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通宝文政和楷通~
生坑,熟坑版别大杂烩一堆[呲牙]
南宋末年,吴自牧说了著名的格言——“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米在当时才刚刚取得这样突出的地位(而且这个米字确实是在说稻而非统称粮食)。只有在宋朝,酱才最终明确地指谓酱油;而迟至唐朝,它还很可能至少是在文学作品中被理解为各种酶酵素。在较早的朝代,人们尤其未把醋列为必需品。茶在唐朝是稀罕的奢侈品,甚至在北宋也不常见。以芝麻、紫苏属和大麻榨成的油,在南宋时期普遍多了。
茶在宋初仍是奇特的奢侈品,不过到了宋末,即使在穷人家也成了必需品。然而,尚茶之风与其他优雅的生活艺术一起,得到了极大发展。欧阳修、陆游和苏东坡这类诗人对泡茶用的水表现出极大的关心;陆游在旅行期间为此而努力寻找名泉。茶叶生产高度商业化,这种经营性农业迥异于农民的自耕自给。

宋朝人口流动较频,来京常住与暂住的异乡人都得寻个栖身处。因此,成为都城的房东就等于手持一张长期饭票。苏东坡的一个堂兄长住开封,因有数间屋宅出租,日子过得优哉游哉。宋仁宗的重臣夏竦,见租赁业前景大好,就在京城广置地产,大办旅馆,成为汴京最有名的“包租公”,“故相夏竦,邸店最广”,日入极丰。
然而,夏竦还不是京城最大的业主,比起“店宅务”还差得远。店宅务原名“楼店务”,是经营各地公有宅地的“房管局”,负责房屋的租赁、修缮、管理诸务。公用宅地的出租房即为我们现在的“公租房”。宋代公租房以其较低廉的租费,吸引了大批量平民入住。据官方统计,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开封府共征收134629贯的年租,开封楼店务所管的房屋计有26000余间,依此可算出,开封府官舍的月租约在450文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