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历腊月是几月】,腊月是几月,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小年来了!
- 2、农历腊月是几月:腊月是几月
1、小年来了!
小
年
来
了
“二十三,糖瓜粘”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
北方称这一天为小年
部分南方地区
明天也将迎来小年
小年是中国传统节日
也称“祭灶节”等
往往被视为忙年的开始
习
俗
小年,是一场走心的仪式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用又甜又粘的糖瓜祭灶王爷
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
讨一个来年的甜蜜欢喜
在小年前后“扫尘”
南北的朋友们达成了一致
“尘”与“陈”谐音
清扫灰尘,处理旧物
以清清爽爽的心情
期盼顺顺利利的新年
唱
过
年
谣
小年恰如过年的序曲
家家户户置办年货
贴春联、剪窗花
准备迎接农历新年
人们唱起过年谣: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回
家
归家有期,团圆不远
小年已至
新春的脚步就在眼前
再遥远的路途
也挡不住回家的脚步
人人都满怀着对团圆的期待
今日小年
愿你所想皆能如愿
综合:草原全媒 人民日报 新华社 中国新闻网等
来源: 内蒙古日报
2、农历腊月是几月:腊月是几月
农历十二月
腊月是农历对十二月的称呼,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份。腊月又叫腊冬、残冬、穷冬、冰月、清祀等,腊这个字包含有新旧交替、辞旧迎新的意思,因此将十二月称作腊月,代表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在一年的末尾,家家户户要向祖先进贡祭品,分享丰收的喜悦,也要祭祀神灵,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好运。
农历十二月又称为腊月,也称蜡月。在腊月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很多。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应劭《风俗通义》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动,所以腊月是个祭祀之月。
为什么把农历十二月称之为“腊月”呢?
汉朝应劭《风俗通义》载:“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又载:“阴历十二月也,以是月腊祭百神,故谓之腊月。”意思是:阴历十二月,在这农闲的岁末,打猎获取禽兽,以祭祀祖宗和神灵,辞旧迎新,所以称为“腊月”。
古人非常重视祭祀,认为祭祀乃是“国之大事”。把岁终祀祖先、祭众神的祭奠仪式称为“腊”。商朝时,每年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规模浩大,礼仪隆重。后将冬祀称为“腊祭”,就是在腊月合祭众神。
古时年终十二月属于“祭祀之月”,这个月份以祭祀为中心内容。究其形成原因:一、年岁交替,须祭祖祀神;二、天寒农闲,劳力充裕;三、野兽冬眠,狩猎良机。
古代历法,把阴历十二月称为“腊月”,把举行冬祭这天称为“腊日”。最初“腊日”并不固定,可灵活掌握。到了汉朝,规定冬至后第三个戍日为“腊日”,祭祀诸神。在旧时,腊月也是食品加工的上好时机。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动物类食品,一律称为“腊味”,如腊鱼、腊肉、腊鸡、腊鸭、腊肠等。
本文关键词:巧月是几月,腊月是几月份的意思,冬月是几月,腊月是几月份腊月是12月吗,。这就是关于《农历腊月是几月,腊月是几月(小年来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