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差我们辗转京津冀三地
2007年,我和老公认识开始恋爱,我们租了一个两居室住在朝阳区双桥农场。这个地方远离地铁站,租金相对便宜,这块地除了双鹤药业的职工配套房和农场的职工房,边上就是康城和暖山别墅,年轻的日子里无忧无虑,吃着5毛钱的冰棍围着别墅区傻乎乎的压马路。
当时我们俩月收入加起来也就一万出头的样子,除了每月一千元的房租和大约一千元的生活费之外(那会地铁全城坐只需2元,公交起步4角、电话费每月两人各80元、平时吃饭中饭我在单位食堂吃),每月结余也有六七千元,一年大概能存个10万。
他和我认识前自己手头存款有20万,我没有存款是因为我的工资支援了弟弟妹妹读书了。
2008年北京的房价有一次下跌,我记得大概是十月到年底的那段时间,跌幅超过两千一平,我们租房附近的华美橡树岭当时刚开盘均价8800元/平米,低层洋房,当时这个楼盘开发在一堆老破小里显得格外洋气,每每走过,就羡慕的不得了。
我动员我老公我们去买一套,我们也去楼盘看了好几次,最便宜的两居室最低价的时候也就75万左右,当时首付30%,也就22.5万,贷款20年,月供也就三千多。可他说离地铁站太远,交通不便利,房价还会跌再等等,便犹犹豫豫的搁置下了。
2009年春节,我婆婆来北京过年,我们讲了要买房子的事情,她非常赞同,也跟着我们又去看了一次这个楼盘,最后觉得便宜但交通不便利。后来我们又去了管庄地铁站的远洋一方看了一次,这个楼盘当时均价1.2万,一套两居室下来大概在100万左右,首付30%是30万,贷款25年,月供在四千多,我觉得也不错,我婆婆也觉得可以,催促让我老公买。我老公说手上没那么多钱,首付不够,我婆婆说找你哥哥借8万元。后来问他哥哥借,他们却没有借给我们。因为这事,我们俩大吵一架,差点分手。
2009年中秋节,我婆婆突然打电话告诉我们,她在江西上饶老家以我老公的名义订了一套房,用自己仅存的2万元做的定金,说让我老公赶紧回去办贷款手续,否则人家不给退定金。
我老公又急又气,没办法回去买了这套我婆婆看中的五室三厅三卫的复式楼。总面积208平米,单价2200元,总价大概48万的样子,我老公把手上仅存的20万全部拿出来付了首付,还以我老公的名义贷款28万,贷款15年,每月还一千出头。
这件事当时彻底断了我们在北京买房的念想。
2010年11月份,我们用手头仅有的五万元买了人生中第一辆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