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蝶变】石家庄高新区电子科技园与北京北斗公司合作布局芯片设计、集成电路[赞]
双方围绕芯片设计及集成电路产品提前布局,并就合作建设北斗产业大厦等载体项目进行了深入交流。
创新驱动是第一动力,石家庄高新区同时推进生物医药园和电子科技园,打造高水平产业集群!
倪光南院士现如今还是租房子住,看着真是心酸呀!
有谁知道北京的集成电路设计学院为啥失败了,没搞下去?这是战略损失啊
碳基芯片研发又有了新进展
北京元芯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的最新消息,已经在建设碳基半导体的90纳米工艺先导线 。
据了解90纳米碳基集成电路可实现28nm硅基技术性能,性能功耗综合优势比硅基提升1000倍,关键工艺通过验收,元芯碳基和北京大学等合作产学研一体化,90nm碳基工艺先导线正在建设中。
这算是一个大消息了,作为硅基半导体潜在的替代者,碳基芯片正处于研发阶段,早前我们就已经突破了碳基晶圆制造,现在5纳米的碳纳米管CMOS器件也研制成功。这对于整个碳基半导体推进有些巨大的作用。
越来越近了,虽然还是需要很长时间,但是找到了方向,就有机会做出第一个碳基芯片,我们拭目以待吧。
#科技快讯#
【热点评述】魏少军教授提出未来集成电路发展有两条新路径,很值得关注。
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双聘教授魏少军在近期的演讲中回溯了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的历史,并介绍了当下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挑战,提出了他的看法。
魏少军教授认为,在破解半导体微缩瓶颈的方法上,除了新器件、新材料、新工艺持续往前发展之外,还有芯片架构创新以及采用微纳系统集成两种新路径。这其实是在提醒,中国未来集成电路发展有两条新路径:一是芯片架构的创新,另一条路是采用微纳系统集成的方式使得产品能够异军突起。
魏教授认为,半导体、微电子、集成电路这三者是不一样的,半导体是一种材料,集成电路是构筑在半导体材料上的一种器件,而微电子则是在半导体材料上构建集成电路的方法和工艺。平时大家很少严格将这三者分开,但它们是不一样的,只是,这三者很难分割开来。
他认为,2020年以后,“我们看到我们最终实际上要实现的是集成电路的产品。我们对半导体材料和微电子技术的了解,目标是要构建集成电路。”因此,2020年12月底,集成电路正式被设置为一级学科。一批高校也相继成立集成电路学院。“从半导体、微电子到集成电路三部曲,最终我们还是把它聚焦到集成电路产品上。”
在魏教授看来,集成电路设计永远站在产品开发的第一线。而所谓集成电路设计,从技术角度看,是指从应用出发,抽取出相应的设计规格,设计工程师利用各种设计工具完成电路设计,再交由集成电路制造厂制造出集成电路产品。
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与其相辅相成的代工企业的崛起,而现在代工企业已经很专业化,技术水平很高,这也成了一种技术前沿。因而,中国必须在集成电路设计和代工方面都力求突破。华为在芯片设计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但是,受制约与半导体和代工,集成电路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单方面突破很难带动整体发展。
因此,当前中国被美国遏制,最重要的是要在集成电路上突破,在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上强化自主性,以完成替代进口,摆脱美国的在集成电路和芯片制造方面的围堵。
2021年,中国芯片设计企业已超2800家,全行业销售预计为4586.9亿元,同比增长20.1%。2021年中国已有400余家设计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两三家企业超过100亿元,相当一批企业超过了10亿元。
魏教授认为,“中国集成电路产品的发展有自身特点,以中低端为主,高端产品不是太多,但也不是没有。”可见,我们已经有了相当可观的产业规模,也有了完整的产品体系,下一步的发展是从追赶到并行,并在部分领域逐渐实现领跑。中国应该有信心,赶超发达国家已在路上。
【河南四家!商务部公示157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认定名单 】据商务部12月7日消息,2020年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认定名单公示,在地方申报和专家评审基础上,商务部拟将北京市海淀区集成电路基地等64家新基地和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电子信息基地等93家老基地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公示时间为2020年12月7日至12月13日。 详情:河南四家!商务部公示157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认定名单
#北大成立集成电路学院#【两天内,#华科大北大相继成立集成电路学院#】据“北大微电子研究团队”公众号消息,7月15日,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消息称,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成立,是北京大学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学科发展,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更好地支撑北京大学“新工科”建设,助力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加快集成电路人才联合培养的重要举措。
早前一天,华中科技大学宣布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揭牌成立。出任集成电路学院院长的缪向水教授,是该校光电信息学院副院长、微电子学院副院长。
华中科技大学发布的消息称,集成电路学院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瞄准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聚焦集成电路学科前沿,打破学科壁垒,强化交叉融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实现集成电路学科国际领跑(澎湃新闻;德塔)
【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将成立】
近日,北京邮电大学举行集成电路学科发展研讨会。会上,校长徐坤宣布,学校即将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并且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彭练矛作为北邮的双聘教授和未来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彭院士指出,希望借助碳基电子发展的机会,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大学可以携手共建碳基电子技术生态圈。
2021年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设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以求构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产学研齐发力助推“中国芯”更好地发展。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共有12所高校成立集成电路学院,而在此之前,东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大学早已开设集成电路相关专业及学院。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监察委员会消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文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指定管辖,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北京市监委监察调查。
国家设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能够在芯片开发等方面有所突破,能够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等,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减少被其他国家卡脖子等。可是,作为基金管理者,也曾经是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工作人员,竟然严重违法乱纪,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这些人的素质,到底有多差。因为,信任你,才让你负责此项工作,可是,却把信任当权力、当个人的机会,太令人失望了,必须严惩、严惩、再严惩。
目前,厦门已打造形成完备的半导体产业链,其中芯片设计产业较为发达,是国内八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之一(北京、深圳、上海、无锡、杭州、西安、成都、厦门),现已聚集山大晶体所、天岳半导体、泉意光罩、比亚迪半导体、概伦电子、高云、方寸微等70余家重点企业。其中,泉意光罩是目前国内建成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光罩生产企业,概伦电子是国内EDA产业第一家上市企业,高云是业内领先的FPGA芯片企业、方寸微是国内知名的信息安全芯片企业,总体而言厦门市芯片设计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厦门头条# #芯片#
斥资近500亿!中芯国际联手“国家队”于马驹桥镇投建12英寸代工生产线项目。
近日,亦庄新城马驹桥智能智造基地迎来重量级企业入驻,亦庄新城马驹桥镇0606街区YZ00-0606-0001地块被中芯京城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竞得,将用于建设12英寸代工生产线项目。
中芯京城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大家听起来好像既有些陌生,又有些耳熟,究竟是哪家企业呢?其实这家企业为中芯国际联手“国家队”,于去年12月份刚刚成立的新公司。
2020年12月份,中芯国际发布公告,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芯控股、国家集成电路基金II和亦庄国投已订立合资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资企业中芯京城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该项目一期投资建设两条5万片/月的12英寸代工生产线,项目预估总投资为497.882678亿,项目拟于2021年一月开工,计划竣工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
此外,12英寸代工生产线项目南侧已有多家企业确认入驻,包括国望光学科技,华海清科,富创精密半导体,东能良晶科技,亦盛精密半导体等企业。
中国最好的42所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大学名单!2021考生必看!
最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所高校“获批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由此可见,国家正在加速培养集成电路等“卡脖子”技术领域高端人才,这类专业被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高考填报志愿很快就要到了,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大学排名情况如何?哪些大学比较有实力?考生和家长非常关心这些问题。
今天为大家推荐42所非常有实力的大学。以下数据来源于第四轮学科评估,极具性权威性,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如果喜欢,请收藏转发!
如果有助于您,请点赞关注我!
中国大陆城市集成电路竞争力排名
武汉挺进前五
上海、北京依然是集成电路的领导者
无锡非常强悍,排名第三
武汉随着国家存储器基地的投产
排名已经上升到了第五
武汉是国家四大集成电路基地城市之一
2016年3月
国家存储器基地在武汉光谷启动
项目主要生产存储器芯片
目前武汉集成电路企业超100家
产值规模约200亿元
#武汉头条#
刚刚仔细看了下,终于明白中芯国际12寸晶圆厂的锚点
最近中芯国际投资500亿新建晶圆厂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个晶圆厂是联合国际集成电路基金和北京亦庄国投一起打造的,现在已经在客户导入阶段。这则信息中有3个未透出的细节,广大国民要重视:
1、12寸晶圆生产线就是我们被卡脖子的地方,EUV光刻机就用于这种生产线中。12寸晶圆就是直径呈12寸的晶圆,然后光刻机在上面雕刻出芯片,一片晶圆大概能做出700块左右5nm,7nm的芯片。12寸晶圆被广泛的用于5nm、7nm的芯片制造上,也就是说,这次头次的生产线是给5,7芯片准备的。
2、目前全世界能生产12寸晶圆的厂商有5家,有,日本信越,日本SUMCO,台湾GlobalWafer、德国的Siltronic,韩国LG。这五家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92%的芯片份额。而我国虽然也有12寸晶圆的厂商,但是每年的产量是微乎其微,远远达不到国内的需求。根据往年的统计,12寸晶圆月需求量在560万片左右,市场规模是100亿美元。
3、在中芯国际公布12月4日建设12寸晶圆厂后,又表示,这生产线主要辅助于第二代FinFETN+1工艺,并且预计年底小批量试产。同时中芯国际N+1和N+2的芯片都不会用光刻机设备,这无疑是换道超车了。
最后,这次中芯国际的设厂,直接目的是打破12寸晶圆的垄断,间接目的无疑是为生产5nm和7nm的芯片做好准备。等到万事俱备,一举突破芯片的卡脖子状态。
【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今日,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也于昨日正式揭牌成立。集成电路产业是当下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也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自去年 12 月 30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设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通知。过去一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徽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均成立集成电路相关学院。
70年代初中期,北京牡丹已经有集成电路的收音机上市了(当时叫好像“厚膜电路“)
我国集成电路竞争力难道不是北京第1吗?为什么是上海第1?
1.龙芯在北京,这是目前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中的最核心的东西。虽然比不上inter和AMD,但是这才是我们国家自己的CPU。只有自己的才有生命力。不是自己的何谈竞争力?
2.上海、无锡,可能目前外国的芯片制造厂和设计公司比较多,产值较高。别忘记了:外国的随时可能跑路不说,我们花费了等价的钱去买还要给别人专利费。依赖外资外国技术的再高产值,话语权在国外,竞争力也属于外国。考虑到中芯国际芯片代工方面不容小觑的实力,受制于光刻机的实情,可以认为:
3.国内在集成电路的重要领域,有话语权的只有北京龙芯、武汉长江存储、上海中芯国际,或许可以算上合肥长鑫。技术赶超国外的只有长江存储。考虑到长江存储的重要性不如北京龙芯。窃以为应该是这样排名:北京、武汉、上海、合肥和其他。不知道这样说会不会伤害网友们的自尊心?
【津城首个集成电路先进测试设备产业化基地7月投用】记者获悉,由中建三局北京公司承建的华峰测控天津集成电路先进测试设备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装饰装修施工,预计6月底将全面竣工,7月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天津首个集成电路先进测试设备产业化基地,该项目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承担公司生产、研发和销售等任务,解决产能瓶颈,助力产品改进升级,同时将对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网页链接
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高校单位名单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复旦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到目前为止,特斯拉,惠普,甲骨文都搬到德克萨斯州,这应该只是个开始。
对于科技企业来讲,地域的限制变得越来越小,重要的是整个产业的大环境。
比如,上海的集成电路大环境,北京的互联网大环境了。
9月27日,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在西部(重庆)科学城西永微电园开院揭牌。
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盛纲;
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郑耀宗;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教授毛二可;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郝跃;
四位院士共同为三校重庆研究院开院揭牌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