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人是怎么验尸的】,在古代验尸的人叫什么,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2021年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公告
- 2、古人是怎么验尸的
1、2021年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公告
2021年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公告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创建于1910年,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三甲综合性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1个、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骨肿瘤研究所、上海市视觉复明中心1个,上海市脑卒中防治中心(北区)1个,是同济大学癌症中心的依托单位和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上海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医院现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得主2名、上海市领军人才2名等高层次人才。曾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质服务“百佳医院”、上海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17年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百强(第67位),2018年Nature自然指数排行榜全国医疗机构二十强(第11位)。
现因业务发展需要,根据《上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沪人社规〔2019〕15号】,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招聘以下人员:
一、招聘岗位及职数:
放射科 专职科研人员 1名
二、招聘职位说明与招聘对象条件
1、招聘职位说明
完成本专业规定范围内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
2、招聘条件
2.1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2取得博士学位,生物科学等相关专业;
2.3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经历优先;
2.4爱岗敬业,工作责任心强,医、教、研能力全面发展。
(注:外省市社会人员,须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一年以上(在有效期内),计算截止时间为2021年06月20日,高级技术人员可不受居住证一年的限制。)
三、招聘办法
1、报名
本次报名采取电子邮件报名方式,请将简历和相关证书的扫描件发至详情点击文链接。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06月20日止。
2、资格审查
人力资源处根据收到的报名邮件进行筛选与资格审查,并择优通知面试及相关考试。
3、笔试和面试
通过简历筛选,根据招聘职数,按照一定比例,择优确定面试、笔试名单。笔试由单位组织或市职业能力考试院等有关单位或部门组织,笔试内容主要为相关岗位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面试内容主要测试岗位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可采取答辩、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面试提问以主考官为主,其余考官可做补充性提问。
4、身体检查
体检参照《国家公务员通用体检标准》,统一到本院或二级甲等以上级别医疗机构进行体检。
5、考察
由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组织考察,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遵纪守法情况、道德品质和诚信记录。
6、拟聘人员的确定和公示
根据考核、体检、考察结果,对拟录用人员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公示7天。公示无异议,报上级主管部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审核通过后,再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备案。
四、相关待遇和其他事项
上述人员一经录用,其工资、奖金、福利和社会保险等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五、联系方式
邮箱:rsk1520@163.com
联系电话:66301857
联系地址:上海市延长中路301号
邮政编码:200072
监督电话:66301001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二〇二一年六月八日
2021ÄêÉϺ£ÊеÚÊ®ÈËÃñÒ½Ôº¹¤×÷ÈËÔ±¹«¿ªÕÐÆ¸¹«¸æ_ÉϺ£ÊÂÒµµ¥Î»¿¼ÊÔ_»ªÍ¼½ÌÓý
2、古人是怎么验尸的
古人根据长期实践总结了很多验尸经验。中国古代没有解剖学,一般都是通过观察尸体外观,如舌头、尸斑、伤痕来判断死因、作案手法等。
法医验尸是现代司法鉴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中国古代,虽没“法医”一说,但也有类似干法医这种工作的人——秦代叫“令史”、唐宋时期叫“仵作”……可是,古代“法医”既不能“开肠破肚”又没有现代高科技手段,如何进行尸检以查清死亡真相?
从古代司法案例来看,正常情况下,即便有犯人的口供,也要求“脏状露脸,理不可疑”。如果涉及死亡案件,古人也会“验尸”。
现代考古出土文献显示,早在先秦时期,办案时已要求“验尸”。1975年12月,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一批秦国竹简,其中有《封诊式》竹简98支,这些竹简便是秦国的司法文件,内容涉及案件审判及调查、勘验、查封等多方面。
“封诊式”三字,指不同的司法行为和执行要求,“封”即封,“诊”是勘查、检验,“式”就是司法规范;验尸即属于“诊”的一部分。
这些司法报告,秦代称之为“爰书”。爰书中,便有中国距今年代最久远的“验尸报告”《贼死》。《贼死》的内容是,接到辖区内一起死亡报案后,主管当即“令令史某往诊”。
此份爰书,是由相当于现代法医的令史某完成的。
一男尸体在某家南边,仰卧。男子头上左额角有一处刃伤,背部有两处刃伤,都是纵向的,长各4寸,宽各1寸,创口中间凹下,像斧砍的痕迹。周围出血,污染了头部、背部和地面。其余部位无伤。身穿单布短衣和裙各一件,短衣背部相当于创口部位,有两处被刃砍破,衣背和衣襟都染血。尸体西侧有一双秦式麻鞋,一只距尸体6步稍多,一只离尸体10步,把鞋给尸体穿上,刚好合适。地面坚硬,未见凶手痕迹。死者是壮年男性,皮色白,身长7尺1寸,头发长2尺。腹部有灸疗旧疤两处……
《贼死》显示,当时法医已有相当专业的尸检水平,程序规范,所形成的“验尸报告”一点不逊于现代司法鉴定。
古代刑侦检验方面的文献、专著很多,如《疑狱集》(五代时和凝父子撰)、《折狱龟鉴》(宋代郑克撰)、《棠阴比事》(宋代桂万荣撰)、《洗冤集录》(宋代宋慈撰)、《折狱龟鉴补》(清代胡文炳撰),等等。这些书中,都有不少古代法医验尸的记载。如《折狱龟鉴》中有一则《证匿》,说的是三国时办案和验尸的经过。当时,一女人有了外遇后,伙同奸夫把自己的丈夫杀了,为掩人耳目,伪造失火致死。
如何验明死者是被谋杀的?县令张举想出一招,使案情真相大白:“举乃取猪二口:一杀之,一活之,而积薪焚之,活者口中有灰,杀者口中无灰。因验尸,口果无灰也,鞠之服罪。”
从上述来看,张举有丰富的办案经验。他弄来两头猪,杀死一头,另一头不杀,将两头猪都投入燃烧的柴堆中。结果,被烧死的猪嘴里有灰,而被杀死的嘴中没有。依此原理验尸,被杀丈夫的嘴里不见污物。至此,杀夫女子无话可说,认罪伏法!
现代验尸往往要利用现代解剖学进行,古代法医验尸不能“开肠剖肚”,对办案人员的经验和智慧要求很高。如对悬吊尸体的检验,古代法医便摸索出了一套很准的“理论”:如是上吊死亡,死者的舌头一般会伸出来,大小便失禁;如果是死后挂起的,则无此现象。
这种验尸方法,先秦时即为法医所用。如秦简《封诊式》中的《经死》,便要求前去现场勘验的法医,在放下悬挂的尸体前,“乃视舌出不出,头足去终所及地各几可(何),遗矢弱(溺)不?”
当然,舌头不伸出来,也不一定就是死后悬起,也可能是吊死的。《洗冤集录·检复总说下》中便指出:“绳在喉下,舌出;喉上,舌不出。”验尸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判断。此外,验辨“尸斑”也是古人常用的手段。
尸斑是现代术语,古人称为“血坠”或“血障”。如上吊死亡的,尸斑分布于上、下肢的远端,即《洗冤集录》对“自缢”条中所描述的:“腿上有血荫,如火灸斑痕,及肚下至小腹并坠下,青黑色。”
古代司法人员验尸,会事先准备糟醋、葱、川椒、食盐、腊梅等。因为人死后一般皮肤会泛出青色,不容易辨认伤口,这时只要在可疑部分用水把皮肤洒湿,将葱白捣碎敷在伤口上,然后用纸蘸醋盖上约一个时辰,用水洗净,伤口则显现。如果尸体青黑,则用滴水法。水滴在伤口处,停滞不流;完好的皮肤较松软,水会自动流走。检验尸伤或骨伤,如果看不到伤痕,先用糟醋洗敷全身,然后抬到露天处,对着太阳光用新油过的丝绸或雨伞看,就能发现伤口。阴雨天则燃起炭火,隔着照,有同样的效果。如果以上诸法都不奏效,则将白梅与葱、川椒、食盐和在一起捣碎,做成饼子放在火上炙烤。再用一张纸贴在要验看的地方,将白梅饼在上来回熨烙,伤痕就会显现出来。
法医学起源于西方,后来引入中国。而今,人们更多利用现代科学知识来进行尸检,并形成一个专门的学科分类,为案件的侦破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本文关键词:古人是怎么验尸的呢,古代人怎么验尸,在古代验尸的人叫什么,什么是验尸,古代验尸会解剖吗。这就是关于《古人是怎么验尸的,在古代验尸的人叫什么(2021年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公告)》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