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疫情不扎堆、不聚集】疫情下的成都,大多数人都连续居家7天,大家不怕做核酸,真怕被关烦了,总想下楼走走。前几天锦江城市花园多人在楼下聊天、遛狗、遛娃区间,出现交叉感染被带走隔离,成都市昨日要求“小区内不扎堆、不聚集、不逗留”,目前我住的成华区某小区已对玩耍位置临时圈起来,不让去聚集玩耍,但是仍有部分人在路上遛狗、聚集拿快递等。
为了早日解封,大家真的要做到不聚集、不扎堆、不逗留,请坚持、坚持、再坚持,用修行的心态看待居家过程,相信很快将迎来成都的全面解封。
#成都头条#蓉城疫情防控进一步升级。龙泉驿区凌晨发布扩大大面街道静态管理范围,天鹅湖社区 卧龙社区都被纳入封闭管理,同时,成渝立交区域首创国际城一期爆出确诊病例而导致一至四期均被封控,由此,以最初锦江区的锦江城市花园 龙泉驿的东洪社区再到成华区的首创,这一大片区域都连在了一起,疫情无缝对接,辐射的小区也基本被封控管理。

“我们并没有学会与病毒共存”,欧美承认“与病毒共存失败”。疫情再度反复之际,深圳广电直新闻融媒体发布了一篇报道,引用了近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的一番话,否定了所谓“与新冠共存”,新冠疫情已经结束的荒谬言论。文章大量引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欧美因新冠导致的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堪比全年生活在最严重的流感季节中。不仅美国,英国 德国同样与病毒共存失败。文章引述的德国之声表示,疫情反弹与奥克密戎不停变异有关,奥克密戎BA.5变异株不同于此前的1、2,又开始攻击咽喉以下的呼吸道。低重症率和低死亡率不会永远保持下去。
这充分说明了抗击新冠病毒,只有“动态清零”一条路,“躺平”论,“与病毒共存”论只有死路一条。成都目前正值抗疫最关键的时期,任何犹豫,都会错失把握良机的时间窗口,哪怕此时全城封控,我想蓉城人民也会相当配合和理解,长痛不如短痛,千万不要步上海的后尘。

截止8月30日0-24时,成都新增138+69例。目前,成都现有中高风险地区已增至222个,近14天公布确诊场所340个,患者轨迹点309个。笔者所在小区封闭管理已进入第三天,市场蔬菜肉食价格也已翻了一倍。
在成都买房,提到锦江城市花园,估计不少人脸上难免几分嫌弃和不屑。
就在去年这个时候,就连很多预算低的购房者,都不愿意考虑锦江城市花园。
认为密度高,看上去不体面。
一年时间过去,锦江城市花园,基本上价格都已经到了2.1w这个位置。
好点的房源,价格还要贵一些。
而且只要目前的成交量一直保持稳定,后期还有上涨空间。
很多人会诧异,这个盘都能涨这么多?
明明小区不好啊!
价格上涨的原因很简单,取决于买的人多,需求量大自然就涨。
买的人多的原因是,在一个还算不错的位置,总价不高,能承受得起。

当很多人在嫌弃小区差的时候,你们要清楚,不是每一个购房者,都有大笔的购房资金。
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评判一个楼盘。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求也就不同。
预算五百万,你当然用鼻孔看锦江城市花园,但你手里就三十多万首付呢?
楼市就是这样,有些人在追求品质,追求体面,有的人只在考虑能不能买得起。
(看更多成都楼市数据,可以到图五点楼市数据!)
成都市“8.26”疫情最让人意外的小区(锦江区锦江城市花园3期),应该点名了。锦江区锦江城市花园3期从8月27日至最新公布的9月4日24时数据,小区连续10天都有阳性,而且是在锦江区这个区域静默管理的情况下还是这样。一般说病毒的潜伏期7天,你连续9天都有阳性。可以考虑调查一下小区居民在封闭管理中是否有串门或者电梯消毒到位没有等

还记得8月27号带着宠物狗下楼散步不戴口罩的漂亮四川阿姨吗?骂防疫人员性生活不协调,说自己家穷买不起口罩,昨天她住的小区疫情大爆发,有两栋楼3千多住户要转移到方舱,而且社区要求人员转移不准带狗。
8月底四川锦江城市花园就有阳性确诊了,于是阳性确诊+封控,结果这位低胸连衣裙女士下楼遛狗时不拴狗绳就算了,自己也不佩戴口罩,社区管理人员拿着大喇叭对着她喊: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请你佩戴口罩。
谁知道她看了一眼志愿者说:你性生活不协调?然后志愿者还是拿着喇叭喊:请你戴好口罩,为了你的安全,为了大家的安全,请你戴好口罩。
她又说一遍:你性生活失调!然后拿出手机要拍防疫工作人员,一边说:I love u,我爱你。志愿者说:你别管我性生活协调不协调,你戴好口罩。她说:你情绪失控。
看她不愿意配合,就一路跟着让她戴口罩,她就不耐烦了,对着志愿者的镜头咆哮起来,之前还是软侬普通话,忽然变四川话说:穷!穷!穷!家里穷!没得钱买。带着狗走了,一溜小跑,消失在小区中。
才过了一周,果然她住的小区就爆发集中疫情了,现在有两栋楼的3000多居民连夜转移,专家说如果控制不住,整个小区6900居民都要去隔离。宠物不许带走。
真担心这个阿姨家的狗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