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泉君怎么死的】,阳泉君怎么回来了,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大秦赋》吐槽二:18起刺杀事件,编剧能不能尊重观众的智商?
- 2、阳泉君怎么死的
1、《大秦赋》吐槽二:18起刺杀事件,编剧能不能尊重观众的智商?
之前写了好几篇文章,写热播电视剧《大秦赋》的相关剧情,还专门写了一篇吐槽文,今天再来吐槽一下,专门说说剧中出现的多起刺杀(暗杀)事件。
之前说过的,这里不重复,想看的底部有链接。闲话不说,直接开始。
第1集,公子嬴傒和他的老师士仓派人在回秦路上截杀嬴异人和吕不韦,刺杀失败,还因为使用秦箭暴露身份。此处勉强能接受,不安排点刺激的,怎么体现嬴政的爸爸回国不易呢。
第3集,公子嬴傒在争夺安国君嬴柱(后来的秦孝成王)继承人失败后,居然当众刺杀吕不韦,被嬴异人用身体挡下。这嬴傒该不会是个傻子吧?这当众刺杀吕不韦,摆明了是损人不利己的事啊。哪怕成功了,接班人还是嬴异人,自己还得受重罚,这么做的逻辑在哪里?冲冠一怒?还不如说为了把嬴傒逐出咸阳,好让他日后护送赵姬和嬴政进咸阳做个铺垫呢!
第7集,阳泉君芈宸派人刺杀吕不韦失败,反被吕不韦抓了把柄。吕不韦和阳泉君都是秦国丞相的候选人,吕不韦如果真出事了,第一个被怀疑的应该就是阳泉君,就像假设拜登出事了,特朗普基本脱不了干系。从前面剧情和后面剧情来看,阳泉君的智商至少是在线的,这么简单的逻辑不会不明白,为什么要还干蠢事?
第9集,一位太监(应该是华阳太后所派)想用一碗汤毒杀少年嬴政,被当场发现。嬴政贵为庄襄王的长子,给他下毒居然这么容易?要不是冬儿警觉,嬴政就没了?
第12集,华阳太后派人刺杀病床上的秦庄襄王嬴异人(子楚)失败,刺客被嬴政当场杀死。华阳宫变,双方已经势同水火,提前杀死庄襄王,再矫诏让成蛟继位成为太后方唯一的胜机。但是太后要杀已经病体沉疴且失去人生自由的秦王,这么关键的胜负手,居然只派了一个刺客,还是用刀杀!也不怕事后宗室看到秦王尸体质疑死因?结果刺客被及时赶来的嬴政杀死,请注意当时的嬴政只有十三岁。
第19集,赵国公子赵偃和郭开密谋刺杀前往秦国的赵使毛遂,成功!本剧第一次成功的刺杀事件!使团是有军队保护的,要将使团全歼难度可想而知,要确保成功必须动用几倍的兵力。且不说赵偃和郭开哪里来的兵,赵国使团全部被袭杀,赵国人居然什么都查不出来。毛遂死了,在秦国的赵国太子就不去接了?
第33集,李斯打算带宫女叶去见嬴政,刚出门就遭遇刺客,宫女被杀,侠客辛胜救下李斯,并认出刺客是嫪毐的门客。嫪毐杀宫女灭口可以理解,感谢大侠辛胜,救下了大秦一统天下的重臣。
第34集,公子嬴虞刺杀吕不韦失败,被李斯抓住,从此一直受制于李斯。嬴虞虽然没有受封,但怎么说也是秦国宗室,刺杀相邦吕不韦这种高风险低成功率的事,居然亲自动手!嬴虞可不是什么死士,但刺杀居然没安排好退路,一头撞进李斯家里,这是编剧强行给李斯安排一个卧底啊。还有这大秦相邦吕不韦也不容易,要不是正好低了下头,就被一箭爆头了?
第38集,楚国春申君黄歇当街遇刺身亡。这是全剧为数不多的刺杀成功之一,大概因为这是史实,编剧也没法发挥。
还是第38集,嫪毐门客再次刺杀出使楚国的李斯和芈宸,结果当然是失败。大侠辛胜和秦将李信杀死刺客,没错,秦国将军带着卫队杀到楚国来了!然后秦国使者在楚国遇刺,不管秦国还是楚国,都没有多说话,大概是谁都惹不起长信侯嫪毐吧。
第39集,吕不韦手下郑货雇凶刺杀长信侯嫪毐失败,刺客被灭口。嫪毐手下也有大侠,叫破,魏国人,魏人破平时一个可以杀一群,这次强行让近在咫尺的刺客逃跑,大概是编剧一定要给长信侯找个理由整死秦国宗室之首关内侯吧。这个郑货智商不高,办事任性,跟嫪毐也有过节,光从刺杀这事来说,倒也符合逻辑。
第42集,嫪毐眼见自己和太后赵姬的丑事败露,企图直接刺杀秦王嬴政。嬴政发觉后,只得“强行”要求太后一起出门,嫪毐怕伤到太后,只得停止行动。刺王就是谋反,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刺王更大的罪吗?但就这样嬴政还要留着嫪毐,必须起兵造反才算!编剧你真的敢编!
第43集,吕不韦把嫪毐绑到自己府里,要杀嫪毐,都快勒死了,秦王嬴政和太后赵姬先后赶到,救下嫪毐。太后救嫪毐可以理解,毕竟是赵姬的心头肉加两个孩子的爸爸,但是居然是嬴政派人去通知太后的!此时嬴政早就知道嫪毐和太后通奸且生了两个孩子,嫪毐已经公开和宗室翻脸,已经多次暗杀嬴政心腹李斯,已经有一次刺王失败了……
第56集,赵王赵偃亲自到秦国,和秦王商量联盟之事。赵偃居然在秦国的土地上借围猎的机会派人射杀嬴政,结果嬴政被秦将李信所救。赵偃你千里迢迢真的是来联盟的?联盟就是杀对方的王?在秦国杀秦王,还想活着回去?编剧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第57集,太后赵姬再次露脸,派人刺杀赵王赵偃失败。挺合理的,符合赵姬做事的风格。
第58集,赵国春平君赵佾准备在赵王赵偃回国路上刺杀赵王,结果伏兵被赵倡女王后提前拿下。又是一起刺王事件,赵倡后居然压了下来,理由是这样春平君有把柄在自己手里,以后好办事,这可是要杀你老公啊!后来太后把春平君睡了,我好像有点懂了……
第70-71集,被剥夺兵权后的赵国战神李牧在回邯郸路上,被郭开伏击杀死。终于又有成功刺杀案例了,谁让历史上李牧真死了呢。还是忍不住吐槽,李牧面对伏兵,冲出了三处重围,非得最后冲到郭开面前来死,我知道编剧想表达英雄的悲情,但这合理吗?郭开居然能安排三处伏兵李牧,居然处处生效,这郭开是军事奇才啊!郭开在没有赵王命令的前提下,率领重兵伏杀李牧,他带来的是赵国军队,这赵军面对自己的军神李牧居然毫无顾虑?郭开也丝毫不怕事后有人告发?士兵真的都是工具人啊……话说“主角”嫪毐下线的时候,有流星划过,这真正的一代战神李牧被害的时候,可啥都没有。
第72集,赵国灭国后,秦王嬴政亲赴邯郸,赵国士人趁秦王去祭拜的时候行刺,不料秦王早有准备,大量弓箭手埋伏在边上。秦王早有准备,那就杀呀,非得让赵人杀死众多秦国士兵,然后一路靠近秦王,一百步,五十步,三十步,弓弩手才开始行动。本来是碾压局,非得强行给自己加难度,近到赵人扔剑都可以砸到嬴政,这样比较“扣人心弦”吗?我咋觉得智商被侮辱了!不过也可以理解,之前嫪毐谋反,嬴政也是早有准备,喜滋滋地等待着嫪毐起兵的消息,结果却差点让秦国改姓了。这次刺杀,秦王也早有准备,反正士兵不是人,多死几个哪有氛围重要。就算编剧赢了吧!
看到第72集了,目前已出现18起刺杀案,成功三例,其中两例都是郭开杀的——郭开真不愧是《大秦赋》第一杀神。加上必然会出现且失败的荆轲刺秦王,这片子平均每四集就要来一个刺杀事件,排除结果注定的,编剧强加的刺杀成功率为1/17。
我也知道这频繁的刺杀,是为了制造紧张氛围,推动剧情,但是编剧真的如此技穷,非得要刺杀未遂这一个手段吗?
我认输了,明天应该能看完78集了,看完我得缓缓……
相关文章,都是我自己写的。
《大秦赋》吐槽:40岁演13岁?嫪毐传?嬴政和李斯的智商呢?
历史上的毛遂,真如《大秦赋》说的,是帮助赵偃夺位的赵国罪人吗
历史上的假太监嫪毐,为何深得太后宠爱?身死族灭背后还有何故事
2、阳泉君怎么死的
史书上没有记载阳泉君的后事。阳泉君本名芈宸,华阳夫人的弟弟,出身于楚国贵族,与秦国的宣太后,穰侯和华阳君有血缘关系。在秦始皇的父亲异人立嫡过程中,作为中间人帮助吕不韦说动华阳夫人起过重要作用,至于阳泉君是如何去世的,历史上并没有记载。
《战国策·秦策五》记载秦孝文王时,吕不韦到秦国游说阳泉君,让他支持公子异人为太子。当时,秦孝文王的庶子子傒很有势力,吕不韦让阳泉君支持公子异人,好在新君即位后,无子的华阳夫人与阳泉君姐弟能继续享受尊崇。阳泉君表示同意,劝说姐姐华阳夫人,将公子异人从赵国接回秦国。公子异人即位为秦庄襄王。《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是在秦昭襄王时,游说华阳夫人的姐姐而使公子异人回秦国的。
阳泉君在王位争夺上是劝自己的姐姐华阳夫人收异人为自己的儿子的人,这为之后异人继位奠定了基础,他和异人的关系就是后来的叔侄关系了,这个绝妙的注意还是极有远见的商人吕不韦提出的。当年富商吕不韦在赵国幸遇秦王孙异人,以他敏锐目光发现异人“奇货可居”。这位异人是秦昭襄王的孙子,虽然名为王孙,但他在继立太子安国君的的二十多个孩子中,排行居中,母亲夏姬又不得宠,他的父亲、祖父根本不曾把他放在眼里,小小的年纪便被打发到了赵国作人质。由于异人在国内没有地位,秦国还老欺负赵国,赵国对他也十分怠慢。然而吕不韦以商人精明和深远的眼光,却看出这个异人的价值,因为他毕竟是天潢贵胄。
吕不韦决心以异人为突破口,进行一场以钱易权的政治投机。可以想见这项工程该有多难,但为了赢得这项一本万利的政治投资,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吕不韦用其世所罕见的精明,打算帮助异人成为秦国君主,经过全方位的精心策划。于是准备先去游说异人,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到秦国去,游说秦太子妃华阳夫人,打通安国君的关节。
他先向异人馈赠五百金,将他“包装”起来,让他广交天下宾客,以抬高其身价;同时吕不韦又携带了许多奇珍异宝,来到秦国的都城咸阳,替异人运动,想要使异人由弃儿变为安国君的宠儿,并成为秦国王位的继承人。
其时,秦昭襄王作为中国历史上在王位年限上位居第二的君主,执政多年后年已老迈,连原立太子都没有熬过老爸就客死魏国了,继立太子安国君即将成为秦国的最高掌权者。太子最受宠爱的妃子是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孩子,常言道:“母凭子贵”,没有儿子的宠妃,那地位是保不住的。一旦安国君继承王位,选定太子,太子之母即为后宫之首,华阳夫人的地位便要一落千丈了。吕不韦所要做的,便是要华阳夫人将异人过继为自己的儿子,并反以“子凭母贵”,确立为安国君的嫡嗣继承人。
吕不韦虽然腰缠万贯,但作为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商人,要想直接面见安国君和华阳夫人,根本就不可能。他自有曲径通幽的办法,当打听到华阳夫人之弟阳泉君甚被朝廷信用,便扮作一个珠宝贩卖商人,趁阳泉君退朝之际,迎着他的马车高声叫卖,引起了阳泉君的注意,而当阳泉君要购买吕的珍宝时,吕不韦却说:“我看大人不日将有灭身之祸,难道还有闲情逸致收藏珍宝吗?”这话引起了阳泉君的勃然大怒,吕不韦却不慌不忙地说:“恕小人直言,大人无功于秦国,只是安国君为取悦于华阳夫人,向秦王推荐,大人才得信用。如今大人权倾朝野,富压群臣,公卿侧目,诸侯不平。小人常听人说,以色貌之美取人者,必以色貌之衰弃之,一旦华阳夫人色衰爱驰,大人将何以容身于朝廷?”
这几句话,把趾高气扬的阳泉君说得发怔,竟至无言以对。吕不韦接着又说:“安国君得立太子,不久将为秦王。听说安国君已属意于子傒,那时执掌后宫的,自然是太子之母。华阳夫人至今尚未有子嗣,色纵未衰,亦必失势,大人怎么连这一层也没想到呢?”阳泉君一听,不由悚然,连忙向吕不韦请教对策。
吕不韦说:“眼下夫人之貌如春花之艳,安国君之宠如东海之深,夫人若能于此时在诸子中择其贤者而收为自己之子,请立为嫡,安国君必然听从,他日登位之后,此子必为太子。如此,安国君为王之日,夫人自可倍受宠爱,即便安国君百年之后,所收之子得承王位,大人一家的权势亦可安如泰山,此所谓一举而收万世之利,大人何不劝夫人及早安排?一旦夫人色败貌衰,想要进言只怕也无用了!”
阳泉君为难地问:“只是安国君二十余子,各有其母,谁肯为华阳夫人所收养?”吕不韦这才说出了异人:“不韦在赵经商,常听邯郸城中公卿大臣,无不盛赞公子异人之贤;不韦曾慕名拜访,但见此子谦而有礼,勤而好学,有君子之风。谈及秦国及夫人,未尝不伤心落泪,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自知在诸子中居后,其母又早逝,且身居国外,孤立无援,愿意依附夫人。夫人若能将此子收为养子,将来得立为太子,则异人无国而有国,夫人无子而有子,一旦为主,秦国之政,还不全凭夫人及大人主持?”
接着,吕不韦将所携带的珍宝托阳泉君献给华阳夫人,又另赠了重金给阳泉君。吕不韦将此法同样炮制,说动了华阳夫人的姐姐。由于吕不韦提出的是双赢策略,阳泉君和大姐经吕不韦一番点拨,马上找到姐姐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对阳泉君和姐姐的话立即照单全收。这样,吕不韦的主张经由这位阳泉君及其大姐而到达华阳夫人,通过华阳夫人的枕边风,再到达安国君,异人果然被确立为嫡嗣。几年以后,异人终于继安国君而登上国君的宝座,即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他的儿子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而吕不韦这位商人也就轻轻松松地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位宰相。
本文关键词:阳泉君怎么又回来了,阳泉君的结局,为啥叫阳泉君,阳泉君被贬,阳泉君咋死的。这就是关于《阳泉君怎么死的,阳泉君怎么回来了(《大秦赋》吐槽二)》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