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月七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今天八宝盒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鲁东南的传统民俗节日2、七月七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1、鲁东南的传统民俗节日莒县隶属于山东省日照市。 莒县地处鲁东南,位于日照市西部,面积1821平方公里,辖20处乡镇(街道)和1处省级经济开发区。莒县历史悠久,是千年古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莒县县城曾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地,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古城,现已新建古城,已成网红打卡地,是人们旅游好地方,“毋忘在莒”的典故就出在这里。文化源远流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比甲骨文还早1500多年,是中国文字的始祖,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这里有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诸如节日、嫁娶、丧葬、礼仪、技艺、服饰、饮食、医药、体育等等。
第一章岁时节令
鲁东南人民人民祖祖辈辈都是淳朴的乡民,虽没有多少文化但对老祖宗传留下来的习俗,特别是节日习俗,都能按传统方式过,而且很隆重。
传统节日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已传承了数千年,在鲁东南,春节在这叫过年,显得尤为热闹。
元霄节正月为元月,正月十五日是新年后的第一轮圆月。圆,寓团圆之意,夜为霄,因此而定正月十五日为元(圆)霄节。春节时的余兴未消,又因元宵节的到来,再次将节日兴奋推向高潮,理应庆贺。正月十五日晚有张灯的习俗。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日,是汉民族春节后第三个传统节日。是土地爷的生日。土地是农民的生存命脉,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土地老爷奉命主管土地,在视土地如命的鲁东南人民心目中,土地老爷的位置十分重要。家家户户都要炒糖豆到土地庙前祭奠。清明节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春季的第4个节气,前一天俗定为“辛食节”或‘‘寒石节”,家家户户整壮劳力都要到祖林给祖坟添土,清明节期间,当地有踏青、登山旅游、放风筝的习俗。
端午节日为节,也称端阳节。清晨,各家广有门楣都要插艾草,每个门插一把,用猪牙草炒鸡蛋吃,有的还用车前草煮食鸡蛋,为败火防病,还有吃粽子的习俗。
七月十五农历的七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节”。中元节是中国道教的叫法,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民间则称之为“鬼节”。有“七月十五鬼门开”的民谚。
八月十五农历的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相对于七月十五“鬼节”来说又叫“人节”。是除春节以外最为隆重的节日,俗称小过年或过小年。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八月十五吃月饼始于元末。
第二节 其它节日
其他节日虽不是正规的节日,但也非常重要,它是用来约束人的,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
三月三农历的三月初三日显神仙,是庆祝神仙诞生的日子,此神仙是管媳妇的,有哪家小媳妇走娘家不回,神仙便使咒法语,如果媳妇在娘家过了三月三日,必定会死丈夫塌了天,因而每当三月三日前小媳妇便提前回娘家。
五月十三农历五月十三日是庄户人的“雨节”“大早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已成为人们盼雨的俗语。这天是三国时期关老爷磨刀杀曹操的日子,是秃尾巴龙老李的生日,也是他娘谢世的日子。每年五月十三日、秃尾巴老李龙家乡上空总是云雾翻滚下大雨,那是秃尾巴龙老李在上坟祭奠老母,一连三日定是少不了的
六月六农历的六月六日,为山神爷的生日,也是天上龙晒衣的日子,又称“晒龙衣节”。这天,人们杀猪杀羊们来到山神庙前,焚香烧纸供猪头、整羊,山果、磕头、燃放鞭炮、热闹非凡。还用绳子系兽龙头烧之,祈求山神爷严管山狼野兽,勿伤害人畜和庄稼。此日若晴日天好,忙晒衣、书、粮、柴之物,意为一年无虫蛙潮霉
七月七农历七月七日,被称为“情人节”传织女、牛郞鹃桥天河相会。还传说,是夜,小孩子和裸身女人在葫芦架下或葡萄架下,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对话和哭泣声。七月七日与五十三日被视为“双雨节”。因为他们夫妇相会时会落泪如雨
九月九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相传,天有九重,最上边一重是天堂,又称重阳。九月九日古人称为“重阳节”,是尊重老人的节日。1980年9月,国家规定农历的九月九日为“老年节”,体现了政府对老年人的尊重与关怀。
冬至节冬至这天称冬至节,有吃饺子、喝豆汁的习俗,嫁出去的闺女要送鸡给父母。这天都要上“冬闲坟”
第三节新式节日
新式节日是指民国以来由政府制定,国人已经承认并举行节日纪念仪式的节日。
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道为元旦,群众称“阳历年”。是日,村办公室门上贴“欢庆元旦”大红对联,并插彩旗以示庆祝。
其他节日三一二植树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军节,加一日教师节、十一国庆节等,
2、七月七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有拜七姐、接露水、对月穿针、乞求姻缘、游七姐水、储七夕水等风俗。
七月初七是指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的风俗:
1、拜七姐
七月七的七娘会,广东多称“拜七姐”,闽台即称为“拜七娘妈”。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或组织大家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传统“七姐诞”庆祝仪式由农历七月初六晚开始,为期一至二晚。不同地方庆祝“七姐诞”的仪式各有不同特色。“七姐诞”乞巧习俗在东南亚地区也很流行。
2、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3、对月穿针
“对月穿针”,是指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把庭院清扫干净,年轻妇女和姑娘们先要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然后,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
4、游七姐水
民间传说七夕节天上的七位仙女会下凡到河流中洗澡,这时的河水因沾了仙气,人们洗了不但会带来桃花运,还可以预防疾病。在广西百色、靖西等民间认为,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的水是非常圣洁干净的,七夕的水既可以驱邪避病,又能使其爱情美满、生活幸福。这个习俗和当地七仙女下凡洗澡的传说有关。
5、乞求姻缘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即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七夕夜晚对着星空向织女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6、储七夕水
“七夕水”亦称“七月七水”,据说“七夕水”有神奇的功能,久储不变、可以治疗烫伤、去除疮毒等。广东、广西一带都有储存“七夕水”的风俗,就是在初七早晨头遍鸡鸣之后,各家到井边或者河边汲水储藏。民间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用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所以,人们在七夕这天早晨都要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据说在七夕夜,用米兰花、茉莉花、玫瑰花等7种鲜花泡的七色花水来洗脸,能让女人更美。
本文关键词:七月七是什么节日阳历,农历七月七是什么节日,七月七是什么节日情人节图片,七月七是什么节日,公历七月七是什么节日。这就是关于《七月七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鲁东南的传统民俗节日)》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八宝盒百科》百科知识网站:http://tj.jiuqu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