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拼音,今天八宝盒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祖逖:从闻鸡起舞到中流击楫,两个少年之死,是三千年来最大悲剧2、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1、祖逖:从闻鸡起舞到中流击楫,两个少年之死,是三千年来最大悲剧少年的祖逖并不励志,甚至可以说是个放浪之徒。十四、五岁还不读书,4个兄长都为他的前途感到担忧。直到遇到士族出身的刘琨,祖逖才开始了逆袭之旅。
当时祖逖、刘琨同为司州主簿,两个出身不同的青葱少年,却好得和一个人一般。他们吃则同食、寝则同被,意气相投而志趣相仿。
一日半夜鸡鸣,难以入眠的祖逖,一脚提醒了熟睡中的刘琨。而后倾泻的月光下,两道舞剑的身影灵动闪烁,声色犬马、清谈治国的西晋,多了两道少年该有的样子。
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晋书.祖逖传》
“闻鸡起舞”后的祖逖,武功、学识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也明白了清谈治国、名士风流的西晋,迟早要经历滔天变局。
那一日,闻鸡起舞的两个少年,共同起誓:“他日如若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你我兄弟自当于这中原沃土干出一番大事业”!
一、名士风流,西晋短命司马家以阴谋而夺天下,亦以阴柔治天下。
自司马懿高平陵之变,诛曹爽而取魏实权;到司马师废张皇后,平淮南三叛而自安;及至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西晋司马氏的立国,既不光明也不光彩。行政上的“九品中正制”,和文化上的“言孝悌而弃忠义”,都为西晋的短命埋下了伏笔。
“九品中正制”固化的阶层,为司马家夺权而出力的豪门世家,伴随着富不过三代的谶言而腐化;“言孝悌而弃忠义”的西晋士林,在众多忌讳之下,纷纷抛弃现实、转向清谈;竹林七贤扬名于野,男风盛行纵横于朝,天下风气已然大变。
一切的一切,无不昭示着刚刚兴起的西晋,在建立之初就面临着覆灭的风险。
而在这沉沉的墓气之中,属于祖逖、刘琨激扬意气的时代即将到来!
二、并州孤忠,中流击楫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驾崩不久,“八王之乱”就耗尽了西晋最后的一丝元气。
当“五胡乱华”爆发,汉人衣冠南渡,北方陷入永嘉之乱时。昔日“闻鸡起舞”的两个主人公,成为了晋朝真正的擎天支柱。
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传》
南迁的祖逖,上书请求北伐中原之后。东晋皇帝司马睿:不调一兵一卒,不给一盔一甲;只是千人口粮,布匹三千;一个豫州刺史空名,就打发了锐意北伐的祖逖。
但冰冷的现实,打击不倒闻鸡起舞的祖逖。他带着宗族部曲百余家,自京口渡江北上,口无怨言、心怀赤诚,直趋沉沦的中原而去。
长江之上,祖逖慷慨高歌:“我祖逖若不能扫清中原,还天下以安宁;自当如这大江之水,滚滚东去、不复回还”!这就是典故“中流击楫”的出处。
除了中流击楫的祖逖,闻鸡起舞另一主人公刘琨,也在并州成为了北方汉人最后的坚守者。北有鲜卑代国、南有匈奴汉国、东有段部鲜卑,还有强敌石勒虎视眈眈。并州祖逖成了北方汉地——最后的坚守者!
三、少年之死,时代悲歌刘琨坚守并州之时,祖逖也在中原开始了纵横披靡的征途。渡过长江的祖逖,先是在江阴打造兵器铠甲,招募青壮两千余人。
而后进入豫州之地,祖逖先后击败当地流人坞主张平、樊雅,以及蓬陂坞主陈川。收复豫州大半,正式入主中原。
昔年的放浪之徒祖逖,骨子里有股游侠之气,做事不拘小节,很快就适应了乱世生存的需求。比如:
河上堡固先有任子在胡者,皆听两属,时遣游军伪抄之,明其未附。诸坞主感戴,胡中有异谋,辄密以闻。 ——《祖逖传》
黄河北岸胡人石勒势大,黄河岸边的坞堡主人为了生存,都是一边通晋一边通胡。祖逖没有全面苛责这种行为,而是在了解到这些坞堡生存困难后,选择了必要的体谅。
祖逖不仅没有征伐这些坞堡,还派出小股兵马,定期佯装攻打它们。使得黄河沿岸坞堡,更能取信于北方石勒,获得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
因此,这些坞堡之人,对祖逖感恩戴德。每逢石勒南下,这些坞堡都会将消息泄露给祖逖,这就是祖逖在豫州能够百战百胜的情报基础。
人士奔迸者多归于琨,琨善于怀抚,而短于控御。一日之中,虽归者数千,去者亦以相继。——《晋书.列传第三十二》
与祖逖正好相反,刘琨的士族做派,则与乱世生存格格不入。刘琨坚守并州的名望,使得每天都有数千人投奔;但面对络绎不绝的义军,士族风气十足的刘琨又没有掌控之法。
因此,每天都有数千人投奔并州,同样也有数千人离开并州。刘琨就是这么一个人格魅力十足,又缺乏统治力的精明士大夫阶层形象。
闻逖被用, 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当坐困并州的刘琨,听说祖逖收复河南大半之时。想起昔日两人闻鸡起舞的一幕,环顾四方胡人流寇,不禁提笔写道:“我在并州枕戈待旦,平定流寇、剿灭胡人,常恐令兄先一步名扬天下啊!想不到倾尽全力,还是兄台再复了中原失地”!
祖逖克服中原,刘琨坚守并州,闻鸡起舞的两个少年,终究成了晋王朝最后的中流砥柱:
他们一个匪气十足,一个名士风流;一个中流击楫,一个孤守北地;一个矢志北伐,一个身陷重围;但凭这两颗赤子之心,终究抵不过时代的沦丧……
并州刘琨美名传天下,却有着生活奢靡、不务实际的毛病。往来投奔者不计其数,失望而去者也是络绎不绝。孤立无援的并州,在不务实际的刘琨统治下,终究还是输给了胡人石勒。
方当推锋越河,扫清冀朔,会朝廷将遣戴若思为都督。——《祖逖传》
北方并州孤立无援,河南祖逖临近江淮,却又为东晋朝堂掣肘。祖逖北伐之际,朝廷不给一盔一甲;祖逖收复河南,刚要渡河北伐;朝廷的都督戴若思,就空降在了河南之地。
当名士陷于胡人环绕之地,将帅苦为庙堂掣肘之时,这天下就真的危险了。继刘琨死于幽州鲜卑内乱之后,北伐名将祖逖苦为朝廷掣肘,五十六岁抑郁而终。
浪子回头方有周处之死,闻鸡起舞难掩天下沉沦。这晋朝的天下,终究还是负了祖逖、刘琨!
回首此处,当闻鸡起舞成为黄粱一梦,两个少年化为坟冢枯骨时。那所谓的魏晋风流,还值得沉思缅怀吗?
在此,引《祖逖传》经典两句,以祭先贤祖逖、刘琨之英灵,亦醒今世之来者:
越石(刘琨)区区,独御鲸鲵之锐,推心异类,竟终幽圄,痛哉!
士稚(祖逖)叶迹中兴,克复九州之半,而灾星告衅,笠毂徒招,惜矣!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祖逖和刘琨,出自于《晋书·祖逖传》,闻鸡起舞意思是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习舞剑,常常用来形容有志向的人发奋图强、努力刻苦。
老师在教导自己学生的时候,经常用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来激励他们,究竟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去了解闻鸡起舞的主人公吧。
详细内容《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祖逖(266~321),字士雅。河北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有传言他是在燕山上出生),汉族。中国东晋初有志于恢复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将。313年,他以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身份进行北伐。当他北渡长江,船至中流之时,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豪气干云,热血涌动,于是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刘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中国西晋时期名将。汉中山靖王之后,美姿仪,弱冠以文采征服京都洛阳,“人称洛中奕奕,庆孙越石”。厕身以帅哥才子闻名的文学政治团体“金谷二十四友”之中,因年纪最小,排名最后。为司州主簿时,与祖逖闻鸡起舞,八王之乱又经永嘉之乱,神州陆沉,北方沦陷,只有刘琨坚守在并州,是当时北方仅存的汉人地盘。后因爱慕刘琨发兵帮助的鲜卑首领拓跋猗卢被兄弟杀死,没有兵力与各族争斗,投奔辽北,后因辽北内部争权而死。诗仅存4首,却与左思齐名。
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随着骑战方式的出现,剑在战场上被刀所替代,但在军中内外仍有使用刃剑的传统,舞剑用剑之风依旧不绝。据记载,“秦王(拓跋)翰,少有高气,年十五,便请征伐,昭成(皇帝)壮之,使领骑二千。长统兵,号令严信,多有克捷。……子仪,七尺五寸,容貌甚伟,美髯,有算略,少能舞剑,骑射绝人。……膂力过人,弓力将十石”。此外,被传为佳话的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舞剑之风。壮美的舞剑,勇武的气质,折射出了北朝文化的厚重和多姿多彩。
本文关键词: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祖逖读音,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谁,。这就是关于《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拼音(祖逖:从闻鸡起舞到中流击楫)》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八宝盒百科》百科知识网站:http://tj.jiuqu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