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阴历的由来是什么】,古代阴历的由来是什么意思,今天八宝盒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中国农历的起源史2、古代阴历的由来是什么1、中国农历的起源史夏历起源于夏朝。何为夏历呢?就是现在中国的农历。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夏朝,世袭制替代了禅让制,由此开创了四千余年世袭的长河。由公天下,变为了家天下。
在夏朝时期,我国已经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战士也终于穿上了用兽皮做的铠甲。这个时期,创造了语言,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历法《夏小正》。
在漫长的历史中,农历在指导农业生产记事中起着重要作用。夏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一枚奇葩,它涵盖了夏朝地域天文、气象的文化底蕴,它凝聚着炎黄先祖的智慧结晶,彪炳千古史册,万世永存。夏人凭借天文观察日、月交替,万物生长变化,大地冷暖温差,昼夜轮换。
夏历更名农历,是在大约3000多年前,传说为黄帝测天定时授历法。尤其结合对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庄稼的播种,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规律,根据日、地、月三个星球的阴阳变化,编篡出年、月、日、24小时一昼夜、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365天分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的历法,供人们掌握农时耕种土地,冷暖更衣,生命有序计岁,保障食宿和人体健康安居乐业!
然而,夏历具有典型的区域性,它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历法,它是夏朝特定地理位置,以区域性的气候、物候的气象特征制定的历法,它不适用其他区域,而以后华夏的疆土扩大,也就牵强附会地通用了夏历法计算年、月、日,而24节气很难吻合夏代地域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但只是保持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局面就行了。
2、古代阴历的由来是什么阴历是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
阴历全称“太阴历”或“纯阴历”。阴历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因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阴历产生的确切日期已难确定,但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来判断,阴历大约在殷代已相当普及。
阴历的来历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有365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新历法,就是所谓阴阳台历。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叫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就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阴历约每过二三年多有一个闰月。
阳历的来历
阳历即太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我国自民国元年起采用阳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阳历又称“新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妙。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阳历每年分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只有28天。又规定7月以前,单月为大月,双月为小月;8月以后,双月为大月,而单月为小月。每年所余的5小时48分46秒,只至四年约满一天,这一天就加在第四年的2月里,这一年叫闰年,所以闰年的2月有29天。
本文关键词:阴历在古代叫什么,古代阴历的由来是什么意思,中国阴历跟阳历的由来,中国阴历的由来,阴历年的由来。这就是关于《古代阴历的由来是什么,古代阴历的由来是什么意思(中国农历的起源史)》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八宝盒百科》百科知识网站:http://tj.jiuqu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