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房产周期:
2005年10月-2007年9月,快速上涨24个月
2007年10月—2009年2月,调整下跌16个月
2009年3月---2011年2月,快速上涨24个月
2011年3月---2012年7月,调整下跌16个月
2012年8月---2013年10月,上涨14个月
2013年11月---2014年9月,调整微跌10个月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快速上涨24个月
2016年11月---2019年7月,调整微跌19个月
2019年8月---2021年2月,快速上涨16个月
2021年3月---2022年4月,调整微跌13个月
2022年5月起,筑底、开始上涨, 为期多少个月?
从以上几个时间段来看,深圳房地产其实是有着明显的涨跌周期的(跟随房产政策和货币周期),并不像大众想的那样,房价一直都在涨,其实都是涨两年,歇一两年,再涨两年,再歇一两年,期间有多次上车机会,过去的事实告诉我们不跌或微跌时就是很好的入手机会,当然你不能指望它大跌,指望大跌才买房的估计只能面对房价越来越高的残酷现实。
1.房子与货币政策紧相关,货币收紧房价调整,货币宽松房价上涨;
2.房子与政策紧相关,政策收紧房价调整,政策放松房价上涨;
3.深圳房子趋势是上涨的;
4.新一轮上涨周期已经酝酿、蓄势,此轮过后,是否还能跑赢通胀,不得而知?
每周聊房事 2021第21期:
透析一个热点:深圳楼市急降温,对长三角与大湾区热点城市有何影响,是风向标吗?
1、 深圳二手房价量齐跌。
2、 深圳过去几年楼市周期波动的特征及原因。
3、 全国热点城市,当前与2013年的相似性。
4、 深圳楼市未来一年走势如何?
5、 作为全国楼市风向标,深圳跌后,沪杭宁肥、苏北、穗莞佛等会跌吗?
6、 全国弱二线与三四线城市,会受深圳影响吗?
网页链接
深圳20年间的房价涨幅超过1315%
2001年,5412元/平
2007年,13370元/平
2008年,12657元/平
2009年,15153元/平
2010年,20205元/平
2011年,18992元/平
2012年,18900元/平
2013年,21601元/平
2014年,23972元/平
2015年,33426元/平
2016年,53454元/平
2017年,54445元/平
2018年,54102元/平
2019年,64479元/平
2020年,87957元/平
2021年,71210元/平
在过去的10年、20年里,在深圳买不买房,对一个人和家庭的命运,真是天壤之别的变化,粗略地算了一下,从2001年均价5412元/平到2021年71210元/平,短短20年,深圳房价涨幅竟超过1315%。#深圳# #深圳头条#
深圳光明,这些房产2013开盘时才1.7万每平米,现在涨到七万多了,房地产市场让人无法理解,你说打工挣钱,什么时候才跟得上房产的增长呢?当年要是供一套少打工20年。
广州深圳珠海10年间的房价对比
房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2013年买入,10年后的今天谁又能想的到呢[打脸]
都说深圳房价贵,逼走了人才。
虽然我也觉得贵,但我想说说我认识的前同事、朋友、同学,基本上都在深圳有房,而且不止一套。先说结论:深圳,不是说你是博士,就一定能买得起房,你是专科生就一定买不起房,深圳的房价是对一个人财商、或创造能力、或生活态度的检验,而不是对学历的检验。
2008年我和老公刚毕业不到一年,深圳南山西丽房价下跌到8000左右,我和老公那时候的工资加起来1万5,在当时也不算低,但我依然觉得房价高不可攀,就如现在很多吐槽深圳房价高的文章一样,因为刚毕业的博士都买不起房[捂脸]。后悔当年年轻气盛啊,当时没孩子,豪言壮语一辈子租房[汗]。也不会算账,其实如果能凑够首付,月供完全没问题,就算首付都是借的,不算工资上涨,省一省,3年内就可以还清首付。
相反,我那时候有一个同事,硕士,北京人,家底厚,就在我们公司所在的小区买了一套。我老公有两个高中同学,本科,农村娃(家里没有办法支持太多),比我们早去深圳3年,一个富士康、一个联发科,他们已经在深圳买房了,就是说3年内,本科生已经能在深圳买房了,当然他们现在已经不止两套深圳房产了。
2009年房价开始报复性上涨,西丽的新楼盘眼看着涨到接近2万了,在上涨的过程中,我的同事们一个个坐不住了,有硕士生、有本科生,有买在龙岗的(因为那时候老板说要搬到龙岗去),也有买在白石洲的,只有我还是巍然不动,感觉他们很疯狂。这一年,我的闺蜜(本科生)因为怀孕做电商,做发财了,买了布吉的一套复式楼,从此她买房的脚本没停下过。
等到2011年,我开始绝望了,因为小孩越来越大,城中村不能住了,小区房越来越贵,还有焦虑小孩的学校怎么解决。其实那个时候,我完全可以借点钱凑个首付,拿下一套60平左右的旧房子,可是我那时候真的是心气高,觉得那么小那么旧凭什么那么贵。而闺蜜的妹妹(高职毕业)和弟弟(高中毕业),在闺蜜的带领下做电商,也在深圳布吉买了房子。
2012年,我就成了那个被深圳高房价"逼走"的"人才",老公继续留着深圳。那一年,老公公司有个归国光学博士,是深圳政府的引进人才,拿到了政府人才补助和项目基金,直接在南山买了一套大房子,他之前是住在公司申请的公租房里面的。
2013年,我们在东莞买了房,后来我们又陆续买了几次房产,如果现在卖掉东莞的房产,也能在深圳买得起不太差的房子。
还有一个比我们更加后知后觉的朋友,两口子都是硕士,和我们同时期去的深圳,一直不肯买深圳的高价房,住着公租房,等着人才房。但是,他们在2016年终于等到了人才房,谁能想到刚去深圳的那一年,他们的年收入还不到10万(他是化学专业,他老婆是中文专业,都属于不好找工作的专业),而到了2016年,他们家庭的年收入已经破百万。
我师弟,硕士,两口子在深圳做老师5年,去年买了深圳房子,其实他们可以一直住公租房,孩子学校不用愁,学校解决。
其实我说的这些人,年薪早已都是40万起,谁能想到他们刚去深圳的时候,工资有的才几千呢?
有时候,我也自卑,我的前同事们、老朋友、闺蜜、师兄师弟们,无论学历是否比我高,都在深圳活得有滋有味,在深圳有房,甚至多套。
再说现在的博士,刚毕业,在深圳基本能达到30万年薪,还有很多行业能达到50万,两口子的家庭收入60万一年不难达到,加上住公租房、深圳的人才补贴、每年的工资增长,如果心气不是太高,不乱花会理财、暂时不生孩子,两口子攒个3年付个首付没问题啊。
最后说说我的学生,问他们毕业去哪?他们都向往着深圳,打算先去深圳积累经验,万一有机遇呢?以后再看情况,如果买不起深圳,那就去周边,或者再考虑到周边城市工作。
说高房价逼走人才的,站不住脚,人才就得在一线城市刚毕业就能买上房?深圳对年轻人的吸引人还是很高的。
我还有一个看法,那么多人痛恨深圳房价高,说明还有很多人想着能买深圳,但是因为感觉没有希望而恼羞成怒。就如我当年一样!直到如今,我也想没有压力就买得起南山的好房子,可是我还是嫌弃它贵,还是会吐槽,如果哪一天南山的好房子降到6万一平,我想我会去抢[捂脸]
结论:深圳,不是说你是博士,就一定能买得起房,你是高职毕业就一定买不起房,深圳的房价是对一个人财商、或创造能力、或生活态度的检验,而不是对学历的检验。
来深圳8年了,买套房还是“鸭梨山大”
2013年李生本科毕业来到深圳
工资从最开始的5K涨到了现在的20K
深圳其他区域房价根本攀不起
只能来坪山,单价3.9W
总价380多W,30年月供14000多
这样的情况哪里能承受的起
难道只能回湖北老家吗?
#买房# #房价#
月入合共10万元!香港的深圳情侣买30平方的超级大屋:深圳楼都买不起啦,唯有买香港楼,现在深圳湾最贵的楼价,已经接近3万人民币一呎,即30万人民币一平方米;而次一级都要2万人民币一呎,也就是约20万人民币一平方米。
不少港人选择离开,也有人决定在港落地生根。在2013年来港读书的内地人杜先生(Raymond),毕业后选择留港工作,一直从事资讯科技行业。他与任职投资银行会计师的女朋友有结婚的打算,遂于今年3月份「上车」、斥约850万元买入长沙湾新盘海珀一个实用面积330尺(约30平方)的两房单位。是次入市涉及约160万元首期连杂费,原来全靠他在股票市场的「斩获」。
投身社会短短数年,Raymond透露,他与女友每月收入合共约10万元,现每月供楼支出约2.6万元。他分享道,是次上车所用的首期资金,大部分来自去年投资股票市场的「斩获」,除投资港股外,也有投资与医疗、电商、贷款有关的美股,实行多管齐下。
Raymond指,去年投放约100万元作为在股票市场起步的本金,花了大半年时间,靠炒股赚了80多万元。当中,思摩尔国际、阿里巴巴、赤子城科技等新经济股均为他带来「进帐」。
不过,投资往往不会一帆风顺,Raymond指自己以前也有投资,不过大多是买细价股,而且亏损离场,去年3月份前仍损手数万元。汲取教训后,他指现时会转向投资较中至大型的股票,同时会「做足功课」,先了解公司的潜力,再作部署。
股票市场有所「斩获」,Raymond开始另有打算,睇准时机于今年3月份实行「套股换楼」,沽出价值逾170万元的股票,「连本带利」转投楼市,买入新盘海珀单位。
「其实我们两个都有想过返上深圳投资(买楼)。」原来Raymond并非一早属意买港楼。他有见深圳市发展快、机遇多,原本打算投资深圳物业。不过,据内媒去年报导指,深圳市的楼价较五年前大升逾八成,升幅为70个调查城市中排榜首,个别楼价已追平甚或超越香港。
「现在深圳湾最贵的楼价,已经接近3万人民币一呎,即30万人民币一平方米;而次一级都要2万人民币一呎,也就是约20万人民币一平方米。」最终Raymond因资金不足,决定放弃投资深圳物业。「深圳楼都买不起啦,唯有买香港楼。」
「大城市的楼市,其实我都一定看好。」他解释,香港每年供应的单位数目有限、政府支援亦不足。加上内地人购买力强劲,若然等到陆港两地再通关,届时住宅供不应求的情况将更严重。
成功上车固然令人高兴, 不过面对香港住宅单位的「奇则」,Raymond认为是一种考验。他指,当初购买海珀时,因有感其交通方便、单位开则亦算「四四方方」,比较过市场上其他项目后决定入市。
「它是四四方方,看上去很好用,但拎个图则返来,研究怎么放家俬的时候,就发觉真的好小。」原来,他当日参观示范单位时,整体感觉不俗,惟收楼后,要决定如何摆放家俬时,才发现空间很有限,部分位置有点「鸡肋」,庆幸单位楼高3.5米,遂将衣柜等储物空间「向高空发展」。
而且单位属于低层,外望景观以楼景为主,Raymond女友认为,在港买楼出现「楼望楼」很正常,「你负担得起, 就不用楼望楼;你负担不起,那都是无计。」
有个朋友08年以150万在福田买了一个三房,在2010年以250万卖掉,净赚100万,他觉得房价已经到底,等待下跌的时候抄底,所以先租房。结果深圳房价继续上涨,不得不在2013年的时候再次买房,结果花了300万买了一个70平的两房。因为此事他与老婆吵了一架,朋友郁闷死了。总结,自住的房子如果不是换房,千万不要卖,因为房价涨跌与你自住的房子无关。每年央行都在放水,购买力不断下降,尤其是房子。
人与人之间,混得好的和差的,是不是大多差着一套房?买房这事,拉长了时间来看,早买房的可能都算是赢家。我认为,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思维和远见。
比如我同学A,计划先买房、后结婚、再生娃,按部就班踏踏实实过日子那种,2006年去了深圳,2008年买了第一套房,后来又买了第二套,现在资产千万。而同学B,认为买房不急,外国人还都3、40岁才买第一套房呢,于是一直租房,现在还在给房东付房租,这些年下来,房租估计也够首付了。
亲戚里,也是先买房和后买有很大不同。远房二姨,2011年在海南兴隆买了房,那时团购房单价才几千块。后来趁着价格低,又在五指山买了一套,现在不仅房子升职,每年从十月到五月,还能在海南自己家房子里度假,好不惬意。另一个三姨,2013年也去了兴隆,看好了某温泉小镇,总价三十多万,犹豫了没买,现在限购又涨价,想买也买不成了。
房子,是中国人的人生大事。除了不走运炒房高位接盘、炒到了暴跌的城市和区域,自住的话大概率都是“买到即赚到”。有远见的,买房都趁早。
当然,回顾过去历史,咱可以说买房就是躺赢。但是将来呢?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大城市虹吸效应明显、中小城市萎缩,再加上调控,房价最终走向,又会怎么样呢?这咱就说不好了吧?
#我要上微头条# #微头条日签# #深圳头条# #深圳资讯# #深圳# #海南# #房产#
“金九”或缺席!深圳楼市二手最高跌幅57%,前海等18新盘“厮杀”
“金九银十” 作为房地产市场传统旺季,一直以来都是全年重头戏之一。去年“金九银十” 并未如期到来,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加剧下,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低位徘徊,直至12月才出现翘尾。
今年或将没有“金九银十”,放松政策短期内较难造就市场回升,长期规模也将逐级下降,而未来城市市场前景将加剧分化。
回到2016年!
需求过度透支,短期重在稳地产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对比近10年前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022年前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7.8亿平方米,与2016年前7月7.6亿平方米相差无几。预计2022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也或将略高于2016年。
截至2022年7月末,全国共有209个省市出台385次房地产放松政策,而稳地产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商品房销售规模在年中高增后回落。
CRIC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第34周(8月21日)成交整体微升,重点监测城市平均开盘去化率约为49%。
除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依然处于相对低位,短期内较难出现明显反转。
究其缘由,首先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疫情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其次是市场需求及购买力明显透支,行业规模已见顶。
纵观近1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走势,不难发现存在两波需求过度透支。
2017年至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5年高位保持约17亿平方米,反映住房需求趋于饱和。
中长期来看,行业销售规模大概率将回落至2013年至2015年13亿平方米至14亿平方米的区间范围。
二手房成交价最高跌幅超50%
自208指导价出现开始,寒气早已在深圳楼市之间流动。
而在今年,深圳二手楼市在买卖双方的博弈中,彻底进入了冰封的谷底。
对比一下2022年与2020年的二手住宅成交数据,2020年7月是近些年深圳二手成交的顶峰,单月成交13407套,而时隔两年,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深圳二手住宅仅成交了2036套。
两年的时间,相差了6.58倍。
以前觉得买了房就能安心的保住钱包。现在没想到,前有投资亏钱,后有房价下跌,在经济下行面前,没人跑得掉。
在今年成交的深圳二手房有效的楼盘数据中,有77.3%的楼盘较上一年相比呈现为下跌的结果。
其中下跌楼盘的平均值为-14.6%,最高跌幅为57.3%,整体分布较为均匀;
而上涨楼盘的均值仅在8.8%,最高涨幅为42.9%,整体集中在1%-4%之间。
深圳今年已成交楼盘较去年价格对比,均价下跌了9.8%。
那么,来看看今年下跌楼盘究竟都有哪些吧,2022年成交价较去年相比跌幅最高的50个楼盘数据如下:
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
或将率先转暖
虽然从整体市场来看,未来主要是以“稳地产”为主,但从具体城市来看,未来城市禀赋将决定市场热度,整体市场分化趋势也将变得更加严重。
仅从购买力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5万元,苏州、杭州、广州、宁波等14个核心一二线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万元。
2020年居民杠杆率较高的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经济发达、房价上涨预期更为强烈的城市,比如杭州、深圳、南京、广州,居民负债参与率更高,杠杆率也更高。
第二类则是高杠杆率较高的三四线城市,需要警惕房价下跌可能引发的债务违约风险。
综合来看,未来一线城市市场需求及购买力依然还是最为坚挺的,房地产市场或将率先转暖,成交也将率先企稳回升。
例如上海,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热度不减,新开盘项目平均去化率高位保持在80%附近。2021年,上海适度放松落户限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随着高素质人才大量聚集,有望给上海房地产市场提供更为坚实的需求支撑。
强二三线城市或将轮动复苏。杭州、成都、佛山、南通等强二三线城市市场需求或购买力适度透支,房地产市场或将轮动复苏。
弱二线及多数三四线城市或将继续盘整。大连、南昌、太原等弱二线城市以及菏泽、烟台、北海等多数三四线城市市场需求及购买力明显透支,房地产市场或将继续盘整,成交整体提升幅度着实有限。
9月深圳潜在入市项目一览
再来看看新房市场,据深圳中原研究数据显示,9月接下来潜在计划入市项目共18个新盘,新盘源源不断上架中。
其中南山新盘数量最多,分别有御成府、丹华公馆、颐城瑧湾悦、颐城栖湾里和招商太子湾玺家园。
南山前海区域新盘备受瞩目。
综合来看,西部预入市新盘占据比例较大,分别是南山5个新盘、光明4个新盘、宝安3个新盘和龙华2个新盘;而东部仅龙岗和坪山4大新盘预入市。
今年或将没有“金九银十”,放松政策短期内较难造就市场回升,三季度可能会出现部分城市回稳,整体筑底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第四季度末或将略有“翘尾”行情。
我的买房经历简直是反面教材,2010年刚生完老大来深圳,当时就考虑到孩子出生了,需要一个学位,深圳学位紧张一直都是大问题,但是房价贵也是有目共睹的,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看一房一厅,先上车有能力再换,当时自己20几岁没什么经验,没考虑太多,就在自己住的这附近,当时房价已经蹭蹭蹭往上涨了,看上这个小区,学校两对面离得很近,找中介看房约好了时间,房东很牛,约了中介看房,房东又说不能看房,但是我们已经看了这个小区的很多户型,户型都差不多,很方正,所以没看房我们就下定金了,后来交房了,才知道买的是红绿灯楼上,十字路交叉路口的,每当公交车发动唔唔唔的声音,吵到你怀疑人生,我都快神经衰弱了,可是到了2013年,小孩大了快上小学了,就住不下,当时老人也还跟我们一起住,就想把房子卖了,换个大点的,又因为当时房价涨的很高,周边朋友有些买了小产权,我们也想着反正是自住的,就买了个小产权三房的,卖完商品房之后,在16年房价又往上涨,后面也高攀不起了,2016年我去中山发展,把小产权也卖了。孩子跟着我到中山发展,在中山买了房子,在2020年孩子马上要初中了,要在深圳参加中考,就又回来深圳上初中,带着小孩又回深圳租房了,现在中山的房价跌,跌破了我的购买价都卖不出去,我们现在是一无所有,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肠子都悔青了#我的买房经历# #发现深圳美好# #深圳头条#
2013年,朋友在深圳罗湖买了一套83平米的房子,当时的价格是2.7万一平米,总共花费了220多万元。因为买的时候是拆迁房,所以房产证上已经写有拆迁房。今年2020年,苦等6年后终于迎来了拆迁,现在的房价是6万一平米,涨了3.3万一平米。虽然是老小区涨得不多,但是也可以换一套100平米的新房子了。
深圳华润城,关心房价的人,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它的传奇!
2013年开盘的时候,4.7万/平米;
2020年新开盘,13.8万/平米;
2021年,二手房最高涨到18万/平米;
现在又有新房源出来了,全民营销奖励5000元/套!
18万一平米的楼盘,给每套5000元销售奖金?
是楼盘太火根本不愁卖,还是开发商手头紧,舍不得发奖金?
#深圳头条#
30万买了小产权,现在涨到90万,朋友说:当初买多两套,现在不用干活了[灵光一闪]
朋友2013年在深圳宝安西乡固戍塘西新村买了一套2房1厅小产权房,当时入手时30万不到,还带电梯9楼。当初想着,反正是要租房,不如买一套房子,免了交房租的烦恼。如果涨价了,也算是一个投资。没想到这几年,固戍这边地铁什么都齐全,加上离机场近,房价也水涨船高,农民房也不例外。而且离固地铁口500米,还离康园小学幼儿园相近,价格自然涨得快,他还在说,假如知道这样,当然应该多买两套,现在就不用那么辛苦了。#我要上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