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福清置富房产(福清安置房价格)

#我的家乡在福州# 穷乡僻壤的回忆

准确地说,我的出生地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的一个农村,图片就是我出生地,一个农村的山凹凹里,四面环山,到镇上市里只有一条路!小时候所有外面的世界都是天堂!

福清市沿海,而我的出生地靠山,离海边应该有100公里多吧(哈哈哈),遥记得小时候所有人都是靠种地生活,那时大家都比较贫苦,很多人的居住环境都是中间一个堂屋(婚丧祭祀重要场所),辐射堂屋左右后三方每家一间房,那时候热闹啊,一家的饭香几家闻。

我家并不在堂屋边上,我出生时父母盖了一间土坯瓦房两层楼,一层置放厨房饭桌柜子磨杂物,二层是卧室,一家几口人同住一间两张床。那时候卫生条件不好没有卫生间,靠墙床的内侧隔一个布帘放马桶,日常大家都是去外面上厕所,所谓的厕所其实就是种地的人隔的简易粪池,几块石板两条石条[捂脸],半露天。现在想想都是汗毛直立吃不下饭,太脏了!

我是个健忘的人,小时候很多的细节都记不得了,唯记得的几件事和大家分享:1、有年春节,我妈买了一点肉放在一个陶罐里,用很多的粗盐腌制,我现在是不记得那时吃肉的欢欣场面,只知道那两块肉应该吃了好久好久。2、那时奶奶家有好几个中号的缸,是用来腌咸菜的,农村咸菜的腌制过程真的是用脚踩的[灵光一闪],奶奶可舍不得拿出来吃(我记得小时候我不招疼),我仅偷吃过一次,那时候人间美味不过如此了吧!3、有一次,姑姑拿了一个橙子,我和哥哥一人分一半,印象中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吃橙子吧,恨不得连皮都一起吃掉,橙皮的酸涩感现在还记忆犹新……

在我8岁的时候,父母靠借的一点钱在离家几十公里的宏路镇上开了一个豆腐铺,那时候的镇也是穷乡僻壤,对于6公里以外的市中心来说就是农村。尽量条件不好,不过从那时开始家庭生活慢慢好转,由于父母穷怕了,所以其实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也还是过着清苦的生活。特别是母亲,近几年才慢慢摆脱那种特别节俭的状态,年龄大了也许看开了吧。

我也算见证了福清的发展吧!特别这几年,福清的某些方面越来越有大城市的即视感。中国知名的侨乡在快速地变化着。即便这个城市整体收入偏低,消费偏高,可还是吸引很多内陆的朋友来福清发展。

我自己一事无成,谈不上光荣,却还是喜欢我的家乡!我没法从大局观来谈家乡的变化,只能把小时候记忆的家乡和现在的城市变化来做对比。当然,我的农村家乡以前的房子都没人住了,很多都自然倒塌,大家都住在自己盖的楼房里。所有的路至少都铺上水泥,去农村的公交车都变得很稀少,因为很少人坐,家家几乎都自己有车。而且年轻人出国或到外面工作,农村已经变成适合养老的地方了。土地也被租赁变成大棚种蔬菜,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河沟里的水也是肉眼可见的清澈,山上少了砍伐,四季都是一片绿油油的。偶尔回老家,我都会多呼吸几口新鲜空气,陌生又熟悉的地方,怎么会遗忘啊?

【林秋明作品】福清仅存5座节孝坊、贞节坊长这个模样!

古牌坊是封建时代用以夸耀科第寿考和表彰忠孝节义、宣扬礼教的一种纪念性建筑,大致分为功名坊、孝义坊、百岁坊、贞节坊等。

据清乾隆《福清县志》记载,福清自宋代以来共建造了89座牌坊,有50座在乾隆之前被毁坏,另有39座乾隆之后尚存,其中节烈坊有26座。目前发现,福清尚存牌坊仅十几座。今天介绍仅存的5座跟女性有关的节孝坊、贞节坊。

隆中村无名氏节孝坊

位于龙山街道隆中村,花岗岩结构。高4米多,面阔5.8米左右,4柱3门3楼。望柱前后侧有夹柱石固定,明间、次间横匾正反面分别刻有浮雕鹤、龟、马、鹰、“双龙嬉戏”等图案,雕刻精美、惟妙惟肖。可惜的是,该坊现也被一村民“包围”在住宅内。

城头村无名氏节孝坊

位于城头镇城头村,花岗岩结构。高6米,面阔3.8米,4柱3门5楼。横匾阴刻“节孝”2字,上下款为:“道光乙巳年□月吉旦奉礼部题请”“旌表故儒士李有列发妻王增宋建”。额枋上刻李国轩等文人的诗赞。该坊是在“文革”期间被村民砌成民宅的墙面,横匾曾写有“为人民服务”字样。

南田村陈氏节孝坊

位于城头镇南田村,建造年代不详。据说是为纪念南冲村一名陈姓妇女建造的。花岗岩结构,高4.9米,面阔7米。4柱3门。横匾刻有“节孝”2字,下方刻有飞龙、凤凰等图案。石柱分别刻着“直与松筠争气节,可知巾帼胜须眉”“三载后分钗力肩重任,卌年中茹檗生受荣封”的联句。最上方原置“圣旨”石匾。石柱中间原有2块石板,记载被荣封者的生平事迹。

晨光村陈恭宋节孝坊

位于海口镇晨光村。清嘉庆八年(1803年)为纪念陈开武子妻陈恭宋而建。花岗岩结构,高约4米,面阔约2.2米。2柱单门。上葫芦顶及“圣旨”石匾。横匾刻“节孝”2字。右边刻“嘉庆癸亥季冬吉旦,奉礼部题请”,左边刻“旌表为故儒士陈开武妻林恭宋建”。

南宅村俞氏贞节坊

位于海口镇南宅村。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位俞姓女子建造的。花岗岩结构。虽然造工较粗,切不失古朴、威严。4柱3门3楼,望柱前后侧有夹柱石。高约5米,面阔6.3米。正面横匾阴刻“贞节流芳”4字,下方有浮雕“双龙嬉戏”图。难得的是,整座牌坊台基就置于地面上,而没有深埋地底。

节孝坊、贞节坊以一种冠冕堂皇的形式,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酷迫害包装起来,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能有效地诱惑女性自我戕害。透过贞节坊、节孝坊,我们似乎还可以隐隐听到,在沉重石块压榨下的女性对于封建陈腐意识的控诉。

【林秋明作品】福清这座塔竟是雷峰塔的姊妹塔

 

    周末,我们几个人突然想再去紫云塔走一走。我们从石竹湖水闸下方绕道而上,大约经过40分钟的跋涉,终于到达紫云塔。一路上虽然奇石不少,但引不起我们的兴趣。因为我们专门为紫云塔而去的。

    紫云塔,也叫紫云宝塔。因位于石竹湖南面鲤尾山上,故俗称“鲤尾塔”。它与石竹寺隔湖相峙,是我市数量不多的风水塔之一。

    可与城区的瑞云塔、龙山祝圣塔,东瀚镇的万安祝圣塔,上迳镇的鳌江塔相媲美。1981年2月25日,紫云塔被列为福清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云塔始建于明代,仿楼阁式,花岗岩结构。七层八角。高24米,塔廊宽0.65米。塔身微斜稍损。塔座呈“工”字形。塔周有石狮、石柱。

    石狮形态逼真。石柱镌刻捐款人姓名及风景对联。塔的底部浮雕鲤鱼、小鹿、麒麟、荷花等图案,惟妙惟肖。

    一层门口原有两尊石雕武士守卫左右,威严肃穆,现已被盗。塔内每层转角龛中均安放石雕观音佛像,现均无存。

    塔身每层各面均置龛安有佛像。现全塔仅存三龛尚存佛像。第三层门顶置阴刻“紫云宝塔”石匾。第七层塔壁上阴刻“梵天清吹”四字。

    塔刹葫芦状,现已损坏和侧倾。塔身中空,有石阶供攀登而上。但我们此行不能攀登,因为文物部门正对它进行全面维修,颇感遗憾。假如登上塔顶,北瞰石竹,下临碧波,西望群峦,东观沧海,真令人宠辱皆忘。

    有人说,紫云塔是杭州雷峰塔的姐妹塔。一传说云:紫云塔原是《白蛇传》中的法海和尚为镇压小青姑娘而建的。

    先民为了纪念小青姑娘不畏强暴、不惧邪恶势力的精神,于是在石竹山遍种青竹,以寄托崇敬之情。传说固然美好,但过于牵强,仅仅是人们的一种愿望罢了。

    紫云塔不仅是石竹湖的风水塔,更是福清人民的风水塔。由于塔的四周树林茂密,平时从石竹湖的坝头只能看到上面两三层。

    即使到了石竹山山顶,也无法一窥全貌。为了一睹它的风采,一年四季,各方游客都会争相前往探访。

    我们原以为紫云塔早就修好,没想到还是没有看到重焕生机的它,但每个人几乎都这样想:人生中有多少悬念,不是在期待中慢慢实现的呢?

这个国家级规划一批!霞浦就要回归福州了

唐朝武德-长安【公元623-702】,

霞浦和连江合治!

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委批复福州东部片区纳入国家融合发展试验区!具体实施方案近日印发!

福建福州东部片区!试验范围包含:福州市仓山区、长乐区、马尾区、福清市、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平潭综合实验区,霞浦县,区域面积约8935平方公里。

试验的重点为: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霞浦县(古属福宁府霞浦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是闽东建县历史最悠久的县份,曾是闽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地处沿海,呈半岛型区域,全县陆地面积148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9592.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04公里,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居全省首位。大小岛屿185个。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港湾成了霞浦地理特色。是中国东南沿海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港口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县,是福建最早开放的对台贸易口岸,是“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素有“闽浙要冲”、“鱼米之乡”、“海滨邹鲁”的美誉。

早在3000多年前,黄瓜山一带就有先民居住。晋太康三年(282)建温麻县,隋开皇九年(589)撤并于原丰县。

唐武德六年(623)复县,改名长溪,不久迁治连江,改称连江县。长安二年(702),与连江分治,复置长溪县。

唐开成年间分设感德场(后升为宁德县),宋淳祐五年(1245)分置福安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升为福宁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福宁县,成化九年(1473)复为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为福宁府,以原福宁州地置霞浦附郭县。乾隆四年(1739),分置福鼎县。至清末,素为闽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民国2年(1913)废府留县,民国24年,以第四区分设柘洋特种区(后改为柘荣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霞浦县建制不变,今隶属宁德市。

【林秋明作品】牛田大捷与福清人今天吃“夏饼”习俗

  “文化福清”由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主办

      今天是立夏,福清人叫“五月五”,民间有吃“夏饼”的习俗。人们吃“夏饼”时,是否会想起戚继光这位民族英雄呢?

     明年是戚继光抗倭重大战役之一的“牛田大捷”620周年,建议福清政府部门召开戚继光文化研讨会纪念他。

一、牛田大捷

福清龙田,古称“牛田”,是福清俗称的“五镇”之一,为闽中海滨名镇。龙田置镇时间约在南宋。相传南宋时期,蒙古贵族的铁骑直驱南下,江浙一带的平民为躲避战乱,迁居于此,后来长期为朝廷牧牛放马,逐渐形成了集镇,故名“牛田”。

明嘉靖年间,倭寇侵犯浙江沿海的同时,也严重掠袭福建各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率兵6000人,往援福建。

戚家军进入福建后,与倭寇连续作战,四战四捷。“牛田大捷”是其中最著名的战役。

福清是倭寇在福建盘踞的另一个老巢。横屿收复后,戚家军开抵福清。倭寇听说明军大队人马将至,便联络通倭山寇约数万人全部集中在牛田一带。倭寇的据点星罗棋布,势如长蛇,绵延30多里,意在一点被攻,各营可以声援而包围明军。

戚继光率军来到福清,制定了作战方案,兵分三路进攻。一路由仓下进剿;一路由锦屏山下进剿;

另一路从上迳进剿,一天夜里,戚家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杞店(岑兜)的倭巢团团围住,敌人从梦中惊醒,到处乱窜。戚家军四面放火,杞店的倭寇全部被消灭。

之后,戚家军又回到锦屏山驻扎,并设下埋伏,使前来偷袭的倭寇全部落网。戚继光率军一鼓作气,连破牛田、上薛、闻读等倭巢,生擒10名倭寇,斩首688级,烧死倭寇无数,并缴获武器369件,救出被掳群众900多人。

屯据在其他据点的倭寇,见牛田大营溃败,闻风丧胆,纷纷逃窜。这就是“牛田大捷”。

二、吃“夏饼”习俗

戚继光在福清抗倭期间,发明了如今福清人民十分喜爱的光饼。经过改良,现在福清光饼出现不少新品种,“夏饼”就是其中的一种。

今天恰好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立夏。在福清,人们必须吃两样东西,一样是“面饼”(类似春卷),另一样是“夏饼”。

“夏饼”是福清光饼的变种。每年立夏时分,光饼摊便有人出售“夏饼”。外婆要买些给外甥吃,以求“平夏”保平安。

那天,家家户户不但煮“切面”吃,还要上街买回造型别致的“夏饼”,用红线串挂在儿童的胸前,让他们边玩边吃,尽情欢乐。

“夏饼”是用模具印制出来的,外形主要有“状元骑马”“公鸡叫更”“手枪”“鲤鱼过溪”“猴子抢桃”“弥勒欢笑”“观音送子”“弥勒坐禅”等。不同形状的“夏饼”,其寓意不同。例如“状元骑马”寓意高中状元,“鲤鱼过溪”寓意鱼跃龙门,事业成功。

林秋明,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院长、福清市非遗研究会会长。福清市政协委员、福清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福清市社科联副主席、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闽都乡学讲习所讲师、福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成员、福清市全民阅读活动推广大使。福清市“书香之家“、福州市“十大读书明星”、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获得者。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兼书报刊收藏委员会委员,中国明史学会戚继光分会理事,福建省文化产业学会、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州市作家协会理事。

【“典”读八闽】冒死进谏,一幅《流民图》竟扳倒当朝宰相王安石!“忠君为民,两袖清风”“一拂居士”—郑侠与《西塘集》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中,随父官江宁,闭户苦学。王安石知其名,邀与相见,称奖之。进士高第,调光州司法参军。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秩满,径入都。时初行试法之令,选人中式者超京官,安石欲使以是进,侠以未尝习法辞。侠三往见之,问以所闻,对曰:“青苗、免役数事,与边鄙用兵,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安石不答。侠退不复见,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安石虽不悦,犹使其子雱来,语以试法。方置修经局,又欲辟为检讨,更命其客黎东美谕意。侠曰:“读书无几,不足以辱检讨。所以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而相君发言持论,无非以官爵为先,所以待士者亦浅矣。果欲援侠而成就之,取其所献利民便物之事,行其一二,使进而无愧,不亦善乎?” 是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雨,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东北流民,扶携塞道,羸瘠愁苦,身无完衣。城民至负瓦楬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阁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翌日,命开封体放免行钱,司农发常平仓。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罢,凡十有八事,民间欢叫相贺。安石去,惠卿执政,侠又上疏论之。在位之臣,各以其类,复为书献之。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御史台吏杨忠信谒之,惠卿暴其事,嗾御史张琥并劾为党与。侠行至太康,还对狱,狱成,惠卿议致之死。帝曰:“侠所言非为身也,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但徙英州。既至,得僧屋将压者居之,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宋史·郑侠传》)

《西塘集》·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郑侠撰。侠字介夫,福清人。治平四年进士。神宗时调光州司法参军,入京监安上门。以抗疏极论新法之害,发马递上《流民图》。复劾吕惠卿奸状。谪英州编管。徽宗初,除监潭州南岳庙而卒。事迹具《宋史》本传。其集本二十卷。明季重刊,叶向高更为删汰。存奏疏、杂文八卷,诗一卷。附本传、谥议、祠记等为一卷。具见向高所作序中。盖已刊除大半,非复宋本之旧。然如《景定建康志》载侠劾吕惠卿论西夏事,及上《君子小人事业图》诸疏,今俱不存。则向高之去取亦未为至当矣。王士祯《居易录》称其文似石介,而无其怒张叫呶之习。古诗在白居易、孟郊之间。今观其集,良如所说,惜横遭芟薙,旧帙遂亡,竟不得而全见之。是则前明隆、万以来轻改古书之弊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医院怪象与病人怪想:大家好呀、今天把我亲历的医院怪象与病人的几种怪想分享给大家、望大家耐心看完并给予评论。首先谈谈病人的几种怪想:1:是否别人私自给了医生钱财、就会看得仔细(你看那个人、医生一天看好几次、还问这问那的、而我除了早上杳房过问一下、就在没理会、我们是否也给些钱)。2:住这么久还没出院、你看傍边那位、还晚来几天、就好了出院了、肯定嫌我们没给钱、没用好药。3:能不能找大医院医生帮忙手术、我们另外给钱、这样更放心o4:先给钱在看病、这样以后好说话。5:来看望的父母、兄弟姐妹包括亲戚朋友都应穿体面些、不然会让医生瞧不起的……等等等等、正因病人有这种奇特的怪想和不当的举措、则顺应了医生的邪念之心、也暴露了所追求的目标、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施展各式各样的怪招怪象、什么医德医道统统抛置脑外、一门心思的怎样把病人当摇钱树、当取款机、现在我就举几个亲历病例:2019年5月、我老婆因外痔领切割治疗、但医生看后说没时间、先涂涂药在说、我随即买了2包烟中间夹了5OO块钱交给医生、他便立即安排手术、大概10分钟左右、就完成了、总共花费286块钱。2O11年2月3O日、我儿媳因生产小孩、情况万分紧急、到院妇产科后竞然要求坐到傍边等、我儿子随即拿了10O0块钱给医生、便立即安排进产房、大约1小时左右生了一个胖小子、到病房有6位产妇、除1人给了50O块钱、三人1000块钱、另外两人都给了200O块钱、试想一下、一天到晚一年四季八年十年那要收多少钱呀、准能算得清呢?还有、只要是晚上打针的、每针20块必须给打针的护士、晚上急诊的也必须给钱医生、真是比捡钱还容易呀………注:这所医院是: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人民医院、这是我见到医生收钱最普遍最白日化的医院。2018年8月、我母亲因上楼滑倒导致大腿骨折、说要换一节人造骨、需9000块钱、但不纳入医保、把钱直给医生即可、到动手术时又说请市院医生协助需6000块、直接给他即可、但并没看到市院医生、问其原因、他称其为手机视频指导、哈哈哈哈……你还有舍话可说……2021年4月、我孙子因大便带有血丝、去医院就诊、医生问了情况二话没说开了一把检查单、费用864元、各项检查完毕后拿去医生看、医生竞然说没病、回家多喝喝开水、吃几天稀饭就好啦……哈哈哈哈哈哈…………你们说可笑不可笑、864块钱竞然买回几张检查单和一张黑胶片……哈哈哈哈哈哈…………好了好了、这个就不说了、下面在根据我掌握的情况、提醒一下大家、只要是住院特别是大病大手术的、医生会很仔细的了解咨询病人的家庭成员结构包括亲戚朋友的结构情况以及工作收入情况、甚至可根据来看望的穿着打扮来判定病人的家庭状况、对此千万不要随意透露或夸大其词打肿脸充胖子、说大话、一旦医生掌握了你有钱或误判了、他会用各种最可怕的理由让你乖乖的把钱交给他、特别对无救的病人、他可用进口药以能廷续生命为由、以每硑八万十万甚至20多万让你把钱给他、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在他最后2天时里让他乖乖的拿出2o万……等等等等、总之、医院怪象多多多呀、病人的怪想无奈也是多多多呀………不知大家有何感想、希望能参与讨论。

唐代近300年,泉州(武荣州)

历史大事记摘录

武德年间(618~626年)

  穆罕默德门徒三贤(沙谒储)、四贤(我高仕)到泉州传播伊斯兰教,后卒葬在东郊灵山,俗称圣墓。

  贞观二年(628年)

  泉州蝗灾。

  永徽元年(650年)

  六月,阿拉伯穆斯林侯赛因·本·穆罕默德·色拉退来华传播伊斯兰教,亡葬于泉州。

  龙朔元年(661年)

  正月,一异物如大蟒盘栖在唐初智空和尚所建的清源少林寺之西岭峰顶。

  垂拱二年(686年)

  州民黄守恭舍桑园为寺,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称开元寺。

  久视元年(700年)

  第二次设置武荣州,州治由南安丰州迁至今泉州市区。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

  开元六年(718年)

  泉州刺史冯仁智因州郭无县,请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州、县同治地。

  开元六年至二十八年(718~740年)

  泉州唐子城及故城廓建成。

  开元年间(713~741年)

  在街城右侧建鲁司寇庙,为泉州府建孔庙之始。五代时改称宣圣庙。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

  别驾赵颐贞凿沟通舟楫于泉州城下。

  天宝元年(742年)

  泉州改称清源郡,时为中州。因郡县同名,原清源县改称仙游县。

  乾元元年(758年)

  清源郡复为泉州。

  大历年间(766~779年)

  外商来往泉州频繁,州城出现“市井十洲人”的盛况。

  贞元五年(789年)

  泉州刺史赵昌在泉州城东北隅凿泉筑塘,周围28里,灌田300余亩。后因赵昌为尚书,故称尚书塘。

  贞元八年(792年)

  欧阳詹中进士,成为泉州士子登进士第一人。

  贞元九年(793年)

  席相任泉州刺史,建六曹都堂并主修北楼,欧阳詹撰重修北楼记。

  贞元十三年(797年)

  柳冕任福建观察使,在闽12年任内,奏准在东越设万安监,又置五区泉州,悉索部内马、驴、牛、羊合万余游畜之。

  元和元年(806年)

  泉州升为上州。

  元和二年(807年)

  刺史马总开北山下塘灌田数百顷。马总卒赠右仆射,故后人追称仆射塘,俗号白土塘。

  大和三年(829年)

  刺史赵棨在登瀛里(今东涂村、汀州一带)凿清渠作36涵,以纳笋、浯二水,渠长2900丈,灌田180顷,取赵姓望,名曰天水淮。

  会昌年间(841~846年)

  摩尼教呼禄法师为避毁佛之灾,从长安(今西安)经福唐(福清)、三山(福州)来泉州游方,卒葬清源山麓。

  大中年间(847~860年)

  天竺僧人智亮(袒膊和尚)驻锡泉州开元寺东律院弘传佛法。

  咸通六年(865年)

  开元寺僧文蓆禅师在寺东侧建成九级木塔,名镇国塔(即东塔)。

  乾符年间(874~879年)

  郡人郭皎、卓怿在仁风门外东湖畔建寺,广明元年(880年)赐名镇国东禅寺。宋德祐、元至正年间两度遭火,旋复建。明宣德十年(1435年)修。后废。

  光启元年(885年)

  八月,河南光州人王潮应泉州人张延鲁之请,率领部属5000多人费岁余攻占泉州城擒杀刺史廖彦若。王潮以泉州附福建观察使陈岩,任泉州刺史。

  光启二年至大顺二年(886~891年)

  王潮任职内悉心治郡,政绩卓著,并在泉州城内建儒、玄、史、文四门义学以教闽士之秀。

  天复二年(902年)

  王审邽命子延彬于泉州西郊建招贤院,礼待入闽避乱的中原公卿文士。

  天祐元年(904年)

  泉州刺史王审邽卒,其子王延彬继任泉州刺史,因重视发展海外贸易,时人谓之“招宝侍郎”。

  天祐三年(906年)

  泉州刺史王延彬改建泉州子城,城周3里,辟4门,并拓城西包为尼之妹住锡的西禅寺。

  天祐四年(907年)

  泉州少林寺武僧因反对闽王王审知投附后梁,导致寺庙被毁。

#威海头条#石岛故事会:抗倭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公元1528-1588年),山东登州(今蓬莱)人。戚继光“家贫好读书”,从幼年起就刻苦习武,立下了保家卫国的宏伟志向。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年仅17岁的戚继光袭祖制,任登州卫指挥佥事。18岁时,他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著名爱国诗句,表达了其戍边报国,渴望海上平安,没有倭寇海盗,海路风平浪静的理想和决心,同时也表达了戚继光不为升官发财的人生价值取向。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戚继光正式上任,负责管理登州卫的屯田事务。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戚继光乡试中武举,第二年到北京会试,正逢蒙古鞑靼部落进犯京师,他积极参加了保卫北京的战斗,初次显露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戚继光奉命驻守京师的北大门――北部边防线上的蓟镇。由于戚继光在保卫北京和驻守蓟镇期间的突出表现,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26岁的戚继光升任总督登(州)菜(州)沿海兵马的都指挥使司,负责山东备倭事宜,挑起了戍守山东海防的大任。山东当时备倭形势十分严峻,正是倭寇在山东半岛又开始猖獗的时期。戚继光以保家卫国为己任,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入手,提拔了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将领,严惩了一批不法军官,治军公正、严厉,作战中身先士卒,迅速改变了山东备倭形势,使山东倭患迅速减轻,受到朝廷的关注。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东南沿海一带倭患严重,从山东调拨民兵及青州水陆枪手千人赴淮、扬,听总督南直军务都御史张经调用。由于指挥失误,山东兵在采淘港(今上海宝山县一带)中倭寇埋伏,“兵大溃,溺水死者千人,指挥刘勇等死之”。

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戚继光也被调往浙江御倭前线。第二年,29岁的戚继光升任参将,后又升任署都督同知、总兵官,担当起浙江一带的御倭防务重任。为了打击入侵的倭寇,他以南宋时期抗金的“岳家军”为榜样,训练部队,很快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明史》记载:“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数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戚家军“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戚继光英勇善战,屡立战功,“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倭寇大举犯福建,“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抵福清,遇倭自东营澳登陆,击斩二百人”。“戚家军”使倭寇闻风丧胆,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戚继光不仅是一位战功卓著的将领,还是一位军事理论家,擅长练兵,著有《纪效新书》、《练兵记事》等军事著作。《纪效新书》还传入日本和朝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戚继光为官清廉,辞官后家道贫寒,60岁时病逝于蓬菜,葬于蓬莱芝山之麓,他的家乡蓬莱市现建有“戚继光纪念馆”。

宋朝末年,程万里为奴时,娶白玉娘为妻,玉娘看程志向远大,劝道:“早作打算,逃离此地,”不想程万里一个转身,将白玉娘告发,主家要打玉娘100皮鞭,程万里竟在一旁心中暗笑。

程身材魁梧,喜好读书,又学习骑马射箭,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不想十六时,父母双亡,十九岁时朝廷念其父亲功劳,把他安排在国子监读书。

一日听闻元军入侵,便献“战守和”计策,因直言快语得罪当朝宰相,恐怕宰相降罪与他,决定连夜出城。

行了两日,忽然看到一队元军,便躲在树下,元兵看他躲藏,当作细作抓了起来,领队张万户看他身材魁梧便留在家中。

一日张万户对程说道:“今晚许配妻子给你,可放心居住,勿生异心,如有二心,誓不轻饶,夫人领来许配女子,领回房中,插上门栓。

看那女子美貌,心中欢喜,问道:“小娘子尊姓何名?家住何处?”女子没有回答,而是留下两行泪珠,程用袖子帮其擦拭,问道:“娘子为何掉泪?”

那女子道:“奴家,姓白名玉娘,重庆人氏,家父白忠,朝廷调遣支援嘉定府,不想城破,父亲被杀,张万户念我年纪尚小,带回家中服侍夫人,谁知今日嫁给君子,不知郎君因何被虏?”

程便把自己家乡姓名,因何被俘虏一一道来,说完二人感伤一场,已到半夜,夫妻解衣就枕,一晚鹭港。

次日早早起床,洗漱完毕,问安张万户夫妇,程感激许配妻子,做事更加用心。

二天后夜晚,程独自坐在房中,猛然间想起,自己功名未就,流落异乡,身为奴仆,给祖宗脸上抹黑,长叹一声,不觉潸然泪下。

恰巧,玉娘看到丈夫掩面哭泣,便也不问,到了就寝后,玉娘道:“程郎,我有一言,未敢跟你说,今日看你伤感,猜到一些。

看郎君才学,非寻常之人,何不逃离此地,甘愿在这为人奴仆,何时才有出头之日。”

程心中暗想,她怎么知道我的心意,寻常女子,刚刚结完婚,还在欢喜,她却劝我逃离,莫不是张万户派来试探我的。

嘴上说道:“岂有此理,我为乱兵所祸,幸亏张万户才留得性命,许配妻子,此恩情天高地厚,岂能做忘恩负义之事,你不要多说了。”

次日,程越思越可疑,心想,一定是万户试我,为表忠心,便将白玉娘劝导的话,禀告张万户,万户大怒,命人捆住玉娘,便要实行家法,打一百皮鞭,正要动手,夫人出声制止。

夫人对张万户道:“玉娘年纪还小,不识时务,一时说错了话,看在我的面子上,这次就饶了她,如有下次,二罪并罚。”

玉娘扣首称谢,走到外面,程心中又想道:“确定是下圈套试我,要不这样大怒怎么说不打就不打了。”

过了三日,玉娘看丈夫愁容满面,又劝解道:“我诚心诚意劝你,你却告发我,我不怨你,是我不想你白白浪费,一身的才华,还应早做打算。”

见妻子又来劝他逃走,心想:“前些日一百鞭都不怕,一定又是万户试我决心。”遂也不言语,自去睡了。

次日一早,便又将玉娘劝解之事,禀告张万户,万户震怒,要打死玉娘,后夫人劝解,卖出府去。

程听言才知错怪了玉娘,悔之晚矣,晚间回到屋中,月娘正手捧一双绣花鞋,看到程万里便说:“我真心劝你,你却三番两次告发我,如今你我分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请郎君脱下旧履一只,与我交换,留作他日相见信物,说完二人相拥而泣。”

次日牙婆上门,领走了白玉娘,卖给一户做小生意的人家。

却说,程深得张万户器重,大事小事都交代他去办,一年后,兀良哈歹大将在武昌庆祝五十岁生日,张万户差他去送去寿礼,程趁此机会逃到杭州。

到了杭州,投靠周瀚门下,张翰是程父的学生,恰时宋朝收录旧臣,全亏张瀚一路提携,到福建福清县当县令去了。

程到任后日夜思念月娘恩义,不肯再娶,南北分离,无处寻找,岁月如梭,二十年后,宋朝气数已尽,程已经官至陕西省参政。

却说玉娘,到了卖酒的顾大郎家中,顾大郎夫妻年近四十没有子嗣,便想讨一女子在身边服侍,生儿育女,夫妻二人百般劝解,玉娘拼死不从,二人无奈,便认玉娘为义女。

玉娘日夜辛勤纺纱,不到一年积布成匹,比起身价两倍,便求顾大郎夫妇愿出家为尼,夫妻二人见她诚恳,将布匹送给她又备了素食,送到城南昙花庵中出家。

程心想现已都是元朝地界,便派人寻找月娘,半月后下人禀报,月娘在昙花庵中出家。

程闻言,便派人香车细辇,鼓乐声声前去迎接,直到陕西省城,文武官员的家属,举着彩旗,离城十里相迎,程参政也出城远迎,一路锣鼓喧天,百姓人头攒动,满街张灯结彩。

回到衙内,夫妻相拥而泣,可怜成亲才六日,分别已有二十年。次日,程参政大摆三日宴席,庆贺夫妻二人团聚。

日后,白夫人治家有方,因年龄大了不能生育,便广置姬妾,程参政连得二子。自己被封唐国公,白氏封一品夫人。

故事出自《警世恒言》。

我是@八点读文史 喜欢请多多关注点赞,你们对白玉娘的故事有什么想说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71574/
1
上一篇小伙自建木质别墅(农村木制别墅)
下一篇 崇左房屋出租(崇左二手房出售)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