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梅雨季节的特点,梅雨期的特点(大数据揭秘我国梅雨70年演变)

关于【梅雨季节的特点】,梅雨期的特点,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梅雨季节的特点:梅雨期的特点
  • 2、2022梅雨季正式开启 大数据揭秘我国梅雨70年演变

1、梅雨季节的特点:梅雨期的特点

简要回答

梅雨期的天气高温高湿,会有一段时间的阴雨天气,降水量高,可能还会出现暴雨,在有些年份甚至会出现“空梅”的现象。

在每年的初夏季节,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会出现持续较长的梅雨期。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梅雨期的特点有哪些吧。

详细内容

阴雨天气
在每年的六七月份,我国的长江下游和淮河一带,会有一段时间的阴雨天气。

降水量高
在梅雨期,降水量通常是比较高的,而且空气湿度也比较大,经常会有连绵不断的暴雨,降水量较高。

高温高湿
梅雨期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时期,这个期间,气候高温高湿,所以很多衣物容易发霉,甚至是出现腐烂下乡。

暴雨
在梅雨期可能还会出现暴雨,当然暴雨强度会比台风小得多,所以除了田里的庄稼会遭殃外,也不会有太大的财力损失。

空梅
在有些年份甚至会出现“空梅”的现象,天气反而比较干燥,人们将这一现象称为“倒黄梅”。

2、2022梅雨季正式开启 大数据揭秘我国梅雨70年演变

中国天气网讯 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我国江南和长江中下游于5月29日同时入梅。这意味着今年梅雨季正式开启,较常年偏早10天左右。说到梅雨,这可是南方人民心中的痛,雨没完没了地下,地板、墙壁“冒水”,屋里的角落布满霉斑,甚至会出现致灾性强的“暴力梅”……哪些地方最容易受梅雨影响?“暴力梅”有多可怕?这些年梅雨有什么变化规律?中国天气网专门盘点了近70年大数据,看看我国梅雨是如何演变的。

梅雨=霉雨 烟雨江南不只有美还有霉

每年的6、7月份,在我国江淮流域一带都会出现持续阴天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这种天气被称为“梅雨”。

“梅雨时节家家雨,春草池塘处处蛙。”虽然古诗词中笔下的梅雨都很美,而身在其中的人却是极度恐惧的。梅雨季的气候特点表现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时数少、高湿和风力较小,进入就意味着湿哒哒、黏糊糊的日子来了,而且,伴随着高温、高湿,器物容易发潮生霉,所以梅雨也被称为“霉雨”。

哪些地方最容易受梅雨影响?在气象上,我国有专门的梅雨监测区域,分为江淮区、长江中下游区、江南区三个区域。梅雨区域西自湖北宜昌,东至华东沿海,南端以28°N为界,北抵34°N一带,主要影响区域包含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6省1市。武汉、南昌、上海、杭州、南京、合肥、长沙等大城市都是典型的梅雨城市。

梅雨季节的特点,梅雨期的特点(大数据揭秘我国梅雨70年演变)

早晚差距大 梅雨季开启时间偏爱六月上旬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时间称为“入梅”。中国天气网梳理了1951-2020年这70年的气象大数据发现,大多数年份的入梅时间都集中在6月上中旬,其中31年梅雨季在6月上旬开启,19年在6月中旬,总占比高达71.4%。

梅雨季节的特点,梅雨期的特点(大数据揭秘我国梅雨70年演变)

不过,有些年份的梅雨也很不寻常,早晚偏差较大。比如最早的1995年和2016年,5月25日就开启了梅雨季,而最晚的2005年,直到6月26日梅雨才“姗姗来迟”。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介绍,梅雨季的开启时间每年都有波动,主要与当年大气环流形势、天气系统配置等因素有关。其中,南下冷空气的频繁程度、强度以及副热带高压位置决定着梅雨落区及大小。当南下冷空气频繁,且北上暖湿气流明显时,冷暖空气对峙位置相对稳定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使这一片区域在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形成多雨的气候特点。

长短不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平均梅雨季最长

梅雨季开启时间有早有晚,持续时间也是长短不一。有些年份的梅雨季特别长,雨水没完没了地下,有些年份梅雨像来去匆匆的过客,在江淮流域一带停留十来天,就急急忙忙地北上了。气象大数据显示,我国梅雨季节最短的为13天(1988年),最长的有62天(2020年)。

从近七十年的逐十年平均来看,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的梅雨季还各有特点。相比而言,江淮区的梅雨季开始时间相对较晚,梅雨季也较短,而江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的梅雨季开启时间相对较早,持续时间较长,年代际的变化规律也更明显。尤其是1961年以来,基本呈现“短——长——短——长”的变化趋势,其中,1991-2000年的梅雨季平均长度最长,而2001-2010年以及1961-1970年的梅雨季长度较短。

梅雨季节的特点,梅雨期的特点(大数据揭秘我国梅雨70年演变)

家家雨PK日日晴 我国梅雨季雨量年际变化大

自古以来,每年梅雨时节的景象各不相同,呈现时多时少的特点。在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一诗中,描写的景象是“梅雨时节家家雨,春草池塘处处蛙”,而南宋诗人曾几记忆中的却是“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诗人对梅雨的印象在历史数据中也得到了印证。从1951-2020年各梅雨区的降雨量变化来看,梅雨量的年际差异很大。在差异最大的江淮区,1991年梅雨季雨量最大,达766.4毫米,而最少的1958年仅有13.3毫米,相差57倍;江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梅雨季雨量最多年和最少年的差距也都超过400毫米。

梅雨季节的特点,梅雨期的特点(大数据揭秘我国梅雨70年演变)

梅雨季雨量的多少往往直接影响到当年的旱涝分布,比如近些年被频频提起的“暴力梅”,雨不停地下,暴雨大暴雨一场接一场,梅雨区面临的不仅仅是潮湿发霉,更是江河湖泊严峻的汛情,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比如1954年和2020年,三区的梅雨季雨量都非常大,相应这两年的洪涝灾害也较重,尤其是1954年,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的梅雨季雨量为近70年最大,江淮区的梅雨季雨量也排到历史第4位,而当年因洪灾死亡人口高达42447人,也是近70年因洪灾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

本文关键词:什么叫梅雨期,梅雨期长短受什么因素影响,梅雨期的特点是什么?,梅雨的主要特征,梅雨季的成因。这就是关于《梅雨季节的特点,梅雨期的特点(大数据揭秘我国梅雨70年演变)》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60496/
1
上一篇 银行卡失效是什么意思,银行卡失效了里面的钱怎么取出来(2023年这几种银行卡要作废)
下一篇 分居多久可以自动解除婚姻关系,夫妻分居多久婚姻解除(夫妻分居几年法律上会自动解除婚约)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