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祭灶节的风俗有哪些】,祭灶节的风俗有哪些图片,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今日小年,祭灶要牢记“一不借,二不做,三要吃”,兔年安康顺利
- 2、祭灶节的风俗有哪些
1、今日小年,祭灶要牢记“一不借,二不做,三要吃”,兔年安康顺利
“辞旧迎新小年忙,擦窗扫地净灶膛,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小年也叫祭灶节、灶王节,虽然不及农历新年热闹,但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习俗值得细细品味。
民间虽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但无论哪一天过,大家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的心愿都是一样的。今天小年,祭灶要牢记“一不借,二不做,三要吃”,兔年安康又顺利!
一不借——不借钱
老话说的好“新年不借钱,借钱穷一年”,小年的到来就是在辞旧迎新,这一天往外借钱、意为散财,破坏整年的运势,为大不吉。
二不做
一、不开门纳气
新的一年,运势是非常重要,小年这一天一定要记得开门纳气。提前一天把家里打扫干净,尤其是容易藏污纳垢的角落要清理干净,把过去的不好和烦恼统统抛掉,几净窗明、焕然一新更利于聚气。
二、女子不祭灶
民俗讲究“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宋词人范成大在《祭灶词》中写道,“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男儿酌献女儿避。”为啥女子不能祭灶?原因大抵有二:1.相传灶王爷是位玉树临风的男子,女子不祭灶是为了避嫌;2.男女有别,既体现诚意,又不冒犯灶神,以示尊敬。
三要吃
一、吃饺子——招财进宝
小年的到来都意味着一年的结束、新年的开始,正所谓“送行饺子迎风面”,为了表达辞旧迎新,饺子便成为民间祭灶的传统美食,寓意:招财进宝。
【小茴香饺子】
1.准备适量的五花肉馅放入盆中,生姜一块、拍散后切成姜末,葱白一段、破开后切成葱花和肉馅放在一起,加入食盐1克,鸡粉2克,味精1克,十三香1克,老抽2克提色,蚝油3克,少许白糖提鲜,打入一个鸡蛋,顺着一个搅拌摔打七八分钟,打出肉馅的胶质,这样肉馅才能更好的抱团、不会松散。
2.小茴香洗干净、切碎,和肉馅放在一起继续搅拌掺匀,馅料一定要搅打至一抓一团,包出来的饺子口感才好。
3.然后多淋点芝麻香油拌匀,增加香味的同时锁住水分、保持鲜嫩。
4.饺子皮最好擀的中间稍微厚点、两边薄一些,才不容易露馅。饺子开水下锅,肉馅的饺子一般要点三次水,业内称为“点三水”,这样煮出来的饺子口感更加劲道,不易破皮。
5.大约煮个四、五分钟,饺子鼓鼓的、全部飘起来就熟了。吃的时候配着蒜,再舀一碗饺子汤,圆汤化原食、营养好消化。
二、吃汤圆——团团圆圆
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虽然食物不同,但大家对新年的美好愿景是一致的,平安喜乐团圆是每一个小家的心愿。
【煮汤圆】
1.锅里烧水,往里加半勺食盐,水温差不多80度的时候把汤圆放进去,开中火煮制。
2.煮的时候经常用勺子背、顺着一个方向搅一搅,千万不要来回搅,不然不煮烂也搅烂了,开锅以后往里面加一勺凉水,尽量不要让水一直沸腾。
3.再次烧开还点水,基本上点个两三次,差不多煮汤圆就熟了,想要更软滑有弹性的话,吃的时候还可以过一下凉水。
三、吃灶王糖——保平安
灶王糖,就是把花生、瓜子、玉米、米果等炒熟,用麦芽糖粘起来做成的糖果。用这种糖祭灶,意在用灶糖黏性粘住灶神的嘴巴,使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花生糖】
1.把花生洗干净,摊平晾干水分,水分晾干以后直接放入锅中炒,注意火不要太大,慢慢的把里面的水汽炒干,像这样花生皮微焦开裂就可以了,把它倒出来放在一边晾凉,这样花生吃起来更加香脆。
2.花生晾凉以后,把花生皮搓掉,然后放到保鲜袋中,用擀面杖敲成花生碎,不要敲的太碎,有点大颗粒吃起来更酥脆。
3.再次把锅烧热,放入两大勺白糖,开小火慢慢熬,不停的搅动以免糊底。把白糖熬化、熬成这种红枣色,呈粘稠的糖浆就可以了。
4.然后关火、迅速的倒入花生碎翻炒,让糖浆均匀裹满花生。然后把花生倒出来、趁热擀开、整理成长方形,再切成均匀小块就可以了。
5.刚做好的花生糖最好放在一边晾凉再吃、更加香脆。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做香甜可口的瓜子糖、芝麻糖。
第一美食编辑:小雅
2、祭灶节的风俗有哪些
祭灶节风俗有:祭灶王、扫尘土、剪窗花、贴春联、当洗浴、宜婚嫁等。小年,别称祭灶节、灶王节、扫尘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日期因地域有所不同,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
小年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吃灶糖等。它也意味着人们要开始准备年货,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祭灶节风俗主要有如下:
1、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2、扫尘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3、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4、贴春联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
5、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6、婚嫁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本文关键词:祭灶节的风俗是什么,福州祭灶节的风俗有哪些,祭灶节的风俗有哪些图片,福建祭灶节的风俗有哪些,南方祭灶节的风俗有哪些。这就是关于《祭灶节的风俗有哪些,祭灶节的风俗有哪些图片(祭灶要牢记“一不借)》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