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一个消息,大连部分医院在腾空床位!即日起最晚到周一,每家医院腾空200张!其中包括: 大连中心医院南院区、大连中医医院、大连第三医院、友谊医院、第五人民医院、石油医院、新妇儿集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路医院等。同时,庄河、瓦房店做好腾空准备。这是什么情况?有了解的么?提前为疫情做准备?
#大连头条#大连有方舱医院吗?方舱医院在哪?
2022年12月3日,天色微亮,满载着52名医务人员(临床医生8人、护士43人、院感专干1人)和生活物资的两辆大客车缓缓驶离了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他们此次的目的地是“方舱医院”,此次任务是“整建制接管病区,开展相关医疗工作”。那么这52名医护人员要去的方舱医院究竟在哪里呢?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时间回溯到2022年3月初,大连市按照国家决策部署和辽宁省政府的要求,迅速启动方舱医院的建设工作。通过挖掘现有的医疗资源,盘活存量的医疗资产,经研究决定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改建为大连市新冠肺炎方舱医院,坐标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世纪路西段378号。
2022年3月25日,方舱医院首批开放3个病区,共设置了510张床位。每间病房设有3~4张病床,并配有独立洗手间和日常生活用品。方舱医院可以实现全时空、全链条、全流程的闭环管理,其远期规划为5000张床位。方舱医院的设计严格划分了“三区两通道”,即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以及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2022年3月底,中央电视台CCTV13频道有针对性的对大连方舱医院进行了专访与报导,为我们揭开了大连方舱医院的神秘面纱。
大连建设方舱医院并不是疫情严重或疫情不可控的信号,而是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储备后备医疗机构的要求,每个省至少要备有2~3家方舱医院,以供应急之需。目前大连的方舱医院与既往的方舱医院的功能、定位均不尽相同,其以收治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确诊病例为主,不仅可以完成对感染者的隔离与基本治疗,还可以减少定点医院医疗资源的占用,一举两得。
#大连头条# 东三省中副省级城市中,大连的医疗资源是最少的!大连是东北经济的领头羊,也在积极做东北经济振兴的跳高队,可大连的医疗资源在东北几个大城市中却是最弱的。
[灵光一闪]医院数量哈尔滨324所、沈阳283所、长春229所,大连为210所;职业医师数量沈阳3.4万人、长春3.2万人,哈尔滨3万人、大连为2.3万人;床位数哈尔滨8.7万、沈阳7.1万、长春6.3万,大连为4.9万。
[灵光一闪]大连不仅医疗资源不富裕,全国百强医院也没有一所,而沈阳有2所、哈尔滨有2所、长春有1所。
[灵光一闪]大连做为东北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每年还有大量人口流入,希望不断提高城市公共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配套,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建设出高水平医院。#大连# #大连生活#
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充分吗?
从昨天下午开始,头条大连陆续爆出腾空包括五院在内的多所医院或者医院楼栋,作为疫情防控备用力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值得肯定!但是,这些医疗床位有多少?平均每万人多少床位?医护力量足够吗?其他疾病的诊治还能正常开展吗?所有的这些,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官方回应或者说明!现在能看到的是,周一恢复线下教学。要求学生昨天和今天连续两天进行核酸检测!
恢复线下教学时间的选择是否合理?我无从判断,但从头条网友的反应来看,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两种观点均有道理,也都理解,但是,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不确定!社会面还存在阳性,家长不可能不工作,那么学生即使一天三次核酸也无法杜绝阳性的可能!毕竟校园的封闭只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学生需要与家人生活,需要与社会接触,这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知道其他城市现在对于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选择,但是好像大部分没有如此贸然恢复线下教学的!敢担当,有作为,是我们的理想,但是在此类事件上这种敢担当、有作为还是值得探究的!
#大连# 第五人民医院已经暂停门诊和住院服务,只能核酸了。另外大医附一张前路医院也有很多科的门诊也暂停了,中心医院、中医医院、三院及友谊医院也都有腾空床位,这估计是要为应对突发情况做的准备。
这可真是怎么说好,希望这些准备一个也用不上吧~
感觉大连现在的疫情有点乱套。两手一起抓,一面是小区疫情不断继续封控管理,另一面医院全部清理出院,腾出床位供开学之后疫情爆发接收新冠病毒病人。
该风控的风控,该上学的上学。这两个节奏能不能一起进行?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不管怎么样,大连人防控疫情应该还是经验丰富,作为我们老百姓相信政府积极配合就好了。
昨日晚间身体不适,120救护车送到大连中心医院急救。
在中心医院急诊大厅,经过紧急治疗,病情有所缓解,急诊大夫会诊后,决定入院进一步治疗,这时大家都以为可以进入对应科室的病房了,但是中心医院规定,将患者送到过渡病房。
我们进入中心医院的急诊是有24小时以内的核酸检测报告。
中心医院要求,在隔离病房再进行3天隔离,检测3天核酸没有问题才能进入病房,这三天只是保守治疗,维持治疗,不做任何检查项目。3天后,如果对应科室没有病床还是需要在隔离病房等待。
隔离病房,4个人,4个陪护人,住在3m*5m的房间。
整个隔离病房病区大约有120张床位,所有人员可以相互走动,共用卫生间,共用洗漱区域。所有人员不能下楼,外面人员可以送东西进入病区门口,但是不能进入隔离病房。
120名患者,120名陪护人员,有一个感染新冠,可以想象,病患本身体质弱,免疫力下降,传播有多可怕,这是不是“死亡列车”,中途不停。
这就是中心医院的现状。
大家还是保重身体不要来医院了。
我到对应科室病房后再发,稍后。
#大连头条# #阅读与创作# #我在头条搞创作#
#大连头条#大连方舱医院启动了,第一期500张床位,已经投入使用了,已经在普兰店开始接受患者了,三月末完成2000张病床的方舱医院,目标是规模到达5000个床位,这个不言而喻了,就是还不能大意,昨天没新增不代表拐点到了,这次抗疫还有一段路要走,现在就是封闭区域何时解封,应该给个时间或者标准,那里的人们都等毁了等疯了,眼下大家做好打大仗的准备,希望用不到这些床位,大连必胜[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一名女业主日前发文,指正出租一个单位,形容是“宽敞的工作室”,月租1200英镑(约12,800港元),不包水电费等帐单、不准养宠物。据其上载照片可见,“单位”只是一个百余呎厨房,有一列U型完整厨柜及吧枱,并有齐洗衣机及焗炉等电器,然而中间却放置一张气垫床。
业主未有公开“单位”地点及呎数,惟其租金叫价之高令一众网民惊讶;而据其提供的照片,相信她是想划出厨房当睡房出租,形容其如同香港的“纳米单位”。
有人指月租1300至1400英镑一般可租到2房单位,此叫价根本不合理,有人认为如月租50英镑(约530港元)可以考虑。有人则贴出另一招租广告,指1200英镑已可租到一个约400呎开放式单位,而且是新装修、附设家私、有独立厨房浴室。
尽管有人认为女事主在开玩笑,但有网民指最近也曾有另一业主出租“厨房床位”,而且做法更为极端。该业主以200英镑(约2100港元)将各房间分租,而厨房则开价150英镑(约1600港元),虽然设有单人床,但每周有两日、每日2.5小时(早上10时至12时半)变回“厨房”,供其他住客使用,其时租客要将睡床翻起,而且厨房会有CCTV监控。
#头条# #香港生活# #香港#
2008年临近春节在大连一个小出租屋里骑兵神秘兮兮的对冻的瑟瑟发抖的安静说:“我有招了,咱俩再也不怕冻了,我给你扣个蔬菜大棚!”
安静一听迷糊了,嗓子沙哑的说:“快别扯犊子了,你再找不到活,咱俩连挂面香其酱也吃不起了。”
那一年,他们还没有“安与骑兵”的名字,年前在老家哈尔滨双城安静正在把玩姐姐送的一枚金戒指,1000多呢,骑兵就找她说在大连能签一个活动,可以唱好几个月,一场能给150块,而且是一人150块,这价码可是高高的啊。虽然快过年了,但是俩人一贪财,带着1000多块钱就来到大连,结果还没到大连路上就出大事了。
“完犊子了,我感觉咱俩这肯定是重感冒,我一点劲儿都没有了。”安静说。骑兵也很难受,尤其是嗓子,这样的状态咋整啊,不管了,反正也来了,先去酒吧看看再说,不行就先看看病,提前支出一点演出费租个房子住下来。结果刚到酒店的安静和骑兵就感受到了世态炎凉。
去了之后老板听了一下试唱,这嗓音简直惨不忍睹,老板就让他们回去养养病,签约的事儿再说,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人家这就是不想用了。那完蛋了,就带了1000来块钱,也不好意思广家要钱啊,找个差一点的小房先租下来,看病重要。可安静和骑兵刚到医院就傻眼了。
特么这么贵啊,几天的吊针一开,俩人的除去租房子的钱就基本干净了,之后的日子咋过啊。重感冒迟迟还不好,两个人谁都没办法唱歌赚钱,但是这还不是严重的,更严重的是出租屋睡了几天的他们发现,病根本不可能会好!
那时大连的出租屋,根本就没给配暖气,就只有一个小太阳,在东北零下二三十度的夜晚,搂的再紧也扛不住啊。冻的两个人根本睡不着觉,甚至能听到对方的牙打着寒颤。不行,得想招,不然重感冒好不了,其他毛病也得来了。凌晨迷迷瞪瞪的骑兵突然间坐了起来,哎呀我去,有招了。
原来骑兵想在屋子里扣个“蔬菜大棚”!这样能把小太阳的温度完全锁在床的周围,艾玛我太聪明了,说干就干,早上向安静吹完牛的骑兵就买来塑料布,鼓捣一上午,一试果然温暖满满。可就在当天晚上,骑兵还是觉得不行,大棚里热乎,可床凉啊,毕竟现在也不是傻小子时候了,火力不给劲了。找点啥呢,对,去海边。
俩个人去大连海边捡人家卖海鲜不要的泡沫箱子,再捡点破纸盒子垫在下面,好算解决了“温”的问题,可“饱”呢?好在骑兵天天出去找活,终于快到三十儿那天碰上一个叫“黄金海岸”酒吧的老板,老板敞亮的说:“三十那天过来,我也不知道有几个人,有就唱,没有咱一起过年吃饺子放鞭炮,我给你们200块钱。”
娘亲啊,碰上好人了。两个人终于在冰冷的大连过了一个“好年”,可在凌晨1点往回走的时候,安静突然大哭起来。
原来安静看到有人放炮不要的纸盒箱子,想捡一些回去把床铺的更厚一些的时候,被一个阿姨大喊一声:“别介啊,那时我捡的,挺大姑娘净想捡现成的。”从来没有受过这么大委屈的安静失声痛哭。
走,回家!安静和骑兵果断的决定,这座伤心的城市再也不想待下去了,没有路费的他们把姐姐送给安静的金戒指给卖了,离开。
多年之后,已经在《星光大道》等舞台功成名就的骑兵给安静买过一百多个戒指,可永远都找不到那一枚金戒指珍贵的感觉。
@赵睚眦 “安与骑兵”的组合非常有特色,也有一些很好听的歌曲,像《红山果》《向阳花》都是非常好听的歌曲,尤其《红山果》那是幼儿园专属舞蹈音乐啊,和《最炫民族风》在广场舞大妈的传播度差不多。可这几年为什么越来越销声匿迹了呢?我想,当初巫启贤说的“有点难听”的话不无道理,原因还在这几点。
其一,唱功并非顶尖。两个人安静主唱,骑兵主吉他和创作,但是二人的唱功并非是顶尖型的选手,这让他们在2012年《星光大道》总决赛的冠军被质疑了很久,尤其是与他们对决的云飞无论唱功,临场发挥还是舞台表演力似乎都更胜一筹,而阎肃老师的一句“支持原创”最终他们登顶。而这也为他们后继无力埋下隐患。
其二,作品太少是硬伤。他们的创作能力是优秀的,但是总有一种神来一笔就算了的感觉,或许是最开始的几首歌太火的原因,会让他们飘飘然导致江郎才尽。没有后续精品歌曲的蓄力,想在如今的网络流行音乐里有一席之地难度可想而知,原来一两首歌一火可以吃一辈子,现在可能三个月就被淹没了。
其三,作品传唱度不高。总觉得他们的风格和萨顶顶有点像,曲高则和寡,即便传唱高如《红山果》也是婉转难唱,晦涩难懂。像凤凰传奇的歌曲没有什么难度,老少皆宜,想不火都难。
其四,过于追求原创“小调”。这种有点民间小调的原创注定了没办法成为主流,既不能去大型舞台占领“高地”,又无法和网红歌曲一争高下,毕竟时代变了,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不能自拔就只能孤芳自赏了。
其实我觉得还有一部份原因是他们没办法听进去任何反对意见,你们认为呢?
----end----
喜欢就请您关注@赵睚眦 ,我们来一起读热点、品人生!#八卦手册# #八卦手册人物篇# #我要上头条#
[大笑][大笑][大笑]//@已隐藏用户名:愁什么,保命就行,国外放开不一样经济不行。封控最多抢物资,放开可能就要抢床位了。
大连涵涵妈妈在香港最近广州又出现疫情,有香港记者采访了居住在广州工作的香港居民番薯叔叔,番薯叔叔坦言“大家都对这个病毒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对部分的防疫要求不满,“因为挣不到钱嘛,无工开嘛,老板又愁,打工仔又愁”。#头条#
大连三所医院新大楼即将启用,医疗资源愈发完善
2022年上半年至年中,大连将有三所医院综合大楼将投入使用,将増加3600多个床位。这三所医院分别是:
1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普医疗中心综合大楼
2、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新院区
3、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大楼和急诊大楼
另外大连中心医院整体改造提升项目之一
“北院区综合楼”将进入施工阶段,预设床位600张,并设有百级手术间、层流DSA手术间、复合手术间等。
大连拥有大连医科大学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大连校区两所医学类院校,大连的公共卫生事业在计划单列市中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相信随着多所医院的改扩建完成,大连的医疗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大连头条#
大连卫健委发布停诊通知
各医疗机构:
根据市卫健委11月28日《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即日起暂停非念诊,非必要科室诊疗服务具体如下:
区管一级医院(含护理院和未定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即日起暂停全科医疗科内科 外科、口腔科、医疗美容科、妇科(不含产科)健康体检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诊疗服务。
区管二级医院暂停内科、口腔科、医疗美容科妇科(不含产科)健康体检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等门诊服务择期治疗患者暂缓收住院.区管二级医院要强化对高龄合并基础性疾病,孕产妇.新生儿 肿瘤放化疗,血液透析,惫危重症患者等重点人群的服务保障,摸清孕产妇以及肿瘤放化疗、透析等规律性治疗患者底数,建立管理台账,提供针对性指导和咨询服务。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延误患者连续性治疗,确保医疗服务不问断,要集中力量满足院内急诊需求,对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提供有效救治,坚持"边救治,边排查"不得推诿拖延.区管二级医院急诊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要加严院感防控和疫情防控,非必要不封控。
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保障慢性病患者持续用药需求,按照省防控指挥部规定,“通过互联网,电话随访等方式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日常管理,要保证慢性病患者用药需求,视患者病情可将处方用量延长至12周,并通过家庭医生团队提供送药上门服务”。
要反复培训全体人员切实掌握并落实区卫健局《医院感染防控和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标准》,同时,按照“我市出现本土疫情社会面传播”情形,最高标准执行“医院感染管理”、“预检分诊管理”、“门0急)诊管理”、“病房管理”各项要求,要严格查验门诊患者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和住院患者(陪护)24小时核酸检测报告,
对域外来返连不足5天的一律到发热门诊排查.二级医院住院床位控制在50%以下,仅限收治急危重症等紧急救治病人.
一级医院(含护理院和未定级医院)住院患者原则上"只出不入”,原有住院患者在病情允许,符合出院条件的情况下,要办理出院,
医疗机构要做好员工(含后勤、物业、第三方及施工单位等医院内所有人员)每日健康监测登记和外出报备,返连管理.
预检分诊人员和核酸检测采样人员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每两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医院工作人员全部佩戴N95口罩,实行AB岗,要做到居住地和工作地“两点一线”,点对点上下班,
各科室工作人员要相对固定,严格控制活动范围.对工作人员集中休息或住宿地点要做好环境消杀,物表消毒.
#大连头条# #媒体人周刊#
在目前疫情开放管理的几大城市中,论管理魄力大连敢说第二,绝没有城市敢说第一!现在说什么都是苍白的,只能用时间来证明这是是非非。
首先,昨天讨论的中小学今天复课的事情,教育局终于不再半夜凌晨发通知了,不过把权力下放给学校和家长,线上线下,自由选择。说实话,我能体会到教育局的无奈,线上不满意,线下牢骚多,难!这下换学校和家长挠头了,果不其然,今天凌晨还是有若干学校继续选择了线上教学,还有到了学校通知家长接回家的,当然也有学校正常开学了,可喜可贺!
当然,也惊闻郭家街和东港二等多所小学昨天混管异常,好嘛,一天学没上,去学校检测个核酸,成密接了,说实话真的挺冤的。刚才,听闻更夸张的消息,明天开始学校不再做核酸检测了!!!这社会面不做,学校也不做了,根本不知道谁阳了,哈哈哈,谁也别嫌弃谁,挺好的!
今天没送孩子去幼儿园,请假自己带,因为我不知道如果我的孩子阳了或者密接了,预案是什么?拉去酒店还是家长点对点带回家,直到目前没有任何单位或个人来解答我的疑惑。
听说医院准备好了,一共能有多少床位?几个医院加一起能有5000张吗?对70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这几千张床位够不够70岁以上老人分配的?12岁以下的儿童和婴幼儿呢?病毒或许不可怕,可怕的是医疗挤兑!!!武汉发生过,上海发生过,广州正在发生,大连……自求多福吧[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大连头条#
#大连头条# 大医三院改建成方舱医院,到三月底将建成两千床位,将来最大可建成5000床位。
大医三院改建成方舱医院是疫情防疫阶段的要求,目前已经收治240多名轻症和无症状患者看到大医,三院的内部非常的干净整洁,也体现了工作人员非常的用心。
当然如果疫情结束了,大医三院也可以马上恢复三甲医院的功能,各个门诊也都正常开放。
可以做到平战结合,可以说大医三院在疫情阶段为大连的疫情战斗贡献出他的力量。
防新冠我们严格坚守了三年,就在这几天防疫政策的调整让大家都有些措手不及。看似放开,实际上心里还是担心吊胆。尽管专家出面科普,药品市场放开随意购买,医院做好预留床位的准备,方舱医院的建设,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为放开后不可预知的各种问题而表示心里没底儿。
新冠没有出现之前,冬季流感时,大家也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无非是吃药打针,一个星期就可以全愈。可是三年严防严控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时,突然间让我们再去心平气和地接受“类似流感”吃药打针应该还是要有一个过程。
这几天家人朋友们谈论一个最主要的话题就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何提高免疫力,正如营养学上所提倡的健康四要素:
一、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要有充足的睡眠
三、要有适量的运动
四、要有均衡的营养
心态、睡眠、运动、营养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很难做到。如果还在为放开后出现的问题担惊受怕,还不如时时提醒自己这四点我们做到了吗?人无完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实能真正做到这四点的人并不多。包括我自己也在内,所以特此在这里再次提醒自己,将这“心态、睡眠、运动、营养”八个字牢记心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也希望认可这一观念的朋友们共勉。
#头条创作挑战赛# #冬日生活打卡季# #大连头条#
我以前很胖鼾声如雷,一次坐软卧大连到北京,半夜被吵醒,原来是我对过的北京女乘客要求换铺位,她对列车长说,我是来睡觉的,不是听打呼噜的,我知道说我呢?非常尴尬,列车长说,软卧都满了,你要是不想在这可以去乘务员那里休息,听到这我又睡着了。
#大连身边事#据大连新闻网消息,一所以优质医疗资源为依托,集养老、护理、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大连市沙河口区渤海养护院,投入运营。
今天去马栏广场办点事,顺路看看他家怎么样。导航一路来到他家,原来是渤海医院呀!
早就有粉丝和我说,有好的养护院推荐一下,正好打听一下他家怎么样!听养护院护理员说:养护院依托全院医疗资源,可为老人提供准确、及时的诊疗服务。有两人间和单人间,所有床位均为标准的养护床,每位老人均配备移动呼叫器,便于养员及时与护理员取得联系,确保应急之需。院内设有医用电梯,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进出提供便利。
房间有电视、热水器,还有养员专用健身活动区域,医院为大连市医保定点单位。
在院里,我看到一位失能老人,据养护院护理员告诉我,这位老人是重病晚期,生活不能自理,唯一儿子目前在国外工作,老伴已经过世,受儿子委托目前住在院里。
虽然有些伤感,好在有专业人员护理,还能有尊严的活着。
据2016年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63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3%。今年1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养老护理员“榜上有名”。
我是@市场调查员 ,我想做一期养护院考查,谁有好的养护院,告诉我,我一定会去探访,带给你们最新消息。
#大连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