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头条帮忙武汉站发布了一条消费权益帮忙求助:我在武昌区租赁中国核工业二二公司的门面房,国务院的政策减免三个月房租,到现在没有落实。@头条帮忙 @帮女郎在行动
武汉,江汉路附近人多多了,跟前几天比完全不一样。
上个月30号,早上下了一场雪,头天还刮了大风,当天很多店家还没有营业,路上很冷清。
这几天武汉街头行人多多了,路边门面基本恢复经营,尤其是早餐店,过早还排队,人气渐渐旺起来。
#武汉头条#武汉历来就有货到汉口活的美誉,造就了八九十年代汉正街的繁荣。也造就了一大批武汉百万富翁。
如果十几年前听说谁家在汉正街有门面出租,一般都是羡慕,代表吃喝不愁。但是现在听说谁家里在汉口北有门面,基本就是发愁。说电商冲击的是没有依据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照样生意非常好。去年去汉口北想买几件衣服,结果就只有一楼几家店铺开门,批发城店员比顾客多,从此就不再去,今年人,7月经过汉正街,依旧还是人潮涌动。
大家有什么看法和见解?是什么原因造就了现在汉口北这个现象?
满马路的商铺,每天都在出租转让中,武汉疫情后很多商铺就步履维艰,一直挺了一年多。
兰州这次的疫情又让实体店,雪上加霜,昨天今天又有不少商铺关门大吉了。
看看每天还这么多商铺正在转让、关门。
就连牛肉面店都在转让了,还有什么不能转。
时间:2021.12.20
地点:兰州安宁东路
#在头条看世界##兰州头条#
我在头条帮忙武汉站发布了一条物业服务维权求助:我在1994年帮助台湾的堂妹在武汉市江汉区同益大厦三楼购买商铺一间。现在被沐阳物业公司强占出租,说我们的房子没有房产证,归他们所有。@头条帮忙 @帮女郎在行动
武汉城事!
今天是周一,今日立冬。
目前江岸区、江汉区无疫情的小区基本都解封了。
万达步行街也重新营业了,大部分商铺都开张在。
餐饮还是不能堂食,只能打包或者在室外就餐。
也许是周一的缘故,步行街上人不多,路上好多板板拆了,
但好多都没有及时回收,不少都已损毁,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
难道不能回收再用吗?
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一些学校高三今天开始复课了,下一步估计其他年级也会跟进的,
家长们都盼神兽尽快归笼,相信这一天很快会来的。
毕竟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武汉爆料##抗疫#
武汉随手拍(85):街面有的店家半掩门面想做点生意,城管逐家进行劝阻,基本都关门了。工作职责和店家生存都很难。
#武汉头条# 武昌首义园旁上万平方的门面无人来租,空置多年
今天下午2时从复兴路去首义广场的路上,看见了一则天亿广场的招租广告,一万多平方米的地盘,还有大型停车场,位于黄鹤楼下、首义广场边一环内的黄金地段,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结果建成后却一直闲置至今,甚为惋惜。
个人认为,可能是名字取得太大了一一"天亿",一天赚一个亿,抑或一天一个亿顾客光临,哪个老板都不敢保证做得到?所以“天亿"广场仍未出租大概也属“天意"。#湖北优质创作者联盟#
#武汉头条# 武汉生意难做,空闲门面用锨撮
武汉三环线外洪山区白沙洲彩虹郡小区临街门面,十有七八无人租,亏大了。#湖北优质创作者联盟#
明日起所有商铺静默五天!
坐标:武汉市硚口区长风路,团结佳兴园商业街,中午在这边吃饭,听到防疫人员拿扩音器喊:所有商铺明日起静默五天!
完蛋了,才上班两天,又要静默了,这一个月上班天数都不足15天,唉,何时是个头。
#武汉头条#
2001年时,李女士花了一百多万,在武汉市中心买了一间大商铺。后来租给了建设银行,并且建设银行每年给李女士十万块钱的租金。//@C1862177:人家一年收租都100多万,你让人家1500万拆迁。
她是武汉最强钉子户,嫌1500万拆迁费太少,狮子大开口想要3000万,延误工程整整两年,造成高达5.5亿的损失,最终结果如何? 拆迁,的确使得很多人在一夜之间实现了暴富。但很多人的欲望终究得不到满足,于是就开始耍起了无赖,坐地起价,希望能拿到更多的钱。 武汉的李女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为了建设地铁,她的房子正好就在地铁线路的规划范围之内,于是政府向李女士表明,可以提供一千五百万的拆迁款。 但李女士当时真的是被金钱冲昏了头脑,居然直接拒绝了这笔拆迁款,并且要求政府在此基础上直接翻倍,赔偿三千万拆迁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