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什么意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什么意思,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什么意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什么意思
- 2、《论语》解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什么意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什么意思
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2、《论语》解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7.8
字词解释
“愤” 是心里反复思考想找答案而找不到的状态
“悱”是想要表达而表达不出来的状态
“启”和“发”都是启迪的意思
“隅”就是角落,一个房子有四个角,我告诉你这是一个角落,你还不知道另外三个也是角落,这就叫“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反”同“返”,今天还在用的成语“举一反三”就出自这里
大意
孔子说:“一个人不到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时候, 我不会去点拨他;一个人不到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我不会告诉他怎么说;一个人如果我告诉他一个角落,他还不知道另外三个也叫角落,我就不再教了。”
导读
孔子教人,重视启发,“启发”一词就是从这段话而来。“启发"跟“灌输”相反,“启发”是受教者有了思考的基础,有了求知的要求,教育者才能给以指点;“灌输”是受教者没有主动要求,而教育者强行加给他,其极致就是“洗脑”。 “启发”事半功倍,“灌输”事倍功半,“洗脑”则令人反感。
用阅读去了解这个世界,然后爱上它
——阅世读书会
本文关键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什么意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是什么意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什么意。这就是关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什么意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什么意思(《论语》解读:不愤不启)》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