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生养了多金多元多宝,金、元、宝三子。二哥多元写过篇《我的妈妈》发在省报副刋的散文,很让人感动,唏嘘不已。
多元应县文联邀请来参加活动。这天,从省城来县城点个卯就回老家村里到了三弟家。推开门,见妈蜷缩在床上呻吟,他叫妈。妈没应声,忙到床头。妈抬眼见是他,欠了下嘴角,挣扎着想起身又迟疑了下,他俯下身想扶,闻到股味,估计是妈便溺床了。妈叫他出去,他顺从走出房拿出手机,一拔通三弟,就数落了一通,还没等多宝叫哥,他就啪地挂了转身回了房。妈已靠在床头,妈尴尬地问他怎么回来了?他简单跟妈说了,问多元去哪了?妈说你弟媳昨夜痛了一夜,今早陪着上医院去了,他想刚才错怪了弟。他问妈吃早饭了吗?妈说没,多宝临走摊了面友热在锅里。他就起身去灶房,见已冷就帮热热,想先让妈填填饥。妈已起床,精神好多了,好长时间没见儿子了,自然问长问短,他把家里的情况一五一十,还把女儿已有男朋友的事也说给妈听了。妈听得很仔细很满意。
这时多宝夫妻回来,多元忙问弟媳。多宝说还好,医生说过段时间再去看看。弟媳说谢谢二哥,就回身去灶房,多元见状忙叫住弟媳说别忙,叫多宝去照顾妻子先歇歇。他回车上把来时买好的省城特产板鸭等拿进屋,午饭就由他烧,让妈、弟弟、弟媳吃他烧的饭菜,也就表示下心意。
回程的路上,他给大哥多金打了个手机。大哥原在县城当局长,现退了,照顾着在县城的一家子,忙得很少回来。他向大哥报告了弟媳的情况。在说到三弟时,说我们要谢谢三弟。他想到了车行的《常回家看看》,不由心头一热。能常回家么?
今天杨秀清过生日,东王府上下忙得不亦乐乎,杨秀清也喝了不少酒,傍晚送走了宾客,傅善祥给杨秀清送来一碗醒酒汤,并说道:“前不久殿下才处罚过西王妃,以王妃睚眦必报的性格,今日不闹您的寿宴便不错了,可是她今天表现却很奇怪,太热情了……”
杨秀清却认为傅善祥被洪宣娇吓怕了,笑道:“踏破江南江北大营后,举朝上下一片欢腾,洪宣娇身为天国王妃,表现高兴一些也无可厚非吧?”
傅学贤也察觉到连日来天京气氛有点诡异,“北王府和燕王府
近来人员进出有些频繁”
杨秀清不以为意,傲然说:“韦正那几千乌合之众,即使图谋不轨,我吹一口气,就能把他们化了。”
傅学贤被杨秀清的傲气惊得一愣,再度说道:“破了江南大营后,天京城和东王府防务松驰,万一有紧急情况,怎么办?”
杨秀清似有所感,点了点头,“你的担心不无道理,明日你去检查一下城防,士兵训练等事,多用点心”
傅学贤磕头而去
傅善祥扶着杨秀清来到紫霞坞
杨秀清忙了一天,刚才又多喝了两杯,上床不久就沉沉入睡了。
傅善祥没有睡意,挑灯批阅文书
过了一会,头脑有些昏沉,便到门外吹吹清风
园中假山突兀,池水粼粼,星光下,花木扶疏,竹影憧憧
草丛中啁啁秋虫鸣叫,塘边铁笼里声声鹤唳
傅善祥心烦意乱,又感到一阵寒意,抬头望见多宝楼上灯光闪烁,便揽衣提裙,向多宝楼走去
傅善祥蹑足款步登楼,见白发苍苍的老父正和几个老学究正在围观几件斑烂的周鼎和润泽的汉玉,啧啧地赞不绝口
看见傅善祥,大家回避不及,要跪立行礼,傅善祥连忙上前拦住:“叔叔不可,善祥受不起”
何震川捻须赞道:“东南古物精华,尽萃多宝楼”
傅善祥漫应道:“这些东西差一点儿就被北王丢进炉子里去熔了”
这时,管理后花园的吉成子进来,催大家快些回府
北王府侍卫罗琼树神色慌张跑来说:“吉伯,大事不好了,你的两个媳妇正被北殿的捉拿。”
吉成子慌忙问:“两个孩子呢?”
罗矮子惊骇地回:“不知去哪儿了”
吉成子头脑嗡地一声响,眼前天旋地转,咧开嘴要哭
罗琼树连忙用手捂住:“吉伯哭不得!我偷偷跑出来,就是同你商议,如何把孩子救出来。若惊动了人,那边防范起来,就不好办了。”
原来罗琼树今天和陈承瑢、赖汉英计议接应北王回京冲击东王府,罗矮子说道:“一冲就会惊动东府内外的人,甭说三千人,就是三万人也休想斗过杨秀清”
“那怎么办?”
罗琼树笑道:“我能不费一枪一炮,就能把东府的门叫开”
他们便定下了一条“孙子叫爷爷”的密计
这不,罗琼树便来找管门的吉成子,吉成子那知是计,说:“半夜我在后门那边等你。”
罗琼树说道:“拍门三下,投石为号,吉伯听见孩子喊爷爷,再开门,千万记住。”
吉成子救孙心切,焦急地盼望日落、天黑
他赶紧把多宝楼上的几个老人送出园,关上了角门,又把白天养花夜里打更的几个老园工支开去睡觉。
半夜,听见后门啪、啪三下,又有孩子唤“爷爷”的声音,赶紧上前开门……
#趣逛博物馆# #记忆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兰州头条##兰州##武威头条#: 李阿昌造像碑 。
李阿昌造像碑
隋开皇元年(581年)
高146.5、宽50、厚16厘米
泾川县水泉寺出土
碑额圆拱形,碑身长方,下接长方座。碑身四面开龛造像。正面由上及下分四层开龛:第一层正中开一覆钵式顶垂幕形方龛,正中刻释迦、多宝并坐说法图,两侧各开一拱形小龛,内雕一佛二弟子。第二层正中圆楣尖拱龛内刻一佛二菩萨,两侧小龛内各刻一株枝叶茂密的菩提树,树下分别雕左舒相坐和右舒相坐思惟菩萨一尊及弟子一人。第三层正中开圆楣尖拱龛,雕一佛二弟子,佛着通肩大衣,右手持钵,左手抚膝,善跏趺坐于半圆形莲台上;两侧各开一同式小龛,皆刻一佛二弟子,两小龛顶上各雕三身供养弟子,均作半跪供养状。第四层分为四个长方形龛,中间两龛为维摩诘与文殊变法图,维摩诘坐于床榻之上,手持麈尾,身后侍立五弟子,榻下卧狮子作仰首聆听状;文殊菩萨作右舒相坐,手挥如意,面向维摩,两侧侍立四弟子。最左侧龛华盖下雕一拱手侍立的弟子。最右侧龛雕飞天二身及二弟子。碑阴上部正中开一屋顶形帷幕龛,内刻一菩萨二弟子。菩萨高髻宝冠,宝缯下垂至肩,饰耳珰、项圈、璎珞,右手屈肘向上,持一宝珠,左手手心向上,置于左膝,善跏趺坐于方台上,台基为束腰仰覆莲式。二弟子侍立,分别手持净瓶和荷叶。碑左右两侧各开四龛,覆钵顶帷幕式龛和圆楣尖拱龛各二,每龛内雕一佛,结跏趺坐,二弟子侍立。碑阴屋顶形帷幕龛下部及左右两侧阴刻发愿文及施主姓名,有“开皇元年岁辛丑四月庚辰朔廿三日壬寅……李阿昌”等题款。造像碑施有红、蓝、绿等色彩绘。(图文来源于:甘肃省博物馆 )
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
7月23日,全国四馆在四地同步举行落成典礼,这样的规格实属少见。
图1~3:中央总馆(文瀚阁)
图4~6:西安分馆(文济阁)
图7~9:杭州分馆(文润阁)
图10~12:广州分馆(文沁阁)
总馆建在首都北京,这是必然的。三大分馆建在西安、杭州、广州,分别有什么意义?或者说,凭什么建在这三个城市?
① 西安,“十三朝古都”“文武盛地”“丝绸之路起点”,曾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多年,影响极其深远,建都长安的周、秦、汉、隋、唐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繁荣的黄金时代。文济阁整体建筑和室内设计充分体现汉唐雄风,选址秦岭圭峰山,而秦岭又被称为“华夏龙脉”。
② 杭州,“人间天堂”,有西湖、运河、良渚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是钱塘、是临安,这是一座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城市。宋代开始,江南地区渐渐成为我国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而杭州作又是江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仔细看,文润阁就是既有江南色彩,又有宋代园林神韵的当代藏书建筑。选址良渚,更是意义非凡。良渚文化是华夏五千年的实证。
③ 广州,“千年商都”,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对于西安和杭州,它显得有点“年轻”。不过,自秦统一岭南至明清2000多年间,广州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到唐宋时期,广州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并首设全国第一个管理外贸事务的官员——市舶使;海港桅樯林立,千帆竞渡,商人、使者熙来攘往,奇珍异宝琳琅满目。诚如刘禹锡在诗中所云:“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它是中国唯一开放了两千多年的年轻城市。在近代,它更是一座富有革命精神的英雄城市。文沁阁选址凤凰山。
从四馆的选址规划,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是聚焦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主旨,力求山水交融、馆园结合,确保中华版本免遭各类灾害损毁,永久安全保藏。#西安头条# #杭州头条# #广州头条#
颐和园里消失的宫殿(下)
【逛京城·颐和园】 颐和园历经沧桑,有些建筑永远消失了,有些改变了最初的模样。
寅辉城关东不远处山坡上有一道蜿蜒的高墙,这里就是花承阁。这是一道7米高的半月形高台,台下的斜坡上绿草满地,台上原有37间游廊。游廊北部残存抱柱石,应是二柱牌楼,内为三进院的莲座盘云小佛寺,供奉着观音菩萨。花承阁是一座东西向的二层小楼,由东向西却只能见看一层楼,与谐趣园瞻新楼如出一辙。东边为六兼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贤主、佳宾”,名字出自《滕王阁序》,乾隆在此藏书,十足风雅。这些建筑中,多宝琉璃塔是遗址仅存的完整建筑,为七层五色琉璃砖塔,16米高,塔身共奉有500多尊佛像。多宝琉璃塔下面是乾隆《御制万寿山多宝佛塔颂碑》,乾隆以“黄碧彩翠”“千佛瑞像”赞颂宝塔并祈愿。院中遗存还有一块太湖石,据说来自宋代名苑艮岳,并无史料佐证。汉白玉基座上雕有各种海中怪兽,十分罕见,令人惊叹。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颐和园,花承阁的良辰美景烟消云散,百年后建筑石构件、残墙、沟壑、石洞、地基柱础等依晰可见,还能想象彼时建筑的模样,树影下的琉璃宝塔,无声地矗立着。
“北山早识幽居有,南国遍游胜地无”这是乾隆皇帝形容赅春园的诗句。赅是完全完备的意思,赅春园就是所有春色齐集园中,这是一座园中之园。赅春园建在万寿山西侧天然的岩石之上,西侧与书房味闲斋以游廊相连。赅春园以摩崖石刻著名,留云室是仿造金陵永济寺在岩壁上建悬阁,岩壁上有“留云”石刻和释迦摩尼及十八罗汉像。著名的岩壁室清可轩后墙即岩壁,,乾隆御笔“清可轩”就刻在岩壁上。乾隆希望归政后能够在此静心阅读,潜心修佛。清可轩西边香岩室是一个天然石洞,里面供奉着观音菩萨。园内还有一座以竹为材的敞轩,竹籞(yu),想必是夏天的清凉所在。有明确记载的是清可轩内共有陈设176件,味闲斋91件,其中很多绝世精品,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一空。(部分资料来自清可轩内图文展览)由于大殿依岩壁而建,砖砌的后墙边还能看到斜躺的柱础石。
构虚轩建在西桃花沟的小山高处,苏州街重建后的绘芳堂原是它的一部分,是一座四面敞开的3层高阁。这里可以仰望须弥灵境,北望万寿山脚下的农田,西望玉泉山景,因而乾隆作诗:“峰顶云轩四望疏,天光物色总如如。”遗址最为散乱残破,袖岚书屋,静佳斋的地基已被杂草树木掩盖,西边邻水的澄碧亭也只存有一个台基。
绮望轩在苏州街西后溪河岸,三面环水,主体建筑为停霭楼,现在还能看到残存的围墙和建筑群地基。岸上叠石成山,下面有一涵洞通往临河码头,出口的洞顶上留有乾隆御笔“蕴奇积翠”和石刻楹联。“看云起时”隔岸相望。向东可以望见热闹的苏州街,向西是半壁桥通往西堤和昆明湖。八字蹬道有石栏痕迹,整个建筑以64间游廊相连,亭廊轩楼,临水而建,即使是今天站在残存的石基上,依然能想象如画的景色。一株参天古松,或许记得曾经乾隆皇帝乘舟而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景象。
颐和园还有很多建筑,在慈禧重修后改变了原来的样子。比如景福阁乾隆时是六瓣莲花型三层楼阁,现在改为一层长方形敞厅,乾隆时的中式石舫到慈禧时改为西式,南湖岛望蟾阁本是仿黄鹤楼,重建时因为经费不足由三层变为两层......还有一些如耕织图区1860年彻底毁于大火,慈禧时在遗址处添建水操学堂。苏州街百年之后才得以重建,让我们看到昔日的样子。
颐和园很多景点简介都有“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七年(1891)重建”这样的文字。在赅春园的介绍里这样提到:”赅春园的残壁断垣不只向炎黄子孙诉说那段屈辱的历史,更警示人们对落后就要挨打的深深思考!“
广州疫情最新消息!
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增城区、从化区
发布11月1日最新疫情通报。
2022年10月31日0-24时,广州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90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89例
广州海珠、天河、增城、花都、白云区将在11月1日继续开展全区全员核酸检测。
2022年11月1日,荔湾区在金花、西村、南源、逢源、多宝、昌华、岭南、华林、沙面、龙津、彩虹、站前、桥中街道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广州本轮本土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输入途径多样,疫情通过航空、港口、铁路、公路货运和自驾等方式持续输入;
二是落地阳性的来返穗人员职业分布多样,涉及货运司机、游客、返校学生、来穗就医等多个群体;
三是阳性个案轨迹复杂,涉及城中村、网吧等密闭场所,医院、各级各类学校、大型商超和批发市场等
自2022年10月31日起,海珠区将赤岗街道珠江新岸公寓、赤岗街道大江冲25号大院6-9号、沙园街道光大花园三期E8栋划定为临时管控区域,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管理措施
自2022年11月1日0时起,海珠区将瑞宝街道瑞宝花园宝兴街14号、江海街道石榴岗村社区(除石榴岗大街北三巷4至8-1号、石榴岗大街北四巷7至10号、石榴岗东大街一巷1至2号外)区域解除临时管控措施。
海珠区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于11月1日首班车起,临时撤销公共汽车鹭江站(东行)③号分站,公共汽车 B9、53、263、197、208、823、24、8、182、夜6路等线路取消停靠上述站点。
目前花都区、白云区、海珠区和天河区龙洞街、沙河街、沙东街的中小学暂停返校,开展线上教学,幼儿园暂缓返园。高校、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实施封闭管理。全市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暂停线下教学,托管机构暂停服务。
做好自身防护
①不去高风险地区
由于高风险地区都有病例存在,被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没有必要,最好不要去往高风险地区。
②及时报备:
如果有中高风险旅居史,或者途经中高风险地区,应当及时向社区或者单位报备。
③做好自我防护:
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正确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必须佩戴好口罩。加油广州#广州头条# #广州身边事#
法国文学家雨果是一位正直的作家,他曾经在作品中这样写道“有有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圆明园的全部财富;这两个强盗一个名为英吉利一个名为法兰西 ”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是康熙 赐给四皇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 的皇家园林,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包含一百五十余景,被称为“万园之园”,以其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 雨果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英法两国占据圆明园,再将圆明园中无数的奇珍异宝抢掠一空,而且放火焚毁了圆明园,大火一直烧了三天三夜,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夜,历史不能忘记,国耻更要铭记于心。
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经有人建议重修圆明园,但是被烧毁的圆明园遗址明显更有教育和警示意义,所以目前的圆明园遗址仍然是一片断壁残垣,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
无数艺术爱好者希望重览圆明园的风采。
2月24日,北京圆明园管理处在正觉寺最上楼举办发布会,现场发布了365张珍贵的圆明园老照片,其中还包括首次发现的正觉寺文殊亭内文殊菩萨全身照片。
老照片上可见亭内文殊菩萨骑青狮之像,文殊菩萨像及其背光均为木质包金,狮与二童均五彩拨金,下承汉白玉石台。
法国人谢满禄1882年前后拍摄的圆明园木构建筑未被彻底摧毁前的照片也同时亮相,包括圆明园顺木天、北远山村、鱼跃鸢飞、舍卫城、濂溪乐处、汇芳书院(断桥残雪石桥)、鸿慈永祜、魁星楼,长春园宫门、海岳开襟、法慧寺多宝琉璃塔等建筑群。
#圆明园发布365张老照片#
莫高窟~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1907年3月,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带相机来到敦煌,在利用道士王圆箓的无知大肆骗购珍贵文物的同时,第一次在莫高窟架起照相机,留下有关莫高窟的影像记录。对敦煌而言,斯坦因的到来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在他之后,1908 年2 月25日,法国西域考古探险团团长伯希和带队一边考察,一边来到莫高窟拍摄。最早一批关于莫高窟的照片都是文物大盗拍摄的,他们为莫高窟留下了丰富的早期影像资料。
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幸存的、逝去的、被破坏的遗迹,可以看到莫高窟生命脉搏的跳动,甚至听到它的呼吸”。
图1-2:敦煌莫高窟第322 窟(初唐)主室西壁。双层方口龛内塑趺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塑像共七身。对比图2中1908 年法国西域考古探险团拍摄照片,可以明显看出塑像手臂等部位多有缺损
图3-4:敦煌莫高窟第209 窟(初唐)主室西壁。窟顶西披描绘佛传故事中的情节,南侧为乘象入胎故事,北侧为夜半逾城故事,其上并画有伎乐飞天等,线条飞扬舞动,与色彩相融合。对比上面1908 年法国西域考古探险团拍的摄照片,可以发现洞窟中央佛坛多了一尊灵官塑像。
图5-6:敦煌莫高窟第323 窟(初唐)主室南壁。最上部画千佛;中部画佛教史迹画,从左到右依次为西晋吴淞江石佛浮江、东晋扬都出金像、隋文帝迎昙延法师入朝等;下部画菩萨七身。对比上面1908 年法国西域考古探险团拍摄照片,可以发现中间壁画缺失了一部分,那是1924 年美国人华尔纳盗劫破坏的结果。
图7-8:敦煌莫高窟第302 窟(隋朝)中心柱。画面正中为中心塔柱窟,上部为圆形七级倒塔,下部由方形两层台座组成,共承倒塔,台座上层四面各开一圆券形龛。画面中为东向面,内塑一佛二菩萨(北侧一身失),对比1908 年法国西域考古探险团拍摄照片,可以发现龛内及两侧塑像为1908 年后重塑。
图9-10:敦煌莫高窟第27 窟(盛唐)主室西壁。西壁开一平顶敞口大龛,内有唐塑趺坐佛一身;龛外唐代悬塑供养菩萨二身,其上西:披龛内唐塑释迦、多宝二佛。对比1908 年法国西域考古探险团拍摄照片,可以发现该龛损毁严重:龛内唐塑二弟子、二菩萨,龛外南北两侧悬塑菩萨,龛上悬塑飞天,均已缺失,只存木骨支撑。
图11-12:敦煌莫高窟第156 窟(晚唐)主室东南角。左侧(东壁)上部画金光明经变一铺,下部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与右侧(南壁)相接,:为张氏家族子弟统领的左右厢都虞侯等队伍。对比1908 年法国西域考古探险团拍摄照片,可以发现墙壁拐角处原有灶台,后被敦煌艺术研究所拆除,但上方壁画已被熏燎变黑。
颜真卿一生极品众多,但2000年推崇者都从此碑入手,绝非偶然!
极品 | 此碑在颜真卿书法中独具魅力:静中有动,飘然欲仙
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宋拓本。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现藏西安碑林。
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诵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在千福寺中每年为皇帝和苍生书写《法华经》、《菩萨戒经》,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义。
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虽然此碑还称不上颜真卿成熟期之代表作,与他后来所书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但它是颜书的第一篇,是颜楷成功的第一步,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还与怀素一起探讨书法。他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颜真卿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立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别开生面。
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他的书法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以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继之又以数十年功力百般锤炼充实,终达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颜体”于书坛巍然屹立。
正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所说:“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因此有“学书当学颜”的说法。
在笔法的源流中,平动笔法的篆书随着实用性慢慢演变成为一种快捷实用的字体即隶书。用笔着重提按顿挫,迟速行留的内涵表现。在春秋晚期,《侯马盟书》已属草篆,笔画间已呈现出某些简单的连带方式,除强化西周金文波磔式线条而行笔提按有序处“绞转”的笔锋运动形式开始出现。主要表现在笔锋由正而侧的简单转换。发展至魏晋时期,笔法日渐成熟,王羲之出生于这一时期,他将魏晋的笔法归纳总结为三种:
1、方笔藏头护尾。
2、涩势。
3、顿挫、迟速与绞转。
晋人之“意”、以“象”和“阴阳”作为表现方式,以笔法作为技术保证,由此达到天然境界。王羲之无疑成为书法史上一座高峰。
中央美院教授邱振中先生将历代的笔法总结为:平动、绞转、按提。王羲之的最大贡献是把绞转笔法做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而颜真卿在王羲之绞转的基础上回归到平动笔法中,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篆籀笔意”的融入。而篆籀笔法的字体有一种天然的质朴美,正好弥补了二王书风在质朴方面的不足,为后人开启了取法的另一种可能,局面为之一新。颜真卿的成就不仅在于他博大书风的形成,更在于他的创新精神!
把颜氏作品按时间顺序排列一下,可清楚地看到颜真卿通变古今笔法的历程。
他所书的《多宝塔》纯学初唐书家,时隔一年之后,《东方朔画赞》初具篆籀遗意,用笔内擫外拓兼施,写《祭侄稿》时已不乏二王笔法,笔势外拓。初步把古今笔法融通成一体是他与《兰亭序》并称为行书“双壁”的《争座位帖》。该作品基本脱尽初唐名家面貌,用笔以正锋为主,笔力沉劲入纸,在二王体系的基础上直取源头之水即篆籀笔法。颜真卿凭借对书法本质的透彻认识与浑厚功力,不为名家所囿。直探笔法来源,终于“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成为唐书“尚法”的典范,历史把他铸就成这座艺术的高峰。
苏轼: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
米芾:颜真卿(书)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特立,卬然有不可犯之色。
董其昌:书家以险绝为奇,此窍惟鲁公、杨少师(杨凝式)得之,赵吴兴(赵孟頫)弗能解也。
我们经过很多波折,将《颜真卿多宝塔碑宋拓孤本》精确复制,作为极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飨书友!请注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百分百忠实于原作、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形态!
欲购专业级《颜真卿多宝塔碑宋拓孤本》超清复制件的书友,可点击下面商品卡,品鉴与激赏!
明代姜逢元书法欣赏
姜逢元,明人,生座年不详。字仲讱,号业肃斋,浙江余姚人。
其善于书法,博采众长自出已意,尤擅于行、草,世人多宝重。
姜逢元《草书纪游诗册》,已达信手而造之佳境。
此册令人似见羲献、钟繇、索靖、皇象,魏晋风流宛在眼前。
点画之间,精到流美,笔画翻滚,回翔自若,体态多变,颇有天趣。
结字皆具匠心,形状略扁,字方笔圆,体势向左上方明显斜抬。
行距疏空,融离较远。大小字体基本一致,但字字均有区别:每字多不相连。
显示了作者在艺术形式上放而能敛的控制力和创作技法上严谨巧变的灵活性。
#双11好物节##书法欣赏##书法爱好者##姜逢元##书法#
我是书法有云,一名书法爱好者,从事软、硬笔书法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故宫 敦煌复原洞窟展
莫高窟第285窟(整窟原大临摹)
西魏(公元534-556年)
该窟开凿于西魏大统年间(主室北壁发愿文中存有西魏大统四年(538)、五年(539年记年),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确切开凿年代的洞窟。主室为覆斗顶形窟,平面为方形。窟室中央现存一元代所建的方形坛台,南壁和北壁对称地各开凿4个小禅室。部分禅室内或门口还残留有元代所修小塔的部分塔身。窟顶中心方井画华盖式藻井。四披绘中国传统神话诸神与佛教护法神形象,有摩尼宝珠、力士、飞天、雷公、乌获畏兽、伏羲、女娲等。四披下部一周绘有36身禅僧于山间、草庐中坐禅。山林间绘有各种野兽及捕猎场景。西壁中央凿一圆券形大龛,两侧各有一小龛。主龛内为倚坐说法佛,小龛内各一身戴风帽禅僧塑像。龛外壁面上部画天外道形象,有日天、月天、诸星辰、摩醯首罗天、毗瑟纽天、鸠摩罗天、毗那夜迦天及供养菩萨等,下部画四天王、婆薮仙等,最下部龛沿画忍冬纹边饰南璧分上、中、下三段。上段通壁绘11身持乐器的伎乐飞天;中段通壁绘《五百强盗因缘》故事画,末尾处绘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下段开四个小禅室,禅室间壁面自东向西绘有《化跋提长者姊缘》、《度恶牛缘》《沙弥守戒自杀缘》和《婆罗门施身闻偈》故事画。其表现形式,或长卷连环画,或单幅画。故事画下方绘金刚力士。北壁分上、下二段。上段通璧绘有七铺说法图,每铺下方均有发愿文和男、女供养人。其中西起第二铺和第七铺说法图发愿文题留纪年还可读识。下段亦开有4个小禅室,与南壁小禅室相对应。东壁门上方绘有三身坐佛,门南、北侧各绘大型佛说法图一铺。甬道顶层残存中唐所绘趺坐菩萨一铺,南璧中唐画不空绢索观音经变一铺,北壁中唐画如意轮观音经变一铺。前室平面横长方形,窟顶为面斜坡形,存宋画残痕。前室西壁门上开一小窟(敦编第286窟),门南残存宋代供养人像,底层可见中唐画,最底层为西魏壁画。门北为第287窟,存宋画男供养人像#古董# #敦煌# #故宫#
书法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技术,就在于格调二字!
“淡墨探花”清妙妍美,兰亭的婀娜与“秋娘傅粉”般的格调相得益彰
他可能不是近三百年最享大名的书家,但肯定是书迹最美的大家之一!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镇江人。王文治一生以书法称名于世,早年习书从前辈笪重光入手,受其影响颇深。他的楷书师从褚遂良,行草书则学自《兰亭序帖》和《圣教序》。但钱泳却认为他是学赵孟頫和董其昌的用笔,中年以后改习张即之。从王文治传世书法来看,其飘逸婉柔的点画和妩媚匀净的结体,的确透露出与笪重光、董其昌二人书法的传承关系,而线条的扁薄,更是浸染于笪氏书法的结果。
除笪、董二人的影响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王文治中年以后潜心禅理,对于有关佛经的书法尤其用心关注。他曾收得张即之的写经墨迹,临摹学习,因此其书风与张即之、笪重光一样有用笔扁薄的特点。
他喜用长锋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这与他的天然秀逸的书风有表里相成之妙,故清代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国朝刘石庵相国(指刘墉)专讲魄力,正梦楼太守(指王文治)则专取风神,故世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目。”钱泳亦将他与刘墉、梁同书作比,认为王文治中年得张即之书迹临摹,遂入轻佻一路,如同秋娘傅粉,骨格清纤,姿态自佳,而欠庄重。此论虽取贬义,但对王文治的书风特色的譬喻,还是比较精当的。这种“秋娘傅粉”般的格调,亦可作为真伪鉴别的依据。
从传世真迹来分析,王书运笔柔润,墨韵轻淡,行间布白,疏朗空灵,气格风神极其婉美,近于董其昌的书风而更加妩媚,倜傥风流的境界是作伪者难以仿效的,莫怪当时竟有“天下三梁(指梁同书、梁衍、梁国治),不及江南一王”的说法。
据王昶《湖海诗传》称:“禹卿尤工书,楷法河南,行书效《兰亭》《圣教》;入京师,士大夫多宝重之。”其实,王文治二十多岁时就书名遐迩传扬。
乾隆二十一年(1756),全魁、周煌出使琉球,两位使臣仰慕王文治书名,特意邀请他同行,王文治欣然答应。琉球人素好书法,得知王文治是中国书法名家,纷纷重金求书,视为至宝,十分珍重,一时间王文治在琉球书名风靡。当时朝鲜人来华,专门以饼金购得王文治书法以归,其书法声名远播海外。乾隆皇帝南巡江南时,在杭州寺庙中见其所书《钱塘僧寺碑》,大赏爱之。由于乾隆皇帝的赞赏,王文治的书法声望一下大大提高,广为流传,为士林所宝。日本很多博物馆都珍藏着王文治真迹。如东京国立博物馆、京都藤井齐成会有邻馆、冲绳县立博物馆、大分县立博物馆皆珍藏有王文治的墨宝。
王文治书法用笔规矩而洒落,结构紧密而内敛,墨色以淡为主,着实是董其昌书法风貌的再现。王文治忠实地秉承帖意,但无传统帖学的流转圆媚与轻滑。其书用笔转少折多,以折为主,显得果断有致,干净利落。瘦硬的笔画略带圆转之意,既妩媚动人,又俊爽豪逸,风神萧散,笔端毫尖处处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王文治行书册》清妙妍美,俊朗疏秀,可见其晋唐功底深厚。
我们将《王文治行书册卷》 精确复制,作为极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飨书友!请注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形态!
欲购专业级《王文治行书册卷》超清复制件的书友,可点击下面商品卡,品鉴与激赏!
#2022开学季#
朋友听说我在兰州,就不送儿子来学校了,直接打发给我了,好[泪奔][泪奔][泪奔]。看到这孩子身高1.84米,我都后悔自己没有穿高跟鞋。好多家长穿得都很正式,我有点懵,这到底是学生开学,还是家长走秀啊!
朋友的儿子小时候特别可爱,长得很胖,我和他妈妈担心他长成大胖子,将来不好找媳妇,可今天看到他怎么像个竹竿,一问人家才65.5公斤,我的天哪,我成了那个胖子了,真正的土肥圆,多亏我穿的比较休闲,显瘦,要不就更加尴尬了。
这宝贝今天把我都整不好意思了,:“我能直接叫你名字吗?”我没有当回事,就说:起了名字就是让人叫的,随便啊!这宝贝竟然真叫我名字了,我好多年人都叫职位,没有人这么叫了。
帮他安顿好,买了点随手需要的东西,请他吃饭告别,没有想到这宝贝说:“小时候说长大娶你做我媳妇是真的,现在终于可以实现了。”当即把我逗笑了,喝了口茶差点全喷桌上的菜上,眼泪都笑出来了。
我想这孩子是不是傻啊,我比他大那么多,他父母是我朋友,同龄人。当年是开玩笑的,怎么过了十几年,他还说这话,这把我整不好意思了。
我摘下帽子,让他看我满头的白发,指着自己满脸的褶子给他说这玩笑可不能开…
可这小鬼的道理比我还多,要不是天黑,我还被他缠着讲道理呢。
刚才给他妈妈电话,他妈妈这个不靠谱的说:要不他不在北京上大学,跑兰州干嘛,还不是你说要回兰州养老,他才这么选择的。
我直接无语了,逃离兰州…
憨山大师:顿开心地见法身真佛,故七宝妙塔涌现其前
是则现宝塔品,乃顿示自心,以显法身之象也。所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欲令众生知此见此实相真境耳。
吾人苟破无明,顿开心地,即此五蕴身心,便见法身真佛,故见七宝妙塔,涌现其前,高五百由旬。
此真实相妙法,乃法身所演,以说无所说,故于塔中出大音声。
以妙契法身,故多宝印证。
宗本无住,故塔处虚空。
闻无所闻,故怪未曾有。
以此佛性常住不灭,故塔中有如来全身。
以体即无生,故凡有说此经处,即皆现证。
以净智妙圆,故白毫光照十方。
以此智性人人本具各各不无,故分身诸佛。
一一蒙光照烛,以心心寂灭,故彻照十方世界,尽是寂灭道场。
以法法皆真,故三变八百万亿多国,通为一佛净土。
到此则根境双亡,善恶齐泯,故三途顿空,天人不见。
恒沙性德,本自圆成,依正互融,自他无碍,故十方分身诸佛,齐集其中。
然虽如是,犹在半途,以生灭之见未忘,取舍之心未泯,此所以愿见多宝而未及见也。此正古德所谓直饶做到如寒潭皎月,静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逐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何以故?由生死幽关,未能迸裂,是须以无依智,随顺觉性而开发之,此所以释迦住虚空中,以右手指开七宝塔户也。
直使无始无明,一念顿破,叻地一声,虚空粉碎,故如却关钥,开大城门,如此则本有法身,一念顿现,故多宝如来,全身不散,如入禅定。
以感应道交,故为听是经而来至此。
以生灭情亡,真应不二,故释迦多宝,共同一座。
唯此因缘,人人本具,各各不无,故大众愿见多宝。
第以生本无生,非情识可到,故佛座高远。
以住本无住,故接大众,皆在虚空。
此乃众生之性德,故直示如此,令其共知共见,现证不疑,斯则诸佛之本怀已露,利生之能事已毕。
然虽如是,乃空华佛事,水月道场,岂实法耶?故即便唱言,如来不久,当入涅槃,欲令此法常住,终古同遵,意在得人,期慧命无穷,永永无尽,故曰佛欲以此妙法,付嘱有在。
由是观之,则现宝塔一品,正乃直示一切众生日用现前佛之知见也。
——摘录《妙法莲华经》
【紫砂开窗泥绘南瓜壶】【子文】
【尺寸】长15.8cm,宽11cm,高8.5cm
【简述】该壶为南瓜造型,壶身两边开窗泥绘工,整壶用料讲究,紫砂颗粒饱满明显,壶身刻绘细致如画,造型秀气沉稳,形态饱圆,色泽古雅,足见功力!做工细致,趣味美壶,泥质醇厚,色泽温和,触手生温,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