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股票估计还得涨,自建办公楼不够用,在周边东尚E园和创业公社亦庄项目扩租,现金储备充足,继续在北京拿地盖楼。
今日,京东旗下公司花费3.56亿元拿下经开区一宗1.1万平方米的商业办公用地。该地块将用于建设研发中心,技术研发投入将不低于116亿元。
北京今日成交3宗土地,其中1宗经开区F3其他类多功能用地被北京智方润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3.56亿元摘得。据悉,该地块毗邻京东总部大厦,占地11396.2平方米,用地性质包括办公、商业两类业态,其中办公类物业出让年限40年,商业物业出让年限50年。建筑面积不超过34188.6平方米,楼面价约为10413元/平方米。
点评:这已经是京东第四次在亦庄拿地了,总建筑体量已经超过60万平米,在北京占用写字楼面积上已经超过阿里和腾讯了(在海淀还有翠宫饭店改造的京东科技大厦),北京作为其全国总部,如果不是在亦庄拿地那是奢望,根据行业内消息,京东在附近的产业园EPARK东尚E园把共享办公部分全租了,在首钢创业公社项目还租了一栋楼,需求量旺盛,股票必涨啊!
下图后三张图是东尚E园的项目图,在租的2850平米的独栋楼!
以上部分消息来自于选址960
大家都知道96年刘强东24万买下一个餐厅,干到最后血本无归,其实那个餐馆老板现也是一个人生赢家,他虽然嘴上说不该骗刘强东,但如果不是那个餐厅老板骗了刘强东,可能就没有今天的京东商城,只有京东饭馆。
刘强东在学校的勤工俭学、做买卖到大四就小有积蓄,大四那年他就开始了创业,第一次创业决定投身餐饮,看到在人大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餐馆贴告示转让,刘强东张口就说要买下餐馆,问多少钱?老板开口说24万,刘强东没讨价还价,就答应了,说下午给钱,老板一听就觉得不靠谱,认为碰到一个傻子,下午刘强东真背着一大包钱来到老板面前,一数24万,餐馆老板傻眼了。
刘强东单纯的认为民以食为天,自己开餐馆一定可以大赚,以为可以大干一场,六个月后房东来收房租才知道这家店归附近造纸厂所有,原老板早已拿着24万跑路了。
话说当年那个餐馆老板拿了24万,就在北京买个套120平的房子,那时候房价才4000左右,首付才2成,几年房价涨了,他又换了个更大的房子,他发现房价涨的快就投资了几套三环内的房子,二十几年下来,身价也早就上亿了,不过与刘强东是没得比,要是当年没有骗刘强东,说不定京东买下的北京翠宫饭店后就请他过来干店长了。
当年,陈欧一度成为娱乐圈中的众矢之的。
李诞:“瞧他长得那个样子,恶心!”王思聪:“如果共享充电宝都可以,我就直播吃翔。”
圈教主甚至还说他是张大大的前任。
“我为自己代言”,这句极具个人特色的广告词,当年堪称陈欧的个性标签,也是八零九零后们的时代记忆。
而陈欧在2010年创建的聚美优品,也乘着陈欧体走红的东风,几年内迎来爆发式增长。遗憾的是,后期的聚美优品频频与假货扯上关系,最终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当中。
陈欧,出生于天府之国,16岁那年,远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留学,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2007年,陈欧又取得了斯坦福大学MBA的入学通知书。
入学前夕,他回国省亲,在北京翠宫饭店与真格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见面,获得18万美金的创业基金,开始着手打造聚美优品。
在天时地利人和多重条件的作用之下,聚美优品蓬勃而起,而彼时的陈欧也成为娱乐圈新宠,还受到了李诞的脱口秀节目的盛情相邀。
接到邀约后,陈欧非常爽快地就答应了,估计他那时不太了解节目的自黑模式,等知道怎么回事后,他就有了相反的想法,于是在节目录制前三天,他联系李诞,告诉他去不了了。
节目组被陈欧的临时变卦,彻底打乱阵脚,原本准备的稿子,都不能用了,前期的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
可以说,因为陈欧,李诞损失不小。
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的李诞,就在《脱口秀大会》上贬低陈欧,以发泄怨念。
他在节目中说,这个人动不动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大脸照,搞折扣季,看他长的那个de xing,丢ren!
彼时,聚美优品已然江河日下,不复昔日神采,屋漏偏遇连阴雨,网上一个有名的公众号圈教主偏偏又站出来,爆料陈欧是张大大前男友,还说连张大大都承认了。
陈欧惊闻,气得直接回应:前任你妹!还直怼造谣惑众者就不怕被告么?
愈发风雨飘摇的聚美优品,终是日落西山。
然而,为它代言的陈欧却没有就此低迷,随后,他又建立了“共享充电宝”这一项目。
而王思聪对于这个新生事物,却持反对意见,甚至公开说:共享充电宝不可能成,要是成了我吃翔!
然而,现实情况看来还是打脸王大公子了,因为陈欧的共享充电宝,开始盈利了。
共享充电宝原来一小时仅仅一块钱,后来,慢慢涨到每小时四块钱,紧接着又涨到六块。开始时,每天20块钱封顶,如今,每天封顶额度整整涨了一倍之多。
这种商业模式,现在非常流行,先是大打价格战,培养客户粘性,等到将竞争对手击垮了,客户又离不开自己时,就进行涨价,实现大幅盈利。如果还不能盈利,就在资本作用之下展开合并,形成垄断,再实现盈利。
不能不说,精英出身的陈欧,不仅是创业明星,更是商界奇才,他懂得在一次又一次的风浪中,如何平稳掌舵,争取靠岸后,寻找机会重新出发。然而,他违背契约精神的人设,却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印象,也许,在他看来,那不过是在快速奔跑时狠狠摔的一跤,只是,这一跤,摔得有些狠,将他前期积累的良好口碑摔得荡然无存。如何实现口碑翻身,也许是他下一步最应该考虑的问题,毕竟,口碑能载舟,亦能覆舟,关系着“陈欧号”是否能穿越风暴潇洒归来。
您对此有何高见?希望在评论区畅所欲言。欢迎关注@李郅 每天与你分享不一样的娱情星闻。#陈欧# #八卦手册人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