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极昼现象】,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与什么什么等因素有关,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昼夜长短、极昼、极夜、晨昏线)
- 2、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极昼现象
1、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昼夜长短、极昼、极夜、晨昏线)
知识点
(1)昼夜长短、极昼、极夜
地球公转的平面为黄道面,自转的平面为赤道面,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为23°26′(黄赤交角)。由于该角度的存在,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移动(23°26′S~23°26′N),造成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夏至时(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北为极昼,北半球昼长夜短(白昼最长的一天);
②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逐渐缩小,北半球仍然昼长夜短,但白昼逐渐缩短;
③秋分时(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没有极昼极夜,全球昼夜等长;
④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北极圈内逐渐出现极夜,并且范围逐渐扩大。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白昼越来越短;
⑤冬至时,(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北为极夜,北半球昼短夜长(白昼最短的一天);
⑥冬至-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回归线移动,北极圈以北极夜范围逐渐缩小,春分过后逐渐出现极昼。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春分之前白昼<黑夜,春分之后白昼>黑夜。
图1 极昼极夜示意图
(2)晨昏线
晨昏线产生的原因:①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面,因此产生了白天、黑夜;②地球不断地自转,白天与黑夜不断交替;③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黑夜变为白天,则为晨线;由白天变为黑夜,则为昏线。
如下图所示,左侧为黑夜、右侧为白天。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图中的红色箭头),由夜半球进入到昼半球,因此中间那条虚线为晨线。
图2 晨昏线示意图
例题
图3 例题
精讲精析:(1)读图。图片为北极点或南极点的俯视图,圆心为北/南极点,靠近圆心的虚线为北/南极圈,再向外的虚线为北/南回归线,最外圈为赤道。图片左侧为白昼,右侧为黑夜,极点处出现了极昼现象。
(2)判断南、北半球。①题目中的图片为9月25日所拍,此时刚过秋分(9月23日);②秋分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点出现极昼;③题目中的图片圆心位置出现了极昼,因此为南半球,该圆心为南极点。
(3)判断日出时间。①气象卫星拍摄时间为6月7日,为春分-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②甲地为30°N,乙地为28°N,甲地的纬度更高,因此甲地白昼更长、日出更早;③甲地和乙地都是120°E,因此地方时相同,不用进行地方时的换算。因此甲地日出更早、乙地日出更晚。
(4)画出晨昏线。①判断正午12点的位置。120°E的地方时为13:00时,东加西减,则12:00的位置是在西边15°的位置,即120°E-15°=105°E;②计算晨线、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早上6点,即105°E-(12:00-6:00)×15°=15°E;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下午18点,即105°+(18:00-12:00)×15°=195°E,即跨过180°经线,再向东15°,即为165°W。因此晨线为15°E,昏线为165°W。③此时为6月,正是南半球的冬季,南极圈以南的大部分会出现极夜,因此晨昏线由夜晚向白天弯曲。
图4 晨线与昏线的绘图
总结
判断南、北半球
如下图所示,为12月23日南、北极点的俯视图。阴影部分为黑夜,空白部分为白天,试判断哪一个是北半球?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判断:
①看极昼、极夜。12月23日为冬至,北极圈以北为极夜、南极圈以南为极昼,在甲图中,极圈以内为黑夜,因此甲图为北半球、乙图为南半球;
②看经度+地球自转方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逐渐增大、西经逐渐减小。在乙图中,从0°至90°E的方向,经度逐渐增大,因此为地球自转的方向(红色箭头、顺时针)。乙图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因此乙图是南半球(北逆南顺)。
2、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极昼现象
地球在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公转时,还绕着自身的倾斜地轴旋转。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时一直是“斜着身子”,因此,就会让地球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之间形成一个约为23°26'的夹角,因而地球在公转时便出现有6个月时间两极之中总有一极朝着太阳,全是白天。另一个极背向太阳,全是黑夜。
极昼又被称永昼或午夜太阳,是在地球的两极地区一天之内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上的现象,也就是说昼长等于24小时。极昼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一极就会出现极昼现象。极昼的范围与太阳直射点纬度有关,其边界与极点的纬度差就是太阳直射点纬度。
每年春分过后,北极附近就会出现极昼,此后,极昼的范围会越来越大,到夏至日时达到最大,其边界会到达北极圈。夏至过后,北极圈附近极昼的范围会逐渐缩小,直至秋分时极昼完全消失。秋分过后,南极附近开始出现极昼,此后,南极附近的极昼范同会越来越大,到冬至日时达到最大,边界会到达南极圈。冬至日过后,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会逐渐缩小,直至春分日时完全消失。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地球会出现极昼现象呢?这是由于地球在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公转时,还绕着自身的倾斜地轴旋转。我们知道,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时一直是“斜着身子”,因此,就会让地球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就是天文学中所说的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约为23°26',其角度并不是一个固定数值,但由于变化较小,所以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正是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才使得地球上“两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地球上还有一种类似极昼的现象,就是白夜,是纬度达到一定度数的地区(高纬接近极圈,但在极圈外),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由于大气的折射和散射作用,整个夜间天空都是明亮的。
在一些文学家和诗人的笔下,极昼或白夜是很浪漫的。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对圣彼得堡的白夜现象有过这样描述:“在金黄色的天空中,朝霞忙着把晚霞替换,每天只有半小时昏夜,黑暗就被霞光驱散。”但是,极昼不仅仅有其浪漫的一面,如果长时间生活在极昼环境中,会对人的心理以及生物钟造成很大影响。在你睡觉时,太阳挂在天上,而当你醒来时,依旧是阳光明媚。所以,长期生活在极昼地区,会让人的生物钟和作息紊乱,甚至出现一些沮丧和消极情绪。
我国也有白夜现象。漠河位于我国的最北端,由于地处纬度高,随着季节的变换,每年到夏至时,便产生了昼长夜短的白夜。在白夜出现时,晚11时,天仍然亮,人们可以坐在白夜里看书、写字。当夜幕降临到午夜后的1-2时,天稍黑一会儿又开始放亮。此时,晚霞与朝晖在北方的天宇上交相辉映,其白夜之景十分壮观。因此游人多称漠河为“不夜城”。
本文关键词:在地球哪个地方会出现极昼现象,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极昼现象呢,地球极昼极夜现象与太阳有无关系,极昼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吗,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极昼现象的原因。这就是关于《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极昼现象,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与什么什么等因素有关(<昼夜长短、极昼、极夜、晨昏线>)》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