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书的代表人物】,行书四大家是谁,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行书的特点及发展历史
- 2、行书的代表人物:行书四大家是谁
1、行书的特点及发展历史
行书是介于楷体与草体之间的字体,其特点是点画结构趋近楷书,而使转兼有草书书写流畅风格的一种书写文体,相传为汉代学者刘德升发明的。有学者形象地把写草书比喻为如人奔跑,行书为人行走,楷书为人站立。故行书兼有清晰易辨和便捷两大特点,因其笔法流畅有如行云流水,人称之为行书。
关于行书,张怀瓘《书议》道: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返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说明行书有博大包容性、变通性,以楷为本,揉入草法,化繁为简,书写方便,速度提升,字势连绵,点画萦带,活泼至极。
行书产生于东汉晚年,至魏晋才日渐成熟定型。魏晋离乱时代,一部分士大夫外寄情于山水,内寄情于书画弥补心灵的缺失,其代表人物为王羲之等王氏书家群体。王羲之,创造了俊逸秀美典雅的新行书体,如兰亭序等,娟美清秀,笔法特殊,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作品很多,丧乱帖、快雪时晴贴,成为后人重要临摹范本,也奠定王的"书圣"基础。
王羲之,今山东临沂人,后迁浙江绍兴,官至右将军,又称王右军。王羲之改进了质朴无华的汉魏旧体,行楷草书造诣极深,尤其是"兰亭序"(冯承素摹本),是王酒后用茧纸鼠须笔即兴而书。结字错落,开合驰张,起收合度,意态生动,达到难以企及程度,对行书影响最大,被学者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厚实生动,被乾隆评为"天下无双,古今鲜对”,此帖与王羲之的"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并称"三希"。
《集王圣教序》,是唐代僧人书家怀仁集摹王羲之字而成,又刻成碑文流传至今,尤以宋拓本为最多。《圣教序》虽为集字而成,但却最得王羲之行书之妙,呼应自然,变幻无穷,典雅简静,偶或加杂楷草,是影响最广、最深的研习王羲之,研习行书的经典法帖
隋唐是中国书法的高潮时期,欧阳洵、颜真卿、虞世南、褚遂良、孙过庭、柳公权、陆柬之、怀素、李世民等一批优秀书家涌现。隋唐时行书受楷书影响很大,象欧阳洵、陆柬之等。至太宗李世民,一改原风格,行书入碑,突出了牵丝映带。至颜真卿,有作品《祭侄文稿》、《争座位稿》,草情酣畅淋漓,文墨双美。
《仲尼梦奠帖》为初唐四大家、楷书四大家之首欧阳洵的行书力作。该帖用墨淡雅,书写极快,转折自如,映带清晰,晋人之风发扬淋漓尽致。陆柬之写陆机《文赋》,结字恭正严谨,骨气秀润,布局疏朗,非常优美。颜真卿《祭侄文稿》,为安史之乱死亡的侄儿书写的祭文。其风格吸收了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藏锋收笔,浑朴苍穆,宽绰自然,形散而神敛,纵横奔逸,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至晚唐柳公权,有代表作《蒙诏帖》。柳的书作,上追魏晋,又受初唐尤其是颜真卿诸家影响,追求晋人遒媚与唐人雄浑,形成了刚柔兼备,大小结合,随手变格,豪迈流畅,瘦硬刚健的"柳休″。
到了宋代,重文轻武,形成尚意文风,苏黄米蔡应时而生,蔡襄浑厚整饬,苏轼气韵妍妙,黄庭坚奇崛纵横,米芾的刷字和恣意
元代,赵孟頫倡导全面回归魏晋,行行书严谨之风,建行书规范之法,深得王右军堂奥,《前后赤壁赋》是代表作
明清文化呈多元发展,书法现百花齐放态势。文征明、唐寅、董其昌、傅山、八大山人、王铎、何绍基、祝允明,或端庄有度,或秀润典雅,或纵横奔腾,或金石碑刻融入帖碑结合,浪漫主义风行,开一代先河。
当今学习行书,应牢牢遵循古法为上的原则,最好先从《圣教序》、《兰亭序》起步,而后再是苏黄米蔡,明清诸家,做到"察之者精深,拟之者贵似”,眼到心到手到,心手合一,专一家,融多家,则行书必能烂熟于心,心领神会,久之,必成大家。
附:常用精典法帖目录(取自网络)
2、行书的代表人物:行书四大家是谁
行书四大家一般是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和苏东坡。王羲之是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行书四大家一般是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和苏东坡。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1、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羲之真迹早于不存于世,唐代的精摹本历来已被当作真迹看待。由于年代久远,且本帖享盛名久,和王羲之其它墨迹一样,对它的摹刻年代就有不同推断。
2、欧阳询,字信本,汉族,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九成宫(李祺本)《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
3、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书法立坚实骨体,求雄媚书风、究字内精微,求字外磅礴、臻神明变化,与生命烂漫。
4、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本文关键词:楷书四大家是谁,行书四大家是哪四大家,宋代行书四大家是谁,行书四大家是谁写的,书法行书四大家。这就是关于《行书的代表人物,行书四大家是谁(行书的特点及发展历史)》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