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端午节纪念屈原,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关于【端午节纪念屈原】,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今天八宝盒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内容导航:1、东西问丨刘石林:屈原与端午,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2、端午节纪念屈原:

关于【端午节纪念屈原】,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今天八宝盒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东西问丨刘石林:屈原与端午,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2、端午节纪念屈原: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1、东西问丨刘石林:屈原与端午,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东西问)刘石林:屈原与端午,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中新社长沙6月2日电 题:屈原与端午,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专访湖南省汨罗市屈原纪念馆原馆长刘石林

作者 白祖偕 付敬懿 徐志雄

端午节纪念屈原,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很久以前便与纪念屈原结合起来。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中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与波兰哥白尼、法国拉伯雷、古巴何塞·马蒂并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2009年,以纪念屈原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端午节及其传说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屈原的作品及精神价值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探索屈原与端午的故事及发展历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世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中新社“东西问”近日独家专访湖南省汨罗市屈原纪念馆原馆长、中国屈原学会理事刘石林,解析屈原与端午成为人类共有文化遗产的深层原因。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端午节起源涵盖了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多方面内容,集多种民俗为一体,其本身蕴含怎样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

刘石林:端午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传说因地域和民族而异多达十余种,纪念的人物或祭祀的神灵也不尽一致,但总体而言,都是伴随着农耕文化及华夏先民对龙的信仰而逐渐产生。星象文化实际就是龙文化,因为先民认为龙操纵着风雨雷电,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需要祭祀龙。特别是农历五月五前后,既是农业生产重要时节,又是风雨雷电高潮时期,自然成为祭龙的最佳选择,这是祖先创造的一种祭祀文化。

端午节纪念屈原,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端午“起龙船”仪式。 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公元前278年端午,屈原在汨罗江畔投江殉国,当地人出于对屈原的崇仰和爱戴,把端午及节日的活动和习俗全献给了屈原。端午节的内涵也由祭祀龙,转向纪念爱国为民、上下求索的屈大夫,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端午的习俗可分为原始习俗与屈原之后衍生习俗。原始的核心主题是驱瘟、除恶、消灾、祛病,如祭祀龙的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平安丰顺,如挂菖蒲、艾叶也是为了消灾防疫、祈求健康平安。

屈原投江之后,习俗升格为一种精神寄托。如龙舟过去是祭祀龙仪式的一部分,起源与屈原并无关系,但龙舟竞渡之寓意,却是楚国人为纪念屈原,借龙舟驱散江中之鱼,期望阻止鱼虾吃掉屈原身体。端午习俗既是祭祀,也是纪念,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龙舟竞渡这项运动,也蕴含了人民凝聚力及拼搏竞争的精神。

端午节纪念屈原,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端午节汨罗江上划龙舟。中新社发 汨罗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中新社记者:纪念屈原的习俗如何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并流传至今?

刘石林:南北朝之前,屈原只是作为一个文化人被记录在《汉书·艺文志》中。南北朝时期,中国政权经历长期分裂,无论统治者还是民众,都希望有统一的局面出现,于是通过节日喜庆的氛围,获得精神上的平衡,求得心理上的补偿。根据南朝《宋书》记载,逢端午节时,南朝宋武帝常会送一些杂色粽子给北魏太武帝,节日成为增进民族间交流的载体。

彼时,屈原等历史人物长期受到人们的尊敬,却没有明确的纪念方式。随着端午神秘气氛淡化,相传这些历史人物的死亡日期又恰好是五月五日左右,天然的联系让其逐渐捆绑在一起,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

中新社记者:中国端午节“申遗”是三省四地“联合打包”,屈原与端午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刘石林:端午节在中国的重要程度,几乎仅次于春节,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它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赛龙舟等,各地活动略有不同。

端午节纪念屈原,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民众端午包粽子。中新社发 汨罗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中国三省四地的“端午习俗”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首次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联合打包”一是证明端午节在中国有广泛的文化基础,二也有利于将这一习俗完整地呈现于世界。

端午习俗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其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背后蕴含着爱国、拼搏、无私奉献的精髓,体现了民族的凝聚力。屈原与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同时,端午习俗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祭祀文化,现留存的各类祭祀祭文,就是祭祀文化的活化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容。

中新社记者: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有端午习俗?我们又应如何展开对端午节的保护与实践?

刘石林: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都有庆贺端午的习俗,只是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在细节上存在差异,但根源都来自中国。

我们保护端午遗产的目的与意义,根本原因是要激发全民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唤起民众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新思考,并促使抢救和保护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如今,对于很多节日习俗,我们要在注重形式的前提下,挖掘和保护形式内在的文化。在市场经济之下,如何恢复传统文化的纯净本真,值得认真思考研究,需要几代人持续努力探索。

中新社记者:端午成为世界共有的文化遗产,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何借鉴意义?中国数千年的古老文化、无形资产,又该如何加强保护?

刘石林:端午文化能够走出国门,得到世界认可,主要是因为其固有的文化特质——民族爱国情怀,这是无国界的。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沟通。节日文化正是促进这种理解与沟通的良好载体。

端午节纪念屈原,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母女制作彩粽,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新社记者 张丽君 摄

除了端午外,春节也已走出国门。春节来临时,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向华侨华人发贺信,或直接参与当地活动,体验祥和、喜庆的节庆文化。他们的贺信,实际上是表达对中华文化的尊敬,也说明中华文化不仅可以“走出去”,还可以成为与西方交流的桥梁、友好的象征。

要更好地保护中国几千年积累的古老文化,首先要通过创新方式向下一代传授、传递,形成传承。其次是要更积极地宣传,让更多年轻人能了解、认知、体验,从而产生兴趣,主动来学习、传承。

然后,还要通过各种活动载体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比如过端午就应划龙舟、吃粽子,去亲身感受,而不能让它锁在柜子里、仅存于书本上。

2、端午节纪念屈原: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因为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国家,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乐章。我们纪念屈原,也是在纪念所有的爱国先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又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如果说,端午节这个形成于2000多年前的节日,与其他传统节日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节日的主题,不是团圆、相聚和庆贺,更多的是纪念和缅怀。

端午节缅怀屈原,妇孺皆知。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后,屈原不忍目睹祖国被侵略,五月初五,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主义乐章。

自此以后,端午节成为纪念和缅怀屈原的节日,挂艾蒿、吃粽子、喝雄黄、赛龙舟、驱五毒,这些节日习俗与屈原无不相关。相传,屈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船只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其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捞救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之后,为了寄托哀思,五月初五人们荡舟江河之上,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龙舟竞赛。

虽然据考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端午节就初具雏形,吴越划龙舟划了3000多年,中原挂艾蒿也有3000年了,都比 屈原要早上1000年。那么,为什么人们要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呢?因为是屈原的爱国心。面对着国家、民族的灾难,他保持着一种清白,保持着一种民族气节,“粉身碎骨魂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屈原是端午节留给每个中国人的一份精神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用他的诗歌,用他的生命,实践了自己崇高的人生抱负和人格理想。屈原是一个儒家信念的信奉者,他的价值信念首先在于个体的道德人格与情操的完善。而这种道德人格的完美理想又与历史形态中的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联系在一起。屈原的形象是爱国忧民的形象,屈原的情怀是爱国忧民的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能有人并没有读过屈原的《离骚》,但这并不影响对屈原身上那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学习,并不影响对他的家国情怀的理解和认同。爱国主义似乎是无形的,但同时爱国主义又是最充满力量的,这种力量可以贯穿华夏历史。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绵延不息,抗争延续,原动力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爱国,是端午节的灵魂――即使几千年后的今天,这种意义仍然高居无可比拟的绝对地位。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生命。爱国主义作为我们民族的根基,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中,应该有更加淋漓尽致的展现。因此,我们要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这种精神,成为端午之魂。

我们纪念屈原,也是在纪念所有的爱国先驱。这些勇敢的志士身上凝聚着爱国忧民的思想境界和传统美德。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追溯到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们纪念和传承的就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爱国情怀。它激励着无数后人奋发图强,卧薪尝胆,始终怀抱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决心。

今天,我们过端午节,不只是吃粽子、赛龙舟,更重要的是传承蕴藏在节日文化中的爱国精神。

本文关键词: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200字,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诗人,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50字,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简单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150字。这就是关于《端午节纪念屈原,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八宝盒百科》百科知识网站:http://tj.jiuquan.cc!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66671/
1
上一篇 微信点赞群5000人微信投票,教你如何加入微信投票群及微信互投群千人群(网络拉票集赞也是一种新的“人情负担”)
下一篇 ps图层缩略图设置方法,ps调出图层缩略图(学习PS<十七>进阶版)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