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求购奶牛(奶牛哪里买)

滑县万古镇有一座万头奶牛养殖基地,日产鲜奶195吨,年产值2.67亿元,是我省最大的单体生态示范奶牛养殖场。一头头黑白相间的奶牛,带动了当地一大批群众脱贫致富,让他们的生活“牛”起来。

  2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滑县万古镇武庄村的滑县光明生态示范奶牛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养殖公司”)。在参观通道向厂房里看去,只见数百头奶牛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排队走上转盘式挤奶设备,场面十分壮观。

  赶牛、上线、产奶、下线……47岁的技术工武艳鸽正熟练地操作着机械。她主要负责将4个牛舍的4000多头奶牛赶上自动式挤奶转盘,并对牛舍进行卫生清洁。

  武艳鸽说,她爱人患有胃病,常年吃药,公婆身体也不好,孩子正在上初中,生活困难。2016年她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乡镇干部了解后,给她家申请了大病保险、雨露计划等各项扶贫帮扶项目。2018年,村干部介绍她来这里上班,从此有了稳定收入。

  “我每月工资4000元,公司还缴纳各种保险,一日三餐全免费!”武艳鸽说,她还鼓励爱人打工挣钱,现在夫妻二人每月收入8000多元。

  在光明养殖公司,有50多名像武艳鸽这样的贫困户或家属,人数占企业在岗员工的1/4。据悉,该公司目前安置就业300人,除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外,其余员工均来自当地。

  “公司还收购当地农户的玉米秸秆作为奶牛的青贮饲料。”公司负责人说,每年青贮饲料中有来自近700户贫困户的4000余亩玉米,收购每亩玉米做青贮饲料的价格为1000元左右。此外,该公司还流转了当地189户贫困户的503亩土地,流转价格每亩1200元。

  近年来,滑县把产业和特色农业作为发展之基、增收之源,建立了产业项目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县有龙头企业带贫、乡有产业园区扶贫、村有就业基地帮贫、户有致富门路脱贫”,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致富奶牛,让生活“牛”起来-大河网

【奶价触底反弹 奶牛养殖企业何以延长景气周期】鲜奶收购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奶牛养殖行业今年随着鲜奶收购价格的提升,过上了好日子。以国内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为例,2019年扭亏为盈后,该公司2020年业绩乐观,上半年总收入达到了28.28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2.21亿元,同比提升了77%。奶价触底反弹 奶牛养殖企业何以延长景气周期 - 经济观察网 - 专业财经新闻网站

蒙牛是靠挖墙脚起来的。

在伊利担任经营副总裁期间,由于业绩突出,伊利奖励牛根生一笔钱,让他买一辆好车,牛根生却一次性买了4辆面包车,他和副手每人一辆。在伊利期间,牛根生的最高年薪达到108万,他同样分给大家。

1999年,牛根生卖掉他和妻子的伊利股票“揭竿而起”,竟有300多名伊利骨干员工望风而来,声称自己借钱都要支持牛根生。他对这些老员工说:“哀兵必胜!既然什么都不让我们干,我们就再打造一个伊利!”

短短几个月“蒙牛”的名字就脱颖而出,牛根生拿着兄弟们筹集的三千万,既没有建工厂,也没有买奶牛,那他干啥了?他这三千万用来干了两件事。

 

第一,把一笔钱给到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研发产品,所以它的牛奶有了背书,一下子就拉高了品牌。

第二,其他的钱全部用来打品牌。广告打响了品牌,就有成千上万的订单朝他飞过来,那厂房、奶牛、运输就成了最急需解决的事情,牛根生也是能不投资就不投资。

 

1. 厂房轻资产。牛根生自己也不租借厂房,就跟人家合作,用大量的订单来入股,所以别的工厂也很愿意去合作,这就是轻资产。

2. 奶牛轻资产。蒙牛用订单来给农民在农业银行做授信担保,贷到款,农民就可以买奶牛,然后他们自己养,养完蒙牛承诺收购这些奶牛,所以蒙牛从不养一头奶牛。

3. 运输轻资产。送奶运送需要汽车,蒙牛同样一辆车都不买,跟送奶的汽车工人说:我给你授信担保,你们到农业银行贷款买车,买了之后承诺你有源源不断的订单,来赚钱送奶。

 

所以有没有发现牛根生能把这个事情做大,就是因为他一直在用一种思维--轻资产思维,连接社会的钱、社会的人、社会的资源一起做企业,所以仅用8年时间就打败了当时的乳业巨头伊利。

 

牛根生的轻资产思维,可以复制到各个行业里面。比如:服装行业可以做成服装产业平台,餐饮行业可以做成餐饮产业平台,然后通过对同行赋能赚取利润。

但是我们很多老板最大的悲剧就是常常陷入无效的扩张模式。

1.重资产扩张的直营模式:

当年有个老板创业,有100万开了一家饭店,第一年挣了50万,到第二年又挣了50万,第二年结束后他的银行卡里有100万,好像回本了,但两年辛辛苦苦地经营饭店,最后还是回到100万元,但是每一年货币贬值10%左右,不但没挣钱,还赔了20万。

这个老板可能会说:“没有啊,我还有个店”其实这个店,就是最大的负累了。

因为再过两三年后,这个店的装修旧了,菜品旧了,而这条街上跟他一样的竞争对手,开的都是新店,而且比他的店面大,菜品更丰富,服务也更加周到。所以这时候传统的老板都在想:不行,我得把人流量抢回来,扩大店面,升级装修,丰富菜品。于是为了竞争,他又追加投资了300万元,开了一个更大更新的店。结果到了第四年,他不但赔光了银行里面200万元,还欠债200万。

这样恶性循环,再过三年他的“新店”又旧了,又没办法和别人竞争了,这就是传统老板的重资产运营的生死劫。企业干得越大,手上越缺钱,一旦遇到经济滑坡,就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2.轻资产的品牌加盟模式:

贤合庄利用明星效应的品牌影响力,仅用一年时间疯狂扩张800家店,吸引了大批的加盟商。但是只给加盟商一个品牌和食材供应链,其他的比如:人才输出、门店管理等等都提供不了。

导致各加盟店各自为政,服务、品味、性价比都没有网上传得那么好,不少慕名而来的网友“冲动”消费过后便是疯狂吐槽。

这种只收取加盟费,不对加盟商进行赋能,不但会损害品牌形象,还给自己培养了一大堆竞争对手,最终加盟商只能白白投出金钱时间精力,一身疲惫。

 

因此,老板一定要打破这种无效扩张模式,转到轻资产的思维方式。所以,小商人和企业家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小商人是单打独斗的思维,投200万开一家店,回本后又继续投进去开第二家店,生意环境不错的时候看不出来什么问题,一旦资金链断裂,留给企业的只有灭顶之灾。而企业家是连接思维,用社会的人、社会的钱、社会的资源,为社会办点事,顺便自己赚点钱。所以老板一定要有行业眼界,不管是你们的行业,还是别人的行业,都要多去学习。

 

更多干货,强烈推荐您学习《互联式盈利思维》,书中涵盖了超过30个行业的创新转型, 68个经典案例。例如:

1、让企业利润暴涨的3大引擎,9大杀手锏

2、未来10年黄金风口:S2B2C模式,整合上游,并购同行,赋能下游

3、如何用互联式盈利思维三大杀手锏:爆品+流量+粉丝,摆脱传统企业困局。

4、企业面临的五大生死劫:产品不好卖、利润薄如刀、人才留不住、渠道在失灵、重资产运营。

5、把资产做轻,把用户做大,把市场做爆的三大合伙模式,让客户量裂变100倍!

......

100万+学员都在学的互联式系统,现在下单即可拥有,点击图片下方链接,立即购买学习!

互联式盈利思维

#西安头条# 【中标】拿下山西祁县牧场项目 4500头奶牛将换新家!

近日,西安建工海沃建筑公司成功中标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新建全群4500头奶牛牧场项目,项目金额1.02亿元。该项目是海沃公司被建总集团收购后中标的第一个外省新项目,也是建总集团助力山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又一次大动作。该项目的成功中标,也预示着海沃公司在建总集团的支持下,正式拉开了全新发展、全国布局、全产业链经营的序幕,对于建总集团深耕全国市场,发挥“全产业链、全行业链”优势有着重要意义。

项目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贾令镇北左村西南500米,总占地面积为556.75亩,总建筑面积约为160000㎡,建设规模为新建4500头全群奶牛项目。祁县地势较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更是名副其实的“三晋养牛第一县”。近年来,当地着力把畜牧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园区化推动,此次中标的全群4500头奶牛牧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门卫室、办公生活区空气能泵房、机械库、成母牛舍、后备牛舍、断奶犊牛舍、挤奶厅、干草棚、青贮窖、环保设施、道路硬化等工程,同时配套其它相关功能建筑。

2008年,“三鹿奶粉”曝出丑闻,毒害30万婴儿,董事长田文华被判无期徒刑,但如今无期变有期,她很快就要出狱了。

2008年9月11日,《东方早报》的一篇报道,将当时国内知名企业“三鹿集团”推上了风口浪尖。

文中报道了甘肃14名婴儿患肾结石的事件,矛头直指“三鹿奶粉”,一时间舆论哗然,三鹿集团紧急辟谣。

然而三个小时后,迫于各方压力,三鹿集团发表声明,召回市场上700多吨的问题奶粉。

直到这时人们才知道,原来一直给婴幼儿喝的“三鹿奶粉”中竟有一种易患肾结石、乃至致死的物质——“三聚氰胺”!

人们群情激愤,怎么也想不通,一个良心的民族企业,一个万千妈妈信赖的品牌,怎么一夜之间竟成了残害三十万婴儿的恶魔?

这一切还要从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说起。

田文华1942年出生在河北农村,24岁从河北农牧专科兽医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石家庄牛奶厂工作。

田文华吃苦耐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从当初的一名小兽医晋升为牛奶厂的一把手,并将工厂正式更名“三鹿公司”。

1993年,田文华带领团队研制了母乳化配方奶粉,从此三鹿奶粉连续十五年稳坐销量冠军宝座,田文华也成了人人敬慕的成功企业家。

如果没有“三聚氰胺”事件的话,田文华将在奶粉界所向披靡无人能敌,然而一场风波却将这位风光无限的“三鹿女皇”拉下了神坛。

2008年,甘肃省一家医院接诊了一位患儿,只有八个月大,却被检查出患有肾结石,这已经是这家医院接诊的第14个相同病例的患儿了。

患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喝过“三鹿奶粉”,一开始三鹿还极力掩盖事实,但随着相关调查的深入,三鹿“毒奶粉”的面纱终于被掀开了。

原来早在1987年,田文华便开创了奶农加农户模式,购买奶牛、建立奶站、收购原奶,在减少了自身运营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想象的隐患。

为了提高原奶产量,获取更大的利润,奶农动起了歪脑筋。

刚开始他们只是往牛奶里兑水,但不能兑得太多,因为稀释的牛奶蛋白质含量达不到要求,就会被拒收,于是他们盯上了“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被世卫组织定为致癌物质, 这种物质一旦人体内,轻则损害肾脏泌尿系统,重则危及生命,尤其对于发育不完全的婴儿来说,造成的损伤更是不可逆转的。

但利欲熏心的商家却顾不了这么多,他们一边往原奶里掺水,一边往里边添加 “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白色无味,大量添加也不易被发觉,检测时真正的牛奶没多少,蛋白质含量却能达标,奶农们像是找到了致富的法宝,纷纷效仿。

其实三鹿集团早已检测和实验出了“三聚氰胺”的危害,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对奶农违规“加料”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田文华和一众高管甚至决定,把奶粉“三聚氰胺”的含量降到15毫克以下继续销售。

这种不顾他人死活的恶劣行径,不仅暴露了田文华“黑心”商人的本质,也将30万儿童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那些曾经食用“三聚氰胺”奶粉的孩子,身体发育缓慢,身高和体重明显低于同龄人,严重的头骨畸形,脑袋硕大,智力受损。

有些在为“毒奶粉”患肾结石的孩子,身体虚弱,频繁生病,还总是尿不尽,余生都将活在痛苦中。

截止2008年,被三鹿奶粉毒害而导致“大头”的婴儿多达30万,而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一部分患儿已经因病离世。

善恶到头终有报,2009年田文华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判处无期徒刑,3名涉事人员被判处死刑,三鹿集团破产倒闭。

如今十四年过去了,在狱中积极改造的田文华,已通过三次减刑,将无期徒刑变为有期徒刑16年,将在83岁时重获自由。

但即便是法律的惩罚结束了,田文华也难逃道德和良心的谴责,“毒奶女王”是她一生都无法抹去的耻辱。

如今,我国已经出台了严格的食品安全法,对奶粉的检测项目更是多达50多项,对违法者处罚更加严厉,黑心商人早已没有可乘之机。

诚信守法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凭良心做人做事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福泽。

作者:阳光

编辑:青草

#我在头条搞创作##头条创作挑战赛#

收购口粮小麦作青贮饲料的机构找到了!

没想到是,他们是中国奶协中的一些养牛场,也不知道他们这样做有多少年了,如果不是被报道还真不知道。

话说养奶牛不都是在草原放牧,或者自己种草来养吗?再不济也是用各种农作物秸秆的。怎么就打起了口粮小麦的主意了呢?

难道是草原退化到了不够牛吃的地步了吗?

#割青麦作饲料?养殖企业:不划算#

近日又传,

是江南的奶牛养殖场在大量收购小麦青储,

理由是去年因为天气原因没收够玉米青储。导致现今年牛饲料不够了,就来收购青麦做饲料。

不然,因为饲料的青黄不接,养殖户只能宰杀奶牛了。

如果发生大规模宰杀奶牛,牛奶价格的飞涨指日可待。

有几位农业的专家教授出来说话,

使用青麦做饲料也是不可为而为之。

每年青麦只是作为玉米青储的补充被少量收购。

青麦青储只是中国现代农业听体系化的一环,

没什么大惊小怪。

现在好了。

农业农村部叫停了青麦收储,

对农民来说风险很大,

因为做青储的小麦,

不抗倒不抗病毒。

后期一旦遇到大风大雨天气。

就会大幅减产。

到时候,不要说1500元一亩,

可能800元都没有。

谁来关心农民?

农民怎么办?#普法行动# #农民割青麦受到谴责,他们真的有错吗# #农民割青小麦做饲料?专家:不划算#

………………

@董哥谈债务 法律不是万能的,没有法律万万不能

我早就说过,小麦青储不存在什么阴谋论,央视的报道佐证了我的观点,为什么用未成熟的小麦作为饲料,那是因为去年,河南,安徽遭遇洪灾,导致今年玉米青贮的库存不足,奶牛场饲料严重短缺,不收购小麦青储作为饲料,奶牛吃什么?让奶牛都饿死吗?人得吃饭牛也得吃草。

而且小麦青储年年都有,不仅仅是今年,只是今年收购的相对多一点,谁也不想糟蹋小麦,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奶牛没饲料吃饿死吧。

货车小哥儿发圈说去给某奶牛场拉小麦青储,没想到竟然需要排几小时的队。几十公里的路程,本来预计一天能跑几趟,结果一天最多跑两趟。吐槽道运费是按照次数计算的,不是按天计算啊,可是亏大了。

货车队伍愣是排了好几公里,估计最少也得上百辆货车,忍不住想说这是把镇上几十个村的小麦全部割了送到奶牛场厂了么。如果奶牛场连续收购几天青储,估计面粉厂和粮站就收不到多少麦子了。

晕,咱看到这事儿只想对货车小哥儿说有胆子发奶牛场的位置,现在农业相关部门正在严查糟蹋小麦呢。现在根本不用查了,直接把肉牛场和奶牛场查封就行,只要把养牛场关了,肯定没有人收购青储小麦了。

不得不说今年的小麦青储真的很疯狂,某些地方的小麦青储甚至到了1700元/亩的高价,简直比小麦的价格还高。而且还能省下一笔收割费,也能早点播种玉米,弄不好还能售卖两茬青储玉米。

说实话,咱就是种地的,觉得卖青储还是卖小麦都没有问题。小麦卖青储也没啥不好,如果牛奶和牛肉产量和猪肉一样多了,价格肯定会便宜不少,那样咱也就舍得天天喝牛奶、吃牛肉了。总比把粮食生产汽油,喂给汽车污染环境强吧。

不要动不动就说农民糟蹋粮食,天底下只有农民才是最珍惜粮食的,咋可能舍得糟蹋呢。其实只有调控粮价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小麦价格比青储贵,农民绝对不会提前收割亏本卖掉手里的小麦的。

看了昨天CCTV17央视农业频道的视频(查找中国三农报道),观后归纳如下:

1、奶牛、肉牛养殖,饲料配比基本上:3kg精饲料搭配20kg青贮饲料。

2、往年主要靠玉米制作青贮饲料(原因是成本每亩约600元,而且营养成分高于小麦青贮饲料)

3、但是去年河北、河南、安徽等省由于汛情,造成玉米青贮产量大幅减少,各饲养场青贮饲料库存告急,价格暴涨。

4、作为应急补充措施,青贮收购企业开始收购小麦青贮,并且市场价格急升,当前小麦青贮收购价达到每亩1200~1400元不等。

5、根据种植户采访,小麦成熟后,国家收购价大约每亩1000元。

6、按照当前小麦青贮收购企业的报价,卖青贮收入,高于成熟后卖小麦的收入。

7、根据青贮收购企业介绍:玉米青贮收购多数从6~7月份开始,由于去年玉米青贮库存不足,所以从今年4月开始收购小麦青贮作为补充。并且收购量从往年的4、5千吨暴涨到今年已经完成收购近5万吨。

8、根据农业部奶牛饲养技术指导规范,在玉米青贮发生黄曲霉污染,导致玉米青贮不足时,允许使用不超过50%的小麦青贮,作为应急措施替代。

9、由于小麦青贮成本高、营养价值低。所以饲养户在使用小麦青贮时的配比也不会超过10%,仅作为应急手段。

10、根据2021年统计,我国小麦产量13695万吨,消费14857万吨(差额进口补充),其中饲用消费3300万吨,约占1/4。

11、粮食安全是包含在食品安全领域内的。肉蛋奶粮食蔬菜水果整体构成食品安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蔬菜水果的消费逐年上升,直接食用的主粮消费逐年下降,主粮的饲用消费逐年上升。

12、粮食安全作为食品安全的压舱石,主管部门需要监控,防止青贮收购企业出现乱象,确保小麦主产区,产量稳定。

以上内容,仅作为原视频内容的归纳,供广大读者分享交流。李永说农的视频

央视定性,农民青储小麦不是浪费粮食,已经存在十几年了!

李永说农

西部牧业晚间公告称,本次发行股票发行价是11.17元,募集资金8.7亿元,公司拟通过本次交易收购多座奶牛养殖场,完善牛奶产业的产业链布局,为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加强与巩固自身的市场尤其是西部市场的行业地位。

西部牧业公司下属西牧乳业、花园乳业均拥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资质,在未来二胎、三胎政策利好下,西部牧业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会。

对此,您怎么看?下方评论区等候您的高见。

————————————————————

感谢点赞、转发、关注@朝闻道观点 ,我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西安头条#

在关中乡村,许多农户家里养着牛或羊。因而,牛奶和羊奶并不缺乏,除了留够老人孩子必要的奶量之后,主要还是买给外来收购者以贴补家用,据悉,这样的收入数目不大,但日积月累也是可观的。城里人要想吃到鲜奶似乎就不宜了,因某些商家的可信度差,随即便“滋生”了商机——送鲜奶进城。于是,在街头巷尾不时见到奶牛奶羊的身影,谁家需要鲜奶,那就现场挤奶,因其量足价优,新鲜度高,很受顾客欢迎。说明:以下图片拍自雁塔区明德门十字路口。

#西安生活# #西安身边事#

#马斯克戏称接下来收购可口可乐#马斯克收购了推特,现在又说想收购可口可乐,显然收购可口可乐公司并不现实,毕竟可口可乐是老牌消费巨头,也是现金奶牛企业,怎么可能会被轻易收购呢?

马斯克收购推特,可能会有长期战略上的考虑,但从马斯克成为世界首富之后,却感觉变得任性了,当然从创造力的角度出发,马斯克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不少的改变,这恰恰印证了一句话,人因梦想而变得伟大!

特斯拉的巨大成功,从某种程度上需要感谢中国市场。2019年是特斯拉的重要转折点,这也是马斯克个人身价大涨的催化剂。头条热榜

蒙牛创始人:被老东家伊利打压逼走,白手起家创立蒙牛,屡出奇招占领市场。8年时间做到行业第一,连中科院都是他的合伙人,逆向思维带领蒙牛一路高歌,全凭这个模式!

牛根生从伊利走出来,只身扎入市场,还敢和伊利扳手腕。但人家就是利用奇招制胜,没有牛、没有渠道、连生产一块地都没有,但是这些在他眼里都不是事:少花钱、不花钱,合伙把企业做大。

牛根生“揭竿而起”创立蒙牛,竟然还有100多名伊利的员工要加入,凭啥有这么大的魅力?这个方式就是“外界合伙制”。

蒙牛合伙人是如何操作的?

1、每一头奶牛属于放养,由农民领到资格就可以买奶牛。农民养的奶牛越多,收入就越多,养完蒙牛承诺收购这些奶牛,即使卖不出去亏损了,由蒙牛给你兜底,所以蒙牛自己不养一头牛。

2.蒙牛没名气,就找中科院背书,蒙牛的公信力迅速提升,品牌就打响有订单,就找送奶的工人,送奶运输需要汽车,蒙牛一辆车都没有,跟有车的工人承诺有订单,牛根生用社会的人来做大企业。

牛根生自己不花钱建厂,不花钱买车,也不招聘司机,而是利用模式,就有成千上万的人愿意为他打工,把物流、研发、生产都捆绑在一起,用蒙牛影响力解决奶源的问题。

就这样,牛根生用合伙机制,把一家“身无分文”的蒙牛成为香饽饽的企业,并且也有一个承诺,假如前期亏本,公司给你承担,合伙人没有后顾之忧店家干劲十足。

蒙牛的合伙制也透露这几点:

(1)把眼光放长远,把格局放大,懂得利用机制去扩张企业,融人、融钱、融资源;

(2)利益捆绑的“合伙人制”,整合工厂、物流、牛奶供应链,让上下游保持一致;

(3)蒙牛对合伙人承诺亏损,吸引外界合伙人,实现业绩快速裂变。

蒙牛成功的本质源于合伙模式的成功,通过合伙分配,不仅降低企业轻资产管理,还吸引外界资源进来,进一步减轻公司的成本和人才不足。

牛根生靠轻资产经营发展,不养一头牛,而是吸引牧民给他养牛;没有工厂就合伙中科院、农业大学为他研发;没有一辆车就可以吸引工人为蒙牛送奶,通过整合资源,成就业绩,并且公司对于合伙人的管理成本低!

当初阿里创立前,马云员工都没有几个,更不要说有工厂为他生产东西。可是马云却可以让人开店,还能够让人都在他们店里买东西,马云知道怎么使用机制,把商家变为合伙人,上下同心做大。

还有国内小米,在国内销量前五的存在,数年的时间杀进世界500强。他与蒙牛的方式如出一辙,把供应商汇聚起来,你想要我帮你卖货,我就得收你的钱。

其实现在很多老板都在使用合伙制,快速把自己的门店扩张,比如像喜家德、百果园、海底捞火锅这种企业,懂得利用合伙机制,使用新式经营模式,利用人才裂变,促进团队业绩增长。

所以,将来的企业都是利用机制去推动,懂得用合伙方式,把合伙人绑在一起,减轻成本费用。

其中合伙制激励就涉及到股权,利用股权激励撬动人才,而不是事事亲力亲为。也有老板思维都存在一个传统的认知,我的小企业用不上合伙制,觉得自己手上有多少钱就做多大的事,也没想着企业规模做多大,没有想过用合伙制打开认知,去留住优秀人才。

一成不变的认知只会被后来者淘汰,老板想要使用合伙制,让企业长久发展,还必须签署协议,比如人才裂变、门店扩张,合伙分红协议等。一套完善科学设计的协议,才可以把企业从“恶性循环”拉回来,这样老板才有精力做更大的事。

所以,蒙牛卖牛奶,工厂、农户、配送甚至是中科院都是轻资产,成长的速度非常快,从雇佣到合伙,就是参照了“合伙定义”,省下这些成本费用,还要帮自己做事。

这份协议放到下边工具箱,点击图片下方链接,就可以获得。

还记得三鹿吗?对,就是那个致4万婴幼儿受到伤害的三鹿。三鹿董事长田文华因在狱表现良好,最晚可能2027年出狱。

一条时间线,给大家带出三鹿的发展史:

1973年,石家庄市奶牛场更名为“石家庄牛奶厂”,三鹿集团初具雏形。

1980年,三鹿品牌诞生,田文华的人生又露光芒。

1983年,田文华晋升牛奶厂副厂长。新官上任,她烧了一把旺火。

1984年,石家庄牛奶厂更名为“石家庄市乳业公司”。

1986年,老厂长退休,精明能干、业绩卓著的田文华接替厂长工作。

1987年,田文华正式成为公司负责人, 乳业公司更名为“三鹿公司”,取意“得鹿者得天下”之意。

1993年,田文华带领的三鹿公司,成功攻克“奶粉配方母乳化”课题。

2004年,甘肃发生多起劣质奶粉造成的婴儿安全事故,其中就有三鹿奶粉。

2006年,三鹿营业收入达到160亿元,品牌估值近150亿元。

2007年,消费者多次投诉,婴幼儿食用三鹿奶粉后,尿液中出现红色沉淀物。

2008年,大批不合格三鹿奶粉上市,国内外问题奶粉投诉急剧增多。仅2008年8月到9月,一个月的时间,三鹿集团生产出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近70个批次,总量800多吨,销售收入近500万元。

2008年底,三鹿毒奶粉涉案人员接受法律的审判。

2009年2月,三鹿集团宣布破产。

2009年3月,三元集团以6亿多元竞拍价成功收购三鹿集团。

2013年,三鹿商标重出江湖。

2011年、2014年,田文华因悔改积极,分别获得两次减刑。

2016年,田文华再次减刑一年半。

田文华出狱后,八十多岁的她是否会洗心革面,重回舞台?网页链接

最新生猪价格2022年1月10日今日猪价继续保持低位下行,春节前还有幻想或期待吗?

这些信息是否可以读到什么?

1、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发布信息表示,春节期间,生猪等畜禽上市量将有所增加,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

2、生猪方面,11月份和12月份全国规模猪场5月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分别增长25.9%和27.5%,按2个月左右的育肥时间,对应春节前后的生猪上市量较大。

3、蛋鸡方面,据对500个蛋鸡生产县定点监测,11月份蛋鸡存栏量环比增长0.5%,同比增长1.2%,加上近期蛋鸡养殖利润稳定,鸡蛋产量将同步增加。

4、牛奶方面,据对全国生鲜乳收购站监测,11月份奶牛存栏同比增长11.0%,生鲜乳产量同比增长14.1%。

5、肉鸡和牛羊存栏也处于历史高位,春节前上市量相应增加,肉蛋奶供应完全能够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2020年 报TCL科技经营现金流167亿。京东方有392亿多。两者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0%和50%。活脱脱是现金奶牛啊!但两者为什么都还要不断在股市圈钱呢?

京东方的增发方案,有相当部分资金都是用于收购子公司少数股东的股东权益。也可以说是想拥有现金奶牛更多的股权,这应该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但TCL科技增发的用途却是完全是增加新的生产线。即是建设新的8.6代氧化物半导体显示屏生产线。这个项目建设顺利的话也要两年后建成。到那时面板的景气周期恐怕早就又过了旺盛期了啊!

因此我本周一果断斩仓了TCL科技,而保留了京东方A。我未来预期京东方A和TCL科技的股价差距会越来越小。过去是TCL科技的涨势远胜京东方。或许这一次要反过来了。但愿我这是屁股决定脑袋啊!留在TCL科技的股东继续发大财。

#大连头条#大连瓦房店徐长金1999年3月,在集市上买了一头小猪崽,这只小猪仔飞速成长。一年后,小猪仔就变身大肥猪,长到了600斤,2003年,这只猪的体重已经到达1400斤,闻名乡里,有人开出高价求购此猪,但都被徐长金拒绝了,因为经过几年的相处,人与猪感情甚深更乖巧,然而可惜的是,2004年2月5日,这只巨猪突然死亡了,此时的它身长2.5米,腰围2.23米,獠牙14.4厘米,重达1800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猪,现在一头大奶牛也没有1800斤重,真是天下奇闻,被辽宁省农业展览馆做为标本收藏。

#乌鲁木齐头条# #生活有温度# 今年新疆棉农都赚上钱了,亩收入纯利润平均达到了1500元。很多棉农都换了宝马、奔驰车。10月初棉花的收购价格一公斤达到了13块钱左右。据说11月、12月很多内地人都带着大量的钞票到新疆各地棉区来承包土地,土地的承包费也是水涨船高。阿克苏地区一亩地的土地转让费15年期的,据前方情报达到了一亩5200元,平均一年347元。30年的达到了一亩5700元,平均一年190元左右。

真正赔钱的是哪些人呢?肯定是轧花厂,互相抬价格收棉花,结果最后棉农占了便宜。国家还省了一大笔种棉花的补贴,因为棉花收购价格超过补贴线就不补贴了。

可以预判的是明年的棉花收购价格肯定会迅速降下来,有可能各轧花厂会形成一个联盟,统一打压棉花价格。这样明年准备大干一场种棉花的,贸然冲上去就有可能会血本无归。

有智慧的聪明人就要积极的转变投资方向,调整种植结构。那么种植什么赚钱?经过我的研究,我认为种饲草最赚钱。为什么有这个定义和结论呢?

从自治区畜牧兽医局了解到,新疆将力争用五年时间,培育形成3—5个产值百亿元以上、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畜牧产业集群,全区肉类总产量达到220万吨,牛奶产量达到300万吨,禽蛋产量超过50万吨,分别增长30%、50%和25%。全区畜牧业产值超过1100亿元,增长20%。

近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将充分发挥新疆畜牧业资源优势,挖掘产业潜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新疆由畜牧大区向强区转变。《意见》还结合新疆实际,提出重点采取“5433”举措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5”是以农区为重点,实施五大振兴行动。包括实施肉羊增产行动,五年全区新增800万只出栏肉羊生产能力;实施奶业振兴行动,五年全区新增荷斯坦奶牛存栏20万头,新增原料奶产量100万吨以上;实施肉牛增产行动,五年全区新增30万头出栏肉牛生产能力;实施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实施家禽及特色产业发展行动。

“4”是抓好四项基础工作,夯实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即:做强畜禽种业、发展饲草料产业、加强动物防疫、强化科技支撑。

“3”是采取三项举措,提升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主要为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强化品牌建设。其中,在打造产业集群方面,新疆将重点打造天山北坡奶业集群、南疆特禽产业集群和北疆有机牛羊肉产业集群,力争用五年时间形成3—5个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优势特色畜牧产业集群。

“3”是突出三个重点,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即:坚持畜牧业生态化发展、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作为中国最优质的七大牧区之一,目前,全疆人工饲草料地种植面积724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近40万亩,预计年底全疆人工饲草料地种植面积将达到800万亩左右,较去年年底增加近100万亩。据种草专家测算石河子地区的苜蓿种植效益,每亩地纯收入在1300元至1500元之间(不含国家的补贴)。种一季管5年,同时第一季播种的时候还可以套播春小麦,7月份收割后又是一笔额外收入。

自治区畜牧兽医局安排1500万元资金用于优质饲草良种繁育、高效示范推广以及饲草生产加工补助等。2020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将青贮玉米种植补贴标准由往年的100元/亩,提高到120元/亩。

此外,明年清明节前后苜蓿种下去,种植户6月份的时候结合种植地的旅游,组织人工掐苜蓿的鲜嫩的尖叶,通过线上线下销售野菜,一公斤10元,又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看到这,大家是不是搞大农业的投资方向一下子清晰了,种草的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70419/
1
上一篇沈阳恒大绿洲(沈阳恒大绿洲属于哪个社区)
下一篇 罗江房屋出租(罗江房子出售)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