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怎么摆脱“疑病症”】,怎么消除自己的疑病症,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新型肺炎诱发疑病症,我帮你罗列了这3点,做到了你将不再恐惧
- 2、怎么摆脱“疑病症”
1、新型肺炎诱发疑病症,我帮你罗列了这3点,做到了你将不再恐惧
文/老K
就在今天早上十点多的时候一则消息发来,他是我朋友之前介绍过来的一个有焦虑倾向的人。记得最初找到我的时候,他因为害怕各种疾病而焦虑不堪,不过他也不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解决问题,因为他害怕接触各种关于医学方面的东西,担心自己了解的越多焦虑恐惧就越多。
所以自从上次介绍完简单聊后就再也没有接触了,不过随着最近新闻报道武汉新型肺炎的进展,他终于还是按耐不住焦虑的发了一则消息给我。
其实我相信如果本身就有疑病倾向的人在遇到这类问题时本身就会诱发自己的恐病心态,在全网最大的疑病症贴吧中,很多人也充斥对新型肺炎的恐惧。
那么面对这方面的恐惧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想说的是,关注健康是好习惯,但有一些人,看上去身强体壮,却会因为身体上出现的芝麻绿豆般的小小变化,不停地往医院跑。
其实根据我的了解发现,并不是武汉新型肝炎让很多疑病症朋友诱发强烈焦虑,而是各种小的身体不适都会诱发这种心理恐惧,
究其根本疑病症朋友的性格特点起到了决定性因素,比如他们在人格特征上,比较固执、内向、过分关注自身、敏感、以自我为中心、自恋、兴趣狭窄、胆怯、脆弱、暗示性强的人一般为发病的基础。
在了解了性格特点的前提下,应对疑病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对待焦虑的态度要正确
说到底,疑病症的人还是源自一个“怕”,那么应对“怕”这个情绪特点时,有时候我们的态度有问题。
很多人认为焦虑是可以消除的,他们在焦虑的时候,会试图转移注意力或者跟朋友讲,或者试图发泄等等。
其实焦虑是无法直接消除的,我们只能通过解决焦虑背后的问题,焦虑才有可能消失。
我们需要了解焦虑背后的原因,也许你此刻是害怕得病可,细细分析也许你是因为逃避现实幻想自己得病来应对自己的脆弱。
不过这些都是在潜意识层面,需要你直面焦虑,甚至有时候需要寻找分析师帮助你一起看看这些背后的原因。
接纳不确定感,带着症状去生活
上述我提到了,就是因为担心自己不健康,也就是害怕这样的不确定感让人深陷焦虑不能自拔。
但是焦虑又不能直接消除,这个时候你就要学会带着这份不确定感继续生活,因为焦虑的特点就是越排斥越抗拒,焦虑会越来越强烈。
所以对待这个问题时,做好必要的身体检查和防护就可以了,剩下的不确定焦虑就别管它,带着它你一样可以照常生活,也许不知不觉它们就离开了你。
改变消极暗示为积极暗示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产生无缘无故的负面感受时起到决定因素的不是事件本身导致,而是由于一个人对待这件事的看法导致。
例如:焦虑导致的心慌→自我怀疑疾病→恐惧焦虑。
其实疑病症朋友并不一定是由于自己哪个地方不舒服,或者接触了哪些不良信息导致自己痛苦无比,而是由于自己对待这件事的看法产生了扭曲导致。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这些不良的认知有些心理学家称之为“反刍思维”。
原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资深教授——苏姗·诺伦-霍克西玛(Susan Nolen- Hoeksema)把反刍思维视为一种反应风格,所以用反刍反应 ( ruminative response)来描述。
她认为反刍反应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表现为遇到痛苦情绪时反复思考情绪本身、产生情绪的原因和各种可能的不良后果,而不进行积极的问题解决。
这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应对模式,也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它会引发和加重抑郁情绪。
所以改变的方法就是尽量用正向思维替代那些不合理的负面思考,这样就能摆脱焦虑带给人的强烈影响。
总而言之,面对武汉新型肺炎,我们不能相信谣言也不要过度恐慌,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同时学会带着这份不确定感继续过大年为好,你说是不是?
⭐️更多心理疗愈文,可以参考我的学习经验:
针对焦虑症的康复,有时候“慢”即是“快”
焦虑症半年差点住院,走出后我想告诉你为何“接纳”很重要
战胜焦虑症:记住“面对、接受、飘然、等待”这四个词
都知道在焦虑抑郁中接纳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做不到,这里几个故事启发你一下!
专业测试:心理健康VS心理不健康(含专业心理测评量表)
治愈强迫、焦虑、抑郁等神经症的5个关键因素
如何走出抑郁症(正念冥想方法引导)
心理学讲解除痛苦要“接纳自己”,那么到底什么是接纳自我?
走出神经症,森田疗法告诉你必须接纳它(专业解读)
再谈“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过去焦虑抑郁经历让我重新顿悟
2、怎么摆脱“疑病症”
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一下怎么摆脱“疑病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感觉心里总是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病,但是检查之后也没什么问题,请问应该如何摆脱这种心理状态呢?
操作方法
怀疑自己生病,这种症状对于我们医学生来说,简直就是再普通不过了。
医学生里面有一个综合症,叫做疑病综合征,比如说当我们学习到阑尾炎这个疾病的时候,总要去猜想一下自己是不是有右下腹的疼痛,然后自己会不会也有的阑尾炎?
但我们学习到胃溃疡,12指肠肠溃疡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也会想,自己会不会有这种餐前或者餐后的腹部疼痛感,会不会本来就有这种相关的疾病?
那么就这种情况来说,疑病症对我们医学生来说是很普遍很常见的。
我见过最夸张的一个例子,某同学一直怀疑自己有胃溃疡,然后做了各种检查,碳呼气试验也做了,甚至胃镜检查都做了,并没有多大问题,然后他还不放心地按HP感染的胃溃疡服用了1个疗程的药物才放心。
但是如果说确实这一种疑病症,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老是感觉自己得了什么病,然后还很偏执的,一定要到医院来做什么检查,甚至连查了没什么问题之后呢,还是如此的忧心忡忡,那么这种情况呢,可能就要到医院找医生做心理辅导,可能会好一点。
轻微的疑病症,可能自己身体没有那么不舒服,另外的话,做了一些相关检查,也确实没什么异常,找个人沟通一下,可能也就解除了,那么如果确实是比较严重的病症,最好还是找专业的心理科医生进一步了解和咨询,可能会更加的可是一些。
大量的研究实验表明,心理治疗是消除疑病症的关键所在。心理专家提示疑病症患者在进行自我心理治疗时,应注意治疗方法和治疗重点。深受疑病症状困扰的网友不妨跟随下面的自我心理治疗步骤做做看。 首先,搞清疑病症心理治疗的核心 毫无疑问,对疑病症患者来说,最大的烦恼就来自于对疾病的恐惧和怀疑上,并且他们并非是真的害怕“所疑之病”本身,而是害怕由这种病而引申出来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正因为此,患者无法摆脱对生病的忧虑和害怕心理,往往为此痛不欲生,不但整日神思恍惚,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甚至有的疑病症患者会想不开,想要以死解脱。再来,分析导致疑病症出现的不同“心病” 有的患者害怕的是因“病”导致死亡的恐惧,比如狂犬病疑病症患者总是担心自己因狂犬病而死亡;有的患者是怕伤害到身边的亲人,比如艾滋病疑病症患者害怕自己将艾滋病传染给妻子和孩子;也有的患者害怕由此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比如乙肝疑病症患者害怕自己因此而失业等等诸如此类。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疑病症的心理治疗只需患者找准心结,打好攻心战,就完全可以消除疑病症。具体治疗上,主要包含两个重点。 一是疑病症患者往往会高估患病的可能,无论是仪器的检查结果还是医生的解释,都无法打消患者的顾虑。这需要患者不断提升对医生和科学检测的治疗信心。 二是疑病症患者的疑病性格。疑病症患者固执、敏感、多疑的性格,往往使疑病症的治疗工作难以坚持。
首先不要说摆脱~~切记~~
疑病症顾名思义就是怀疑自己有了一种或者多种疾病啊,这多是心理障碍啊~记住你永远不会得你所怀疑的这些病,自己可以去大医院检查增强一下自己的信心
记得有病就不生活了吗?那么多患癌症的病人还在坚强的生活着,他们可以你也可以
让自己忙碌起来,多去锻炼,多去看看外面的风景
当你感觉害怕时,不妨让自己坐下来安静下来,尝试体会自己内心就身体的反应。很快就会发现什么事都没有。开心的对自己说,我根本就没有把你放心上~
尝试去接受他,它只是你的一些念头罢了
一是疑病症患者往往会高估患病的可能,无论是仪器的检查结果还是医生的解释,都无法打消患者的顾虑。这需要患者不断提升对医生和科学检测的治疗信心。 二是疑病症患者的疑病性格。疑病症患者固执、敏感、多疑的性格,往往使疑病
这个问题问的好!因为这个问题,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像。几乎每个人都有,因为人是有思想,所以必然会有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只要你自己端正对待问题的思想,不要去钻牛角尖!弄清楚事情的由来,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什么问题。你的疑心病也就没有了。
本文关键词:怎么摆脱疑病症,怎么消除自己的疑病症,怎么去除疑病症,疑病症怎么消除,怎样消除疑病症。这就是关于《怎么摆脱“疑病症”,怎么消除自己的疑病症(新型肺炎诱发疑病症)》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