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节到了,中国古代的四大贤母你知道吗】,母亲节到了,今天八宝盒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今日母亲节,分享下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妈妈2、母亲节到了,中国古代的四大贤母你知道吗1、今日母亲节,分享下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母亲作为我们成长路上最重要的角色,对子女的影响至深。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也是涌现出了很多有名的妈妈,下面就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
孟母(孟子的母亲)孟母
相信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作为亚圣孟子的母亲,孟母姓氏和生卒年已不可考据,只知道是战国时人。孟母因其教子有方著称,被后人称颂。
孟母三迁的故事在孟子小时候,因其居住的地方靠近坟茔墓地,孟子便学到了一些丧葬、痛苦之事以图玩乐。孟母便说:“这处并不适合小孩子居住。”便迁居街上闹市,孟子又以商人售卖和屠杀之事为乐。孟母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小孩子居住的。”便又搬到了学宫旁边,此时孟子便以行礼跪拜,揖让进退等读书人之事为乐,此时孟母便说:“这里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处吾子矣。”于是便在这里定居下来。
孟母三迁
徐母剧照
看三国的时候对徐母也是深深的佩服。她原名不详,是刘备军师徐庶之母,后因曹操想招揽徐庶而被俘获关在许昌,以此威胁徐庶为其出谋划策。但徐夫人一向视曹操为汉贼,在知道儿子弃明投暗要为曹操卖命,便自缢而亡,留下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被广为流传。徐庶的孝子典范被称赞,后人也被徐母的气节折服。这件事后被艺术加工,《徐母骂曹》也成为京剧名段。
岳母刺字
岳飞作为民族英雄被人敬佩,大家都听过其母刺字的故事。岳母姚氏,又称姚太夫人,是古代四大贤母之一,教子励子从戎,精忠报国。在宋元帅宗泽病重后,因杜充奉旨代印,抗金不利,岳飞此时心情郁闷,便私自回家探望母亲。但此时岳母却催促其回营抗敌,并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让其永以报国为志。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遇到在国家危亡之际,让子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世尊贤母。
唐代孟郊直到三十岁,都陪在母亲身边,侍奉母亲起居,没有结婚生子。因其幼年父亲孟庭玢便离去,母亲裴氏照顾几个孩子长大实属不易。后来其母鼓励孟郊出去闯荡,终在46岁时中了进士,后四处辗转做了溧阳县尉。在稳定下来后,孟郊便接来母亲同住,回想起几十年居无定所的生活,孟郊越发觉得有母亲陪伴在身侧的生活真是幸福。孟郊便写下了那首五言诗《游子吟》,回忆从前母亲的付出以及表达对母亲的感恩。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早岁丧父,家中生活的重担便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为了生计,欧母将欧阳修从庐陵(今江西永丰)带来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以便孤儿寡妇能得到在随州的欧阳修叔父的照顾。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的妇女。她勇敢承担起持家和教养子女的责任,对欧阳修的管教很严。由于当时家贫无纸笔,便以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教子读书。
此外,欧阳修小时候,郑氏就不断给他讲如何做人的故事,让其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等欧阳修稍大些,便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增强了其对读书的兴趣。后来欧阳修的才学出众被人称赞,但郑母还希望儿子不仅要文学成就出众,为人做事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欧阳修做了官之后,母亲还经常不断地将他父亲为官的事迹讲给他听,让其以父亲为榜样。后以"欧母"为称颂贤母之词。
陶母(陶侃之母)东晋陶侃因年幼丧父,其母湛氏只好携陶侃回娘家,以纺织谋生,供陶侃读书。湛氏家教严谨,教陶侃珍惜光阴努力读书,树立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还常常以忠顺勤俭为美德熏陶其子。由此,陶侃发愤进取,自幼伴母夜织而读书,闻鸡鸣而劳作。后来陶侃读书万卷,精通兵法,被其父好友太守范逵荐为县令,直至都督大将军、封长沙郡公,为国为民,清正廉洁,被后人称赞。陶母也因教子有方,被成为贤母。
陶母像
母亲是每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人物,她不单是我们的孕育者,也是我们的人生导师。一个好的母亲,能够给子女树立良好的形象,影响孩子成长的三观,让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做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如若相反,结果那就背道而驰。
2、母亲节到了,中国古代的四大贤母你知道吗纵观历史上,那些有建树、有所出息的名人,大都深受其母亲思想之熏陶,从而也成就了他们的人生。这些母亲中,最为着名莫过于中国“四大贤母”,她们分别是:孟母、陶母、欧母、岳母。就是这样四位伟大的母亲,她们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她们的儿子成为国家的栋梁,影响中华儿女一生,并成为学习的典范。
孟母
孟母是战国孟子之母,位居“四大贤母”之首。她的儿子孟子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学大家,被誉为“亚圣”。孟母之所以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儿子,全在于她对子女的悉心教育。她最被广为传颂的事迹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母早年丧夫,却志不改嫁,一个人含辛茹苦养育孟子。刚开始她和孟子住在丈夫的陵墓附近,以便于每天可以去祭拜丈夫。只是在这种地方住久了,年幼的孟子竟学起了出殡人士的哭丧胡闹。
孟母觉得这样的居住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便把家搬到了集市。可是把家搬到集市后,孟子却学着小贩商人们做起了吆喝买卖。孟母不希望自己儿子将来成为市井小人,所以又把家搬到了学堂附近。
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此后,孟子就跟着学校里的士子,每日诵读,学习知识。孟母之所以三迁,是因为她深谙一个道理:“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孟母还有“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她教育孟子,学业若半途而废,就如织到一半的布匹,是不能为人所用的。同样,人若在年少时不好好读书,长大了便只能做些苦命的劳役,是没有出息的。从此孟子发奋读书,终成一代儒学大家。
陶母
陶母是东晋陶侃之母。陶侃是一代名将,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很有建树。而当时陶母“截发筵宾”、“封坛退鲊”的教子故事也广为流传。
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也是早年丧夫,她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在教子上,陶母一直教育儿子,交朋友一定要交比自己更有水平、更有文化之人。
截发筵宾
有一次,同郡孝廉(即举人)范逵访贤遇大雪,借宿陶侃家。时天寒地冻,马无饲料,陶母揭去自己床铺上的稻草席,剁碎喂马;由于家中贫寒,无以款客,陶母又偷偷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邻人,换钱购买酒菜。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所以头发是不可以轻易剪的。陶母如此举动,足见她待客之诚心。所以范逵大为感动,遂举荐陶侃由县吏拜授郎中,从此后,陶侃走上了发达的仕途。这就是“截发筵宾”的典故。
封坛退鲊
陶母还有一个广为传颂的故事是“封坛退鲊”。陶侃曾在浙江海阳做县吏,监管渔业,常有下属送东西给他。有一次,一位下属送了一坛鱼鲊(一种用盐和红曲腌的腌鱼)给陶侃,孝顺的陶侃马上念及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便嘱托乡人带给母亲。谁知母亲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鲊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晋书》卷九十六《陶侃母湛氏传》)
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鲊和回信,大为震动,更愧疚万分。他下定决心,一生遵循母亲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官。
后人赞誉:“世之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则国何患无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恶有不理哉?”(明·张九韶《重修陶母基记》;康熙《新淦县志》卷十四《艺文志·记》)
欧母
欧母是北宋欧阳修之母。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但他的成就也离不开他母亲的伟大教育。
欧母又是一位单亲母亲,她丈夫在儿子四岁那年便去逝了,留下她孤身一人辛苦拉扯儿子。欧阳修父亲在世时,家中经济比较宽裕,可自从他去世后,家境便一落千丈,日渐贫寒。后来竟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地步。孤儿寡母在这样的境况下生活,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欧母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女人,她家穷志不穷,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将儿子养大,并用最原始的方式教欧阳修识字--这便是着名的“画荻教子”:欧阳修五岁时,欧母便教他读书识字、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当时家里穷,家里没钱买笔墨纸砚,欧母只好用芦苇杆代替,然后在地上铺一些沙,把地当纸,一笔一画地教欧阳修写字。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欧阳修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特别懂事,于是奋发图强,学习成绩优异,他于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高中进士。
欧阳修在当官期间,积极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后因此被贬职。但欧母并没有抱怨儿子的仕途不济,而是宽慰儿子说:“你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只要思想上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有母如此,儿子焉能不伟大?
岳母
岳母是北宋名将岳飞之母。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很多自私的母亲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前线,希望能在战乱年代保全子嗣血脉。但是岳母却和一般母亲不同,她大义凛然,主动励子从戎,精忠报国。她为了让儿子永远铭记大丈夫当“精忠报国”的训诫,甚至用绣花针把这四个字刺在岳飞的背上!
由于岳母的积极鼓励,使得岳飞投军后,奋勇杀敌、义无反顾,他很快屡建战功被升为秉义郎。有一次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时,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是"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后来岳飞终成为一代有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四大贤母”,她们教子的故事,充分说明了母亲的重要及伟大。
马上就是母亲节了,祝愿所有母亲永远健康长寿。
本文关键词:母亲节到了,明明要给妈妈买康乃馨,每枝康乃馨3元,母亲节到了,丽丽计划送妈妈一支康乃馨,母亲节到了小强打算给母亲送张贺卡(100字),母亲节到了小老鼠摘苹果,看图写话,母亲节到了小老鼠想送妈妈礼物。这就是关于《母亲节到了,中国古代的四大贤母你知道吗,母亲节到了(分享下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妈妈)》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八宝盒百科》百科知识网站:http://tj.jiuqu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