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崩漏是什么意思】,子宫崩漏是什么意思,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从中医谈女子崩漏,缠绵难愈的原因及辨证论治
- 2、崩漏是什么意思
1、从中医谈女子崩漏,缠绵难愈的原因及辨证论治
崩漏是指月经还没到应该来的时间却突然来势汹汹,量多,暴下不止或者来势缓慢,量比较少,淋漓不尽。前者中医学成为崩中,后者称之为漏下,由于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合称为崩漏。崩漏的病因比较复杂,但是可以概括为热、瘀、虚三个方面。它都是由于各种原因劳伤气血,损伤脏腑,胞宫血海不能正常的蓄积和满溢经血,冲任二脉不能制约经血,导致经血非时而下。
我们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血热型。素体为阳热体质,又感受热邪或者过于食用辛辣刺激,助阳气的补品,导致邪热内生,扰动冲任二脉,逼迫血液妄行发为崩漏。血热又有虚实之分。实热证出的血是鲜红或者深红色,质地稠,有时夹杂有粘腻血块,兼有心烦口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热象,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治法上我们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方药选用清热固经汤加减。如果后期热的表现已经没有了,但是还在出血者,可以加仙鹤草化瘀止血,加益母草、茜草化瘀止血。虚热出的血颜色也是鲜红的,质地稠,虚热一般在晚上表现比较明显,因此晚上会发热,心烦不寐,睡觉时会出汗,白天则不会,同时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热象,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治法上我们养阴清热,止血调经,方药选用上下相滋汤加减。如果时间长了,虚热耗气伤阴出现了气阴两虚症状的,可以用生脉散益气养阴。
第二种类型为血瘀型。素体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者经期产期后还没有恢复好身体,就感受寒邪,寒邪凝滞经脉,形成瘀血阻滞冲任二脉。旧血阻滞,因此新血只能不顺循原来的通道,发为崩漏。此类人群经血非时而下,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或者一直淋漓不尽,颜色紫黑有硬块,腹部有不适之感,有些人甚至有疼痛之感,一般为刺痛。舌质暗,舌苔薄白,脉涩或者细弦。治法上我们活血化瘀,止血调经,方药选用四草汤加三七、蒲黄。如果是气血虚兼有瘀滞者,改用八珍汤加益母草、鸡血藤、香附来调补气血、化瘀生新。如果口干口苦,血色暗且量多,苔薄黄者,是瘀血日久化热的表现,可以加加炒地榆、侧柏叶、贯众凉血止血药。
第三种类型为脾虚型。素体脾胃虚弱,却不注意饮食节制,总是暴饮暴食,或者忧思劳虑过度,耗伤脾胃之气,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导致崩漏。这种出血颜色淡,质地稀薄,兼有面色苍白,面部浮肿,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的表现,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或者沉细。治法上我们补气升阳,止血调经,方药选用举元煎合安充汤加炮姜炭。如果出血时间过长,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症状的,可以加桑寄生、何首乌、五味子等药养心安神。
第四种类型为肾虚型。素体肾虚,先天禀赋不足之人,过于房劳消耗肾气之人,或者年老体衰,绝经期左右肾气衰退之人,肾气不足,不能调摄和制约经血,因此发为崩漏。这种出血颜色淡,质地清稀,兼有面色灰暗,头晕耳鸣,四肢发冷,怕冷,小便清长等肾阳虚等表现。治法上我们温肾固冲,止血调经,方药选用右归丸加补骨脂、淫羊藿。如果有全身无力,腰膝酸软的,可以加而断续、牛膝等益肾强腰药;如果出血量多,颜色淡者,可以加党参、炙黄芪等益气固经药。
注:每个人体质、证型不同,只作为参考,学习中如有疑问,请询问有医资认证过身份的或经验丰富的临床中医师为宜。
2、崩漏是什么意思
简要回答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症,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
提到崩漏估计很多人对这个词都是陌生的,但是应该有部分女性是有这样的病症的,那么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崩漏是什么意思。
详细内容
崩漏就是宫血,就是我们常说的功能性的子宫出血,也就是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者是出现不规律的阴道流血,月经周期也是不规律的。
这种情况,在中医来说就叫崩漏,崩漏的分型是比较多的有血淤型、血虚型、肾虚型、肾阴虚和肾阳虚,这些原因都可能会造成崩漏的,常见的是青春期和更年期的女性,所以出现崩露可以用中药调理,如果是出血量比较多的话,那是需要西药治疗的。
病机
1. 脾虚:素体脾虚,或劳倦思虑、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虚血失统摄,甚则需而下陷,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发为崩漏。
2. 肾虚:先天肾气不足,或少女肾气未盛,天癸未充,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或久病大病穷必及肾,或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天癸渐竭,肾气虚则封藏失司,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
3. 血热:素体阳盛血热或阴虚内热,或七情内伤,肝郁化热,或内蕴湿热之邪,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发为崩漏。
4. 血瘀: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或灼热、寒凝、虚滞致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净而合阴阳,内生瘀血、或崩漏日久,离经之血为瘀。瘀阻冲任、子宫,血不归经而妄行,遂成崩漏。
病证鉴别
1.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月经延长 月经先期是周期缩短,月经是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是行经时间长。这种周期、经期、经量的各自改变与崩漏的周期、经期、经量的同时严重失调易混淆,但上述之病各自有一定的周期、经期和经量可作鉴别。
2. 月经先后无定期 主要是周期或先后,即提前或退后7天以上2周以内,经期、经量基本正常。
3. 经间期出血 崩漏与经间期出血都是非时而下,但经间期出血发生在两次月经的中间,颇有规律,且出血时间为2-3天,不超过7天左右自然停止。而崩漏是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失调,出血不止。
4. 生殖器肿瘤出血、生殖系炎症(宫颈息肉、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 临床可表现为如崩似漏的阴道出血,必须通过妇科检查或B超、MRI检查,诊断性刮宫,可以明确诊断以鉴别。
5. 外阴阴道伤出血 如跌倒仆伤、暴力性交等,可通过询问病史和妇科检查鉴别。
6. 内科血液病 内科出血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在来经时可由原发内科血液病导致阴道出血过多,甚则暴下如注,或淋漓不尽。通过血液分析、凝血因子的检查或骨髓细胞的分析不难鉴别。
本文关键词:崩漏是什么意思?崩漏与月经不调,便血崩漏是什么意思,中医崩漏是什么意思,子宫崩漏是什么意思,瘀血崩漏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关于《崩漏是什么意思,子宫崩漏是什么意思(缠绵难愈的原因及辨证论治)》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