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演变过程,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25个会说不会写的汉字,口语里经常能用到
- 2、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1、25个会说不会写的汉字,口语里经常能用到
文·段宏刚
汉字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4000多年历史,是中国人交流思想、表达感情、著书立说的工具,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和使用它。
汉字因为具有形声义俱全的特点,若找对方法,学习起来并不难。一些汉字即使不认识,根据偏旁部首也能大致猜出它的含义。
不过,有些汉字在日常生活里常常用到,被许多人误认为是方言,其实不是。人们会说它们但未必会写,有时即使真正看到它们,也未必能读出正确的读音。
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应的汉字也很多,本文给大家挑选出25个这样的汉字,供大家学习和交流。
1,搲,读音:wǎ。
含义:用手抓握东西。
用法:小宝宝指甲长了,搲人疼得很。
2,酘,读音:tóu。
含义:将沾有洗衣粉、肥皂的衣服漂洗干净。
用法:衣服上还有沫子,应该再酘几遍。
3,剌,读音: lá。
含义:被尖利的东西割开或划开。
用法:干活不小心手被剌破了。
4,瘆,读音:shèn。
含义:声音、气氛、环境让人感到害怕。
用法:夜晚走山路,感觉很瘆人。
5,趿,读音:tā。
含义: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拖着鞋子。
用法:他穿布鞋总喜欢趿拉着。
6,尥,读音:liào。
含义:马、驴、骡等动物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
用法:看到马发怒即将尥蹶子时要躲远,小心被踢伤。
7,搋,读音:chuāi。
含义:用手使劲揉压,使其匀称。
用法:要想吃上劲道的手工面,首先要和面和搋面。
8,汆,读音:cuān。
含义:把食物放入沸水中稍微煮一下。
用法:陕西有一种名小吃生汆丸子汤,以汤鲜味美著称。
9,皴,读音:cūn。
含义:皮肤因寒冷和干燥被冻裂。
用法:小时候过冬,手背上全被冻皴了。
10,擤,读音:xǐng。
含义:捏住鼻孔猛烈出气,排出鼻腔的脏东西。
用法:大庭广众之下擤鼻涕是不文明的现象。
11,苶,读音:nié。
含义:看起来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样子。
用法:孩子积食后,看起来很苶。
12,碜,读音:chěn。
含义:食物里夹杂着沙子,吃起来让牙齿不舒服。
用法:在路边摊吃了碗炒河粉,牙被碜了好几下。
13,憷,读音:chù。
含义:心里因为害怕而畏畏缩缩。
用法:他胆小,遇到事总是心里发憷。
14,拃,读音:zhǎ。
含义:民间常用的一种长度单位,五指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有时也指用这种方式丈量长度。
用法:我一拃正好20厘米。
15,敹,读音:liáo。
含义:把分开的东西缝合。
用法:裤子被钉子划开一条口子,得敹上几针。
16,劐,读音:huō。
含义:用利器将东西划开。
用法:把鸡劐开弄干净,午饭炖鸡肉吃。
17,庹,读音:tuǒ。
含义:成年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5尺左右。有时也作动词用,指代量物体的长度。
用法:你庹一下这根竹竿有多长?
18,奓 ,读音:zhà。
含义:张开,竖起。
用法:你猛然大喊一声,把他吓得头发都奓起了。
19,跐,读音:cī。
含义:脚下没有踏稳而滑动。
用法:他冒雪走路,好几次蹬跐了险些摔倒。
20,冇,读音:mǎo。
含义:无,没有。
用法:老王年前给你把钱还了没有?冇的。
21,熥,读音:těng。
含义:把凉了的熟食蒸热。
用法:冰箱的馒头要熥热再吃。
22,歘,读音:chuā。
含义:象声词,形容声响急促。
用法:郊外看到一只野兔,还没靠近它歘的一下跑远了。
23,饧,读音:xǐng。
含义:放置一段时间,让面团、糖块变软。
用法:做面条的主要程序有和面、饧面、揉面、擀面。
24,绰,读音:chāo。
含义:抓起、拿起。
用法:流浪狗对他吠叫,他顺势从路边绰起半块砖头迎了上去。
25,脬,读音:pāo。
含义:用于屎尿的量词。
用法:早上7点多刚起床就尿了一脬。
2、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简要回答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分别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又可以归纳为五个阶段的演变:声、形、象、数、理。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而中国的汉字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然而中国汉字一开始并不是这个样子,而是有个逐步演变的过程,那么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
“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
“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
“数”概念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无”和“有”。没水喝会渴,没东西吃就会饿。“有→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有”字原意“手下有肉”,有肉吃就不会挨饿。“有”进一步分化形成“一、二、三、多”等数的概念。
“理”是“象、数”的扩展。汉字外延的演变主要是通过“理”来扩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例如:“明”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里明白、事情变得明显……”等。
本文关键词: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ppt,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及特点,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英语,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这就是关于《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演变过程(25个会说不会写的汉字)》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