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经是什么】,五经是什么书,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四书五经”分别指的是什么?2、五经是什么1、“四书五经”分别指的是什么?“四书”的名称,是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才开始有的。当时的理学家朱熹,特别从《礼记》一书中,提出《大学》《中庸》两篇独立成书,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子书”,也叫作“四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大学》一书,阐述了儒家的社会政治观点。书中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纲领”指的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书中特别强调修身的重要性,认为修身是中心环节,是治国、平天下的第一步,也是格物(研究事物之理)、致知(求得知识)的基础。而所强调的“修身”,实际上就是要人们的一切言行都符合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所提倡的格物、致知,并不是鼓励人们去接触外界事物,参加社会实践,而只是教人专心注意内心的反省。
《中庸》是儒家宣传封建道德的一部伦理教科书。书中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来作为指导人们行为的标准。什么叫“中庸”呢?意思是说,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人们的行为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中庸”的人生观,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过去,这种折中主义的观点,常被统治阶级利用来作为反对任何根本改革的借口,也常被那些具有保守思想的知识分子引用来作为逃避现实斗争的理论根据。
《论语》一书,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纂的。孔子死后,弟子们把平日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收集起来,整理成书,叫作《论语》。《孟子》书中常引《论语》的话,可知《论语》纂辑成书的时间,当在孟子生前。汉朝时,《论语》原有《鲁论》《齐论》《古论》三种,《齐论》《古论》早已失传,现存的只有《鲁论》一种。《论语》的体裁很像后代的语录,其中,有记孔子所言,有孔子答弟子所问,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全书共二十篇,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材料。《论语》的文字很简朴,每叙述一事仅用数十字,意思便很圆满,是很好的语录体散文。
《孟子》七篇,是孟子的门人公孙丑、万章等所追述。里面记载着孟子的政治活动和对某些学术问题的见解,以及和其他学派的一些争论。《孟子》的文章,词锋犀利,气势雄健,说理精辟流畅,轻松幽默。这不仅是一部儒家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
“五经”是指《易》《书》《诗》《春秋》《礼》五种书。这几部经典流传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了。
《周易》就是《易经》,是我国古代卜卦用的书。相传《易经》里的《易传》,也叫作《十翼》,是孔子所作。这种说法不见得可信。《易传》有《系辞》,主要说明“变化之道”,总论全部《易经》的道理。《系辞》里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可是它又认为有一种本质不变的东西存在,那就是天一定在上,地一定在下,在上者必尊,在下者必卑。这种思想应用到人事方面,就是枝节问题可以变,而统治阶级的根本制度不能变。这种哲学思想,形成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
《尚书》就是《书经》,是上古的政治论文集,分《虞夏书》《商书》《周书》等几部分,包括古代许多重要的档案和文告。这是一部具有很高史料价值的历史典籍,也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文献。
《诗经》是我国最古的诗歌总集。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全集分三个部分:“风”,是民歌;“雅”,是贵族们的诗歌;“颂”,是贵族们祭神、祭祖先的舞曲。传说《诗经》是经过孔子修订和整理的。《诗经》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它的表现方法多种多样,情感真挚,文辞优美朴实,感染力强烈,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珍珠。
《春秋》是一部编年的历史书,记载了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间,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东周时期各国都有史官记事。鲁国的史官记事,就叫作《春秋》。孔子可能对鲁《春秋》加以删修整理过,所以一向就说《春秋》是孔子作的。
《礼》有《周礼》《仪礼》及《礼记》三种(后世《五经》中的“礼”指《礼记》)。
《周礼》是战国时的学者记述周朝官制的书。《仪礼》就是孔子所编订的《礼经》,原书已经不全,现在所见的是汉朝儒家的传本。《礼记》是孔子弟子以及后人传习《礼经》的记录。《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这是考察儒家思想和战国以前制度器物的重要典籍。(王业猷)
来源:历史人物传奇故事
2、五经是什么简要回答五经通常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五部书,五经是历代儒家学子必须研习的书经。
很多人在看历史人物简介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某位历史人物精通四书五经的介绍,其中五经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等,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
本文关键词:儒家经典的五经是什么,五经是什么方面的典籍,五经是什么时候提出的,五经是什么时候,四书五经是什么。这就是关于《五经是什么,五经是什么书(“四书五经”分别指的是什么)》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八宝盒百科》百科知识网站:http://tj.jiuqu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