 5 个月下跌,楼市还在筑底阶段?还是会继续下行?

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40城11月新房销售面积为1344.31万平方米,环比下降4.86%,同比下降26.97%。

以前确实很喜欢这种大的数据,现在看来,这种数据对个人来说,基本没什么意义。

打个比方吧!

100个学生的成绩连续下降,那证明了什么呢?

跟个人的成绩有关系吗?

100个学生的成绩下降,每个人的就一定下降吗?

跟自己有必然的联系吗?

为什么这几年说的是因城施策,就是因为每座城市的情况都不一样,需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决定,是收紧还是放松,是增加供应还是减少供应。

也很反感那种什么5年后10年后的预测,听起来好像很有指点江山的豪气;

但实际上这种预测,本身就已经错了;

事物发展是动态的,尤其现在是个变化非常迅速的时代。

肚子饿了,你就会想办法找东西吃,不会一直等着饿死;

房价如果真的高了,自然就会下跌,下跌到买得起的时候,价格就会盘整回升;

如果没有继续下跌,那就证明有买得起的人接盘了。

还有那些拿00后10后不需要买房,可以继承多套房来说事的人;

按你们的理解,那就是说00后和10后的父母都是买了大把房子的人,这部分人的父母都是谁呢?

很明显是70后和80后为主,部分90后,问问这两三代人,绝大多数人都买房了吗?都有多套房产吗?

敢问买房了的,占比是多少?买的房子又在哪里呢?

问清楚这些,才是真实的,不要整天拿自己的幻想去衡量社会现实,那些泛泛之谈的数据去欺骗自己。

新建商品住宅房价涨幅最快的城市top20。

前十依次是:

西安,涨幅80.10%

徐州,涨幅73.30%

武汉,涨幅67.40%

合肥,涨幅64.50%

成都,涨幅63.80%

无锡,涨幅63.30%

厦门,涨幅62.50%

广州,涨幅61.90%

南京,涨幅60.60%

三亚,涨幅60.40%

东三省的,哈尔滨、沈阳、大连、长春房价涨幅论未排在top20里面。

前不久社科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蓝皮书,在该报告中明确指出,未来两三年国内房价将维持“高位盘整”。

另外该报告也指出除少数三、四线城市和个别地段、个别楼盘外,整体上的房价大涨大落都是小概率事情。

一二线城市房价明年大概率是稳定的,三四线城市可能会出现部分房价下跌的情况。

哈尔滨也是二线城市,对于哈尔滨的房价,您是怎么看的呢?#哈尔滨头条#

【本轮全国房价下跌周期,京沪扛跌,廊坊、郑州遭遇史上最强寒潮】

观察易居 50 城住宅价格指数的走势,不难发现各城在房价指数下跌开始时间节点、下跌持续时间长度、下跌程度等维度上均有很大不同。根据本轮周期中各城市住宅价格指数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时间节点和数值,计算可得本轮周期50 城各自的阶段房价总跌幅和持续时长(剔除房价震荡上涨和持平的月份)。其中,北京、上海、成都等 3 城已止跌转涨,其下跌时间皆持续了 3 个月;广州当前呈盘整形态;其余 46 城住宅价格指数仍在下跌中。

从房价累计下跌时间来看,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韧性最强。但深圳由于全国最早出台二手房指导价且至今政策威力持续,市场预期仍未有改善,从去年3 月到目前已持续下跌 15 个月。二线城市房价波动分化明显,经济发达地区的强二线城市譬如杭州,房价下跌开始时间较晚,因此下跌持续时间也较短。特别是成都,其房价在二线城市中最先止跌转涨,主要得益于二手房限价放松和近期一系列稳市场的新政。

河南、贵州、山东三省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较弱。表现为廊坊和郑州的市场景气度最差,廊坊自 2017 年 7 月开始下跌,至今累计下跌 41 个月;郑州自2017 年 8 月开始下跌,至今累计下跌 44 个月;当前二城已属于超跌状态。在此背景下,近日廊坊宣布取消限购限售;而郑州自今年 3 月起就大力度救市。

2020年,全国50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均值为13.4,相比2019年的13.2上升了1.4%。可见,在疫情影响经济与居民收入增长的背景下,房价涨幅却没受到影响。见怪不怪吧。2017年至2020年,连续四年在历史高位盘整。在严厉调控之下,估计未来两三年大城市房价收入比将有所下降。还没买房的朋友,可以期待一下[允悲]

中国房价根本就没有迅速下跌的可能!

我不看涨,但就算跌,也是非常温和的下跌。这么大的盘子,根本不存在类似挤兑式的下跌。

房价如果盘整,几年内跌去百分之三十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样虽然有痛苦,但还能维持。

最大的问题是当下跌趋势形成共识,大家就不买了,所以政府一旦下跌就会推出积极政策,不管是否扭转局势,也不能让老百姓彻底看空!

粉丝朋友这样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认为正确吗?

休息几年再被迫奋斗,因为未来几年大概率房价会盘整,而货币会贬值一半左右。

【北京房价又转跌了!近几年,深圳摁沪,沪按京,磨擦磨擦 】

知识星球中,有铁粉提问中聊到:北京望京次新已经从8月最高点跌了快10%了,其他大部分地区也都在降价,现在的价格比17年还低15%!

帝都房价,近几年确实挺凉快的。2017年3.17新政后先跌后横,直至今年涨了一点,还没创历史新高呢,近日又不涨了,部分板块再度转跌。唉,听说今年上半年还有外地炒房团蹿到帝都谋利。唉,我看是去找死……

上海比北京强多了。之前跌幅小于北京,去年以来这波上涨幅度大于北京。当前,上海房价也盘整了,但仍明显超过之前2017年高点,其中优质学区房和市中心高档小区超出二三成吧……

当然,当前房价相比2017年初,四个一线城市当中,深圳涨幅最大!只是,当前这个龙头正被浸猪笼[允悲]

老百姓的存款进股市这个话题已经被压下去了,主要是近些年来的股市确实很坑,大家意见很大。理智上,我是认同的,钱存到银行里真的不是办法,扛不住通胀。至于买房,其实房价就在泡沫高峰,这几年进去的好多人都是不赚钱的。

有些人认为自己赚了,那是没有实际去出售,或者说现在房价仍在高位盘整期。不过,这东西没必要说道理,泡沫市场里的人,只相信自己喜欢的观点。

每个人都不喜欢失败,但股市给人的失败太多了。A股市场的投机性非常强,今年以来的结构性行情出现了新的特点,就是主力逮着几个板块一直炒,处于上涨趋势的时间特别长,而下跌趋势的票也是一路跌,跌的时间特别长。关键是涨的票,估值已经很高了,根本谈不上价值投资了,但主力抱团不好出货,就只能一路拉。

我的理解,主力的大部分货不是在高点出的,而是在下跌过程中通过散户抄底抄的。因为我抄过汇顶科技的底,250元以下抄的,一波反弹当时放出了比头部更大的量,然后就一路跌到现在。这样的走势,现在回过头来想,从380多跌到250以下的时候,恐怕主力大部分筹码还在吧。

将来白酒股的出货,要么就是在高位构筑长期平台,要么也是汇顶这个走法,跌个30%以上后鼓动散户抄底,然后再跑。所以,我判断,白酒恐怕未来两三年都不能碰了。

科技股砸得非常狠,低位的时候还经常出现放量暴跌,我的理解,这肯定是主力在砸盘,要筹码。我是一直认为科技股会王者归来,但现在看,还是乐观了,长远来说,科技股会重新走好,但问题是这个坑挖得太深,情感上实在是受不了。这个时候,说远离股市,肯定是能引起很多散户共鸣的。

当然,这个声音都出来的时候,历史证明,基本上都是大底部。不过现在的A股,指数与个股完全不一致,我现在就很迷茫,不知道用哪个指数来分析整个市场。财经类的文章,很多在我看来就是误导散户的,但是这个标准其实很难确定,自媒体平台估计也很麻瓜。现在很多地方不让提个股,但现在分析大盘指数就等于是只分析了权重个股,分析板块但板块指数一样不能代表大多数个股的走势。

市场向注册制转型的过程,我的感觉就是混乱,妖!行情越来越难理清楚,让人真的想休息了。我这样经历过四五次股灾的老股民都如此了,可想而知,一般散户的心理感受会如何。

我对房价依然看涨

我对房价依然看涨,这是结论。 

逻辑是: 

1、我认为房价接下来会大概率在现在的价格盘整。在昆山,新房开发的土地资源会越来越局限,新房的价格是相对好,第一批买老房子的人,因为学区的解绑,房子有10年20年房龄的都要置换了,所以新房的价格是相对健康和稳定的。 

2、大家期待的房子普遍降价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国家层面准备金的解绑,利率的降低都是为了限跌,本质是保护有钱人的资产不缩水,记住即使是炒房的一批,手里有几套房的业主,基本上高位接盘的人很少的,随便解套一个房产就是满满的利润。 

3、核心是确保不会大涨,但肯定不会大跌,如果还在观望,房子只会离你越来越远,现在不管手里有多少的钱,只要投资新房,地段不论都不会亏,但是老房,学区的高位盘确实意义不大了,这种房子适合给父母养老,不适合任何的居住和投资属性。 

4、房价的上涨与否,与城市的人才战略是息息相关的,昆山的土地资源一定会因为产业的升级,越来越贵,越需要高端的人才进场,这时的房地产对应的人口总量是不会增加的,早期的老城区向新城发展升级了一批外来人才,第二阶段是旧城拆迁容纳富人和高端人才继续向城中集中,中心带动东南西北四个片区的大局不会变,定位不会大变,有延续的成本是最低的。 

5、真正在买房的,多是还是已经有房的,因为二胎,因为改善,因为父母养老等等各种需要,他们永远不差钱 

6、房价依然会涨,因为昆山的高中录取率在提升,这个城市软实力在提升;房价依然会涨,双减政策后,会出现绝望的家长退场,不甘心的家长拼出国的机会,包括国家的国运也在上升通道上,怎么不会上涨呢?

我说深圳今年房价大概率调整,很多深圳的媒体还很不高兴喷我。好在他们并不代表深圳。我当然看好深圳这个城市的未来,但不代表房价每年一路狂奔。深圳房价的历史特点就是猛涨一年,然后盘整两年,再蒙涨。今年在这么严厉的调控打压下,市场调整的概率实在是太大了。再坦率一点讲,深圳房价去年涨过头了,市场也有调整的要求。在房价的问题上,我从来都不是一直看多或者一直看空,我会根据市场的真实情况做出判断。去年我说:一线铁定涨,今年我的判断是,一线除了北京和广州有空间,其他的真不看好。今年最看好的就是重庆了。

给大家提个醒,西城、海淀、朝阳的学区房在涨,在快速上涨,其他房子也会紧随其后的。想买房的,抓紧入手了。

到3年份,帝都盘整就满4年了,房价比起其他城市严重低估了。真涨起来,那是气势如虹波澜壮阔。

别相信小编什么帝都赶人不发展经济,也别相信什么帝都房价不能涨要控制。小编住4平米出租房,吃个鸡腿都要哆哆嗦嗦,他哪里懂这个?

专家判断长三角房价走势,基本上都技术变形

苏州谈什么由弱变强,南通竟然是由强变弱

房产专家很多,基本上都是坐在空调间里指点江山,唱涨的多,唱衰的少。论点有5,1是由弱转强,如苏州,实际上,苏州房价一直在高位运行。2是继续上行,如扬州、温州、芜湖,其实这3市一直不温不火。3是高位盘整,如绍兴、金华,这2市在低位运行,微涨。4是由强转弱,如无锡、南通等,事实是这2市房价一直上涨中。5是继续下行,如安庆,近期上涨中。

深圳未来房价的走势预测:估计深圳楼市总体会盘整3年,盘整后继续上涨。

未来3年,学区房会微涨,东部横盘,西部微跌,虚涨的网红盘会下跌15-20%。

正常买入自住房的受影响不大,持有就行,受考验的是高杠杆,高成本、以贷养贷买入的炒房客,随时可能因资金链断裂而血本无归。#我要上微头条#

中国核心八大城市

北上广深

杭成宁武

老规矩,房价涨完盘整时房租跟进补涨

不过依旧是结构性的,只存在于强势城市强势地域,更多地方是速冻行情~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西安,二手房限价后,价格涨不动了。

2017至2018上半年暴涨,其后小跌与盘整,2020年以来又涨一轮。

这是西安现代史上房价上涨最猛的几年,也可能是几千年建城史上最猛上涨。

未来二三年,可能要回吐加消化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74637/
1
上一篇东方新世界熹园(东方新世界熹园平面图)
下一篇 昆明沸城(成都沸城在哪里)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