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田阳租房(田阳租房单间)

苏东坡65岁时,有一天,遇见一痛哭的老妇人说“我儿子这个败家子。把我们世世代代传了几百年的房子卖了。”苏东坡却说,“你不必如此深悲,我把房子还给你。”

苏东坡65岁时,从流放地海南岛儋州来到阳羡(今江苏宜兴)定居。他要学一学当年的陶渊明,唱着“归去来兮辞”,回归自然,躬耕田园。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有书仍懒著。水调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

苏东坡受贬谪20多年,亲朋好友很多不敢与他来往,而宜兴永定里有个叫邵民瞻的却因为仰慕他的才华,就以苏轼为师,跟随他学习。

苏轼也很喜欢这位读书人。

空闲的日子,苏轼就拄着拐杖,和邵民瞻一起走过长桥,探访阳羡的好山好水,以为玩乐。

这一老一少的二人的交游之中,有学问的授受,也有歌诗的往还,还有潜移默化的身教言传。

邵民瞻帮他选中宜兴城外深山中一处田地,还有一栋老宅子,房子建得古朴而精巧。每年可产八百担大米,苏家可以凭此衣食无忧。几经说合,与原房主人谈下来是500贯钱。

(宋费衮《梁溪漫志》苏轼结束了儋州的流放生活时,决定在阳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宜兴,要价500串铜钱。)

一天清晨,苏轼去看那片田地。果然是一片肥沃异常,旱涝保收的土地。进去时,船在荆溪里行走,两岸繁树浓荫,恍如仙境,想到将来要在这样的环境中颐养天年,苏轼几乎陶醉了。

宋徽宗在汴梁一座普通的宅子就得八,九千贯。那时候朝廷招人抄书,相当于今天的程序员。已经是高薪工作,月薪只有三贯半。

苏东坡最多算是中层干部,薪资不抵程序员。加上一直被贬来贬去,又不吝救济穷苦人,所以没啥钱。于是托人卖掉了父亲当年在汴京买下的那处住宅,筹齐银两,用来购买田产。

这套房子基本上用尽了毕生的积蓄。苏轼又写信给友人,说已决定在荆溪边买上一处房子,然后把家小接来准备择日迁入住,要长期定居于此了。

唉,古人今人皆若此——生何其短,大半为房产。

有一天,他与邵民瞻在月下散步,偶然到了一个村子。

在一间低矮的茅草房前,听见有个老妇人哭得肝肠寸断,声声悲鸣。于是他们便推开门进去,想一探究竟。老妇人见有人进来,仍然在自顾自地哭得很伤心。

苏东坡便上前问,老人家?何以哭得如此悲痛?

老妇人抬起头,不住抽泣着说:“我儿子不成材,这个败家子。把我们世世代代传了几百年的房子,卖给了一位姓苏的大学士。那可是我们祖传百年的旧房子,永远没了。只能搬到这个破茅房里来了。昂昂昂,怎么不让人痛心,我可怎么办啊?”

苏轼听了,当下一惊,原来自己买的房子就是这老妇人的。当下,不及多想,立即对老妇人说,你的房子是我买的。你不必如此深悲,我把房子还给你。

“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见宋 费衮《梁溪漫志》)

老妇人当下错愕地抬起头,不相信自己听到的话,疑惑中望着苏轼。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

苏东坡见这妇人家徒四壁,日子过得十分可怜,一字不提及买房款,从此之后,他和家人只能继续租房子住,再也买不起房了。

苏轼带着家眷要离开宜兴了。小船在宛如仙境的荆溪中穿行,小儿子苏过问苏轼:“父亲,我们的房子呢?”

苏轼站在船头,抬眼望向远处,一片茫然。

看来,建房子,买房子,自古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苏轼一生历遭贬谪,但始终乐观仁爱善良,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菁菁者莪V

林语堂有此评价:“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对于这种人的人品个性做解释,一般而论,总是徒劳无功的。”#我在头条搞创作# #诗词#

“几乎每个中国人,在不同的境遇中,都能与苏轼相遇。”

我们对人生的叹息越长,越悠远,越需要多多去看苏东坡: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何以解忧?唯有苏轼!

大家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70413/
1
上一篇桐柏二手房(桐柏二手房价格)
下一篇 宝坻二手房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