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端午节是纪念谁的节日,端午节纪念谁(端午节起源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吗)

关于【端午节是纪念谁的节日】,端午节纪念谁,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端午节起源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吗?还要做这等事?
  • 2、端午节是纪念谁的节日:端午节纪念谁

1、端午节起源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吗?还要做这等事?

今天我们提起端午节,就必须要提“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千百年来,屈原的精神,屈原的才华,屈原对这一片土地的热爱,确实是可歌可泣!但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屈原仿佛是端午节的唯一的意义!甚至是端午节的起源!

然而实际上,屈原既非端午的唯一纪念人物,也非端午的唯一起源!

端午节是纪念谁的节日,端午节纪念谁(端午节起源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吗)

端午的意义

翻开《红楼梦》不难发现,古代人过端午,虽然也提屈原,但绝不至于说是如此郑重、庄严肃穆,宝玉黛玉吃个粽子,还要朝向汨罗拜上一拜,再敬个礼,说是今天贾府的生活,是屈原投江换来的!

贾府在端午这天忙着的是打“平安蘸”、挂香囊、系虎符、赏午、斗百草等等!

对于古人来说,节日是给平凡的生活增添一种乐趣,一种由头的,只有把节过好,才是生活的象征。

端午节是纪念谁的节日,端午节纪念谁(端午节起源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吗)

端午的纪念人物

在端午这天,除了纪念屈原,还需要纪念伍子胥和孝女曹娥,此外人们最能想到的就是钟馗了,钟馗符号,在当日,需要得到各种张贴!

然而,伍子胥弃楚投吴,未免有不爱国之嫌疑!又不能向大众传达“君不贤”臣可以“不臣”的儒家理念,因而后来没有被提倡!

孝女曹娥,投江救父的事迹实在惨烈,这种虽然不值得效法,但也应当让他被人铭记!

至于钟馗画像,哪有什么牛鬼蛇神,自然也就不准别人挂了!

端午节是纪念谁的节日,端午节纪念谁(端午节起源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吗)

端午的起源:

端午沐兰

在汉朝,实际上人们并没有端午怀屈原的习惯,汉代的《大戴礼记》中谓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也”。 端午节又称“浴兰节”。这一天,洗药浴是重要的民俗之一。

整个秦朝、汉朝,都没有任何官方文献记载屈原和端午节的关系。一直到南朝的宗檀在《荆楚岁时记》中写到:

“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这才说明当时开始有了端午纪念屈原的习俗。

端午节是纪念谁的节日,端午节纪念谁(端午节起源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吗)

端午不吉

古人认为天地自然有其气场,整个五月份气运不正,尤其是端午当天,被称为九毒首日,既不适合生孩子,也不适合夫妻二人做核酸。

汉代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东汉王充《论衡》对“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解释:“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此月)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父母不堪,将受其患。”一般认为这一习俗从战国就开始流行。

如果你不幸在端午当天出生,那很可能会遭到周围人的白眼,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他就是五月五日出生,结果在他出生之时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史记·孟尝君列传》中的原话是: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历史上,宋徽宗赵佶,由于也是五月五日出生,直接被寄养在了宫外。以此“躲避灾祸”结果········

这说明从战国到宋朝,近1500年的时间里,在中国民间,五月五日并不是一个十分吉利的日子。

端午节是纪念谁的节日,端午节纪念谁(端午节起源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吗)

龙的节日

闻一多在抗战期间,写出了二篇论文《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文中以翔实的史料考证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图腾祭祀活动,在时间上早于纪念屈原的活动。他认为,端午最初是包括今江苏苏南地区在内的长江下游的风俗。东汉后,端午作为节日才渐渐传播到了长江上游以及北方各地。

《端午考》一文指出,古代在每年端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便有类似于今天的竞渡游戏,这就是竞渡习俗的由来。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会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考古专家表示,闻一多的考证是比较科学的,近些年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我国两广、福建、浙江、上海、江苏乃至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出土陶器上的文饰和历史传说都表明这是一个龙的节日。

端午节是纪念谁的节日,端午节纪念谁(端午节起源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吗)

夏至驱辟

端午节是由于农历五月五日这天,从阴阳家的角度讲,阳气极为旺盛。古人认为,对于人体来说,端午节是一年之中阳气运行最旺盛的最佳时候。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风土记》。 端,是“开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蛇虫鼠蚁横行需要趋避,加之古代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的图腾祭祀,是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为了模糊化,你搜到的内容后面才会加上“纪念屈原”的说法!

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

由于端午节源于古历法“夏至岁首”。或者未必是“岁首”却也是一年之中,盛夏世界的开端有着万物繁盛繁茂的含义。

一个民族,真正的懂得自己节日该做什么,让人们爱自己民族的节日,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端午##传统文化#

2、端午节是纪念谁的节日:端午节纪念谁

简要回答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历史人物,端午节也是我国的一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已经被定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端午节的历史悠久,很多古书籍均有记载,那么端午节究竟是纪念谁的节日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纪念屈原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却再也没有捞到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纪念介子推

介子推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可也有认为端午节的由来与介子推有关。据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说,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仲夏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日,以扒龙舟形式祭龙是端午节的重要礼俗主题,此俗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盛行。

本文关键词:端午节纪念的谁?,端午节的纪念谁,端午节纪念谁的节日的故事,端午节端午节纪念谁,端午节纪念谁。这就是关于《端午节是纪念谁的节日,端午节纪念谁(端午节起源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吗)》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56462/
1
上一篇 女生头发稀少怎么办,女生头发少怎么办(教你4招,这些方法可以改善)
下一篇 电脑手机文件互传,教你几种电脑手机互传文件的方法(Scratch3.0在线公益微课程《第三讲)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