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是中元节】,什么是中元节 禁忌,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什么是中元节
- 2、中元节,为什么叫作“鬼节”?都有哪些禁忌?看看老祖宗怎么说
1、什么是中元节
简要回答
在中国的各大传统节日当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节日,那就是中元节。中元其实是一个道教名称,在佛教当中被称之为是盂兰盆节(七月十四),在民间较为常见的叫法有七月半,祭祖节。但是这些都是对于中元节较为粗浅的理解,下面对什么是中元节进行较好的阐述。
中元节中鬼节与祭祖二者结合的原因分析
中元节最初是祭祖节,但是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会和鬼节联系起来,其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当中,中元节最初就是祭祖节,但是因为道教思想和佛教思想在发展当中进入了某个阶段,会出现彼此融合的情况。道教注重规律,轮回,《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这里面的这个七就是很好地说明了阴阳消长循环这一方面的道理。但是佛教注重伦理,孝道。那么既然要讲究孝道,在中元节这一天里就要让先祖在家团聚,而不是成为孤魂野鬼。所以中元节也就有了鬼节的说法。因此我们对于中元节的理解,要从历史的源头,发展演变方面入手,才能对这个节日有一个更为深入性的把握。
中元节民俗活动
在中元节这一天,可以做一些祭祖方面的活动,比如说烧纸,焚香燃炮,河灯度孤,祈丰收等。另外要注意不要在床头挂风铃,不要偷吃祭品等,以免沾染不好的东西。
以上就是对中元节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中元节,为什么叫作“鬼节”?都有哪些禁忌?看看老祖宗怎么说
农历的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在我国古代,中元,除夕,清明,重阳并称为四大祭祀节。同时中元节与上巳节,清明节,寒衣节称为四大“鬼节”。据古书记载,中元节是融合儒释道三家精神,是我国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成“三元”。在道教文化中,有天官,地官,水官,而三官的生日分别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这三天恰好是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据说,每逢每年的七月十五,地官会来到人间为人赦罪,所以七月十五也是人们消灾的节日。据民间传说,这天“地宫”会打开“地狱之门”,放出“鬼魂”。阳间的人们会焚烧衣服,纸钱,摆好酒肉,以慰在人世间游玩得“鬼魂野鬼”,并祈求家人全年顺利安康。所以,七月十五中元节,也叫“鬼节”。
那么,中元节是怎么来的呢?在古时人们非常重视夏秋之交,所以每当秋收之后,人们就会举行庆贺丰收的习俗,按照当时的惯例,要用当年的新米祭祀祖先,并告知丰收之喜。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缅怀先人的传统文化节日。据说,中元节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那么,中元节都有哪些禁忌?看看老祖宗怎么说!
1:忌夜晚出门,当太阳下山之后,整个大地笼罩在黑暗之中,阳气稀少,再加上“百鬼”夜行,晚上11点之后,最好待在家中。
2:忌乱说话,我们知道语言的力量是伟大的,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一天都要记住。千万不要胡言乱语,以免招来意想不到的事情。
3:忌乱拍肩,民间常说人的左右肩膀各有一把火,所以不能乱拍。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突然拍肩,会导致对方受到惊吓,产生不好的影响。
除了以上提到的禁忌之外,您知道关于中元节的习俗吗?
1:放河灯,在《燕京岁时记》中就记载了古人在这天放河灯的习俗。上元节和中元节,其实在民间都有放河灯的习俗,只不过上元节是在陆地上放河灯,而中元节是在水面上放河灯。前者是为了给自己带来好运,后者则是为生灵照亮来世的路。
2:祈求丰收,一般来说中元节都是在立秋之后,而秋天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所以中元节又有祈求五谷丰登的习俗。
3:做面塑,在很多地方有中元节做面塑的活动,这天人们要做很多的花馍,送给自家人。代表小辈孝敬长辈,寓意儿孙满堂。
本文关键词:什么是中元节 禁忌,什么是中元节 百度网盘,中元节的来历和风俗,什么是中元节,什么是中元节 来历。这就是关于《什么是中元节,什么是中元节 禁忌(中元节,为什么叫作“鬼节”)》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