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岩每章内容概括】,红岩每章内容的概括是什么,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36师师史
- 2、红岩每章内容概括:红岩每章内容的概括是什么
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36师师史
雄师劲旅子弟兵
来源:雄师劲旅子弟兵
[ 写在前面] 在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中,陆军第136师曾立下了不朽的战功。遗憾的是至今未见有完整的《师史》以传后人。郑飞云等人是第136师后代,他们根据可找到的资料,整理了这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36师师史》。我们欢迎大家补充史实,订正遗漏,共同努力,为英雄的第136师著史立传,流芳千古!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第136师师史(15)
第五章
参加湘南湘西剿匪作战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1949年10月——1951年1月)
第三节参加湘西会剿 解放绥宁全境
1950年8月,我师接受了参加湘西会剿,解放绥宁全境的任务。湘西军区要求在4个月内消灭绥宁境内5人以上股匪,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完成秋征,建立地方武装,安定社会秩序。
湘西边缘区会剿战役,是在800余华里的湘、鄂、川、桂、黔5省边沿上进行的。1950年,经过7个月的大力剿匪,内地匪患基本平息。军区有计划留出的湘西边沿空白地区的残匪,竟趁此机会扩大武装,特别是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以后,更变本加厉,造谣惑众,拼命鼓吹第三次世界大战,大肆叫嚣配合国民党反攻大陆,统一改称 “反共救国军”。在湘西南部绥宁、靖县地区,成立了 “华南反共救国军第三方面军湘桂黔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匪首杨彪为总指挥,伪绥宁参议会议长龙怀林为副总指挥兼第五纵队司令,下辖13个纵队1万余人。匪首龙怀林纠集伪湖南保安六团残部、蒋匪一〇〇军残部1个营、绥宁警察队及通道、绥宁、武冈等地散匪及由湘南窜入之匪首张云卿、邓兆瑞等残部,组成华南反共救国军第五纵队共10个支队、3个游击指挥部约4000人,勾结当地恶霸地主,盘踞绥宁巫水东西地区,并在绥宁建立了伪县政府,大肆抓丁,打劫掠夺,奸淫烧杀,残害人民,并经常向我武冈、城步、会同等地窜扰,企图重整旗鼓,待机卷土重来。
8月10日,我师撤离邵阳西南和衡(阳)、郴(县)地区,在武冈、洞口一线集结。随后进行了1个月充分的战斗准备:组织了3个情报站,广泛地收集了匪情,进行了战术训练和体力锻炼,召开了首届党员代表会议,各团并分别召开了干部和士兵代表大会,进行充分的政治思想动员。因而部队士气高昂,纷纷表示决心,为绥宁人民报仇,解放全县人民,不肃清土匪不收兵。10月13日,组成绥宁剿匪工作委员会,师长曾雍雅同志任工委书记,对绥宁进剿任务进行了周密布置。具体部署:第一步,军事进剿,实施多路奔袭合击。要求于10月15-日四〇六团由武冈、洞口、新宁线向绥宁城开进,四〇七团向长津、志祖山、河口开进,四〇八团向枫木团、岩头冲开进,师指和直属队向长铺子开进,一律于20日拂晓进到指定位置打响;第二步,组成3个分工委,进行重点驻剿。绥宁、靖县和通道地区,处于湘桂黔3省边缘,是蒋匪在大陆上最后的、比较大的据点。10月19日15时,我师开始对盘踞绥宁及巫水以东,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地区之匪进行围剿。以出敌不意,远距离的连续奔袭合击,大小穿插,分割包围,由东、南、北分4路出击。绥宁境内高山重重,森林密布,峭崖陡壁,羊肠小道,灌木丛生,地形十分险要。四〇六团15日15时由新田出发,以三天半行军,翻过高1200米的火烧界山,于18日到达城步以西丹口;19日10时向绥宁进发,攀越高耸入云,海拔1300米,九曲九盘七十度险坡的孟公坳山峰,接着又通过遮天蔽日的密密山林和高千米长40里的中路坡山,战士们手拉着手摸索前进,有些同志落崖跌伤,爬上来后续跟进。一夜急行140里,于10月20日4时30分围攻绥宁县城龙匪巢穴,该团二营经多龙铺奔袭城西,拟取捷径,因迷失了路,迟到3小时未形成包围。龙怀林率匪200余人趁隙逃至绥宁西北之鹅公岭东山一带,我迅速占领了绥宁县城。四〇七团二营18日晚由南路经西岩市翻过千余米之桐木岭,沿巫水北插,连夜翻越5座大山,强行190里,不少同志昏倒了又爬起来,于20日7时到达绥宁北沿竹舟江、河口一线,将匪一支队沈继福部和八支队张益民部包围,封锁了全部渡口;师直警卫营尾随四〇七团二营前进,配合该营阻敌西逃,20日4时进占长铺子。四〇八团19日拂晓前由洞口、江口线进到红岩、金屋塘一线,19日15时出发,西路之一营越过水口、茶山急行160里,于20日拂晓插入匪之心脏枫木团,歼七支队莫庸股匪一部,击溃了麻塘之四支队黄泽民匪部,继续西伸,与四〇七团北插河口之部队邻接,击破了匪由巫水西窜的迷梦,造成了在巫水以东歼匪的有利条件,其他部队迅速对匪进行穿插分割。四〇七团一、二营由西岩市和武冈出发,直奔长冲,夹攻盘踞长冲的匪六支队李莲堂部,奔袭扑空后,随即跟踪追击。四〇八团二营分三路直奔塘家房、大井地区之匪 “游击第三指挥部” 周连生股匪;三营经茶山东侧前进120里,插至岩头冲以西,奔袭盘踞于岩头冲之直属大队李明球股匪,因匪逃至木瓜山、宝顶山方向,合击扑空,部队继续向宝顶山追击。
10月21日,会同分区部队在靖县东南和绥宁西北之砦牙地区与我会合,构成了绥宁、靖县、通道三县东南西北直径250华里的铜墙铁壁般的包围,蒋燮琴、杨彪和龙怀林之 “华南反共救国军 ”约6000余人,全部落入 “瓮” 中。
21日,各主攻部队插入敌人心脏,分割了敌人的整个防御体系,将各股匪分别包围起来,展开拉网式反复围剿,对每一合击目标均形成绝对优势兵力。四〇六团将匪龙怀林直属队和第三支队杨佐大部800余人,包围在鹅公岭、东山和上下白土一带,经连续5次合击,到12月26日,消灭该匪500余人,活捉匪首杨佐大。残匪300余人就地潜散,该团即展开重点搜剿。25日,四〇七团一、三营将匪压缩在车水、邱坪地区,立即向匪李莲堂支队和 “第一游击指挥部” 邓兆瑞部1000余人发起攻击。经半天激战,歼匪200余,击毙匪首李莲堂,余匪全部溃散。该团即以一部分兵力严密封锁大小道路和山口,主力在包围圈内轮番拉网搜索,经6天巧追狠搜,歼灭李莲堂股匪全部和邓匪大部共800余人,邓匪残部四处潜伏。四〇八团二、三营于22日在宝顶山、青坡和望娘山一带把匪莫庸支队和八支队张益民部打散后,即就地展开搜剿,师直属队于长铺子、田心渡、梅口一线进行搜剿。
各搜剿部队发扬了坚毅顽强、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表现了机智勇敢、孤胆作战的精神,无山不上、无林不入、无洞不搜,踏遍了荒山野林,使匪无处可逃,无地可藏,迅速落网。四〇八团七连三班长张廷栋和2名战士在送信途中遇匪16人,马上机智地隐蔽于路旁,待匪接近,一跃而出,给匪以突然袭击,该匪束手就俘,缴获轻机枪1挺,长短枪9支。至11月8日止,仅20天,绥宁、靖县、通道地区之匪80%以上均被我消灭,3人以上股匪基本肃清,残匪全部潜散。
11月9日,根据匪变我变的方针,转入驻剿清匪阶段,以政治攻势为主,结合必要的军事打击,遵照省委和湘西军区的指示,协同绥宁地方党委以巫水西、武阳、唐家坊为重点,组成3个临时工委会,分片包干,发动群众,清剿散匪,捕捉匪首。各团党委分别兼任分工委工作,各营营长、政教参加各区委会的领导。四〇六团兼巫水西分工委,全团分布在一、七两区东山、鹅公岭一线,并控制溪口、驾马以南之边沿区;四〇七团兼武阳分工委,全团分布在绥宁城东之武阳和李溪桥两区;四〇八团兼唐家坊分工委,全团分布在绥宁西北之枫木团、瓦屋塘两区,重点于青坡乡、望娘山一线;师直分布在二区长铺子地区。全师并抽调了1800人,组成2个工作队、234个工作组,深入广大农村,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大力开展政治攻势,清匪反霸。共组织农民剿匪委员会119个,农协小组391个,农会53个,发展农会会员6456名,从此粉碎了土匪的社会基础,形成了群众性的清匪高潮。群众自动捉匪,报告匪情,充当向导,匪众纷纷向我投降自首,匪首也先后落网。有一位老乡在10余天内3次带领部队外出搜剿,终于捕获匪第五纵队中将副司令沈继福。
12月20日,绥宁剿匪任务遂告结束,共歼匪4232名(外地窜入约400余人),其中投降、自新2075名,毙俘匪 “反共救国军第三方面军” 中将副司令蒋燮琴,“湘桂黔游击副总指挥兼第五纵队” 中将司令龙怀林,“第一游击指挥部” 少将总指挥邓兆瑞以下将级匪首10名,校级匪首153名,尉级匪首634名。缴获各种炮5门,轻重机枪18挺,长短枪1024支。建立了8个区人民政府,召开了县区人民代表大会,完成了1200万斤的征粮任务,最后并组成了临时县政府,建立了百余人的县大队,完成了开辟绥宁地区的任务,解放了绥宁全县16万人民。由于提前2个月完成任务,荣获湖南军区十二兵团首长表扬和湘西军区首长电慰。(待续)
编后语:
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36师军史(未定稿)》电子版的说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46军第136师《军史》电子版,在大家的关心支持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一三六师军史(未定稿)》一书转换成电子版,是严格按照原书的状态进行复制,尽量保持原貌,仅从文字上对一些不规范的简化字等加以修改。另外,书中有些语言表达与现在相比可能不够规范,比如数字的表达等,考虑到并不影响文意,因此未作修改。但由于此书年代久远,印刷比较粗糙,且有许多地方文字不够清晰,包括标点符号,在转换过程中误差率较高,虽经多次努力校对更正,错误之处仍在所难免,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此外,这部军史印刷成书内容共有八章,时间截止到文革之前。主要是对早期军史的修订,按照原著的说明,续写部分还有四章,但因涉及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等问题,暂未定稿未打印,所以此军史标明“未定稿”。我们之所以把它整理出来,是为了使大家了解我们这支部队的光荣历史和父辈的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弘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但因为是未定稿,未经正式出版,所以仅供参考。
希望广大读者以及致力于军史研究的行家在阅读的同时能提出宝贵意见,或许有一天能让它出版问世,使我们这支辉煌部队的丰功伟绩永存青史!
编者 2019年10月
2、红岩每章内容概括:红岩每章内容的概括是什么
1、1948年元旦,地下党员余新江得知长江兵工总厂炮厂的厂房起火了,是2个国民党特务放的火。余新江找到甫志高,传达领导许云峰的指示,让甫志高筹集钱款救济兵工厂的受灾工人,也要在沙磁区设一处备用联络站。
甫志高公开的身份是大丰银行会计主任,他利用工作之便筹集钱款,然后在沙坪坝正街办了“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备用连络站。兵工厂的工人陈松林,因这次火灾失业,就是救济对象之一。甫志高干脆就招募他作为书店的店员,一举两得。陈松林因书店工作的原因,常去重庆大学给一些大学生送书刊杂志,正好目睹了学生们反内战、反迫害游行,还结识了进步学生成瑶和黎纪纲。
2、甫志高来沙坪书店管理事务,指导陈松林。郑克昌常到书店来看书,与陈松林相识成为朋友。陈松林到重庆大学看望华为,又看到郑克昌。原来他是黎纪纲的表弟,失了业没处可去暂时住到表哥的宿舍里。陈松林与郑克昌攀谈,还送他一本革命书籍。
3、大学生成瑶回到家里,她的二哥成岗得知她参加学生抗议,很担心她的安危,两人发生争吵。成岗回忆起了当年,他自己曾参加工人运动,也曾是爱国热血青年。成岗恢复了斗志,与江姐见面,重回组织,担任交通员;还接替了江姐为《挺进报》刻写钢板的工作。
4、大学生华为陪同江姐进重庆城,来到川北地区工作,蒲志高也为他们送行。江姐在街上看到宣传告示,得知她的丈夫彭松涛被敌人抓住后枪决了,她很悲痛。江姐找到了游击队,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双枪老太婆,华莹山游击队的首领,也是华为的母亲。
5、郑克昌为了骗取了甫志高信任,假装积极革命追求进步。成岗设计了一台新的印刷机器,革命刊物《挺进报》的印刷效率大大提高了。李敬原来到成岗家,看到成岗准备印刷《进攻》,就制止了他。成岗这才知道他珍藏着的这份文件的原作者就是李敬原,非常钦佩。
6、徐鹏飞是军统少将特务头子,他受上峰严令调查重庆共产党地下党组织,但是缺乏情报一筹莫展;为了掩盖长江兵工总厂纵火案的背后主谋,不得已同意处决那个特务。沈阳斋向徐鹏飞密报了黎纪纲、郑克昌已经成功渗透进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消息。
7、因为沙坪书店发展的很好,甫志高想要要扩大店面,同时准备办刊物。郑克昌经陈松林介绍也来书店做店员。许云峰怀疑郑克昌是特务,陈松林很尴尬被迫离开书店。甫志高轻视了许云峰的警告和命令,坚持要回家,结果被敌人逮捕了。
8、许云峰和李敬原在新生市场茶馆里交流工作情况。甫志高被捕后害怕受刑叛变了,供出来几个同志的身份和住址。特务们赶到成岗家,意外发现隐藏的印刷所和《挺进报》,成岗被捕前把扫帚挂在窗口,警告外面的同志。李敬原脱险后与成瑶谈心,安排她做《山城晚报》的记者。
9、徐鹏飞审讯许云峰和成岗,威逼利诱,毒刑拷打,都没有招供,最后不得不用假枪毙结束了审讯。沈养斋打电话祝贺徐鹏飞捕获,徐鹏飞审问许云峰,而许云峰却不为所动。许云峰写“我的自白书”发表自己对党的深厚的感情。
10、徐鹏飞大摆庆功宴,特务头子毛人凤也宣读了嘉奖令。可没多久,《挺进报》又在山城再出现,让特务们气急败坏。徐鹏飞大权独揽,夫妻俩在客厅中迎接客人,想要偷拍他和许云峰举杯喝酒再放上报纸来离间革命同志,结果被许云峰识破。
11、刘思杨被捕时的情况。在渣滓洞监狱里,敌人用断水来折磨革命者们,龙光华抄写了叶挺将军当年坐牢时的旧作《囚歌》,互相传递阅看以激励大家坚持斗争的意志,老大哥劝大家吃发霉发臭的米饭以保证有体力坚持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特务发现了,恼羞成怒的迫害革命者们。
12、余兴江与许云峰在监狱里相认了,原来许以前是余的恩师。许云峰被敌人关进了小黑屋。许高唱《国际歌》,同志们也跟着唱了起来。许云峰给监狱里降生的孩子起名为“监狱之花”。特务发现龙光华为许云峰取水,把他打成重伤。
13、龙光华重伤而死,激怒了监狱里的同志们,要求追悼龙光华,但被敌人无理拒绝,谈判代表也被敌人拘禁。同志们坚持四天绝食抗议,特务们用米饭肉片诱惑同志们,但没有一个人吃。最后,敌人被迫同意了同志们的追悼要求。
14、大学生华为的家里,江姐和几个同志接头交换情报。叛徒甫志高耶过来了,江姐不知道他已经叛变,有几位便衣特务冲进来,抓住了江姐。华为急忙去找他母亲双枪老太婆,计划营救去找江姐,途中双枪老太婆抓住了假扮警察的特务,拷问得知,江姐已在前一晚被押到重庆。
15、敌人在半夜里突击提审江姐,用鞭打、老虎凳、竹签子钉十指等残忍酷刑折磨她,但江姐都没有屈服招供。遍体鳞伤的江姐被送回囚室,监狱的同志们一起唱《囚歌》来鼓励安慰江姐,趁着放风,各囚室给江姐送来慰问信和诗篇。
16、解放军在前线节节胜利的好消息传到了渣滓洞监狱里,同志们以进行新年大联欢的名义庆祝即将到来的解放。在过年的时候,每个人都来表演了,有跳舞、唱歌。特务们暗中观察大家的联欢,许云峰在傍晚被特务悄悄带走。
17、国民党举办假和谈新闻发布会,成瑶勇敢的戳穿了他们。各媒体记者纷纷要求国民党释放政治犯,重庆学生也游行请愿,工人宣布全市总罢工。大特务徐鹏飞恼羞成怒,抓捕了成瑶和刘思扬,但并没有抓陈松林,试图放长线钓大鱼。
18、刘思扬家里有些背景,托了关系想救他,大特务徐鹏飞无奈假意放了他,却暗中派人跟踪。刘思扬回家,却在雨夜见到一伙陌生人,遭到软禁。刘思扬托一位送奶工人传递密信。于是刘思扬立场坚定的公开声明在进步报纸上发表了,狠狠地打了敌人的耳光。
19、特务被激怒,再次抓捕刘思扬,押送白公馆监狱;途中却遇到成岗。成岗被特务下了麻醉药物昏昏沉沉的。刘思扬在白公馆发现了来历不明的人。
20、组织上排除了刘思扬的叛徒嫌疑,成岗克服困难,在狱中出版了《挺进报》。刘思扬认识了小萝卜头,就是那个监狱里出生的小孩,小萝卜头天真无邪做着飞翔梦。特务也知道解放军已经兵临城下了,紧急焚烧秘密档案。监狱里,刘思扬与齐晓轩认识了。
21、特务安排郑克昌探查地下党的线索。郑伪装成被抓的进步记者,试图骗取可余新江的信任。但是郑在鼓动单纯的青年学生唱禁歌时太心急了。余新江看出郑是特务,于是将计就计,除掉了郑克昌和看守狱卒。
22、陆清收听时事广播,知道大势已去,做最坏的打算。成岗在监狱里办简化版《挺进报》,胡浩看报时被敌人发现,遭到刑讯逼他说出来源。齐晓轩不忍心战友受苦,主动说是自己做的。杨进兴却贪生怕死,躲到了一边不说话。
23、敌人想要隔断革命者之间的联系,所以带头的成岗和刘思扬就被更换了新的牢房。胡浩在监狱图书室借阅一些图书《中国史纲》,从中发现了新的线索。胡浩和成岗在书架中拦住了平时装疯卖傻的华子良,想查清他到底是敌是友。
24、齐晓轩和成岗商量着如何带大家越狱,华子良主动的找到他们并获得了信任。许云峰想了个办法:从地窖里挖暗道。磁器口的华子良传递了密信给双枪老太婆,李敬原回想南方局代表传达的文件精神。
25、大特务严醉带特遣队从美国回来了,传达了山峰的命令“分批密裁”,也就是分批次的秘密屠杀革命者,避免大家激烈反抗。渣滓洞女监的同志们自己绣了一面五星红旗庆祝即将到来的解放,江姐和李青竹首先成为敌人的密裁对象,她俩视死如归与战友告别。
26、女室给余新江送信,特务察觉了端倪,但并没有找到密信。渣滓洞的同志们准备越狱,可惜装备帮忙的白公馆的黄将军被杀害,华子良也接头失败了,他被新来的特务带上了卡车,由于关键人物失联,大家原先策划好的逃走计划已经无法执行下去了。
27、李敬原来到安平人寿保险公司,想要营救战友。成瑶赶来与李敬原接头。特务头子毛人凤与徐鹏飞谈话,为了防止里应外合,掐断了监狱与外边的联系。眼看快要解放,敌人们陷入了疯狂;特务头子计划化妆潜伏以逃避打击,但是炮厂的工人们识破了敌人的伪装。
28、胡浩要求入党,成岗看了介绍信。华子良半路逃脱,他通知成岗自己已脱险,黎纪纲突然失踪了,特务带走了许云峰。大特务徐鹏飞亲临白公馆,继续执行“分批密裁”的恶毒计划,许云峰慷慨赴义走向了刑场,壮烈牺牲。
29、余新江失去了党的联系,歌乐山响起隆隆的炮声,解放军马上就到打倒这里了,为防止敌人在灭亡前疯狂屠杀同志,渣滓洞积极实施了越狱行动。敌人准备应战,老大哥他们要声东击西,监狱里的人们一起奋力推围墙,墙塌了,大家向外冲,丁长发被杀,余新江受伤。
30、卑鄙的特务们垂死挣扎,妄想炸毁重庆的主要公共设施。工人们都很期盼解放,纷纷挺身而出,自发的护卫家园。监狱的同志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白公馆的密道越狱。老袁受了重伤,这时候正在危急时刻,冲锋号在耳边响起华子良领着解放军来了,解救了同志们。
本文关键词:红岩内容概括每一章,红岩每章内容的概括是什么?,红岩每一章概括内容,红岩每章主要概括,红岩每章的主要内容概括。这就是关于《红岩每章内容概括,红岩每章内容的概括是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36师师史)》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