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壁虎的尾巴为什么断了还能长出来】,为什么壁虎的尾巴断了还能长出来,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被误解、冤枉?壁虎的身上并无毒素,为何被称为“五毒”之一?
- 2、壁虎的尾巴为什么断了还能长出来:为什么壁虎的尾巴断了还能长出来
1、被误解、冤枉?壁虎的身上并无毒素,为何被称为“五毒”之一?
在我国的民间古老传说当中,存在着5种极具毒性的生物,被人们称为“五毒”。如果让你说出五毒是什么,估计很多人一时间都会说出4个,剩下的一个却很难想起来。这五位可怕的毒物就是蜈蚣、毒蛇、蝎子、蟾蜍和壁虎,然而在这五位幸运儿当中,壁虎的入选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因为其他四种生物都是我们熟知的大毒物,毒性各有不同,但是壁虎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却是没有很强的毒性,甚至能够吃蚊子,是一种益虫。既然如此,为什么壁虎会入选五毒呢?它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毒性?

古时候的壁虎
壁虎又称“守宫”是一种爬行类动物,属于蜥蜴的一种。他们的背部扁平,身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颗粒状鳞片。它们的皮肤褶皱很多,而且布满腺毛,有着很强的吸附能力,所以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壁虎在墙壁和天花板上迅速爬行。
现在我们在家中都会经常看到壁虎的身影,还记得小时候追着壁虎玩的时候,它们经常会断下一节尾巴然后迅速逃跑。家里的长辈都会告诉我们不要抓壁虎,它们会帮我们抓害虫。长大之后,我们都知道了五毒的鼎鼎大名,但是唯一想不明白的就是为何“人类的朋友”壁虎为什么会入选五毒。说到这里,就要从历史中追寻壁虎的身影,因为它们是在古人的迷信中成为“五毒”的一员。

在我国古时候,壁虎有一个很文艺的名字,叫做守宫。说到守宫,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一些古装题材的影视剧中,在一些女子的手臂上会有一个守宫砂。一旦女子有过房事,这个守宫砂就会消失,由此判别女子有没有失身。剧情确实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因为壁虎最开始就有这样的功能。
相传在我国古代,人们会在壁虎幼年的时候用朱砂进行喂食,等到壁虎长大之后,身上就会出现一些红色的纹路。人们看到这样的壁虎之后,就会将壁虎杀掉然后晒干,之后就将壁虎晒干的身体捣碎,就会得到一种红色的神秘粉末,这种神秘粉末就是守宫砂的原材料。人们将这种红色粉末点在女子的手臂上,就成了大家熟悉的守宫砂,于是它就能够发挥前文提及的功效了。

在那个封建迷信的时代,科技水平十分落后。当时的人们对于守宫砂的作用深信不疑,但是又无法接受它的原理,于是一些术士就说出了一种离奇的想法,他们认为是壁虎本身体性“邪淫”,所以含有壁虎的守宫砂就能够用来鉴别女子的贞洁。
于是壁虎的这种“邪淫”就和女子的贞洁扯上了关系,壁虎也由此与性有了一种微妙的关系。因为在封建礼教森严的古代,性除了是繁衍的方式以外,就是道德败坏的象征。所以即使是现在,很多思想守旧的家庭对于性也是闭口不谈,因此壁虎在古代也拥有了一些不好的寓意。所以壁虎的毒,并不是和其他四毒一样,是什么物理上的毒性,而是“淫毒”。壁虎也因为这个原因,无辜地入选了“五毒”之一。

壁虎身上真的有毒吗
壁虎因为古人的迷信,以“淫毒”入选了五毒,听起来确实有点不科学。民间之所以会认为壁虎有毒,肯定还有着其他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因素,一个是出于保护,另一个则是源于再一次的误会。
首先是人类的善意,出于对壁虎的保护,故意说壁虎有毒。前文提到壁虎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喜欢昼伏夜出,主要以昆虫为食。在壁虎的食物当中,主要以苍蝇、蚊子、飞蛾为主,这些昆虫都是我们熟知的害虫,所以有壁虎的存在,将会大大减少害虫的影响,尤其是古时候没有太多的驱除方法。老人们常常对小孩子说壁虎有毒,其实也是一种保护的方式,毕竟小孩子很多时候都很贪玩,并不知道壁虎的益处。

其次就是又一次的误会,将一些罪名安到了壁虎的头上。首先要声明一点,壁虎本身是没有任何的毒性的,这口大锅壁虎表示我不背。很多人在接触到壁虎之后,皮肤都会出现一些瘙痒红肿,很多人都以为是壁虎身上的毒素导致的,其实不然。
真正的问题出自于壁虎的排泄物,由于壁虎的排泄系统只有一个,所以它的“大小便”都是混合在一起的,经过科学家的研究,这些排泄物的PH值达到了6.5,属于偏酸性的物质。由于壁虎的食物是各种害虫,在消化之后还会残留一些细菌在排泄物里面。当人类试图捕捉壁虎的时候,由于惊吓,它们会排出一些排泄物喷在人的手上,这种肮脏的酸性物质在触碰到皮肤之后使人的皮肤会发生过敏,自然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皮肤不适。

虽然说壁虎的“毒性”来源于它们的排泄物,但是我们也不要掉以轻心,因为壁虎也是会致命的。还是由于壁虎的饮食习惯,在它们经常吃的一些昆虫当中,有一些身上会带有可怕的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可怕的腹泻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过不少的病例。壁虎的排泄物中就有可能就会带有这种病菌,澳洲一男子曾经因为生吃壁虎,感染了沙门氏菌,最终在两周内不幸离世。

所以说虽然壁虎本身没有病毒,但是很难保证壁虎的排泄物中会带有一些致命病毒,所以人们也就把这顶“毒性”的帽子戴到了壁虎的头上。大家也要提高警惕,不要因为壁虎本身无毒,就放松了警惕,万一染上了可怕的病毒后果将不堪设想。
千古奇冤小壁虎
虽然壁虎的身上可能会因为其他的昆虫导致排泄物带有一些毒素,但是和其他四毒的毒素相比起来,真可谓小巫见大巫。不仅自身一点毒都没有,还经常捕捉害虫,这也入选五毒,真是千古奇冤。其实除了封建迷信的“淫毒”和排泄物中的细菌,还有一些原因也让人们对壁虎有很深的误解。

首先是壁虎的药用价值,壁虎是中草药的一种,专门用来医治疑难杂症。但是这种药方并不是官方记载的药方,而是一种民间的偏方,药效却出奇的好。于是当时的人们就觉得它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和当时苗疆地区的一些巫术类似,所以这也是壁虎被误解为有毒的原因之一。
其次就是壁虎本身的生理结构,因为壁虎的尾巴会断,而且还能够重新长出来。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一种无法解释的神奇现象,所以他们只能够用迷信的说法来解释了。人们觉得壁虎会一种邪恶的法术,通过这种法术将其他动物的尾巴安到自己的身上,于是这又成了壁虎的一条“罪状”。

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壁虎的站队问题,因为在古代民间有着端午节驱五毒的说法,这里的五毒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包括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蛇虫鼠蚁。壁虎在当时属于虫的类别,而且长得也很像是虫类,又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所以壁虎因为自己的身份又再多戴一顶帽子。
当然,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古人的认知有限,当时的人们对于壁虎的认识还是很短浅的,在很多记载当中对壁虎的定义都是十分笼统的。很多人连壁虎和蜥蜴都分不清楚,常常把蜥蜴和壁虎混淆,于是把蜥蜴的毒性都安到了壁虎的头上。

不过当时人们的思维也相对比较固化,对于很多的谣言没有太多的辨别能力,人云亦云。听到古人说壁虎有毒,就一味记住,并不去考究是不是真的。如果番茄诞生在古代中国,估计现在我们都吃不上这种美味的蔬果。
壁虎可谓是生不逢时,在这样一个封建的环境下被戴帽子戴了那么多年,在封建迷信中诞生的守宫砂直到现在都还不断的出现在的影视剧当中。壁虎不毒,真正毒的是封建礼教,用这样的方式来限制了许多古代女性的自由。

不过现在的我们知识储备和思想开放程度都比古人要丰富,我们可要为壁虎正名了,不要再把它们当成是毒物了,比起其他四毒,它可是货真价实的大益虫。
2、壁虎的尾巴为什么断了还能长出来:为什么壁虎的尾巴断了还能长出来
壁虎断尾的地方并不是在两个尾椎骨之间的关节处,而发生于同一椎体中部的特殊软骨横隔处,这种特殊横隔构造在尾椎骨骨化过程中形成,因尾部肌肉强烈收缩而断开。软骨横隔的细胞终生保持胚胎组织的特性,可以不断分化,所以壁虎尾断后还能长出新的尾巴。
自然界中充满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奥秘,让人难以参透,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与众不同,才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自然界里有着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贴在墙上的壁虎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自截尾巴逃命,不顾不久之后,它又会重新长出一条心的尾巴,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壁虎的尾巴易断,但能再生,这是由于尾椎骨中有一个光滑的关节面,把前后半个尾椎骨连接起来,这个地方的肌肉、皮肤、鳞片都比较薄而松懈,所以在尾巴受到攻击时就可以剧烈地摆动身体,通过尾部肌肉强有力的收缩,造成尾椎骨在关节面处发生断裂,以此来逃避敌害。由于尾巴是以糖原的形式而不是单纯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能量,而糖原化脂肪更容易释放能量,所以刚断下来的尾巴的神经和肌肉尚未死去,会在地上颤动,可以起到转移天敌视线的作用。
壁虎身体里有一种激素,这种激素能再生尾巴。当壁虎尾巴断了的时候,它就会分泌出这种激素使尾巴长出来,这种激素科学家一般叫成长素。自残面的伤口很快就会愈合,形成一个尾芽基,经过一段细胞分裂增长时期,然后转入形成鳞片的分化阶段,最后长出一条崭新的再生尾,但与原来的尾巴相比,显得短而粗。

不过,大壁虎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断尾,因为断尾毕竟是它身体上所受的严重损伤,不仅失去了尾巴上储存的脂肪,而且还因此而失去了它在同类中的地位。尤其是在求偶时,尾巴完整的大壁虎对于失去尾巴的大壁虎有着极大的优势。
其实和我们大家看见自己的头发,指甲长出来是一样的。还有些动物也可以,比如蚯蚓,身体断了,可以再长。
本文关键词:为什么壁虎尾巴断了还可以长出来,为什么壁虎的尾巴断了还能长出来简短答案,壁虎的尾巴为什么断了还能长出来?,为什么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长出来,为什么壁虎的尾巴断了还会再长出来。这就是关于《壁虎的尾巴为什么断了还能长出来,为什么壁虎的尾巴断了还能长出来(为何被称为“五毒”之一)》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