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曹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曹禺的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的曹禺剧作)

关于【曹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曹禺的文学作品,今天八宝盒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内容导航:1、走向世界的曹禺剧作2、曹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1、走向世界的曹禺剧作来源:人民网-人民

关于【曹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曹禺的文学作品,今天八宝盒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走向世界的曹禺剧作2、曹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1、走向世界的曹禺剧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曹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曹禺的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的曹禺剧作)

《雷雨》法汉对照本

曹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曹禺的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的曹禺剧作)

《北京人》英译本

曹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曹禺的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的曹禺剧作)

日本民艺剧团在东京用日语公演《日出》剧照

1934年7月,曹禺处女作《雷雨》发表于《文学季刊》。次年4月,一个由中国留日学生组成的话剧社团“中华同学新剧会”(又名“中华话剧同好会”)将这出戏搬上舞台,27日到29日,在日本东京的神田一桥讲堂连演三场(一说后来又加演了两场),就此拉开了曹禺剧作在海外传播的序幕。尽管这轮演出用的是中文,导演、演员都是中国留学生,甚至台下观众也以中国留学生为主,但提议排演《雷雨》的却是两名日本青年——武田泰淳和竹内好。正是他们在1934年暑期将发表在《文学季刊》上的《雷雨》剧本推荐给中国留学生杜宣,才有了后来载入史册的东京演出。

海外演出经久不衰

从1935年《雷雨》在日本东京演出开始,直到21世纪,曹禺剧作在海外盛演不衰,给一代代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海外传播方面形成了与其他现代文学大家不同的特点。

曹禺剧作与日本似乎有着某种不解之缘。曹禺的第二部剧作《日出》,在剧本刊出一年之后,于1937年3月19日至21日在东京上演,地点还是一桥讲堂,演出者也还是一群中国留日学生,而此时距《日出》在上海卡尔登大剧院首演不过一月有余。

很自然地,日本成为曹禺剧作在海外演出的重镇。据学者曹树钧《曹禺剧作在日本的演出和研究》介绍,“从1935年到1985年半个世纪之中,在日本本土先后演出过《雷雨》《日出》《原野》《家》《蜕变》《明朗的天》6个大戏,几乎曹禺的主要剧作在日本全都上演过”。其中既有上述中国留日学生的演出,也有国内专业剧团如上海人艺的演出,而更多的是日本专业剧团如东京的民艺剧团、稻之会剧团的演出。新世纪以来,曹禺剧作在日本仍时有上演。如2006年11月,北京人艺首度赴日在东京演出三场《雷雨》;2017年10月和2018年2月,由旅日华人组建的东京话剧艺术协会两次演出《雷雨》。

曹禺剧作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也多有演出,如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尤以韩国和新加坡为最。韩国的情况与日本相似,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几乎上演了曹禺所有重要代表作,且其演出主要为韩语;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则因华人众多的缘故,演出者多为华人社团。

上世纪50至60年代,中国与苏联及一些东欧国家同属社会主义阵营,文化交流频繁,曹禺剧作因此得以登上这些国家的话剧舞台。据相关报道,上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苏联多家剧院上演了《雷雨》,罗马尼亚、捷克、阿尔巴尼亚等国也将《雷雨》搬上舞台,匈牙利则选择了《日出》。上世纪80年代后,曹禺剧作再度受到关注,苏联、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都有新排《雷雨》上演。

1946年3月,曹禺应美国国务院之邀访美。同年8月,美国华人演出了中文版《北京人》,这应该是曹禺剧作在美国的首演;1949年4月,英文版《北京人》在洛杉矶城市学院上演,演出者为洛杉矶州立大学和城市学院戏剧专业的师生。1953年4月,英文版《北京人》在纽约再次上演。1980年春,曹禺二度访美,由此引发了曹禺剧作在美国演出的新一轮热潮。曹禺访美期间,哥伦比亚大学曼西小剧场和纽约辣妈实验小剧场分别上演了《北京人》和《日出》;1982年,英若诚在美以客座教授的身份指导密苏里大学戏剧系学生排演了《家》,以上演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得到美国戏剧界好评。此外,1986年1月至2月,南开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学生在美籍教授费希尔指导下排演的《雷雨》赴美巡演,先后在明尼苏达大学、斯坦福大学等10所高校演出11场,增进了中美间的文化交流。

除了以话剧形式传播之外,歌剧《原野》也出现在域外舞台上。1992年1月,华盛顿歌剧院制作的歌剧《原野》在美国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上演;1997年7月,上海歌剧院携《原野》赴德国和瑞士演出,扩大了曹禺剧作的海外影响。

经典剧作翻译研究受重视

《雷雨》也是曹禺第一部被译成外文的剧作。1935年《雷雨》在东京演出时,东京帝国大学的日本学生影山三郎观看演出后,认为这是一部应该让更多人了解的作品,遂与中国留日学生邢振铎合作将《雷雨》译成日文,于次年2月由东京汽笛出版社出版。1953年,影山三郎又据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51年新版《雷雨》对之作了重译,由未来出版社出版。除《雷雨》外,曹禺的其他重要作品如《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胆剑篇》等也相继被译成日文出版。

就在影山三郎将《雷雨》译成日文后不久,中国学人姚莘农(姚克)也开始了对《雷雨》的英文翻译,其译文于1936年10月到1937年2月分5期连载于《天下》月刊。这是《雷雨》的第一个英译本。1946年曹禺访美期间,曾与美国戏剧家、导演李吉纳尔·劳伦斯共同整理过《北京人》的英译本,但未公开。1958年,中国外文出版社出版了由王佐良、巴恩斯翻译的英文版《雷雨》;1960年,巴恩斯又将《日出》译成英文。这些译本对曹禺剧作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1949年、1953年在美上演的《北京人》用的就是曹禺和劳伦斯的整理本,1986年南开学生剧团在美演出的《雷雨》剧本则是费希尔据王佐良、巴恩斯译本改编的。

曹禺剧作其他语种的翻译亦颇为可观。田本相在《曹禺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中谈到,《雷雨》除了有英、法、德、意、西班牙语等译本外,在越南、朝鲜、韩国、蒙古等国也有不同译本出版,日本最多。其中越南在上世纪40至60年代翻译出版了《雷雨》《日出》《明朗的天》《胆剑篇》《北京人》;苏联于1961年翻译出版了两卷本《曹禺戏剧集》,收入《雷雨》《日出》《北京人》《明朗的天》4部剧作;韩国在1946年首次将《雷雨》译成韩文后,自1989年开始又陆续翻译出版了《日出》《原野》《蜕变》等多个韩文译本。

与演出、翻译相伴而来的是海外学人对曹禺剧作的研究。继早期的观后感、剧评和介绍性文章之后,约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海外曹禺研究渐趋专业化、学术化,出现了一批较有深度的研究著述。

海外各国的曹禺研究中,日本学人可谓用力最勤,不仅起步早,涉及面广,而且多有真知灼见。其最有代表性者,如庆州大学教授佐藤一郎在1951到1954年间发表的系列论文,充分肯定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和融中西于一炉的艺术创造性。年轻一代学人饭冢容,作为日本曹禺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从1976年以来陆续发表了多篇有关曹禺及其剧作的论文,分析曹禺剧作与外来影响的关系。此外,饭冢容向日本国内介绍中国曹禺研究的文章《关于钱谷融的〈《雷雨》人物谈〉》《最近的〈北京人〉论》以及向中国学界介绍日本曹禺研究状况的《日本曹禺研究史简介》、考查中日话剧交流史实的《中国话剧的发展与日本》等,在中日曹禺研究领域都受到重视。

苏联学者B·彼特罗夫为两卷本《曹禺戏剧集》撰写的介绍文章《论曹禺的创作》,全面评述了曹禺的创作道路及作品风格,认为曹禺是一位卓越的剧作家,获得了全民族、全世界的声誉。再如美籍华裔学者刘绍铭1970年出版的《曹禺论》,是他1966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有关曹禺剧作所受外来影响的见解颇有可取之处。台湾学者胡耀恒,韩国学者韩相德、李康仁等的博士论文也以曹禺为研究对象。这无疑表明曹禺及其剧作在海外学人心目中的价值,也预示了未来海外曹禺研究还有更大开拓空间。

堪称中国话剧一代宗师

曹禺剧作最早登陆日本,又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受越南、苏联和东欧诸国关注,上世纪80年代集中在美国上演,上世纪90年代被韩国大量译介,与国家间的文化、地缘、政治关系等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此外,曹禺剧作在海外的传播也存在偶然因素。倘若不是武田与竹内两位将剧本推荐给杜宣,1935年《雷雨》在东京的演出也许就不会发生。再比如说,倘若没有费希尔教授在南开大学的热心指导和多方联系,恐怕也就不会有南开学生剧团的赴美巡演。

但自另一角度看,偶然之中又包含了某种必然。我们注意到,随着海外剧评人和研究者对曹禺剧作认识的渐趋深化,对曹禺作为剧作家的评价明显呈上升态势。

2、曹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曹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曹禺的主要作品有《雷雨》(1933年)、《日出》(1935年)、《原野》(1937年)、《蜕变》(1939年)、《北匕京人》(1941年)、《家》(1942年,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艳阳天》(1947年,电影剧本)、《明朗的天》(1952年)、《胆剑篇》(1961年)、《王昭君》(1978年)。

曹禺的作品有哪些

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暴露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1935年写成剧本《日出》,深刻解剖了30年代中国的都市生活,批判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罪恶社会,曾获《大公报》文艺奖。它与《雷雨》前后辉映于剧坛,奠定了曹禹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1936年曹禹任教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写了他唯一的涉及农村阶级斗争的剧作《原野》。

抗日战争爆发后,曹禺随校迁至四川,编辑戏剧刊物,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和电影厂编剧等职。著有《全民总动员》(合写)、《正在想》、《蜕变》、《镀金》等剧本,创作有淳厚清新、深沉动人的优秀剧作《北京人》,并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剧本,还译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1946年赴美国讲学,翌年初回国,任上海文华影业公司编导,发表剧本《桥》,写了电影剧本《艳阳天》,由他导演摄成影片上映。他创作了话剧《明朗的天》(获全国第一届话剧观摩演出剧本1等奖)、历史剧《胆剑篇》(执笔)、《王昭君》,出版有散文集《迎春集》及《曹禹选集》、《曹禹论创作》、《曹禹戏剧集》等。

曹禺代表作

曹禺的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曹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

他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戏剧教育家,历任中国文联常委委员、执行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务。

他所创造的每一个角色,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1934年曹禺的话剧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扩展资料:人物影响曹禺在把欧洲近代戏剧的写作技巧运用于中国的话剧创作,表现中国社会现实方面;在塑造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方面;在使剧本富于激情和诗意,特别是悲剧艺术的建树方面;在把生活中的口语加工成文学语言,使对话艺术趋向完美方面,以及在使剧本同时具有可读性和可演性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的《雷雨》的出现昭示着中国有了第一部可与外国经典戏剧比肩的作品。

曹禺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不断出版和上演,受到读者和观众的欢迎,一些剧作已被译成日、俄、英等文字出版,并在许多国家上演,也受到国外读者和观众的好评,并因此在国内外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曹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书,曹禺所著的作品有哪些,曹禺的作品有什么,曹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曹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诗。这就是关于《曹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曹禺的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的曹禺剧作)》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八宝盒百科》百科知识网站:http://tj.jiuquan.cc!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69981/
1
上一篇 二硫化钼的作用,二硫化钼是做什么用的(二硫化钼为什么能做润滑剂)
下一篇 2倍根号3等于多少,2倍的根号3等于多少(几何图形辅助线从何而来)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